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原則是否有解? (加拿大) 杜智富 2000年3月27日 台海兩岸和與戰,關乎兩岸人民之禍福,東亞地區之動盪,更不用說中華民族之 興亡了。 目前雙方所採取的立場南轅北轍,尋求解答絕非易事。大陸方面堅持一個中國原 則,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台灣如果接受了這樣定義的一個中國原則,無異成為一個極權國家底下的一個地 方政府,對已經實行了主權在民,當家作主的台灣人民來說,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前提。反之,假如台灣在民主獨立的路上,走到了改國號這一步,大陸方面將視之 為國土分裂,聲言必將為祖國神聖的領土,不惜流血犧牲,訴諸戰爭。 那麼,一個中國原則是否有解?中華民族常自許為一優秀之民族。然而,近百年 的戰亂,往往令人困惑,近代中華民族的政治領袖們,似乎智慧並不高。假如我們 深信中華民族的優秀,那麼此時正是我們運用我們的睿智,解開我們民族的這一死 結,為和平富強的中華民族開創一條坦途的時候了。 對一個中國原則,本文試說兩個解決方案,希望籍本文之發表,引起各界集思廣 益,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議。 先說一個態度上比較正確的方案。但由於中共方面態度一向僵固,故此方案的可 能性不高。所以這不會花太多筆墨,但是筆者認為這個觀點仍是很值得大家深思的 . 第一方案: 尊重台灣人民在沒有外來威脅下的自由選擇。世界上多一個華人組成的國家,不 是什麼天塌下來的壞事。聯合國只是多一個席位,互相呼應,更增強了華人的聲勢 。一個中國原則,本來就不是什麼鐵律。連毛澤東不是也曾經說過「湖南可以獨立 」,「台灣可以獨立」這樣的話嗎?現今世界上英語國家:美、英、澳、紐,就是同 一民族發展成多個國家的最好例子。這幾個英語國家,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及當今世 界重要事務上,總是互相呼應、支持,成為一支最強有力的國際力量。 說到領土與主權的神聖不可侵犯,這是盲目地追隨狹隘的,落伍的歐洲民族國家 主權觀念。這個來自歐洲的病毒,曾經引起了兩次世界大戰,至今仍遺害東歐諸國 。我們不可以不警惕。同時,這一類思路也是對中華文化與歷史無知的表現。我們 現有的國土,有很大一部份是異族幫我們打下的。中華民族本身對征服異族,擴張 領土是興趣不怎麼大的。越南與朝鮮曾經有一部份是中國的郡縣達千年之久。這些 領土的丟失,對中華民族有什麼了不起的影響嗎?說到底,一個國家的成功,主要 靠的是國民的素質培養與潛能的充份發揮,土地不是一個很大的因素。土地有時反 而是一種負累。反過來說,假如1949年中共一舉拿下了香港與台灣,多了這兩塊土 地,是否中國就可以避免了五十年的倒行逆施呢?答案是否定的,只是多了兩千三 百萬人跟著受罪罷了。甚至當今天中國需要海外投資時,也沒有港資與台資這回事 了。 目前我們所面對的國際大趨勢是區域與市場的整合。歐洲聯盟與北美貿易自由區 ,都是企圖在本地區集結成一定規模的自由市場,繼而在全世界範圍內競爭。在這 個大環境下,東亞何去何從,值得我們深思。假如大陸、台灣、香港、星馬,不能 成為一個以華語為基礎的大區域市場,那麼這個空隙必被分割支配,日本、美國與 歐洲聯盟必然起而爭奪東亞市場與資源。所以,在可預見的未來,台灣是不是中國 的一部份並不是最重要的事,台灣與中國能否合作組建一個區域大市場,才是本世 紀兩岸之間的頭等大事。 今日,假如台灣走出去了,我們不必惡言相向,要想想為什麼台灣非要走不可? 我們自己的政治、社會制度能吸引人嗎?反之,只要中國走上民主之路,假以時 日,國家上了軌道,社會蓬勃地發展了,筆者深信台灣會回來結盟的。不但台灣, 西藏,新疆亦是如是。中國不民主,國家不上道,是台灣不同意統一的主因。我們 能怪罪台灣嗎?我們要有歷史縱深感,要有氣量,要搞清楚大陸目前首要之務絕不 是去糾纏台灣的回歸,根本沒有條件要求人家回歸嘛!先把中國本土的政治與經濟 改革搞好,讓中國人活得有人的尊嚴,這才是中國的第一要務。 回顧中共五十年 的歷史,筆者對中共能大徹大悟,能夠接受以上第一方案,不報什麼希望,所以提 出以下第二方案。既然中共再三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要為神聖的國土不惜流血犧牲 ,我們就循著這個思路來開展以下方案. 第二方案: 首先,一個中國不可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可能是中華民國, 這一點中共方面 是有討論餘地的。鄧小平曾經表示過,國號國旗都可以改,可以作為佐證;為了滿 足一個中國原則,同時又照顧到目前兩個地區的政治現實,本方案建議如下: -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 - 一個中國由兩個地區組成,一名「中國-大陸」,一名「中國-台灣」; - 一個中國之維繫端賴兩區域間永不動用武力解決紛爭。一但使用武力,一個中 國之原則不能維繫,各地區可以求去。 - 一個中國之主權不可分割,但由一個中國所組成的兩個區域分享; - 「中國-大陸」與「中國-台灣」都享有聯合國席位,都有參與所有國際事務 的權利。 - 目前所有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與承認中華民國的國家,得同時轉而承認 新的一個中國,亦即同時承認了其組成的兩個地區,即「中國-大陸」與「中國- 台灣」; - 聯合國安理會中國席位,由「中國-大陸」與「中國-台灣」共同分享在行使 安理會投票權時,視議題而定,議題與大陸有關,由「中國-大陸」行使投票權; 議題與台灣有關,則由「中國-台灣」行使投票權;議題針對其他地區,則由「中 國-大陸」和「中國-台灣」協商決定。如無協調結果,則一個中國對此議題採取 不投票決定。 -「中國-大陸」與「中國-台灣」各自選擇自己的政治,經濟與社會體制,互 不干涉,互不隸屬,但不排除互相協助與扶持。 - 建立兩岸議會,協調兩岸事務,規範兩岸間區域與市場之整合,規範人材與技 術與資金交流,(現階段當然意味著支援大陸的建設與改革); - 兩岸議會採取對等原則,議會定期輪流在兩岸不同城市開展,以增加兩岸議會 之透明度與深入民心等效果。 以上架構似乎相當簡單。它之簡單,原因是它尊重了兩岸目前的政治現實,不做 強行整合。一方面是台灣不強求大陸先民主起來,中國大陸也不強求=灣接受成為目 前中國的一部份並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主權的唯一行使者。這個方案雖然簡 單,但它符合了一個中國原則,在這樣的一個中國原則下,大陸不等於中國,大陸 與=灣都是中國的一部份,但各自掌握自己的命運。至於此方案是否能為雙方接受, 筆者認為是有可能的。當然,我們也不能低估談判過程中的複雜與困難。 從大陸的角度來看這一方案,似乎是一下子讓=灣分掉了主權的一半,是否讓步太 大?筆者認為,大陸方面只要仔細盤算一下,就可以知道這不是什麼大損失。=灣所 得到的是他自己事務的決定權與國際事務的參與,對一個人口兩千三百萬,經濟能 量如此驚人的地區,這些要求是合情合理的。關鍵是=灣不是以一個新的國家名號出 現於國際,而是以「中國-=灣」的名字出現。這合乎一個中國原則。假如我們相信 中共為一個中國不惜犧牲,那麼這些讓步不算什麼了不起的犧牲,中國大陸應該可 以承受,朱熔基不是說過向中國人讓步嗎? 從=灣的角度看,=灣放棄了自稱=灣共和國的自由,但=灣得到的是兩岸間的和平 ,本地區的完全自主,國際社會的完全參與和建立區域與市場整合的大好機會,使 到=灣的才俊,技術與資金得到最大發揮的保障,那麼,放棄自稱=灣共和國的自由 ,是否是不可以承受的損失呢?我相信=灣的政治家們對名號與實際間的權衡,自有 一番考量,筆者對此持樂觀的態度。 兩岸最後出路,可能會經過更多的磨難。本文希望能引起廣大關心中華民族命運 的朋友,為兩岸人民的幸福集思廣益,提出更多更仔細的建議。□ (作者為台灣大學電機系畢業生,曾任民主中國陣線主席,現為中國民運海外圓桌 會議發言人與中國民主黨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