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貢獻末終了! ——非主流統派兩岸關係論 綦彥臣 關於台灣與祖國大陸的關係,一直是「統派」的發言占主導地位,而「獨派 」鑒於國際形勢(尤其是美國的壓力)目前已低調處理了他們的政治訴求。可以說 ,這是兩岸關係前所未有的大好時機。 曾見《開放》雜誌主編金鐘先生寫過專欄文章《台灣的最後貢獻》,稱曰: 台灣民主是她對大陸的最後貢獻。 金鐘先生之論,可謂真知灼見。但台灣的貢獻遠未止於此,或者說這個「最 後的貢獻」還有待於進行更為細緻的開發。從個人的政治觀點上來說,我是標準的 「統派」,但我又不屬於「正統統派」,也可以說我是從「正統統派」轉向非主流 的「民主統一派」的。我認為:兩岸從政治學的意義上沒有大小之分,一個在現代 政治框架內的談判、最後統一,乃是全體炎黃子孫的莫大福祉。觀乎今天南聯盟之 科索沃問題的惡果,追思不久前的俄羅斯車臣問題,再看看時隱時現的伊拉克庫爾 德族問題,任何一個對民族前途負責的領袖都不會把台灣問題推向戰爭的邊緣,除 非他願意成為歷史的罪人。何況我們還有棘手的藏獨問題、疆獨問題呢?! 台灣問題的良好解決,可能使一位(或兩位)中國人(共同)獲得諾貝爾和 平獎,因為冷戰結束並沒給這個星球上的人多長時間的太平日子,現在的任何一個 區哉的衝突都可能演化成人類最後悲劇。中華民族是一個講究中庸和平的民族,我 們沒有任何理由在巴爾幹、中東、南亞次大陸三個火藥桶已外,再加碼添籌,而我 們所有就是以「台灣的貢獻」為基石,創立一個真正的「中國世紀」。「台灣的貢 獻」至少有三點,可以變成包括台灣人民在內的全體中國人的近期收益。 第一,關於言論自由 自從1895年約翰斯圖亞特密爾(J.S.Mill)寫下朽的名著《論自由》(O n Liberty)以來,人們逐漸認識到:自由最為重要,沒有自由不會有真正的民主。 亨廷頓在其新著《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再一次重申了這一原則,他舉例說明了 兩種選舉:一種是受某些政治集團明顯控制的民主選舉,其結果往往出現領袖(個 人)獨栽;另一種是在自由制度下的民主選舉,其結果是規範的民主的產生或綿延 。 今天,在中國大陸也有各式各樣的選舉,最令人注意的就是一些獨立人士如 北京的何德普等人)參加基層人大代表(議員)競選,結果由於官方操縱而被擠出 圈子,加上又沒有輿論自由的監督,黑箱操作不可避免地要延續下去。 現代政治的一個必要條件就是言論自由,沒有言論自由,以現代政治面孔出 現的種種活動,只可能變成少數利益集團的壟斷利潤。今天台灣從立法上廢止出版 法,確是走完全的「自由、民主、憲政」的程碑。這不僅是台灣區域中國人的幸事 ,也是中華民族的幸事,此舉必將成為中國真正現代化的劃時代之一筆。台灣國民 黨政權走了一個艱難的蛻變之路,從抗戰的訓政到逃台的戒嚴,再到蔣經國時代民 主的開啟,至今日之完全自由,值得大陸政權認真學習,好好總結。 說到底,如何對待言論自由是兩岸兩大執政黨在現代政治框架內較量的決定 性籌碼,誰在這個問題取得優先發言權,誰的合法性就會增加;反之亦然。 在內戰年代過來的老知識分子回想一下,1946年6月29日重慶新華社 《打碎法西斯式的出版法》社論,(當然,我等60年代中期出生的後生晚輩只能 從故紙堆裡找到它),面對今天的現實該說些什麼呢?社論說「現代民主國家象英 美都根本沒有專為鉗制言論出版自由而制定的出版法這樣的東西。在出版法中,采 取報紙期刊不僅必須申請登記,而且必須獲得批准始得發行的所謂特許制度,更只 有法西斯國家始有此惡例。」 昨日之言鑿鑿在史。五十二後,國民黨經過幾許波折實現了共產黨所要求的 解禁,擺脫了法西斯惡名;而同是五十二年後,中共卻在宣傳方面大大收緊,究竟 國共兩黨孰為孰鑒,讓人無以多言。 第二,關於全民公決 愚民政策可能使老百姓付出上千年的受奴役的代價,但現代社會、經濟發展 的時代,老百姓更多地直面政治。假如一位官員不分青紅皂白地向一位農民逼交雜 費,揪住他的頭髮予以「專政式」的痛打,還有誰會相信他是在「為人民服務」? 今天中國大陸的老百姓不再是政治睡眼狀態,他們私下議論也談到:「共產 黨原來說國民黨稅多,現在它的稅比國民黨還多」,「共產黨和國民黨競選,說不 准誰一定選過誰。」這些非常普遍的言論,在表面上看來是對共產黨的不滿,實際 上是老百姓一個普通的政治訴求的反映,他們需要一個更為廉價和更為有人性的政 府來統治他們,保護他們。 列寧主義式的政黨一概地是用黨性消滅人性。人們要僅說斯大林暴政是斯大 林本身的錯誤,那就是偽真理了;人們看到今天國民黨領導(哪怕是它努力地使自 己佔據這個位置)的現代政治的文明氣息,而忘記了它曾作為一個列寧主義式的暴 政黨和腐敗的利益集團,也是大錯而特錯。所有能夠對取得新生的國民黨予以掌聲 的,不外乎它在受監督的環境下,逐步地明智起來。 能否從列寧主義式民族主義暴政黨轉化為現代政黨也是一個重大的考驗。國 民黨作為一個民族主義加列寧主義黨過關了;而中共呢?似乎還沒任何跡象表明: 她將努力從典型的列寧主義式民族主義政黨向現代政黨過渡。面對現代政治社會, 是否有足夠的知性來完成蛻變,不僅是一個艱巨的挑戰,同時也需要外部力量的施 壓。台灣的貢獻在此又顯現出來:大陸老百姓的樸素的政治訴求,完全可以台灣的 民主模式為藍本,利用祖國統一這一契機,實行兩岸首先是兩個執政黨的和平競選 ,讓全中國的老百姓來決定誰來為他們提供一個更廉價、更人性的政府。 而且,一個非常之重要的關鍵是:無論第一屆全民公決產生的執政黨是誰, 從此為中華民族開了一個現代自由民主政治(憲政)的良好開端。 作為一個學者,我不知道這種可能性有多大。但中共十五大文件中的江澤民 總書記講話(單行本)說:「只要能坐下來,什麼都可以談。」 我們有理由企盼著在台灣舉行的汪辜會談成為這一良好政治開端的籌備會, 也希望有朝一日汪辜(或江澤民與李登輝)二人同時走上諾貝爾獎的領獎台—因為 他們不僅為中華民族的和平作出了貢獻,也為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抹滅的貢獻。 第三,關於聯邦制國體 坦率地說,「一國兩制」的確適合解決港澳問題,但不適合解決台灣問題。 因為港澳是殖民主義統治結束的國際法律問題,而台灣則是國共黨爭的內部問題, 如果試圖將兩類問題混為一談,不僅會在理論上產生歧義,而且還會置國民黨一「 外來殖民者」的被動地位,從而為日後的台獨勢力抬頭打下伏筆、留下口實。 「一國兩制」是一個現實主義的偉大構想,但由於其實施主體已暗含了不對等 ,故而今日香港的「大陸化」的言論頻仍,其政治框架中的裂痕也逐漸加大,在新 的情況,不如明確地提出聯邦國體加多黨制來解決祖國統一和遏止分裂。其要點有 三: 1.在多黨制(初步操作階段主要以國共兩黨為主導)條件下,解決台灣問 題。如果台灣方面(即國民黨)在第一次全民公決中不能取得執政地位,則仍治理 台灣一省(州)。國民黨(乃至民進黨)可以在大陸發展其組織,爭取某些有傳統 勢力的省份的治權(如國民革命的重要基地廣東省)。共產黨當然也可以在台灣發 展。 2.港澳地區可以分別單獨為聯邦單位,也可以合併為一州,在享有高度自 治權的基礎上,發展自己獨立的政黨。如當今香港比較有實力的民主黨,在三至五 年內可作為議會大黨參政。 3. 利用聯邦模式,消除西藏、新疆的獨立傾向,予以高度的自治權。 以上所有關於言論、全民公決(兩黨或多黨制)、聯邦制國體,決不是學者 書齋裡的突發奇想。現代政治結構使之然,國際社會趨勢使之然。本文也決沒有惡 意貶低中共的傾向。公平地說,台灣今天的民主社會有大陸的經濟貢獻,如一九九 八年的兩岸貿易表明:在206億美元流量中,大陸進口台灣貨物值為168億美 元,而出口台灣的為38億美元。應該說,台灣在亞洲金融風暴中不被搖動,一方 面來自她日趨良好的政治制度對經濟病毒的免疫力(如對黑金政治的大力揭露,避 免了產生台灣式「蘇哈托家族」),另一方面則來自於大陸近幾年來提供的貿易順 差。 當然,我們也不應該忽視,要想讓中共領導集團內部產生一個(或一派)將 她由列寧主義式民族主義政黨向現代政黨過渡的領袖(人物),還是個過於樂觀的 估計。因為,這不僅看國內民主運動對她的促動和台灣方面的提倡,以及中共對內 部集團的平衡,更主要的是某個個人(或集團)有否足夠的知性來解決這一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