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而和,為了中國社會的平穩轉型 ——《鄧後中國:問題與對策》 王鵬令 擺在讀者面前的這本書,如果與一九九七年出版的《民族主義與中國前途》 合併計算,可稱作《歐洲中國學社叢刊》第二卷。它實際上是「歐工協」與《北京 之春》、「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在德國波恩聯合舉辦的大型學術會議——《鄧後中 國:問題與對策》國際討論會的成果。但其編輯和出版,卻是由新近成立的「歐洲 中國學社」完成了。 我們預期,該《叢刊》今後每年將至少出版一卷,以彙集歐洲和其他地區的 中國學人就當代中國的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等各領域的課題所獲得的最新研究 成果。為此,我們成立了叢刊編輯委員會,聘了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一代學者作為本 刊的學術顧問;而資金募集和出版事務,則將由「歐洲當代中國研究基金會」承擔 。 我們深知,自己的能力十分有限。但是,正如筆者最近在致友人的一首詩中 所言,「漠漠江湖苦萬般,囊空未敢忘名山」,我們有十二分的熱誠,願意與在海 外仍然苦行堅持學術研究的學界朋友們攜起手來,蓽路襤褸,一起為自己開闢一片 獨立的、自由的小小的學術天地! 與一九九六年在荷蘭舉行的那次《民族主義與中國前途》討論會相比,這次 會議有一個十分引人注目之處,那就是:因有「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的共襄盛舉, 使會議本身和這本文集都帶上了鮮明的「和而不同」的特點! 「不同」是很自然的。 《北京之春》是目前中國異議運動之無可替代的理論重鎮,也是海外中國知 識分子重要的言論園地之一。而「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則凝聚了一批中青年學者 專家,其中的一些人士,曾在八十年代中國大陸的改革過程中,發揮了不容小視的 作用——儘管他們早已流落在海外,但通常還是被人們視為「體制內」的人士。至 於以常征、胡立俊和葉國忠等海外華僑為骨幹的「歐工協」,雖然看起來只是歐洲 的一個規模不算很大的草根性民間團體,但也在自己的周圍團結了一批在專業、經 歷和見解上各不相同,同時又非常關心中國命運和前途的知識分子。而且,筆者本 人作為會議的組織者之一,既是「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的研究員,《當代中國研究 》的編委;又是《北京之春》的作者;更是「歐工協」諸領袖們的朋友。因此可以 想見,由這樣一些背景有別、志趣各異的幾批人合作,共同發起和組織一場大型國 際學術討論會,不僅他們自己會就相關的論題展開爭論,而且會議本身能夠吸引來 的與會者,也必定是千人千面、人言言殊的。 會議的主題和五大子題,是由承當此次會議之學術顧問的筆者與胡平和陳一 諮先生共同設計和確定的,大體涵蓋了鄧後中國所面臨的最迫切的全局性問題。自 會議的徵文啟事見諸報端之後,我們得到了許多學者、專家、留學生和各方人士的 熱烈響應,足見這些問題確為大家共同關心和正在認真思考、悉心研究的課題。我 從四十多篇應徵稿件中,挑選了十九篇;由於受各方面條件的限制,許多頗有見地 的論作,只好忍痛割愛。這對會議的組織者來說,不能不說是一件非常抱歉和深感 遺憾的事! 入選的十九位作者,分別來自歐、美、亞三大洲的十一個國家和地區;與會 者最多時高達八十多位,似也可以稱得上是盛況空前了!由此不難想見與會者「成 份」之駁雜,立場之殊異和觀點之紛紜!會上、會下自然也就出現了十分激烈的爭 論,甚至還曾發生了相當火爆的場面。然而與會者的絕大多數,畢竟是有較高教養 的知識分子,而且已經在自由、民主、寬容的環境裡生活多年,對於程序正義具有 高度的共識。因此,這些激烈的爭論非但沒有打亂會議既定的程序,而且使許多人 對程序正義的重要性有了更為明確的認識。看來,正如會議組織者事先所期許的, 舉辦和參與這類大型國際討論會,本身就是我們這些曾經長期生活在沒有言論自由 的社會中的人,學習民主的一種機會。 如何評價趙紫陽和如何對待「趙紫陽問題」,是此次會議爭論的焦點之一。 這種爭論本來是極正常的事,以後或許還會有爭論。但是我以為,爭論一要遵守會 議規則;二要就事論事,盡力避免「誅心之論」。否則,即不但很容易陷於互相追 究「動機」的永遠扯不清的意氣之爭,而且也很難獲得真正具有啟發意義的成果。 因此,這通常被視為學術討論和任何其他嚴肅討論的大忌!這在今天,儘管已經成 為每一個讀書識字的人都應當具備的一種起碼的素養,但還是值得我們大家時時用 以警醒自己,並用以互勉的。 從總體上說,這次會議的進程是有序的,會議的氣氛也是祥和的。從操作的 層面看,這無疑是因為制定、並堅持了會議規則;但從更深的層次看,這顯然是因 為絕大多數與會者懷抱著一個共同的目的前來參加會議,那就是為了中國社會的平 衡轉型。這一點,相信讀者從這本文集也會獲得印證。 或許,這裡還應當申明一句,即我們在甄選論文時,當然是以學術水平為標 准的,但我們在此前提下,也盡量考慮了入選的地區和代表性。「兼容並收,文責 自負」,是我們選擇論文的根本原則。因此,文集所收論文所闡述的,自然並不反 映、更不代表會議主辦者和文集主編的觀點。 為了召開這次會議,作為會議籌備組正、副組長的常征先生和胡立俊先生做 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劉明明女士和葉國忠先生的無私奉獻,嚴克先生的辛苦奔波 ,也是每一個與會者都親眼目睹了的。特別值得稱道的,是會議籌備組副組長仲維 光先生和他的太太還學文女士。他們冒著盛夏酷暑,承擔了全部會議論文的複印和 部分文集的打字工作,為會議的按時召開和這本文集的出版,默默無聞地付出了極 大的辛勞。這種在中國知識分子中極為難得的實幹精神,令筆者由衷地感佩!我想 ,這本文集的每一位作者也都會感謝他們的。會務組的/營生先生以及張冬女士和 她的丈夫貝華德先生,在會議期間鞍前馬後的操勞也令人難忘。《爭鳴》雜誌總編 、著名的政論家溫輝先生,不但向會議提交了精彩的論作,而且正如他曾經對筆者 慷慨承諾的,對此次會議也盡其可能地給予了支持,他的個人畫展更為會議平添了 藝術魅力和輕鬆快樂的氣氛。薛偉先生的真誠合作精神和一諾千金的處世態度,使 「歐工協」與《北京之春》的合作,不僅成效卓著,而且令人愉快!亞衣兄、仁華 兄、明蕾女士在會前為傳播會議的消息,竭盡了自己所能;亞衣兄還為此文集提供 了大量照片。 作為會議的總主持人和這本文集的主編,我想在這篇序言中對以上人士表示 誠摯的感謝。不必說,會議的主辦單位和文集的所有作者,都不會忘記時英出版社 的吳心健先生給予的慷慨支持。此外,我們也想對新聞界的朋友,如上面提到的三 位和祖慰先生、林琳女士、考倫科女士、方華先生、毛/先生等等在對會議進行采 訪過程中的友好合作,表示謝意! 是為序。 一九九八年二月十五日謹識於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