略評江澤民十五大報告 (廣東)笛目 中共十五大在戒備森嚴的氣候下於九月十二日召開了。在當天的會議上,江 澤民作了三萬字的長篇講話。筆者歷來對此類的長篇講話不屑一顧。只是在不久前 被一位關心中國政治的朋友問及朱森林在省人大上的講話有何新意時,頓時語塞, 方知有所忽略。這回,功課力圖做到足。 鄧小平的大旗在十五大中被舉得高高的。鄧小平又一次神化了。鄧小平作為 一個樸實的人物,其實並未製造出什麼高深的理論。但是經中共宣傳部的「筆桿子 」這麼那麼的一歸納,便演繹出一套恐怕連他自己也摸不著頭腦的「鄧小平理論」 。江澤民在他的講話裡提到中國「面對著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和大好機遇」。這似 乎是鄧小平在八十年代早期便提到過的但畢竟是此一時彼一時。八十年代蘇俄尚未 崩潰,雖有緩和之說盛起,但美蘇仍在暗中較勁。儘管中共大陸還是赤紅得可以, 但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中共還是可以利用的一著重要棋子。鄧小平看準了這一歷 史間隙可以給大陸帶來的歷史機遇,固而可以大膽地大吹特吹改革之風。從中美空 軍之間的合作談論給中共戰機安裝改良的電子設備以對抗蘇俄的壓力可以看出中國 的外部環境是十分有利的。但事到如今,蘇俄的消失,「六四」的陰影等等,使得 西方世界的龍頭大佬——美國不得不調整對華政策。在過去的七八年裡,中共與歐 美打交道的日子並不十分好過。從人權問題到高技術的輸入等問題,中共飽嘗苦頭 。說是機遇,實在是文不對題。使人覺得江澤民拾鄧小平的牙慧拾得不是時候。 憑心而論,在鄧小平文選的第二、三冊中,人們看到的並不是馬克思主義新 發展的鄧小平理論,而是十足的實用主義在中國的又一次嘗試。到目前為止,這種 嘗試總的來說還是成功的。但是用一章的篇幅去談論「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 導意義」既不值得,也有扯大旗作虎皮之嫌。 江澤民講話的第四部分用了較多的文字去談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種 初級階段論給人的印象是中共在理論上尋找借口去為他們的共產主義試驗的徹底失 敗作掩飾。他們寧願在共產主義的框架裡作理論上的倒退,也不願承認全世界都在 做的市場經濟運作既符合世界潮流,也符合中國的國情。我們不妨引用江澤民是如 何創造性地闡述和引用鄧小平的一段話:「在黨的綱領中明確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 段的科學概念,這在馬克思主義歷史上是第一次。鄧小平在談到建設初級階段的社 會主義時特別強調:『我們現在所幹的事業,是一項新的事業。馬克思沒有講過, 我們的前人沒有做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沒有干,所以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學。我 們只能在干中學,在實踐中摸索』」。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中共是如何地進入理論 上的貧困。 階級鬥爭在大陸已久違了。但是江澤民在他的報告中卻小心翼翼地提到它一 定的範圍內長期存在。假如階級鬥爭是指常規意義的貧富不均造成的階級仇恨,那 麼它存在於世界上的任何國家。這種問題的解決也不是總是依賴激烈衝突的方式。 但是江澤民所提及的階級鬥爭,在現實中國大陸的意義很可能指的是中共獨裁政權 與持不同政見者之間的矛盾。這就非同尋常。進入經濟部分,江澤民的報告海闊天 空,思想似乎有了新的解放,儘管公有制問題的藻詞還是扭扭捏捏的。江澤民許諾 「要健全財產法律制度」,「允許和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 江澤民的這部分講話是外界注意力的重點,似乎也被打了較高的分數。 在政治上,江澤民斷言中國不會照搬西方模式。筆者認為,不是西方模式不 符合中國文化,而是中國大陸尚缺乏一批受訓於運作這種政治模式的治國人材。中 國大陸領導層基本是受蘇式訓練而且是工科類的畢業生,讓他們一夜之間去搞西方 民主,中國不大亂才怪。出路只能是借鑒港台的民主進程經驗,逐步起用受西方訓 練的政治專材,逐漸過渡到民主政治體制。在政治制度上,應是有放之四海而皆准 的模式的。 一國兩制是自己的制度不如人家的制度而衍生出來的折衷。香港已走上這條 試驗之路。筆者祈望能有一天變成「一國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