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統一的障礙與前景 張保民 統獨之爭已有很多論著,而且往往立場鮮明,互不相容。其實,不論是「獨 」派或「統」派,都帶有相當濃烈的理想主義色彩。主張獨立的人響往民權主義之 徹底落實,而達到建立新國家的引人目標。主張統一的人,則期盼民族主義的充份 體現,而圓中國和平富強之世紀美夢。不幸的是,如果台灣獨立建國是一陷阱重重 、充滿危機的道路,則中國和平統一也是一荊棘密佈、難以實現的理想。本篇他章 對中國統一的應當性和可行性,已略加分析。本文再試針對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障 礙、分裂國家追求統一的經驗、以及中國統一的前景,作進一步之探討。 一、和平統一的根本障礙 「和平統一」是指海峽兩岸通過談判、妥協、互諒、互信的漸進方式,達成 政權合併的終極目標,就此而言,兩岸和平統一的第一大障礙,顯然是大陸在經濟 發展、社會進步和政治民主三方面,皆和台灣仍有相當的差距。假設大陸和台灣是 好像以前的西德和東德一樣,則台灣對「祖國」大陸的向心力,不需北京宣傳與鼓 吹,便有如鐵釘向磁鐵一般被吸引過去。但不幸的是,中共對台灣不只幾乎完全沒 有吸力,反而有極大的斥力。雖然中國大陸在高科技和國防工業的成就,絕非台灣 所能望其項背,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也非台灣所能比擬,但是單憑民族主義的號召 ,還是不足以說服一般百姓心甘情願投入「祖國」的懷抱。到底民生工業之發達和 經濟水平的提升,乃是廣大群眾最為關切和重視的問題。 其次,中國大陸四十餘年來縱然在掃除階級對立、平均社會財富方面有相當 顯著的成效,中共長期以來的濃烈農民色彩和反智政策,卻造成知識持續貶值、知 識分子地位始終低落、專家不能治國、文盲和智障人口龐大、「均平」等於「均貧 」的社會落後現象,使得服膺「崇智」傳統的台灣社會和已經普遍富裕的台灣百姓 難以認同。一九七九年以後推行的改革開放政策,雖然開始改變大陸局部和沿海地 區的貧窮面貌,但由於缺乏法治基礎和法紀觀念,也同時帶來了各種歪風邪氣和嚴 重的社會問題,其中尤其以貧富懸殊、「盲流」成軍、盜賊滿山、乞丐遍地、貪官 盈城、奸商當道、黃毒猖獗最為突出,而且蔚成一幅無法無天的可怕圖像(注一) 。再者,中國大陸至今仍是一黨專政、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更是世界上僅存的四 個共黨國家之一。雖然這一共黨政體之本質,在最近十餘年中已經開始轉變,但若 和已經跨入全民參政的民主時代的台灣相比,仍有一大差距,且非短時期中可能縮 小。這又進一步強化了台灣百姓對大陸的離心力。總之,不論是從客觀的標準或台 灣百姓的角度來看,中國大陸根本尚未具備和台灣統一的基本條件。 但除了上述的客觀對比形勢顯然不利於大陸之外,海峽兩岸長期對峙和相互 仇視的局面及政策,又加深了台灣百姓對大陸的冷漠乃至反感心態。對台灣百姓而 言,大陸始終是一迫切和可怕的威脅。事實上,北京自五十年代以來的對台政策, 也證實了這一威脅的存在和可怕。從一九五零年代的「血洗台灣」到一九六零年代 的「解放」台灣,到一九七零年代的「和平統一」但又不放棄武力手段的聲明,北 京的政策無不顯示出其以大吃小、「吞併」台灣之竭力,或至少予人此一印象,因 而使得台灣人民長期心懷恐懼。而這些口號系由一共產政權所喊出的事實,更增加 了它的威脅色彩。從一九五零到一九五三年的韓戰、一九五五年的大陳島之戰、一 九五八年的金門炮戰,乃至於一九六二年的中印邊界戰爭、一九七四年和一九七九 年的中越領土戰爭,又多少驗證了上述各種口號及政策的真實性。對於這樣一個長 久具有威脅性並且隨時可能「處罰」台灣的「祖國」,試問台灣百姓如何又可能不 敬鬼神而遠之或拒之而唯恐不及?! 誠然,這一心理上的障礙,多少也應歸咎於台灣政府長期的反共宣傳和反華 政策。基於國家安全和政治穩定的考慮,並配合美國的冷戰攻勢,四十年來,台灣 和大陸一樣,彼此皆竭盡貶損、醜化對方形象之功夫。但由於台灣政治和社會之長 期穩定,以及對教育之重視,反共反華的宣傳和政策,又遠較大陸反台反美之宣傳 ,在百姓之間更易收到實效。其實,台灣不只是長期刻意忽視、貶抑、否定中國大 陸在科技、文化、體育、藝術等領域的一切成就,而且也故意輕視大陸所提倡屬於 中國傳統民俗和技藝的各種活動,包括中醫、中藥、民間戲曲、各族舞蹈、功夫雜 技等等,結果造成台灣百姓不僅在心態上養成仇共反華的習性,而且在文化上也和 大陸的傳統呈現嚴重脫節和分離的現象。這一反共仇華的教育效果,又因台灣長期 仿美、全面崇美的政策而強化。這也是狹隘的台灣地方意識逐漸抬頭、終至台獨思 想日益蔓延的政治背景和心理基礎。換言之,從台灣百姓的角度看,至少在某一程 度上,大陸根本是個醜惡又陌生的「外國」,何來「統一」問題之有? 但統一又不只是社會發展歧異、百姓缺乏認同的問題,更是政權合併的問題 。其實,海峽兩岸的發展差距,在近年來已大幅縮小,文化上的同質性更日益突顯 。兩岸之間各種交流的密度,也有逐漸減低彼此相互敵視及排斥的作用。到底客觀 差距和百姓認同之異皆可隨時間而減小。但政權之合併則恐難以和平方式解決之。 因此,即使上述因政治和歷史而產生之心理障礙皆不存在,和平統一仍有另一大心 理障礙,即由於兩岸人口、面積和國力之懸殊所造成台灣對大陸的疑懼心理和抗拒 本能。從大陸的角度看,台灣「回歸祖國懷抱」,不僅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 ,而且對北京政權只有百利而無一害。但從台灣的角度看,中國之統一,簡直就是 大陸吞併台灣。而統一實現之日,便是台灣地位貶降、自主性消失之時(或「之始 」),對台灣實有百弊而無一利。如果兩岸大小相當、實力伯仲,則雙方至少還可 以平起平坐,並在談判中以實力為後盾,進退自如。但以台灣和大陸的相對形勢言 ,大陸大可以以逸待勞,攻守隨心,幾乎毫無後顧之憂。但台灣則須戰戰兢兢、步 步為營,不僅短缺討價還價的籌碼,而且唯恐一步棋錯,全盤皆輸。 事實上,正因為兩岸實力懸殊,北京方面難免會有以大壓小、我強你弱的心 態,無法接受台灣為一完全對等之政治實體,並據此作出巨大的讓步。而台灣方面 則永遠無法擺脫大陸以大吃小、蠶食吞併之疑慮也因此不願接受任何不平等之待遇 與安排。因此,即使雙方開始正式談判統一的問題,仍將立刻出現爭名奪位、互不 相讓的僵持局面。所有法律文書協議之簽訂,不論就內容或形式而言,也皆有妥協 雙方不同立場及心態之必要。從台灣之觀點看,爭取完全平等之地位乃是任何協議 之先決條件,也是保障台灣整體利益之必要措施。但從大陸的角度看,台灣不論根 據任何標準,皆不能和大陸相提並論。而承認台灣為一完全對等的政治實體,更不 啻是為台灣獨立之主張,奠定了實質的基礎。因此,單是談判之形式,便已涉及雙 方之政治定位問題,談判的過程自必更是荊棘遍地、道路艱巨了。 但更重要的是,政權合併有否可能通過談判而順利解決的問題。古今中外的 權力之爭,一直都是充滿了陰謀、血腥和暴力,而且權力的擁有者,更往往只有擴 大既有權力之自然傾向和欲求,絕無主動縮小已有權力中與他人分離權力這度量。 這也是權力和人性之本質使然。單以南北韓談判之經驗看來,早在一九七二年,雙 方便達成有關統一談判之初步原則性協議,並發表了歷史性的共同宣言。但迄今已 有二十四年之久,雙方之無數次談判仍然未在政權合併這一實質問題上,有所突破 ,甚至連統一的形式及國名皆無法取得任何共識,其根本原因便是南北兩韓皆不願 意作出任何讓步,以免失去雙方原已享有的權力或自主性(注二)。由此可見解決 共享權力問題之高難度。以南北韓在面積、人口、和軍隊實力方面已屬實力相當、 誰也不怕被對方吃掉的情況,尚且無法就權力分配之關鍵性問題,達成任何足以令 雙方多少滿意之共識,則台灣和大陸之間有關政治統一之談判,便更難有所進展了 。 換言之,即使客觀的條件已經成熟,百姓要求統一的主觀意識也甚強烈,從 統治階層的角度看,「寧為雞頭,不為牛尾」還是最為理想的準則和選擇。這也是 所有權力擁有者乃至所有人類之通性。如果統一最多只能使台灣變成中國的一省( 事實上也是如此),則台灣的政治領袖們,自然寧可維持目前台灣至少乃是一主權 國家之崇高地位。到底在台灣的總統和中國一省的省長兩種職位之間,任何當權者 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排斥後者。當然,如果能做一國的「國父」,則又勝過 只當一國的總統了!即使是台灣的縣市長和各級民意代表,他們邁向最高權位及職 位的路程,也遠比做為中國一省中的縣市長和地方民意代表短捷得多。難怪在台灣 政界中,「台獨」的暗流如此洶湧澎湃了。但即使是從台灣百姓的角度來看,台灣 若是獨立於大陸之外,他們至少尚可確保自己是只受到台灣人的統治,從而相信掌 握了本身的命運。反之,台灣若是併入大陸,便無可避免地要多少受到外省人的支 配,甚至終將淪為任「外人」宰割的命運。兩種選擇之利弊,不言可喻。難怪「台 獨」的口號,在台灣民間又是如此具有吸引力了。 和平統一的最後一大障礙是國際勢力的干預和阻撓。而這一國際勢力又和台 灣政權乃至百姓的心態有密切關連。基於歷史的原因,台灣自中國分裂出來的局面 ,原是美國介入中國內戰之結果。不僅如此,美國四十年來始終是台灣在政治、外 交和軍事上的最大支持者。無疑的是,基於戰略上牽制中國大陸的考量,美國也希 望台灣繼續維持四十年來實質的獨立地位。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看,台灣更是西太 平洋中最為崇美、親美,也最「美化」的。不只台灣留美學生數量,長期以來是名 列世界各國前茅,而且留美的人才更已佔據了所有黨政高層的領導地位。因此,不 論是從何種標準衡量,台灣都是美國最為忠實可靠的盟邦,而且在未來的年代仍然 可以隨時再度成為美國鉗制中國大陸乃至日俄等國的前哨基地。由此觀之,美國盡 管早已和北京建交,但骨子裡卻是絕不願看到台灣重新併入大陸的版圖之中。(日 本亦有同樣看法) 事實上,美國自一九五零年代所提出的「台灣地位未定論」,到一九六零年 代積極鼓吹和支持台灣獨立運動,早已清楚證明美國之基本立場。一九七二年上海 公報之後,美國雖然不再公開支持台灣之獨立,但仍不斷秘密對台獨組織及人士提 供庇護和援助。一九七八年底和中共建交的公報中,美國雖然正式承認「中華人民 共和國」為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但卻只「認知」(acknowlege)北京 「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立場,而未加以承認(recognize)(注三)。 這便為美國日後支持一中一台的政策,預留了迴旋的空間。而且美國在和中共建交 後立刻通過「台灣關係法」,在實質上否定了建交公報之內容,並保留軍售台灣之 權利。一九九二年,美國更打破一九八二年和中共所簽「八一七」公報之限制,開 始出售大量先進武器給台灣。此後連續數年台灣重返聯合國之運動,顯然也是在美 英等國之暗中鼓勵和公開聲援之下而發動。凡此種種皆明白顯示美國的台灣政策, 本質上是希望促成台灣之獨立。台獨呼聲之所以在近年來日益高漲,更和美國之積 極支持,有著不可分割之因果關係。但美國的影響力又不只限於我們層面,也包括 對台灣決策階層之滲透和掌控。從美國中央情報局觸角之長和勢力之龐大,以及美 國長期以來在世界各國(包括南韓、南越)策動反美或親共政權瓦解之可觀紀錄來 看,任何一個依賴美國的弱小盟邦,恐怕不易擺脫美國之間接控制。由此觀之,中 國統一的最大障礙和變數,恐怕終究還是美國的阻力和干預。過去四十年來如是,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亦將如是。 二、分裂國家的統一經驗 中國和平統一的前景是否便因此黯然無光?我們不妨再檢驗一下歷史的教訓 中可得到一些啟示。首先,中國本身兩千多年的歷史,確如三國演義的作者吳承恩 所說,是「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從秦始皇兼併六國統一天下開始,到蜀 魏吳三國為魏所並,到南北朝為宋所統一,到鄭成功為清軍所敗、明裔不保,到國 民政府掃蕩軍閥、完成北伐,每一次由分到合的過程,皆必須通過武力之使用方才 成功。即使是在國共內戰時期,國民政府雖曾希望藉和談之方式,與中共劃地為界 ,瓜分天下,但終究仍舊被迫在戰場上決高低,無法苟且自保。若非美國之最後軍 事干預,兩岸分裂之局面亦無可能形成,並維持達四十餘年之久。由此可見,統一 雖然就長遠而言必有可能實現,但恐仍不易避免武力之使用。事實上,中國的政治 傳統也一向不能容忍國家之長期分裂。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又所謂「天無二日,民無二王」等大一統思想,便是這一傳統之生動寫 照。 在其他國家的歷史中,二次大戰以前則幾乎不存在所謂分裂國家追求統一的 問題。相反的,一國之某一部分企圖分裂而導致流血戰爭的例子,便屢見不鮮了。 在此情況下,分裂運動之是否成功,幾乎全看武力之強弱,否則便須視有否外力或 強權之干預。就此而言,美國的獨立戰爭該是最早的成功例子。十九世紀拉丁美洲 的獨立運動,以及二十世紀非亞新興國家之誕生,皆可為鑒。但更多的史實也顯示 ,分裂運動往往遭受中央政府無情的武裝鎮壓而失敗,只是這種情況多半不被世人 所重視罷了。美國一八八一年到一八八五年的南北戰爭,也是最著名的例子。他如 中東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菲律賓南部的回教分離運動、印尼的東帝汶、北愛爾蘭 的共和軍、地基和伊拉克邊境地區的庫德族,以及法國和西班牙接壤地區的巴斯克 族,皆是爭取獨立建國已達半世紀之久的地區或族群。但不論他們的手段是否和平 ,其分裂的願望皆長期受到強力的鎮壓和封殺。柬埔寨、南斯拉夫、索馬利亞、以 及許多非洲國家中仍在進行的內戰,也說明了分裂運動的悲慘後果。 共產帝國在一九八零年代末期之前,更有血腥鎮壓西藏暴動(一九五零及一 九五九)、匈牙利革命(一九五六)、捷克革命(一九六八)、波蘭民主運動(一 九八一)之紀錄。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一年蘇聯共產集團之潰散所導致東歐各國之 獨立及蘇聯本身之解體,更是百年罕見之和平演變。但其關鍵因素乃在於莫斯科共 黨政權本身之瓦解和變色,正如英、法、荷、葡等國戰後無力重整帝國聲威,從而 導致殖民地之紛紛獨立一樣,因此仍舊是一實力對比的問題(注四)。但即使如此 ,分裂成十一個共和國的前蘇聯,卻是個不惜以武力維護本身領土主權之完整,不 再容許轄內地區或族群走上分裂或獨立之道路。因此有一九九零年克魯齊亞之內戰 ,一九九二年中亞諸國之內憂外患,一九九二年烏克蘭鎮壓克里米亞獨立之行動。 一九九四年,俄羅斯在經濟條件極度困難之情況下,仍決定揮軍攻打宣告獨立已三 年的車臣共和國,以確保國家之統一,更是最新例證。所有這些史實,都說明了武 力在統一或分裂問題中的關鍵作用。 國家分裂之後不以分裂之現狀滿足,反而積極追求統一之實現,乃是二次世 界大戰後的特例。這種分裂國家總共只出現過四個,即韓國、越南、德國和中國。 四國的共同點是國家原本統一,卻因東西冷戰的局面——也即是列強干預的結果— —而長久分裂。因此統一反而變成分裂雙方夢寐以求的目標。但實現統一的過程卻 也是荊棘滿途、戰雲密佈。其中北韓一度使用武力企圖完成統一大業,但受到聯合 國的武裝干預而告失敗。美國並自一九五三年起在南韓駐紮大軍及核子武器,用以 嚇阻北韓再次的南侵行動。南北韓之交界地帶,迄今仍舊佈置了世界上最龐大的武 裝部隊(逾一百萬人),而且是劍拔弩張,針鋒相對。顯然的是,只要美軍留駐南 韓一日,朝鮮人民已達百年追求獨立和統一的願望,恐將繼續無法實現。再看越南 ,則更是歷經反法、抗美兩次長達三十年的浴血戰鬥,最後才以武力方式完成南北 的統一。北越共黨政權也是唯一成功以武力抗拒列強——尤其是美國——而最後取 得勝利的例子。但這一反美戰爭卻是在中共和另一超級大國——蘇聯——之直接間 接援助,加上美國最後因國內的反戰情緒日益高漲而撤軍,始有可能取勝。 台灣海峽和東西德之間,雖未爆發大戰,但在一九四零年代到一九六零年代 ,仍舊不斷出現大戰危機。德國方面包括一九四八年的柏林危機、一九六二年的古 巴危機。台海則有一九五零年中共渡海攻台之險、一九五五年大陳列島之戰、一九 五八年金門炮戰、一九六二年台灣反攻之計劃。兩國分裂局面之持續及穩定,全靠 美國之軍事介入及核武優勢始得保持,由此可見國家和平統一之艱難。一九六零年 代起的三十年間,戰爭之陰影雖然逐漸淡化,但分裂的雙方卻仍舊大軍相對,嚴鎮 以待。尤其美蘇兩國在兩德長期駐紮重兵,尖銳對峙,更使得德國成為冷戰時期中 最具爆炸性的衝突地區。一九九一年若非拜蘇聯瓦解之賜,根本沒有實現統一的可 能,因此也是個令世人瞠目結舌的劇變及特例。事實上,在美蘇兩國的妥協下,兩 德早在一九七零年簽定邊界條約,確認彼此主權範圍,一九七二年又簽定關係正常 化條約,並於一九七三年雙雙進入聯合國,準備接受永久分裂之現狀。德國得以和 平統一的關鍵因素,乃是蘇聯主動放棄對東德之長期控制。由於美蘇兩國之密切合 作,加上西德這充分配合,才使得德國統一的夢想變為真實。 韓、越、德三國的經驗,明顯證明了分裂國家和平統一的困難,以及超能大 國政策對中小分裂國家之關鍵性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九五零年韓戰和一九五 八年起第一次越戰之爆發,其根本原因乃是南北分裂雙方無法在政權之合併上達成 共識。北韓系因為人口數量較南韓為少,而拒絕履行聯合國所計劃的一九七四的全 韓大選。南越也基於同樣考量,而不參與一九五四年日內瓦協定所規定的全直大選 。其實,當年韓、越兩國之分裂雙方,實力差距已微不足道,大選結果更未必對某 一方不利,但卻已足以令其中略呈劣勢的一方拒絕冒險,以免分享甚至喪失既有的 自主性和權力。由此又可見分離政權、和平統一之困難。結果兩國終須訴諸武力解 決一途。這也是南北兩韓迄今仍未就統一問題達成任何協議之根本原因。相反的, 冷戰終結之後,兩韓為求穩定關係維持分裂現狀,反而決定在一九九二年同時申請 進入聯合國。朝鮮半島的統一大業,因此仍是一遙遠的夢想。但德國的情況又是獨 一無二的特例。因為東德政權自始至終都是蘇聯的傀儡,原來便是外國統治的象徵 ,從來不得百姓的擁護。更重要的是,蘇聯瓦解之後,落選傀儡也隨即垮台,因此 並未出現與西德分庭抗禮、分離政權之問題。在東德百姓一面倒地贊成併入西德之 情勢下,西德政府等於是以戰勝者的威望,將主權輕易地伸入東德之全部版圖。 德、韓兩國近三十年之歷史經驗,也證明了物質生活水平及社會進步程度之 差距,在實力伯仲的分裂國家(如南北韓),往往造成和平統一的極大障礙,只有 在實力懸殊而且弱小一方雙代表落後一方的情勢之下(如東西德),才有助於和平 的統一。就此而言,南北韓的主要爭議,長期以來便和雙方的發展差異有關。北韓 由於經濟現代化程度落於南韓之後,因此堅持先謀求政治上及形式上的統一,以突 顯其較為強大的軍事資源,並首先將美國勢力趕出朝鮮半島。南韓則因社會和經濟 之進步,堅持兩韓應先謀求人員、物質和訊息之交流與溝通,藉以達到「和平轉變 」幾近完全封閉的北韓之目的。雙方既皆圖謀以本身之優勢打擊對方之劣勢,則自 然不可能達成共識了。德國的情況則有不同。除了上述外在決定性因素之外,東德 在人口、面積方面皆僅有西德的三分之一左右,經濟及社會發展更遠遜於西德。因 此東德百姓是毫無保留地響往西方式生活,也有守全併入西德之共識。在沒有政權 之爭的難得情況下,和平統一於是便有如順水推舟之易了。 若以韓、越、德三國追求統一的經驗再回頭分析台海局勢,則顯然可見台灣 與大陸之分裂,和三國相似之處少,不同之處多。相似之處在於美軍協防台灣,從 而有效遏阻了中共的侵台行動。不同之處是,台灣是三個分裂國家中最小也最弱的 一邊,因此最不容易取得和對方平等的地位,也最有吸引對方使用武力的可能(同 樣地,這也是台灣在五零年代不願偏安一隅,力圖武力反攻的原因。)所幸台灣得 海峽天險之助,可以和大陸明確分割開來。因此韓戰式的大規模武裝攻擊,或越戰 式消耗性的游擊戰術,皆不可能在台灣海峽出現。中共必須依靠它尚未擁有的強大 海空軍優勢,或台灣內部之動亂,始可完成武力統一台灣之目標。(反之,台灣的 反攻行動亦然)。這又相對地增加了台海局勢之穩定性,也使得台灣在仰賴外國政 軍援助之同時,仍有可能確保本身之獨立自主性,不致遭遇東德式的命運。事實上 ,自一九七九年美軍完全撤離台灣,一九八零年中美協防條約也告廢止後,台灣已 成唯一不再受到美軍庇護的分裂國家。 再看政權合併的問題。正因為台灣和大陸大小懸殊,台灣既不可能考慮簽定 當年韓、越兩國通過大選邁向統一的那種協議,也無獨力與大陸相抗衡的本錢。再 者,台灣雖仍依賴美國的政、軍支援,但到底不是美國或任何其它外國的附庸,不 可能如蘇聯拱的讓出東先一樣任由美國交經中共。因此,在冷戰結束之後,台灣必 須一方面竭力和大陸保持穩定、友好的關係,另一方面又必須加強戰備、爭取外援 ,以確保本身的安全。於是在談判中不忘競爭、在競爭中又須談判,便成了台灣回 應大陸統一要求的唯一策略了。而且在大陸堅持統一的政策之下,台灣也只好談統 一,虛與委蛇。因為台灣若不談統一,大攬獨立,只有不必要地增加台海的緊張局 勢,對本身毫無利益可言。反之,台灣在贊成統一之聲中追求實質的獨立,則可收 以時間換取空間之效果,難怪台海兩岸關係自一九八七年解凍之後發展迅速,各種 交流關係之密切,不僅非兩德當年所可相比,而且早已超越兩韓之情況。但是在政 權合併的問題上,台灣卻仍未作出任何的讓步,即始終堅持大陸必須首先承認兩岸 為對等之政治實體,始可進行官方的統一談判,因而和中共迄未放棄以「中央對地 方」這立場看待台灣,大相逕庭。單就此一雙方定位的先決問題,兩岸已經難以取 得共識,自然不可能進一步從事有關統一的任何實質性談判了。這也是何以台灣雖 然早在一九九零年便設立「國家統一委員會」,一九九一年頒布「國家統一綱領」 ,但迄今兩岸關係仍舊停留在力求「化解幫意」、「摒除敵對狀態」的第一階段、 台灣依然拒絕直接「三通」的根本原因。但即使大陸願意委曲求全,承認台灣為一 完全對等之政治實體,甚至如兩韓一樣,願意在外交上受交叉承認,並在國際組織 中相互包容,政權合併的問題仍不因此就有絲毫之突破。就此而言,台海兩岸邁向 和平統一的道路,其實又尚未抵達兩韓之階段,因此也較後者更為遙遠。 再看兩岸和平競爭的形勢。台灣的物質生活水平,顯然仍舊高出大陸許多, 因此對大陸不易產生向心力。但由於兩岸人口及面積的龐大差距,不論台灣如何進 步,皆又沒有可能吸引大陸三十省市和自治區、十二億百姓心向台灣,進而決定並 入台灣,或由台灣統治大陸反之,基於同樣原因,大陸對台灣的吸力,至少在理論 上則有可能遠遠超過西德對東德之影響。難怪台灣對兩岸的交流活動始終是戒心重 重、單向多於雙向了。但在正常的情況下,大陸對台灣的吸引力,將不易達到足以 說服台灣百姓大批「投奔」大陸、乃至一面倒向大陸的地步。到底台灣並非由「外 來政權」所統治,人民沒有輕易唾棄現政權之必要或理由。因此,在目前缺乏外在 誘因或內在壓力的情況下,台灣和大陸和平統一的機率,便委實小之又小了。唯一 可能促成台灣百姓求助於大陸的非常情況有二:一是台灣內部出現嚴重動亂,政權 搖搖欲墜之時,二是台灣受到他國之武裝侵略,本身無力抵禦外侮之際。但在兩種 情況之下,大陸皆勢必動用武力,才能解決問題。果真如此,則和平統一的理想也 將終成泡影矣! 三、中國統一的前景 根據以上分析,中國和平統一的希望似乎十分渺茫,武力統一的可能則永遠 不可加以排除。如果不論和戰,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中國重歸統一的前景,大體而 言將取決於四大變數:(一)台灣和大陸對「統一」或「分治」目標及過程之共識 ,(二)海峽兩岸和平競爭之對比形勢,(三)海峽兩岸武裝力量之對比形勢,( 四)國際局勢之演變方向,尤其是美國對中共和台灣兩地區之政策。 最具關鍵性的是第一個變數。如果海峽雙方就統一或分裂達成共識,則其它 變數的份量,皆將大為減小。如果台灣的領導人及百姓皆主張走向分裂及獨立,而 中共新一代之領袖也默許這一願望,則自然將不再有統一的問題—至少在可以預見 的將來是如此。兩岸關係也將迅速「正常化」,變成「國際」關係。相反的,兩岸 若對統一的遠景、目標及過程擁有共識,則雙方的關係,也將安定下來並穩定前進 。問題是目前兩岸對「台灣獨立」的目標並無共識。不僅中共的對台政策未有絲毫 改變,而且根據台灣的民意調查顯示,迄今贊成台灣獨立的比例,也從未跨越百分 之三十的門檻(注五)。反之,兩岸對「中國統一」也同樣缺乏實質的共識,否則 兩岸關係今天亦不致呈現「不進不退」的僵持局面。但顯然的是,不論是從戰略、 歷史或文化之角度看,北京政府皆不易放棄統一中國的目標。即使這一目標已近半 世紀尚未實現,而且再拖半世紀亦未可知但北京似乎以統一的前景仍具相當的信心 。這也是其對台立場半世紀來從未改變之心理基礎。台灣方面長久以來雖也贊同統 一的長遠目標,但卻是以「三民主義」為建國理想,由台灣主導政權的統一中國, 自然與大陸的統一構想,有極大認知上之差距。近年來之種種跡象則明確顯示,台 灣雖然仍舊呼應大陸的統一理想,但實際上卻有意維持長久分裂、分治之現狀,並 逐步走向「獨台」之目標(不論名稱為何)。因此,海峽兩岸對中國統一的理想, 其實存在著根本的歧異,而且這一歧異很可能在今後數年中進一步加深,而非減小 。 自然,有關「統一」的共識,也並非完全不可能達成。但這種共識波及原則 和目標,也包括形式、階段、方法、和進度。而且兩者相互影響及牽制。即使我們 假定台灣和大陸對統一的原則或目標皆無異議,兩岸對此目標達成之方式和進度, 則顯然全無共識,而這一現象又回頭沖淡了台灣對統一目標的認同。就此而言,大 陸對台灣所提出在港澳兩地已推行的「一國兩制」政策,對台灣簡直毫無吸力可言 。因為這一政策所能提供的一切,是台灣早已享有的權利,完全不需求之大陸或由 北京政權予以保障。由兩岸現有的實務對比和心理障礙觀之,大陸必須提出遠較港 澳政策更為優渥的條件,才有可能首先減小台灣對大陸的戒懼之心,進而吸引台灣 參與有關統一的正式談判,從而推動中國的和平統一。而這些條件除了完全尊重台 灣之現狀以外,至少尚應包括以下各要素或原則:(一)承認台灣為一完全對等之 政治實體,並將國家的體制從單一制改為聯邦制甚至邦聯制,以落實兩岸之對等地 位。(二)邀請台灣政治領袖人物出任(或兼任)大陸政權機構之領導職位,包括 國家副主度、國務院副總理、軍委副主度、人大副委員長等,甚至規定國家主席或 總理兩職位之一由台灣的總統或行政院長兼任之,以突顯北京政府對台北之尊重和 禮遇。(注六)(三)改革政黨及發展民主,包括容許許多黨競爭和參政,和推動 至少省市級以上領導人之民主選舉,以提升兩岸政治體制之同質性。(四)將政權 之合併視為長遠和終極的目標,而非必須盡早實現的政策。只有在以上這些先決條 件開出或實現之後,兩岸才有取得真正共識之可能。 在雙方缺乏主觀共識的情況之下,探討中國統一或台灣獨立(兩者其實是一 體之二面)的前景,便須重視其它客觀的變數了。首先,海峽兩岸和平競爭形勢之 所以重要,乃是因為它直接影響到台灣對大陸的向心力(或離心力)之增減,也影 響到兩岸領導階層對統獨問題之態度或掌控能力。但此一競爭形勢多少是種相對或 對比關係,非任一方所可單獨控制。如果中國大陸之經濟持續過去十六年的高速成 長,社會也日益進步,國力則更逐漸強盛,則其在五至十年內局部趕上台灣持續水 平或至少超越台灣生活品質的可能性,便不能加以忽視。但台灣若在同一時期之中 也能突破經濟發展之瓶頸,並維持社會之良好循序,則雙方仍有分庭抗禮之可能。 否則大陸對台灣的吸引力勢必大幅提升,從而增加台灣百姓傾向統一的比例。果真 如此,則類似德國式的統一模式,便有可能在台灣重演。在此情況下,台灣領導人 從有「寧為雞首、不為牛尾」、獨立建國、抗拒統一的心態及政策,也恐難以拂逆 多數百姓之意願,並因民主之程序而被迫採取與大陸進一步合作之措施,從而推動 兩岸功能上的整合乃至政治上之統一。這也仍舊是一和平漸進的統一方式。 反之,如果中國大陸今後十年內不能盡速解決其所面臨的人口激增、貧富不 均、貪污腐化、治安敗壞等嚴峻社會問題,經濟發展同時出現反覆甚至退化之現象 ,而台灣反而能夠保持經濟、社會之持續繁榮及穩定,並在追求民主與法治兩方面 更上一層樓,則海峽兩岸縱然交流日密、依賴日深,百姓之間也難達到水乳交融、 樸素認同之程度。這種兩岸發展的差距反而增加台灣對大陸的排斥力,從而助長「 台獨」之呼聲和訴求。倘若大陸再因經濟或社會問題而出現政治動盪甚至大亂局面 ,則北京更有自顧不暇、難應台灣之變的可能。果真如是,則是中國統一之機消逝 、台灣獨立時辰到來之時了。 另外一種可能是:海峽兩岸的和平競爭,不過是種「腐敗競賽」罷了。即大 陸和台灣由於相同的文化傳統,以及經濟發展政策之類似,加上法治或民主之不足 ,而雙雙出現貪髒枉法盛行、官商勾結嚴重、賭黃毒罪氾濫、生活品質低落、社會 治安惡化等共同之現象時,則海峽兩岸這差距也將減至最小。屆時台灣百姓很可將 統獨之爭失去興趣,許多人勢必選擇出走他鄉、移民異國之道路。留在島內的人在 求變心理的驅策之下,則很可能釀成政治危機或社會動亂,從而授予大陸武力犯台 可趁之機。大陸方面雖然也將問題重重,但到底在一高度中央集權體制之下,百姓 之自由及期望、資源之集中與調動,比較完全自由開放的台灣容易掌控。只要不發 生政變之危機,北京仍有可能一冒渡海攻台之險,並藉此轉移大陸百姓之視線,宣 洩不安社會之怨憤。何況島國之民心渙散易,大陸之國本動搖難。在台灣內部不穩 之時武力攻台,顯然可收先聲奪人、事半功倍之效。 即使是在其它正常情況之下,海峽兩岸武裝力量之對比形勢,也是一大變數 。雖然在地緣及整體國力的角度衡量,台灣是顯居劣勢,在戰略武器方面更是彼有 我無,但是在傳統兵力和自我防衛方面,台灣長期以來能保持足以和大陸相抗衡的 海空軍備。今後台灣是否仍然可能維持這一多少均衡之形勢,更是直接關係未來台 海局勢之穩定。許多戰略專家承認,大陸目前絕對有武力犯台之能力,問題是代價 有高低之分,時機更有好壞之別。北京沒有必要選擇最不利已的時機採取行動,非 不得已也不願付出龐大的軍事或政治代價。何況「善戰者不戰而屈人之兵」又是中 國兵家古訓。台灣嚇阻中共武力犯台的主要目標,因此在於盡可能提高大陸武裝攻 擊行動之政治和軍事代價,並長期維持對本身有利的時機,同時盡量製造對大陸不 利之情勢。 就此而言,我們若暫不考慮天時、人和及外援等因素,單就「地利」而言, 台灣顯然必須依賴海峽天險,力求拒敵於彼岸、或潰敵於海中,不能容許大陸部隊 登上台灣。從北京的角度看,在未來五年至十年內,也無運送大批陸戰部隊到台的 能力或需要,若能在海空戰中(尤其是空中)取得優勢,便已穩操勝券。因此,台 海一旦發生戰爭,勢將在海上及空中決勝負,而無須經過大型之陸戰,而且很可能 僅需數周之間便可定高下。這也是台海戰爭最可能出現的形式。由此視之,台灣能 否在海空兩軍方面,繼續保持先進及強大的戰鬥力,便成可否保障台海安全的關鍵 因素了。在這方面,大陸的國防工業早已自力更生,而台灣則完全依賴美法等西方 列強,因此是台灣之一大隱憂。如果台灣可能繼續自西方盟邦購得海空武器多,不 斷翻新戰力,自然問題不大。但若西列強欲售猶止,政策變幻不定,則台灣的海空 防力,便難與大陸長期對抗。這又波及兩岸統一的第四大變數了。(注七) 無可否認,國際局勢自一九七一年起有二十年之久皆顯然不利於台灣。所幸 大陸因十年文革動亂,元氣大傷,加上長期落後,國力殘破,無法也無暇實現武力 攻台之目標。美國則又始終保持軍售台灣之政策,使得台灣擁有足以自衛的力量。 一九九一年蘇聯集團瓦解之後,西列強開始以經濟發展迅速之中共為假想之新敵人 ,並進而調整對中共及台灣之政策。這也是何以美法等國開始大量軍售台灣並鼓勵 台灣發起加入聯合國運動之背景。但從另一角度看,蘇聯雖已解體,但繼承蘇聯的 俄羅斯仍然是一軍事超級強國,而且近年來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又開始奉行一獨立自 主的外交政策,非但並未倒向西方,反而和中共建立相當密切的軍政關係。由此視 之,美國「聯華制俄」的戰略考量,似乎仍舊儔於「援台抗華」之區域性效用。這 也是何以美國又不願公然干預「中國內政」、明確支持台灣走向獨立之原因。如果 這一情勢持續下去,甚至美俄之間再度出現冷戰或衝突之局面,則美國出兵干預中 共武力犯台行動之公算,便更不可高估了。到底進兵伊拉克或海地等小國,不能和 參與台灣戰爭相提並論。何況美國民意之走向,近年已明顯排斥美國對外用兵之政 策。(注八)反之,如果俄國在未來五至十年之內逐漸成為西方盟友,或在經濟上 積弱不振,而中共國力又不斷上升,並對整個東亞地區構成相當威脅,則美國便有 可能較積極及公開地聲援台灣,甚至重新作出協防台灣之承諾,藉以鉗制中共之勢 力擴張。 不論如何,從中共的角度看,美國始終都是影響中國統一大業的最大阻力和 變數。韓戰及越戰的經驗更證明了美國對華和對台的現行政策,完全不能保證美國 不致插手一旦爆發之台海戰爭。美國因此也是大陸決定武力犯台的根本顧慮。而美 國仍有多達十萬名海空軍部隊駐紮日韓兩國(尤其是琉球群島)之事實,更構成大 陸渡海攻台之最大嚇阻力量。這支部隊又是美國總統可以隨時調動使用、不致立即 招致國內批評或民怨的武力。因此,且不論美國、中共、台灣的三角關係如何演變 ,只要美軍一日留駐東北亞,大陸對台使用武力的可能性又將大幅減小。反之,如 果美軍撤離日韓,則可掃除大陸攻台的一大隱憂。(注九)美軍再次調回台海參戰 ,終究是種非常措施,將引發國會及百姓之激烈反彈。因此台海局勢之穩定,又不 僅取決於美國對華及對台之明示政策,也多少取決於美國在日韓兩國駐軍之去留。 四、小結 以上有關中國統一前景的四大變數,其相對份量並無定規可尋,彼此顯然 又是交互影響。但歸根結底,兩岸不論是走向統一或分裂,皆不外乎通過和平漸進 和武力決勝兩條道路。而到底是和是戰,基本上又取決於兩岸政權對統一或獨立之 立場。如果台灣志在獨立,而大陸又堅持現行的統一政策,則台海必將重現緊張局 面和戰爭危機。果真如此,則兩岸的武裝競賽形勢,以及台灣能否再次獲得美國的 全力軍事庇護,便將成為雙方一決勝負之關鍵因素。反之,如果台灣與大陸皆繼續 服膺中國統一的原則和目標,尤其是如果大陸的對台政策能夠寬容到吸引台灣朝野 不得不誠心贊成統一的地步,則不僅台海局勢將長期穩定下來,而且兩岸對達成統 一目標的過程及方式,亦不難取得共識。在此情況下,中國和平統一的遠景仍然十 分樂觀。而兩岸之和平競爭形勢,也將成為影響兩岸關係未來發展之關鍵因素。 值得強調的是,即使兩岸軍事上再度尖銳對立,甚至台灣在美國庇佑之下正 式宣佈獨立,未必便能保障一獨立台灣之長久生存和穩定。因為只要大陸一日不接 受這一必須假外力干預始可實現的目標,台海仍將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下,而且誰也 不敢斷言,大陸永無以武力攻佔台灣的機會、決心或能力。到底中共過去歷次對外 用兵之時機及對象,均非任何國家所逆料。而且中共一旦動用武力,往往不惜代價 ,非達目的不願罷休。但相反的,兩岸對統一的基本共識和一切努力,也未必可以 保證中國的統一必將實現。因為只要台灣一日較大陸安定、進步和繁榮,則兩岸政 權之合併仍將困難重重,談判的過程亦將崎嶇反覆,和平統一之實現也必將是一長 遠的理想。這是政治——也是權力——之本質使然。此外,統一的談判,也不無可 能導致大陸對台灣走向獨立的默許,或對台灣已經獨立事實之承認,因為雙方在沒 有外力干預「中國內政」的情勢和氣氛下進行談判及妥協,很有可能反而導致大陸 對台灣問題之諒解及讓步,從而解除中共內政外交上之一大包袱,並且同時保持海 峽兩岸之友好關係。證諸於中共和周邊弱小國家的談判經驗及賣國主義結果,這一 推論絕非天方夜譚。(注十)因此,中國繼往開來的前景是好是壞,統一的方式是 和是戰,又取決於台灣領導階層的智慧和努力了。□ 註釋: 1、詳見張保民:《中國現代化的困境》(香港:明報出版有限公司,1992 年11月),頁113—146;311—320;398—424。 2、有關南北韓政經發展及相互關係之全盤性分析,可見Donald S. M acdonald,The koreans:Contemporary Po litics and Society(Boulder:Westview Press,Inc,1988)。 3、建交公報中文本用「承認」兩字,英文本則用「認知」一詞。法律上兩種文 字雖具同等效力,卻容許雙方各執一詞,因而埋下日後爭議的種子。原文分別可見 張保民編:《中國大陸研究基本文件》(台北:人間出版社,1994年),頁2 86,及James C.F. Wang,Contemporary Chin ese Politics,(Englewood Cliffs:Prent ice Hall,3rd edition,1989),P. 413。 4參閱Zbigniew Brzezinski. The Grand Fa ilure (New York:MacMillan,1990),以及Lo slie Holmes,The End of Communist Pow er(London:polity Press,1992)。 5、迄至一九九四年十一月止,各種民意調查結果,台灣百姓贊同「台獨」的百 分比最高為二成七。見《聯合報》,1994年4月18日1版,6月3日6版, 11月4日2版。 6、一九九七年三月三十日,江澤民接見日本外相池田行彥時,首次表示兩岸統 一之後,國家副主席的職位,可以由台灣當局人士出任。這是一大突破,但中共官 方報導則未提及此事。見《聯合報》(台北),一九九七年三月三十一日頁一。 7、法國政府於一九九六年一月二十日宣佈無限期凍結對台之軍售政策,便是近 例。見《聯合報》一九九六年一月二十一日頁一。 8、根據美國一九九五年八月所作的一項民意調查,只有百分之二十二的美國人 贊成美國在中共武力攻台時應出兵協防台灣,百分之七十一反對。《聯合報》19 95年8月9日頁4。 9、美國國防部於一九九五年二月二十七日公佈的「五角大廈東亞策略報告」, 美國已取消一九九零年和一九九二年所宣佈自東亞逐漸撤軍之計劃,不僅將在東亞 留駐十萬大軍,更將部署「戰域飛彈防衛網」,以確保亞太地區之安全,是一值得 重視的轉變。見《中國時報》,1995年3月2日3版。 10、最明顯的例子是中共和周邊弱小國家所簽定的邊界協議,皆是自己吃虧, 他國獲利。詳見Byron T.N. Zhou ,China and Inte rational Law (New York:Praeger,19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