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熔基能否跨世紀 金楓 研究中共政治的專家曾經提出過一個理論,中共的人事制度長期以來形成一種「 劣勝優汰」的反淘汰機制,大凡有才華的能人多數都在接連不斷的政治運動和權力 傾軋時中箭落馬,最後剩下來的要麼是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要麼是精於權術的險 惡之徒,所以,從這種背景看,精明能幹的朱熔基在五十年代開始了長達二十二年 的右派經歷,實事上已經為這種體制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在五十歲尤其是六十歲以 後他因為受到鄧小平的垂青,而平步青雲,成為中共權力核心政治局常委的成員, 最終成為中國年齡最大的總理,實在還是一個「異數」。筆者過去曾按照中共的政 治邏輯判斷,朱熔基是不可能成為中共的總理。現實使不可能成為可能!這其中, 既有中國的持續開放的潮流已經形成了中共無法抗拒的慣性;也有朱熔基對自身所 作的調整,逐步讓他的政治對手相信,他已經與中共體制融合成一個生命共同體, 用喬石的話來說,就是中國經濟已經對朱熔基產生了依賴性。由於這種變化,在媒 體上出現了一個所謂的「朱熔基效應」,各種各樣的朱熔基傳略、或者論述朱熔基 與江澤民的權力關係、朱熔基與中南海政局的新書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其中有一 本是中南海的圈內人士以「蕭政勤」筆名撰寫的《朱熔基跨世紀挑戰》,除了對朱 熔基坎坷經歷和他擔任總理所面臨的嚴峻的形勢有獨到的評析外,也爆出了朱熔基 最後成功的一個重大內幕。 朱熔基當總理爆出喬石辭官內情 《朱熔基跨世紀挑戰》披露,在去年夏天北戴河會議上,因為李鵬兩屆總理任 期將滿,接替人選競爭十分激烈,當時朱熔基表態,由於自己年齡較大,加上一九 九一年擔任副總理以來,工作中得罪了不少人,如果出任總理主持國務院工作,將 可能帶來負面影響,因此自己不做下屆總理的候補人選。喬石代表楊尚昆、薄一波 、萬里和他本人提出,他們一致認為朱熔基政治原則性強,又真正懂經濟,過去幾 年取得很大政績,是下一屆總理的最佳人選。江澤民、李鵬提出反建議,由李瑞環 出任下屆總理。李瑞環年齡較朱熔基小六歲,精力旺盛,有地方經濟工作的經驗, 堪當大任。喬石認為,李瑞環學歷較低,又沒有主持過全國經濟工作的經驗,光憑 精力和熱情難於勝任總理一職。 江澤民、李鵬又提議由胡錦濤接任下屆總理,理由是胡錦濤是未來總書記的接 班人,是中共第四代領導層的核心,作為一個國家的一把手,必須要懂得經濟,因 此由他擔任下屆總理,朱熔基輔佐他也應該是最佳選擇。喬石反駁說,胡錦濤過於 年輕,從無主持中央經濟工作的經歷,由朱熔基輔佐反倒容易形成政出多頭。再說 懂經濟並不一定要主持國務院的全面工作,可以循序漸進的熟悉國家經濟事務。如 江澤民在擔任總書記前基本上也是搞黨務,一任上海市長也未幹完,更沒有擔任過 副總理、總理,總書記不是照樣當得很好。胡錦濤還是應該以搞黨務為主,兼搞經 濟。 江澤民、李鵬接著又提吳邦國作為下屆總理人選,理由是吳邦國在主政上海時 期有政績,又當過幾年副總理,有領導全國經濟工作的經驗和能力。人又年輕,能 擔任兩屆總理,可以較長時間保持國務院工作的連續性。喬石對此不以為然的說, 吳邦國任副總理時間不長,也無特別突出的政績,很難說具有掌握國務院全面工作 的經驗。而且年紀輕,威望不夠,難以服眾。而朱熔基主持國務院工作已經好幾年 了,中國各經濟部門,中國的經濟工作對他已產生依賴性,由他出任下界總理,能 很好地保持中央經濟政策、經濟工作的連續性,減少新舊總理交班磨合期所引起的 不必要震盪。 為了保證朱熔基出任下屆總理的提名獲得通過,喬石主動提出自己年齡已高, 九屆人大就不再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職務,騰出這個位置安置由總理位置 上退下來的李鵬,最後一團和氣的解決了李鵬卸任後的出路,通過了朱熔基接替總 理的提名,喬石仍然是排名第三的政治局常委。 但到了九月中旬,十五大前的最後一次重要會議,敲定原先所醞釀的中央委員 名單和涉及九屆人大的一些人事安排,會上突然有人發難,說朱熔基的實際體重比 正常體重輕十幾斤,顯見身體素質差,不適合擔任下界總理,接著有人附和,要求 重新討論下屆總理人選。 喬石力排眾議說,朱熔基都快七十歲的人了,哪能沒有一點小毛病,江澤民、 李鵬有心臟病,不是也幹得好好的。朱熔基幹兩屆可能年紀是大了些,但干一屆, 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而且現在國家還很需要他。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再糾纏這件事。 為了表示自己推薦朱熔基是出於公心,喬石表示願意退出中共中央委員會,從領導 崗位上完全退下來,並建議由朱熔基頂替他作為中央政治局排名第三的位置。此建 議最後獲得了通過。 蕭政勤的這段描述,不但透露了朱熔基出任總理是「異數」,而且也披露了朱 熔基在上任後第一次記者會上,講出那番「地雷陣和萬丈深淵」驚人之語的隱情; 同時也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十五大後外界對喬石的許多誤解,足見喬石等對朱熔基今 後在制約江澤民、李鵬的期望,而且此舉很可能打破中共政治權力的「僵局」。不 過,這同時業曝露了中共權力機制的一個嚴重危機:雖然改革開放已經二十年了, 傳統的反淘汰機制也成了改革的對象並正在逐步被突破。但是「優勝劣汰」的規律 遠遠還沒有獲得政治法律的制度性保障。喬石的辭官力薦朱熔基的「義舉」,最後 也並沒有上升為黨和國家的法律制度(中共黨內至今為止還認為中南海對此沒有令 人信服的「說法」),江澤民七十以外獲得連任,其他領導人今後如果到了七十歲 堅持不退,除了道義上的批評並沒有法律制度上的制約。 防止朱熔基成為「鄧小平第二」 蕭政勤與一般國內作者不同,他除了正面肯定把朱熔基的施政風格、個性素養, 也把他放在一個國際和歷史的時空背景中加以比較,從而向讀者也向朱熔基本人發 出了一個明確的警告:防止朱熔基成為「鄧小平第二」! 「六四」以後,朱熔基還是上海的第一把手時,《紐約時報》北京分社社長記者 紀思道陪同他們的老闆訪問上海,受到朱熔基宴請款待,席間紀思道就直接問朱熔 基,對外界把他稱作「中國的戈爾巴喬夫」有何感想,據紀思道事後向筆者描述, 朱熔基的神情十分惶恐,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環顧左右而言他的把話岔開了。 這麼多年來,朱熔基似乎已經想好了對這個問題的答案,並通過蕭政勤之筆公 諸於世了,他表示:「如果說中共高層哪一位最像戈爾巴喬夫,大概應該說是趙紫 陽。趙紫陽不論是在任總理期間,還是任總書記期間,對中國政治體制改革作了許 多構想,其總的思路是朝著民主的方向發展,並且在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在對待 『六四』學潮上,主張用民主和法制的手段加以解決,可以說趙紫陽是中共高層最 具現代民主思想的人物。而且戈爾巴喬夫是『失敗的英雄』......趙紫陽也是如此 。趙紫陽與戈爾巴喬夫政治理念相同,結局一樣,所以他才應該是中國的戈爾巴喬 夫。」 將「中國戈爾巴喬夫」的稱號封給趙紫陽以後,朱熔基便順理成章的對號入坐 成了「鄧小平第二」。僅管蕭政勤筆下的朱熔基是現任中國領導人中頗為開明、最 具現代色彩的政治家。然而他通過江澤民在外訪時以作秀營造「開明」形象掩蓋保 守本質的例子指出:「開明不完全是政治理念,它也許僅僅是一種為了達到目的而 運用的手段」。由於朱年事日高,位居總理之職不過一屆之久,加之政治體制改革 屬於江澤民掌控的範疇,不容許朱熔基置啄,其他制肘因素也頗多,故也只能是心 有餘力不足而已。朱而立之年被打成右派,忍辱負重二十年,故對中共的專橫難免 不生怨恨之心;同時幾十年的宦海沉浮,他肯定對中國政治體制的弊端感觸甚深。 然而,他對鄧小平有知遇之恩,況且總理位置是中共高層最具實力的人物才有資格 擔當的。朱不會自毀自己的根基。學葉利欽雖也是一法,但是中國目前尚缺乏蘇聯 當時的條件及政治氣候,加之時間太長,風險太大,對朱熔基來說是下策。 一九九0年朱熔基訪問新加坡,並與李光耀會談。這次訪問使朱熔基認為新加坡 模式值得中國借鑒。朱返國後向鄧小平等人匯報了自己的觀感,並總結了新加坡經 濟飛速發展的經驗。這些想與鄧小平的治國思路不謀而合。所以蕭政勤指出:朱熔 基是主張「強人政治」、「權威主義」的。而且,「從朱熔基的所作所為看,他的 性格和作風具有明顯的強人特徵」。在「六四」期間處理上海縱火燒火車的嫌犯時 ,為了表明自己鎮壓有力,朱竟不惜踐踏法律,不安司法程序辦事,從抓獲到宣判 死刑僅化了八天時間,比北京的宣判速度還快五天。由此可以看出,朱熔基僅僅把 法制當作一種手段,而非積極追求的目標及遵守的準則。 在蕭政勤眼裡,朱熔基是深諳中國法家集大成者韓非子所主張的「法、術、勢 」之道。像他上任之初的「約法三章」,通過立法和制定規章制度的方式,將中國 經濟逐步納入法制軌道;他剛直中透出機敏,善於運用權謀來解決錯綜複雜的問題 ;同時他又善於造勢,以形成自己的權威。「他的權威與江澤民不同,不是中共元 老封的和樹起來的,而是通過不斷顯示出高於他人的才幹以及取得突出的政績獲得 的,在這一點上,他和中共第一代和第二代領導人一樣,其權威是靠自己打出來的 。只要有可能,朱熔基肯定會成為一個政治強人。」事實上成為「鄧小平二世」, 也是朱熔基的心願。他們兩人的經歷和政治理念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而且都是主 張「經濟至上」的務實派,鄧小平的名言是「不管白貓、黑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 」;朱熔基則強調「什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只要共產黨搞的就是社會主義」。 但是,一般相信鄧小平也許是中國最後一個強人,他生前除用個人威望對共產黨進 行整合外,也注重用制度來進行整合,只是未能貫徹始終,當然派系也是他整合的 輔助手段。鄧去世後,權威整合已經不可能,制度整合談不上規範,尚需要一段很 長的路要走,所以派系整合成為最重要的手段。朱是中共高層中派系色彩最弱的, 如果需要並有可能,他將獨樹一幟。 七十年代末的時候,當大家還沉浸在「小平您好!」的迷思裡的時候,是魏京 生及時提醒世人,要警惕鄧小平成為新的獨裁者。由於中國尚未實行真正的政治體 制改革,更談不上政治的民主現代化,所以中國人民儘管已經付出了「六四」那樣 的沉重代價,魏京生二十年前的警告,至今還依然是困擾中國人的夢魘。 《朱熔基跨世紀挑戰》一書是由「太平洋世紀研究所」在香港出版的,這個研究 所是由原《人民日報》評論員、參與趙紫陽鮑彤領導的政治體制改革的的核心成員 吳國光主持的,從該研究所已經出版任慧文的《中南海權力交接班》、吳國光的《 逐鹿十五大》和《趙紫陽與政治改革》等一系列分析北京政情的政治讀物來看,本 書所揭示的中南海政情,應該說也具有相當的可信度。 且看朱熔基如何超越中共悖論 經歷坎坷、大器晚成的朱熔基,無疑是現今中南海最具魅力的一位領導人,隨 著他出任總理,也揭示出鄧後中國的諸多悖論:中國正在出現走出強人政治的現代 化趨勢,實際上是一個不需要英雄的時代,社會的發展不是靠強人,而是要仰仗政 治民主與法制健全,但現在海內外的輿論情不自禁的在創造一個新的神話,把朱熔 基當作了一個大救星,並將黨和國家興亡成敗繫於他的一身; 被打成右派長達二十二年、對中國經濟具有力挽狂瀾的朱熔基,無論是他對經 濟發展與自由環境關係的深刻洞察,還是對包含發育市民社會的市場經濟的不懈追 求,都與他長期在計劃經濟體制中浸潤、及使他擁有「紅色沙皇」稱呼的擅長大刀 闊斧的行政手段相矛盾,即在朱熔基身上目的和手段的衝突是顯而易見; 這次大刀闊斧裁減國務院機構,對於緩解政府龐大行政開支的壓力、對日益嚴 重的腐敗採用似乎是一種釜底抽薪的策略,並且為他的所謂「新政」爭取到最廣泛 的社會支持奠定基礎,但是因為迴避了黨政分開的實質,甚至連當年趙紫陽取消各 部位的黨組、取消政法委員會之類的黨政分開都沒有辦法做到,所以這種機構改革 很可能陷入換湯不換藥、膨脹-精簡-再膨脹的惡性循環之中; 讓胡錦濤出任國家副主席,將倡導依法治國的喬石排擠出最高權力圈子,江澤 民這一招的底牌是為中南海貼上「跨世紀」、「年輕化」的標籤,這如果是一條選 拔接班人的幹部原則,從朱目前的情況看,他作為政治局常委也是投贊成票的,但 是他自己現在以七十高齡出任總理,創造了中共歷史上擔任總理年齡最大的記錄, 這又恰恰啊與他自己認同的幹部年輕化原則背道而馳的; 大陸社會對於朱熔基的反映是非常兩極化的,與老百姓的拍手稱道相反,黨內 的既得利益者卻對他恨得咬牙切齒,他雷厲風行、疾惡如仇的個性也使得他的幹部 關係一直處於非常緊張的狀態,早前關於暗殺朱熔基未遂及其暗殺其家人的報道, 反映出這種矛盾已經激化到十分嚴重的地步。如今他出任總理一職,到底是有助於 中國走出潛在的動亂困境,還是有可能進一步引發或激化新的矛盾衝突? 要看朱熔基如何超越這些悖論,分析這些年來他與江澤民關係的演變,應該給 人一些啟發。早在八十年代,江澤民與朱熔基就在上海合作共事,江擔任第一把手 市委書記,朱是第二把手擔任市委副書記兼市長。他們兩個的分歧矛盾公開化的程 度,在那時曾到達過空前的地步。 處世圓滑的江澤民贏得了李先念、陳雲、鄧小平等元老的垂青,但是他喜歡買 弄作秀的作風卻不為上海市民所喜愛,當時上海人送給江澤民的一個綽號叫做「三 點水」,這固然是他名字中有兩個字都是水字旁的緣故,但上海人習慣上把個性輕 浮的人稱作「十三點」,「三點水」由此引申出來。那時候上海市民還編過一個江 澤民在上海擔任市長、市委書記期間的「十大政績」,如上海油漆廠重大火災;文 化廣場重大火災;濃霧天在外灘陸家咀輪渡渡口發生踩死人的慘劇;在上海市區內 發生火車相撞、火車出軌、火車道口發生火車與公共汽車相撞造成多人死亡的慘案 ;甲肝病疫流行成災;等等,所列的「政績」都是上海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天災人禍 。 與江澤民相比朱熔基的作風被稱為比較精明務實,鄧小平說他懂經濟,上海的 幹部拿著書面報告或筆記本向他匯報工作的時候,朱腦子裡掌握的情況卻比這些負 責具體工作的幹部還清楚,為此上海的幹部時常遭到朱熔基的當面斥責,這些下不 了台的幹部因而去向第一把手江澤民告狀,按照中共的慣例,組織人事大權都是掌 控在第一把手手中,所以朱熔基對於不稱職的幹部也無法如願的進行調動或解職, 這可能更激發朱熔基增與官僚隊伍的衝突的原因。 在這種情況下,不願苟且的朱熔基似乎是恥與江澤民為伍的。按照慣例所有的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都是在康平路市委大院辦公的,外灘的市府大樓只是象徵性的掛 掛牌子,但朱熔基上任不久就把自己的辦公室搬到外灘的市府辦公樓辦公。此外朱 熔基除了強調「黨政分開」、也在各種場合提醒江澤民管好黨務,不要干預具體的 政府工作。江澤民擔任上海市長時安排他的前任汪道涵當「上海市政府顧問」,朱 熔基當市長以後就安排退休的原香港新華社副社長李諸文擔任上海市政府的外事顧 問,而改任汪道涵為市政府的經濟顧問,將市政府顧問的職權分而治之。 朱熔基與江澤民關係的分分合合 目前外界評價江澤民與朱熔基的關係有一個盲點,比較多的看到他們之間的性 格差異,及各種矛盾分歧,其實他們相互間還有合作與利用、甚至結盟的非常重要 一面。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中共政壇上馳騁的江澤民與朱 熔基並不是永恆的敵人,也並非永恆的朋友。 當然,江澤民與朱熔基最大的分歧並由此轉為合作的契機,是發生在八九年的 六四。江澤民因為一貫的看風使舵,早在八八年就通過的上海的「老同志」向趙紫 陽發難,胡耀邦去世以後他又拿倡導改革開放的《世界經濟導報》開刀,在當時已 經白熱化的矛盾衝突中添火加油,相對來講朱熔基沒有直接在第一線公開為江澤民 幫襯,採取比較低調的態度,在江澤民五月下旬到北京參與六四鎮壓的決策和行動 ,朱熔基開始主持上海的全面工作以後,他組織工人到社會上去搬路障、紓緩交通 壓力,卻又不讓工人與學生衝突;以給工人發放所謂的「安定團結費」來防止罷工 等,這一系列手段相當程度緩解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在後來的「清理清查」中,據 說他又堅持了不給捲入運動的知識分子判刑的底限,創造了一套與北京採取血腥鎮 壓截然不同的模式。這也成為他後來在中共政壇上叱吒風雲最重要的政治資源。 但是江澤民與朱熔基的合作關係,可以說正是從六四開始的。在六四發生後不 久,朱熔基通過上海電視台向上海民眾發表了一個慷慨激昂的講話:歷史實事是沒 有任何人能夠隱瞞的,實事真相終將大白!這一講話贏得了上海市民的敬佩。在得 知江澤民接替趙紫陽的位置以後,朱讓人連夜將自己的電視講話送給江澤民「審閱 」,江澤民也明示這樣的講話老同志面前如何通得過去。朱熔基心領神會,第二天 將電視講話錄像改為:真相已經大白!重新送北京。由此不僅確立了江朱之間新關 系,而且也為朱後來在關鍵時刻贏得老人支持,奠定了基礎。 此外,江朱兩人也有不少共同點的是人們不該忽略的: 一個是他倆都是早都存有進中南海施展抱負的志向,在服侍政治元老方面他們 所下的十分「務實」的功夫,堪稱仲伯之間,這是當年懷有理想主義的胡耀邦、趙 紫陽所不及的; 二是在採用專政手段維護中共專制體制方面,他倆同樣是十分「果斷」,且不 說江在北京直接參與六四決策,上台大肆鎮壓異議人士,朱在六四後把三位參與運 動(焚燒火車)的市民,其中有包括不能承擔刑事責任的低能者,以非法律程序的 從重從快判處他們死刑,在全國開了以刑事處決的方式處置八九民運參與者的先例 ; 三是在控制新聞輿論方面,江以封殺《導報》起家、後又將披露他在黨代會講 話稿給香港媒體的新華社記者吳士琛及妻子判處重型,朱也用同樣的方法判處了香 港記者席揚、北京自由撰稿人高瑜等人的重刑; 四是他們都非常注重表面形式,江澤民被人稱作是講空話、套話、官話、洋話 的「四話幹部」是出了名的,並在上海搞了不少所謂的「面子工程」,而朱熔基在 決定黃浦江上到底是建橋還是建隧道的時候,最後的標準是要做讓人看得到的事, 所以選擇了投資更大的建橋並且請鄧小平題字;此外為了恢復昔日上海不夜城的風 貌,他強令南京路上沿街店面不到晚上十一點鐘不准關燈,並採用新光源把外灘的 高樓大廈照得通明,只是朱做的比江要更不著痕跡罷了; 五是,在為上海幫製造聲勢方面,他們也有分工合作,一個扮紅臉,一個扮黑 臉,江總是不厭其煩的否認有一個上海幫存在,而朱則是在各種場合直言不諱的抬 舉上海幹部,說上海幹部的素質就是比其它地方幹部的要高,因為有這種合作,吳 邦國、戴相龍、陳至立、韓抒濱、曾培炎、龔心翰、劉吉、周瑞金、趙啟政等上海 幹部才得以大舉進京,搶佔重要崗位,致使上海幫羽翼日漸豐滿。 由此可見,這些年下來,江朱的矛盾分歧儘管還依然存在,但從整體上看與他 們的關係,已經與在上海共事時期有所不同,顯然其相互的合作利用、甚至結盟已 經成為主要方面。江澤民的圓滑與平衡方面的長處,正是個性剛直、鋒芒畢露的朱 熔基需要仰仗的,而朱的敢做敢當、精明強幹,又是江支撐大局所要依賴的。中南 海的這兩位當權者在政治和經濟上的互相需求是很明顯的。雖然,朱熔基雖然同樣 有鄧小平等元老支持的強大背景,而且也有廣泛民意的豐厚資源,但他作出了與江 結盟的選擇,這次當選總理也應該不會缺少江澤民的一票,顯見他們的合作到了一 個新的階段,標誌著以江澤民為首的上海幫主導中南海政局的情勢又上升到一個新 的台階。 江澤民與朱熔基這種從過去的分歧衝突到現在的以合作利用為主的關係演變, 基本上可以看出朱熔基在面對上述悖論時所做的抉擇。朱熔基之出任總理,或許就 是江朱從六四以後發展起來的合作關係達到了頂峰。問題在朱熔基當了總理以後, 人們倒是要加強觀察這種關係會出現什麼樣新的變數,江朱的關係會不會從頂峰下 滑? 高瑜與朱熔基「冤家路窄」 常言道,不是冤家不聚頭。高瑜和朱熔基大概算得上冤家路窄了,朱熔基上任 後首次出國訪問,在巴黎應邀出席僱主聯合會早餐座談會的時候,遭到無疆界記者 組織成員近距離向朱熔基拋撒抗議北京當局囚禁女記者高瑜、要求釋放高瑜的傳單 及高瑜的照片。自出訪以來一直笑臉相迎的朱熔基,終於露出了緊繃的「鐵臉」, 這與他當選總理的記者招待會上意氣風發的情形,恰成對比;而他的隨從人員對香 港記者動粗、並惡言恐嚇,更使得憐惜自己形象的朱熔基被大大的扣了一分。 其實法國記者對朱熔基採取這麼激烈的抗議方式,也是有緣故的。現年五十三 歲的高瑜,與朱熔基的淵源很「深」。高瑜原為北京准官方的「中新社」資深記者 ,早在一九八零年代初期以來,就開始為香港《鏡報》等報章雜誌撰寫「專稿」。 八十年後期何家棟、陳子明、王軍濤在北京接辦了原屬經團聯的《經濟學週報》, 分別出任正副社長和總編輯的,並邀請高瑜擔任副總編輯,一九八九年「六四」事 件後,該報被查封,主要負責人都被整肅,陳子明、王軍濤被打成八九民運的黑手 判刑十三年,高瑜也被囚禁一年零三個月。 高瑜在九零年出獄以後,成了中國大陸當時為數不多的自由撰稿人中的活躍分 子。這在沒有言論自由的環境裡,將要面臨的風險,相信她是預見得到的,所以那 是一個需要非常勇氣和毅力的選擇。在一九九三年度她被美國自由表達基金會授獎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也邀請她前往訪問研究。就在她準備飛往美國的前夕,突然被 北京國安局拘捕。翌年十一月,被以「洩露國家機密」罪,判處六年徒刑。 當時高 瑜不服,但是上訴依然被駁回。據北京消息人士透露,因為這個案子是包括朱熔基 在內的中南海當權者親自過問的。朱熔基親自督辦的類似案件還包括香港《明報》 記者席揚被判重型的案子。 後來,從知情者那裡進一步瞭解到高瑜案件的內幕,原來在王軍濤在北京坐牢 期間,為了抗爭中共監獄的不人道待遇以及辦案人員的違法亂紀,多次絕食並患上 肝炎等疾病,高瑜通過自己的關係,取得了王軍濤的真實「病歷」以及化驗報告, 除了公諸於世,還通過自己的同學、當時任中央辦公廳處長的高潮,向有關中南海 領導人反應了王軍濤的病況,引起了上面的注意,王軍濤得以在一段時間轉入醫院 治療,而且中共在內部也解除了一位負有責任的北京市公安局處長的職務,後果不 可謂不嚴重。高潮後因大邱莊禹作敏案件被捕,供出了曾代高瑜傳信反映王軍濤情 況,高瑜因此再度入獄。 所以,高瑜案實際上是一次政治審判。 去年世界新聞自由日(五月三日),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不顧北京當局 的公開抗議和威脅,將第一屆吉爾莫·卡諾國際新聞自由獎,頒給由仍被中國政府 囚禁的中國大陸記者高瑜。這是第一位中國記者獲得這項殊榮,早前她還獲得了世 界報業協會頒發的自由金筆獎和其他的國際新聞獎項。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 織在頒給高瑜的獎狀中,主辦機構表揚她多年來為爭取新聞自由而努力,並以一己 的自由去貫徹新聞獨立。高瑜的家人較早前表示:高瑜目前被囚禁在一個共關有十 二人的監房內,當中有殺人犯同住。而患有心絞痛的高瑜目前連閱讀書籍的權利也 沒有。春節期間她曾因心臟病發而暈倒,最近則患感冒長達兩個月不見痊癒。 中共有一個傳統是:抓人容易放人難,高瑜案是中南海欽定的,最高領導人不 開口別人又有誰敢下令放呢?即便高瑜重病在身,國際社會也持續不斷的呼籲,但 她卻仍然不能依法享受「保外就醫」的待遇。可悲的是,新聞媒體在宣傳朱熔基成 為中國新的「大救星」形象的同時,大家似乎已經忘記了當年他把我們堅持新聞自 由的同行,高瑜、席揚等無情的投入了監獄!我不知道那些對他抱有幻想的人,是 否就此可以清醒一點了;且不說朱熔基隨行官員在巴黎對香港記者動粗、厲聲恐嚇 ,單就朱熔基回答記者的提問,可能是他第一次在公開場合如此失分了。記者問他 :「有人向你示威,你有什麼感受呀?」朱熔基回答「沒聽清楚」。記者再問:「 有人向你示威,你怎麼看呀?」這時已經走離發問記者有一段距離的朱熔基,拉大 嗓門回答:「沒看見」!不管朱熔基是否聽懂示威者呼喊的口號,聰明絕頂的他不 會不明白這些法國人抗議的內容,尤其是向他拋撒過去的不僅有傳單,還有高瑜的 照片,他非常清楚中共大牢中的這位女記者目前的命運,就是包括他自己在內的中 南海當權者的「作品」。 在對待新聞輿論方面,中共有一個不成文的慣例,只要堅決否認,實事就好像 不存在了。十五大記者招待會上,在被問及趙紫陽要求重新審查六四問題的一封信 時,發言人中宣部常務副部長徐光春竟公然謊稱沒有收到;在今年兩會的第一場記 者會上,有記者問到民間反對李鵬擔任人大委員長的公開信時,發言人國務院新聞 辦公室主任曾建徽也是說沒有看到;朱熔基在出任總理的首次記者會上斷然拒絕為 「六四」平反,這次在法國又對要求釋放高瑜的抗議示威「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我願意相信朱熔基在巴黎對記者說的話,不是他的心裡話 ,而是代表中共這個體制的聲明。 問題是,朱熔基是以務實和敢做敢為著稱的,如今以這種鴕鳥式態度應對抗議 示威,形象受損被扣分是小事,比較顧他在六四時的表態和今天迴避政治或敏感問 題到如此地步,令人不得不擔憂:最後到底是朱熔基改造了中共體制,還是他自己 被中共體制所同化?!現實似乎已經表明,作為中共政治體制產物的朱熔基,也難 免有鄧小平式的局限性,他本質上更像鄧小平,在發展經濟和壓制不同聲音、鎮壓 異議人士方面,他都是「兩手硬」的! 「跨世紀」宣傳與合法性危機 這次九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產生的新領導人,儘管把世人所公認的精明能幹的朱 熔基選為總理、儘管在中共鋒層看上去年輕的胡錦濤成為國家副主席、儘管中共自 己的宣傳機器不遺餘力的鼓吹這是一個跨世紀的領導班子,但是它在本質上還依舊 是中共傳統人治尤其是老人政治的產物。 雖然,比較中共過去奉行僵化的原教旨主義(極端的意識形態化政策)和野蠻 獨裁鎮壓,現今日隨著社會開放、經濟現代化,權力結構出現了益濃厚的技術官僚 色彩,各種政策也變得的更加務實,有了一種正面意義的發展;但是,人們不能不 清醒的看到北京仍在拚命攔阻政治體制改革,竭力維護專制政治本質,對此,享有 新聞自由的新聞從業人員,尤其需要不被中共自詡的「跨世紀」或貼上種種標籤所 蒙蔽,絲毫不能放鬆輿論的批評和監督。 北京當局也同樣需要反省,利用對新聞的控制、或者通過所謂的「年輕化」企 圖給自己的專制政治尋找「合法性」依據,在過去近半個世紀中已經付出了慘痛的 代價,最終也是要破滅的。且不見,葉利辛剛任命的俄國新總理基裡延科才三十五 歲、連任兩屆的美國總統克林頓現在才剛五十出頭、英國現任首相布萊爾也不過四 十多歲,似乎從來都沒有聽到說:世界性的大國--俄國、或者唯一的超強美國, 因此就有了「跨世紀」的保障。由七十多歲的老人主導的中南海當權者,拚命的炫 耀自己領導中國「跨世紀」,對比之下,人治的本質反而暴露無遺。 其實,「跨世紀」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不管是由誰當政,「跨世紀」的 進程都不會停止。問題的關鍵是,國家和社會的進步發依靠的絕不是「五百年才出 一個」的聖人,也不是智商200的超人,因為只要是人,總是會犯錯誤的,甚至越是 被看作聖人或超人的人,所犯的錯誤往往更加嚴重,更不容易及時糾正,希特勒、 斯大林和毛澤東、鄧小平,應該說殷鑒不遠。在一個實行民主法制的國家,國家和 社會的進步應取決於健全的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法律是至高無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