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理性地爭論 胡 平 在上期觀察家文章中,我陳述了自己對前階段組黨活動成敗得失的粗淺之見 ,並提議對此一問題展開認真嚴肅的爭論。迄今為止,我尚未見到有誰發表相反的 觀點。我不知道這是否意味著大家在這個問題上已經獲得了共識。鑒於這一問題的 重要性,我以為還有必要再說上幾句。 無庸諱言,圍繞著組黨問題,海內外的異議人士之間是有分歧的。早在去年 九月,我們就收到過國內一批異議人士寫成的一篇短文。在這篇題為《我們對當前 時局的幾點看法》的文章中,作者指出目前組黨時機尚不成熟。理由是:1.國內經濟 形勢日趨嚴峻,社會矛盾尖銳,為此,當局必將堅守「穩定壓倒一切」的政策;2. 九零年西安高校張明結社事件,九二年北京胡石根組黨事件均遭殘酷鎮壓,隨著形 勢的發展,今年浙江組黨事件雖未遭嚴厲打擊,但仍被強力禁止,這表明中共當局 對民間組黨尚不具備心理承受能力。3.由此,在言禁尚未完全突破的情況下,如果 各地繼續申請或強行組黨,必會導致當局嚴厲打壓,鑒於目前民運力量尚無廣泛群 眾基礎,如遭打壓則不會在民眾中產生多大影響,同時還會使目前的有利形勢發生 急劇逆轉。短文後還有兩條附錄,1.許良英、林牧、丁子霖三位老先生認為在組黨 問題上,現在時機不成熟,也是不妥當的。2.申請註冊民主黨浙江籌委會遭扣押, 尚在監視居住的王有才先生也對一些地區朋友高漲的組黨熱情表示擔憂,他勸告各 地朋友要慎重、理性、穩妥。 上述幾點看法,或許還有值得商榷之處,但作者對未來事態演變的估計卻已 然得到證實。事實證明,那些對組黨活動持謹慎態度的意見是正確的。遺憾的是, 這些清醒的、正確的意見卻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我們力圖避免的事情終究還是發 生了。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中國的民運,倘從民主牆算起,至今已走過整整二十 個年頭。如果我們還不能在總結過去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出一套正確的戰略策略,並 力圖使之成為民運整體——至少是其主流——的堅強共識,我們就不可能掌握歷史 的主動權,從而延遲中國民運的勝利。 有人說,民運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你要這麼做,別人要那麼做,誰對誰也 沒有約束力,因此談論什麼民運策略其實沒有多少意義。這話不對。固然,民運還 不是、在短期內也不可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所以在民運的大旗下總會有各種不同 的主張和做法。問題是,在民運隊伍之中,應該也必須展開理性的討論與爭辯,從 而使得那些正確的主張和策略能夠得到盡可能廣泛的瞭解與認同。問題是,當我們 看到別人實行了我們認為是不正確的主張和做法時,我們應該也必須明確地說出自 己的不同意見。 以這次組黨活動為例,據我所知,本來有不少人都持保留態度,主張謹慎從 事的,但他們不肯公開表達,怕被別人說成右傾保守,怕被別人說成潑冷水,怕引 起爭論而被外界說成搞內鬥。另外有不少人不加分析地相信一套理論,他們認為有 人溫和點有人激進點其實是好事,後者反而能幫助前者,成全前者。就像魯迅打的 比方,有人說要開窗子,好說歹說對方也不肯答應,等到有人跳出來說要拆屋頂, 對方才會接受開窗子的主張。 限於篇幅,我這裡不去對魯迅的比方細加分析,我只 想指出經驗的反證。經驗多次告訴我們,不高明的策略非但不能夠保護和成全高明 的策略,相反,它往往會帶壞或拖累高明的策略。做過頭的人常常只是一部分人, 是少數人,但到頭來受損害的往往是大家是全體。米奇尼克說他很討厭政治,因為 你一介入政治就免不了要爭要鬥。在這個意義上,我也很討厭政治。不過話又說回 來,如果大家意見都一致,還要民主幹嗎?學會民主就是學會爭論,學會用理性的方 法處理我們的分歧與爭端。良好的民主素養決不是從不捲入爭論,而是不捲入無原 則的爭論,積極參與原則性的爭論,並始終在爭論中堅持理性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