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統的控訴 ——著名俄國作家波夏果夫斯基訪談錄 (莫斯科) 岐 力 七月初盛夏的莫斯科,酷熱難耐。 就在這樣一個夏日的中午,我們如約來到了著名俄國作家亞歷山大·波夏果 夫斯基的家裡,對這位八十六歲高齡的老作家進行了採訪。他是入選我們籌劃出版 的「俄國集中營文學叢書」的俄國作家之中,歷經戰爭與和平時期生死考驗,為數 不多的健在者之一。在自己整整半個世紀的創作生涯中,波夏果夫斯基共寫出出五 部長篇歷史小說(《俄國之旗》等),許多中短篇,話劇(《女裝裁縫》,《蒲柳 西哈的三棵銀白楊》,《國王與小丑》等)以及文學生涯回憶錄《幸運兒手記》等 。小說和話劇被翻譯成為十四種語言在全世界發行。 最後十年以來,亞歷山大·波夏果夫斯基幾乎放棄了文學創作,轉而從事一 項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工作——編撰出版《被槍殺者名單》。其內容,是莫斯科近 郊的內務部存托活監獄,一九三七至一九三八年間被槍殺的三萬兩千人的名冊。其 中,每個受害者名下,附有簡歷,被捕前的工作單位、家庭住址,教育程度等等簡 單介紹。目前,已經出版了二大冊,預計在今年年底之前,將出版最後兩冊。這部 血淋淋的紀念冊時,有這樣一項記錄:處決人數最多的一天裡,有562人被殺。二月 開始,每月兩次,在《莫斯科晚報》上刊登附有照片的死難者介紹文章。材料的來 源,則是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的秘密檔案。波夏果夫斯基介紹說,所幸聯邦安全機構 內部,也有熱心人支持這項工作。 清算斯大林時期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罪行,是作家一九九四年出版的《血統 的控訴》一書的核心內容。一九五二年八月十二日,根據斯大林本人的指示,在貝 利亞的主持下,共有一百四十四名猶太作家、藝術家等專業人士遇害。實際上,這 場運動規模宏大,前後共有三十一個刑偵人員主持多起案件的調查取證。其目標, 則是對猶太人有計劃有組織的實行肉體上的消滅。九十年代初,隨著歷史檔案的解 密,亞歷山大·波夏果夫斯基根據前克格勃檔案中的第一手資料,寫出了這本書。 這部書已經被譯成英法德等主要歐洲語言。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讀者也會見到 這本書的中文版。 我們對亞歷山大·波夏果夫斯基的專訪,是通過普希金語言學院一位從事俄 國文學教學研究的教授安排的。我們向他說明來意,並拿出「俄國集中營文學叢書 」的編輯計劃方案請他過目。他興致勃勃地將計劃的文本大聲念了一遍,提出了一 個文字上的問題。之後,話題又轉到「叢書」上來。他首先表示,編撰這個一套叢 書的想法是正大光明的,也是十分現實的。在二十世紀的俄國文學史上,雷巴科夫 以降,這個大題目下的作家與作品的數量十分可觀,可以說,遴選是一大難題。在 歐洲,「俄國集中營文學」的英德法等語種的翻譯出版活動始終十分活躍。 一、莎士比亞專家被迫轉行 亞歷山大·波夏果夫斯基三十六歲上開始文學創作。在此之前,他專業從事 戲劇研究,重點是莎士比亞研究。一九四九年的蘇聯,正是「醫生破壞分子案」等 等一系列「內部敵人」被揭發出來的「非常時期」,氣氛緊張得令人喘不過氣來。 也就在這一年,風華正茂的戲劇專家一夜之間成了「破壞分子」,被基輔當局掃地 出門。面對絕境,波夏果夫斯基卻沒有絕望。他決定靠寫作自救。輾轉來到莫斯科 ,計劃寫作一部長篇歷史小說。在列寧圖書館,已經入了另冊的波夏果夫斯基被沒 收了圖書證。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努力,努力上書給當時的蘇聯政府,要求將他派 到隨便一個邊遠地區的農村小學,他可以教語文,也可以教自己從小就喜好的地理 。很快,政府回信了。當局信中鄭重告訴他說,在蘇聯農村,連放牧的人都是「社 會主義勞動英雄」,蘇聯的兒童,蘇聯的未來怎麼可以交給他這種人? 二、長篇歷史小說——命運的轉折點 但是,波夏果夫斯基還是沒有氣餒,也沒有權利氣餒。因為,此舉關係全家 人的身家性命。他想盡辦法,經過兩年的努力,終於寫出了長達1200頁的長篇歷史 小說《俄國之旗》。書中的主人公,是一位俄國將軍,美國內戰期間,決定到前往 實地考察,結果在林肯旄下做到了將軍。這部書最終使他免除了牢獄之災。 《俄國之旗》出版之後,長篇小說的創作便一發而不可收。五部長篇歷史小 說的題材內容基本上集中在十九世紀。 三、縱論俄國文學 十九世紀二十世紀之交,俄國產生了一批傑出作家,如契可夫、高爾基、安 德列耶夫、庫普林、布寧等等。而在整個十九世紀,俄國為數不多的幾個天才人物 ,對世界文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因此文學史不可能忽視普希金、托爾斯泰、 奧斯特羅夫斯基等人的創作。在這個意義上,俄國十九世紀產生了泰斗、天才。與 此相比,則可以說二十世紀發生了某種貧乏,某種衰減。如果說,白銀世紀的詩歌 創作成就巨大的話,一九一七年十月,俄國重生。至於這個重生是「順產」抑或是 「剖腹產」的問題,已經超越了文學研究的範圍,但是,新的俄國誕生了新的,充 滿活力的小說創作。令人驚異的是,在嚴酷的環境下在無孔不入的書報檢查制度下 依然有一批作家脫穎而出,譬如阿斯塔菲耶夫、阿布拉莫夫、沙拉莫夫、尤里·多 姆布羅夫斯基、列夫·金斯堡(《灰燼的代價》)、左琴科、扎伯羅茨基、卡扎凱 維奇、瓦利金·卡塔耶夫、列夫·克別列夫、庫普林、曼德什塔姆、維克多·涅克 拉索夫(《在斯大林格勒的塹壕裡》)、奧列格·沃爾科夫,後來移居美國、獲得 了諾貝爾文學獎的布羅茨基,五二年被槍斃的馬爾基捨、瓦西裡·格羅斯曼等等。 因此,蘇聯解體之後,收穫最大的應該是文學界。即使在「集中營文學」的框架之 內,作品與作家也可以說是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從時間界限角度看,這個時期 的上限要比雷巴科夫(《沉沙》)早的多,文學作品的力量也比雷巴科夫有力得多 。但是,雷巴科夫對於「集中營文學」的貢獻,在於他的開先河之舉。他率先打破 了那種簡單粗暴的書報檢查。當各種禁忌打破之後,方才發現,許多當時受迫害, 身陷集中營的人寫出了一些可以稱為巨著的作品,譬如《古拉格群島》以後多姆布 羅夫斯基的三部長篇小說。金斯堡的《天塹》六七年用德語在法蘭克福出版。多年 之後出版了俄文版。其他的作家還有如扎波羅茨基,左琴科等人。 四、自謙的老人 著名作家如何看待自己在文學史上的位置?我們提到了這個問題。波夏果夫 斯基回答說,作家大致分為兩類。第一類人自視極高,極其自滿。另外一類人,其 中包括他本人,屬於所謂的「自貶者」。他回憶起了自己的好友,著名作家巴烏期 多夫斯基在寫作《金薔薇》的時候每天工作結束之後,他走出書房,感歎說,天啊 ,我再也寫不出任何東西了,我已經不能夠理解,什麼是文學了。並且,在全書的 寫作過程中,最痛苦的問題是,「水井」枯竭了。但這並沒有妨礙《金薔薇》最終 被認為是經典,而巴烏斯多夫斯基則被認為是經典作家。但是,回顧自己的文學歷 程,從一九四九年開始創作到一九九九年,半個世紀的光陰過去了,而一切似乎就 在昨天發生。面對文學同道的疑問,波夏果夫斯基堅持不出版所謂的「全集」。迄 今為止,僅出版有一部兩卷本的《選集》。在評價自己的創作時,他說,僅僅對自 己的五個短篇小說,兩部中篇小說和兩部話劇感到滿意。但是,我們知道,他的作 品被翻譯成十四種文字在各國出版。波夏果夫斯基本人研究戲劇,並且在各種文學 體裁中,最喜歡的是戲劇。前不久來自薩馬拉城的一個劇團在莫斯科首演了他的話 劇《國王與小丑》。此外,他本人的作品被改編,加上自創的電影劇本,共攝制了 十七部電影。 對於中國讀者比較熟悉的鮑裡斯·波列沃伊,波夏果夫斯基的評價並不高, 認為前者僅僅是文學界的高官而己,伯列沃伊多年擔任《少年》雜誌的主編,作協 書記。可惜其作品的文學價值不高。在這個意義上,蘇聯文學中,有一些作家,譬 如格奧爾基·巴爾剋夫,兩次獲得斯大林文學獎,可惜在文學史上的價值有限。但 這是蘇聯文學的歷史。而歷史是不容抹煞的。現在,有一種時髦的論點,即並沒有 所謂的「蘇聯文學」。波夏果夫斯基表示堅決反對這種觀點。他認為,問題的關鍵 是,這種文學是在什麼條件下產生的,經歷過多少磨難。 五、樂觀的無神論者 波夏果夫斯基表示,他是一個無神論者,一個先天造就的樂觀者。自己的生 活立場中,確信有兩個來源,其一是樂觀的宿命論,因為生命之中發生的都是不可 避免的事情;其二,對生命的關切,對女性,尤其是對共同生活了五十三年的妻子 瓦列金娜的關切。正是這種關切,排除了生命中的陰暗之處。他認為,人的一生中 ,並非隨便一個人事都值得仇視。 總體而言,他對自己的一生感到非常滿意。幾年前,也出版了文學回憶錄《 幸運兒手記》,其中對自己的創作生涯進行了回顧與總結,同時,對那些文壇上的 卑鄙小人的所作所為進行了清算。波夏果夫斯基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的子 彈在心臟附近穿過,但他活了過來。眼下,他的曾外孫女已經從基輔大學畢業。他 的大女婿阿列克賽·蓋爾曼是俄國著名電影導演,大女兒是個出色的電影編劇,其 創作的電影劇本多次獲獎。小女兒嫁給了印度尼西亞名人蘇加諾的外孫。二人都是 畫家。對自己的朋友們,波夏果夫斯基認為沒有負人:一九四九年某一天,當他看 到《真理報》上登出的文章點名批評他是「破壞分子」時,當天晚上夫妻二人整整 一夜沒有睡覺,將友人的來信一一燒燬。在那個恐怖時代,如果這些信件落入貝利 亞及其幫兇的手中,那麼不僅僅是收信人波夏果夫斯基將罪加一等,寫信的朋友們 恐怕也是在劫難逃。 八十六歲高齡的波夏果夫斯基精神飽滿,聲音洪亮。我們祝願他主持編撰出 版的那本斯大林暴政的死難者名錄最終能夠給世人以應有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