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台政策清晰化 (美國) 克裡斯籐森 (Thomas J. Christensen)(田文譯) 【編者按】如果要問,台北與北京之間,最短的談判路線是什麼?——橫跨迢迢萬 裡的太平洋去華盛頓。這一滑稽的事實表明,美國在台海衝突中佔有關鍵的地位。 該事實並非是台海雙方的自尊情緒和宣傳大話所能否決的,而是由歷史脈絡與國際 政治的現實格局所造就的。其中白宮的責任也是不可推卸無法逃避的。 仔細考察美、中、台三方目前的基本情勢,應知在可以預見的一段時期內, 海峽兩岸當局由於受到內部不同方向的強烈民族主義情結的牽制,在政治方面變動 和讓步的空間是極有限的,這從此次台灣總統大選三位主要候選人大陸政策的高度 接近即可看出,也從北京官腔官調「幾十年一貫制」的僵硬蠻橫的八股可以窺見。 相對而言,非直接當事者的美國享有戰略優勢,因而就略微多了一點發揮的空間。 而如前所述,在此「三國演義」中,正是美國對台海政策的動向,具有牽一髮而動 全身的樞紐作用。 有鑒於此,我們特別發表一位美國學者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的專欄文章 ,他建議,鑒於目前形勢的發展,美國對台海的「策略模糊」政策已經過時,而應 修改為對海峽兩岸的「策略清晰」的政策。據信,該主張在美國政、學界均不乏共 鳴者。雖然,任何政策都不可能充分滿足所有各方的全部要求和利益,但據我們看 來,這一政策轉變是向正確的方向邁出的一步,它大概是使三方所受損失之總和最 小的一種戰略,同時可能杜絕了當事雙方不斷採取「越界」行動以探測美方「模糊 」底線的冒險,並且是向中國民主轉型輸送動力的另一台馬達兼另一條渠道。倘若 上述分析大體不錯,望讀者諸君各盡所能推動其實現之。 在後冷戰時代,關於美國對大陸中國和台灣的「策略模糊」政策是否具有適 當性及道德感,一直存在著持續的論辯。該政策旨在使台海雙方陷入美國是否以及 如何介入衝突的猜測之中,從而維持台海和平。正如副總統戈爾最近所說的,這一 政策是為了同時遏制台北和北京的那些「頭腦發熱的人」。 美國通過堅守「一個中國」政策,使台獨的支持者無法確定美國因台灣宣佈 獨立而爆發戰爭時會不會出兵保台灣,同時美國也堅持只允許和平解決兩岸歧見, 藉以遏阻北京以武力逼迫台灣以大陸的條件與之統一。 「策略模糊」政策的問題不在其邏輯或實踐紀錄,而在於它最近未能阻止台 海兩岸緊張情勢升高以及它在美國國內政治中的不穩定性。在北京與台北,不僅是 「頭腦發熱者」,就是溫和派似乎都在擔心,美國已經過度傾向於對方的立場,因 而威脅到了他們的核心利益。 這一印象導致台北與北京雙方都更無耐心並被鼓勵去從事冒險。如果美國再 不改正這項政策,台海兩岸十年內很有可能要爆發戰爭衝突。而美國增加政策的清 晰度有助於導正台北與北京的誤判。 也許更為重要的是,「策略模糊」政策已經受到美國國內的攻擊。如果不代 之以溫和但更清晰的策略,那麼就會被更為激進而危險的主張所取代。 譬如,美國國內許多對政府的模糊政策的批評,力圖放棄冷戰時期的態度, 要求美國應無條件履行對台灣安全的承諾。這種結合戰略與道德因素的立場由於符 合美國的民主與反共價值觀,很容易得到共嗚。他們認為由於聯手北京的第一原因 ——蘇聯已不再存在,尼克森及其後任的中國政策中建基於冷戰邏輯上的模糊性, 現在已經過時。再加上台灣最近的民主化意味著美國在道德上有責任承擔無條件保 衛台灣以抗拒仍然專制的大陸。 而繼續實施模糊政策的擁護者基本上是訴諸實踐上的論據以拒絕清晰且無條 件的對台承諾。他們害怕這種承諾將摧毀華盛頓與北京的雙邊關係。他們更為急迫 的擔憂是,該承諾將鼓勵台灣正式宣佈獨立,從而把美國拖進一場原本可以避免的 戰爭。北京已經恫嚇將使用武力來回應台灣宣佈獨立,繼續實行模糊政策的擁護者 傾向於把北京的這一威脅視為嚴肅而認真的警告。 有兩個原因將導致模糊政策的支持者在關於美國政策辯論中失利。他們沒有 意識到有條件的承諾不必模糊不清,同時他們還不必要地把道德上的優勢拱手出讓 給了辯論的對手。溫和的台灣政策的擁護者需要體認到,一個清晰然而有條件的對 台承諾是可能的,並且,它不僅是贏得美國戰略與經濟利益的確定方式,同時也是 美國捍衛和擴展民主的道義使命。 儘管存在相反的表象,但美國仍有令人矚目的道義理由反對台灣獨立。因為 台灣的中國人的民主是中國大陸未來民主化的燈塔,但前提是台灣人民保留作為為 「中國人」。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兩項理由: 首先,既然台海兩岸都是中國人,那麼台灣的民主化使得某些北京官員所謂 的中國文化與西方式民主不適應的說法成為謊言。 其次,更重要者在於,保持民主然而信守將來在適宜的條件下與大陸統一的 前景,台灣就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提供了強烈的誘因使之承諾進行政治改革並以此方 式吸引台灣走向某種形式的最終統一。 中共內外很多人都希望,中國大陸為了自身的原因在任何方面都必須進行漸 進而有意義的政治改革。通過搭乘其改革的列車以通向與台灣統一的目標,這些改 革菁英就能把愛國主義旗幟掌握在自己手中並擴大自身的影響力。 但如果台灣宣佈正式獨立,則對於美國擴展民主的願望毫無幫助。甚至可以 假設,由於難以預料的某種理由,北京默認了這種正式獨立,則台灣民主化對中國 大陸的影響力將大大降低;何況更可能的情況是引發戰爭,連台灣自身的公民自由 也將在戰爭動員和持續的緊急狀態中被褫奪或廢止。 而在大陸,這一戰爭將導致中國民族主義和反西方思潮的強化,而這就將鼓 勵類似1930年代法西斯式的中國專制主義抬頭,在中國內外,民主改革的聲音將被 視為愚蠢,甚至被視為美國和台灣賣國賊的特務而被鎮壓。 縱使台灣在美國的幫助下「贏了」這場戰爭,美國自冷戰時期以來鼓勵中國 大陸改革開放的一切努力——從繁榮自由的台灣到與大陸在有希望的方向上緩慢發 展起來的工作關係——都將毀於一旦。 為了贏得美國國內的這場辯論,一種原則性的有條件但強力支持在台灣的中 國人的民主的訴求,需要繼續施行道德攻勢並放棄模糊性的立場。台灣的民主與台 灣的獨立,在邏輯上和道德上都是分殊的不同問題。美國應當通過防衛台灣免遭無 理攻擊的承諾以支持前者;但是與後者保持距離。如果台灣的民主被大陸侵犯而美 國袖手旁觀,那樣就必然損害美國在該地區盟國中的信用,鼓勵中國用武力解決國 際爭端,同時,當然也是平白無故讓台灣幼芽階段的民主聽任暴力去摧毀。 若鼓勵台灣放棄催化中國大陸自由化的歷史性角色,若台灣聲明永遠與大陸 中國分離並自行獨立,那就不僅違反美國的安全利益,也不符美國的道義和價值觀 ,美國應該毫不含糊地告訴台灣:台灣如果以修憲方式正式宣告脫離中華民族而獨 立,美國不會為了台獨而戰。同時,美國將正告中共,若台灣仍在法律上是中華民 國、仍維持統一的目標,任何武力侵犯台灣,必將遭到美國的軍事反應。□ (作者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政治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