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聲東擊西的外交活動 ——朱熔基訪美與中國加入WTO 陳破空 中國總理朱熔基四月份到美國訪問,有關中國加入WTO,即世界貿易組織關貿 總協定的話題,在經歷十三年的慢條斯理之後,突然間變得熱火朝天起來。 行前造勢 朱熔基訪美前夕,正值中美兩國政府再度交惡而使雙方關係陷於極度低潮的 時期。中共因去年嚴厲鎮壓以中國民主黨人為代表的持不同政見者,並涉嫌盜竊攸 關美國國家安全的核機密,以及遠未了結的政治獻金案,引起美國上下震動,憤慨 之情遍於朝野。於是,因中共佯為簽署聯合國兩個有關保障公民基本人權和生存權 的公約、以及克林頓訪華所營造的雙方短暫「蜜月」,轉瞬煙消雲散。 中共領導層自恐於此,費盡心機地尋找突破。使出的招數,便是突然加緊了 與美方就中國加入WTO的談判,並承諾在這一問題上做出一系列大幅度讓步。確定以 加入世貿組織為朱熔基訪美的主題,成為精心設計的一步棋。在朱熔基訪美前,中 方竭力暗示中美雙方將會在中國加入WTO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並將在朱熔基訪美期間 於美方達成協議。 因軟弱的中國政策而倍受包括國會、新聞媒體、和美國國內民眾責難的克林 頓當局,對北京當局的姿態心領神會,也不由自主地配合中共方面,在中國加入WT O問題上大造聲勢。 三月份,前往中國訪問的美國財政部副部長薩默斯重申,美國將繼續支持中 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而早些時候,當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訪問中國時,在與中 國外長唐家旋聯合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奧唐二人都各自代表美中雙方,暗示就中 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問題,會有極大進展。中美傳媒於是也開始大肆涉獵這一話題 。 到此,北京當局為擺脫在人權、核竊密、政治獻金等關鍵問題上的尷尬,將 中美雙方關注的焦點巧妙轉移到WTO問題上,這一目的在很大程度上達到。於是,就 在中美雙方,包括大批商人、學者都紛紛對中國加入WTO話題街談巷議的時候,朱熔 基躊躇滿志地踏上了他所聲稱的訪美「消氣」之旅。 然而,朱熔基深知中方所做出的讓步之大,一旦真的輕率簽約,後遺症恐怕 難以收拾。所以,在啟程前夕,又授意發言人宣稱:中美雙方還有分歧,未必能在 朱熔基訪美期間達成有關中國加入WTO的協議。 美國方面也謹慎地宣稱:並不是每一次互訪,都能取得成果。 歷史鉤沉 從一九八六起,中美間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問題,進行了時斷時續、時 松時緊、長達近十三年馬拉松似的談判。然而都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結果。在這一過 程中,中國當局極少表現出願意妥協的意向。於是,作為一個擁有十二億人口、年 經濟增長率高達7%以上、國際貿易額排名前十位的發展中大國,中國依然徘徊在世 界貿易組織的大門之外。 在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主要工業國的談判中,中國現政府與這些國家的主要 分歧在於:美國等發達國要求中方充分開放中國經濟市場,即降低過高的關稅;開 放各個領域,容許國際競爭;取消對國營企業或出口企業實行的大範圍貸款、補貼 政策;並承擔相當的國際經濟義務,等等。而中方對這些要求顧慮重重而不願接受 。中國政府擔心,一旦完全開放中國的市場,中國的國內企業尤其是國營企業將不 敵國際競爭而破敗,另外,完全的市場經濟還極可能衝擊和動搖共產黨的一黨專制 統治,使當局從失去經濟上的控制權到失去政治上的控制權。正是這些顧慮和分歧 ,使中國遲遲不能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尤其當亞洲金融風暴發生之後,中國當局更認為他們的擔心不是多餘的。因 為,恰恰是中國當局實行的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的政策,以行政手段強制保持了人 民幣不貶值,並在較大程度上僥倖避開了亞洲金融危機的龍捲風。儘管中國的出口 業等方面也因此蒙受了一定的損失,但總的說來,與其他亞洲國家相比,中國的損 失還是算小的。在這種情況下,指望中國當局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問題上妥協,似 乎就更不切實際。 去年秋天,為強化中美關係,江澤民在訪美時,曾向美方承諾,到2005年以 前,中國當局將把進口關稅從當前的25%左右降低到10%左右,表示出中方還是具有 加入世貿組織的願望。朱熔基在當上總理之後,在這方面也表達了一些積極的態度 。然而,人們根本沒有預料,會在朱熔基訪美前夕,突然爆出雙方就這一問題取得 重大突破的新聞。 所以,北京和華盛頓突然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問題上提高調門,只能是因為 ,兩個執政當局在雙邊關係上都正面臨空前麻煩,其中,人權,核竊密,政治獻金 ,是備受困擾的三大焦點。雙方當權者都覺得有必要轉移視線,故而大肆渲染中國 加入世貿組織問題,試圖以此在其他一些棘手課題上瞞天過海。 訂單開路 冒著北約空襲南斯拉夫的隆隆炮聲而踏上訪美行程的朱熔基,為了逃避在焦 點問題上的壓力,竭力一路將他的訪美之行,定性為經濟之旅。 除了在加入WTO問題上的妥協承諾之外,像江澤民和李鵬等人的歷次出訪一樣 ,攜帶大額貿易訂單,也成為朱熔基訪美的「殺手鑭」。朱熔基此番攜帶的,是向 美國公司採購價值數十億美元的CDMA(碼分多址制式)流動電話通訊網絡設備的大 額訂單。美國摩托羅拉及Lucent Technologies等公司將可能獲得這份巨額訂 單。考慮到目前中美間貿易赤字達到570億美元,此舉,顯然也表現出中方對美方的 安撫。 說起來,中國政府以前一直反對將貿易與人權問題掛鉤,但自一九九四年, 美國總統克林頓宣佈在對華貿易關係上,將貿易和人權脫鉤後,恰恰是中國政府自 己,卻從反方向,主動將貿易和人權問題掛鉤。 具體的做法是,只要國際上有哪一個國家提出譴責中國政府踐踏自己國內人 民的人權,中國政府就會對這個國家進行經濟制裁,取消訂單,或者減少經貿往來 ,一九九七年,帶頭譴責中國當局侵犯人權的丹麥,就嘗到了箇中滋味;相反,如 果國際上有哪一個國家對中國政府踐踏人權的行為保持沉默,中國政府就會動用大 額貿易訂單,予以回報,近兩年,對中國當局表現軟弱、並反對公開譴責中國當局 侵犯人權的法國,就多次嘗到了甜頭,連本來是屬於美國波音公司的訂單,也轉到 了法國「空中客車」的手上。 顯然,以訂單為誘餌,已經是中國當局逃避人權壓力、換取政治利益的慣用 手段。將經濟貿易關係政治化,或者說,在商業活動中,不以遵循市場規律為原則 ,而以追求政治目的為槓桿,勢必對中國的整體經濟構成誤導和傷害。說得嚴肅一 些,就是出賣國家利益。因為,這不得不令人聯想到清末老佛爺慈禧太后的那句名 言:「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波折之間 不出預料,儘管在朱熔基訪美期間,雙方為中國加入WTO問題,弄得沸沸揚揚 ,但是,雙方終究未能達成協議。許多人以為,協議本來可以達成,只是缺少「臨 門一腳」。 實際上,就克林頓當局而言,他們為中方所做出的讓步欣喜若狂,然而,在 國會和新聞媒體的一片反共聲浪中,克林頓最終不敢冒太大的政治風險,而在這一 棘手時刻,貿然將中方接納入WTO。但另一方面,為了穩住中方,以防變卦,美方單 方面宣佈「聯合聲明」,公佈中方的讓步承諾;不料朱熔基卻隨後否認。克林頓於 是在朱熔基前往最後一站波士頓訪問前,打電話給後者,通知說:美國決定將加快 與中方的最後談判,並將很快派代表團去北京,與中方繼續磋商。爭取在今年內接 納中方加入WTO。 而對北京當局而言,轉移視線和宣傳的目的既已達到,最後簽約可能就變得 不那麼急迫了。他們不得不靜下心來,權衡再三,做出如此大的讓步,是否值得? 看一看中美雙方此次已經簽署的中美農業合作協議,與去年台灣和美國達成加入WT O協議時的農業協定幾乎完全一樣,而北京所做出的讓步遠遠大於台灣。台灣當時只 答應入會前開放進口豬腹脅肉、雞肉及動物雜碎等,而北京當局卻一下子開放了包 括豬肉、牛肉、雞肉,更加上七個州的小麥及四個州的柑橘進口。 這一協議簽訂後,美國媒體形容全美農戶「歡呼雀躍」,他們知道,美國政 府砍掉的補貼,今後將由中國政府和中國農民來補上了。 從中國國內來看,這個協議,在相當一段時期內,對中國的農業和農民都將 帶來沉重打擊。因為,這一協定,有利於中國城市消費者,卻非常不利於中國農民 。目前,美國糧農產品價格低於中國市價,中國城市消費者將能直接買到廉價的美 國糧農產品,相應必然導致中國糧農產品價格劇跌,從而嚴重影響中國農民的經濟 收入和生產積極性。 一些專家認為,北京當局應該採取措施補貼農民,同時為農民提供其他就業 機會,以維持農村社會的「穩定」。而現在卻成了,糧食自給自足的中國先用外匯 「補貼」美國農戶,然後可能再用人民幣補貼中國農民。人們還有理由懷疑,如果 美國農戶的「補貼」得到保障,中國農民的補貼又會否變成「白條」? 另外,中國一旦加入WTO,中國的國營企業將更有一段十分難過的日子。比如 開放鋼鐵市場,取消對鋼鐵工業原有的保護措施,對本來就虧損嚴重的中國鋼鐵行 業,勢必雪上加霜。擁有23萬職工,作為中國最大的國營企業之一的首都鋼鐵公司 ,由於虧損嚴重,債務纍纍,其中已有近五萬工人,即佔全部職工的20%領不到工資 ,大部分人是在最近兩個月來領不到工資,一部分人則是早在六個月前就已經「斷 糧」。這些「斷糧」工人的出路,遲早成為當局最頭疼的問題。 除了在農業方面的妥協,中方在電信、互聯網、商業銀行、保險、金融、影 視等方面也做出了大幅的、驚人的讓步承諾。有人甚至驚呼,如果完全落實這些讓 步,中國當局無異於又簽署了一份喪權辱國的新「二十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