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舉辦「闡釋文化:中國面對新千年的挑戰」學術研討會 (瑞典) 陳邁平 今年五月五日至九日,瑞典主管人文和社會科學學術研究的官方機構「人文 和社會科學學術研究委員會」(HSFR)在斯德哥爾摩舉辦了題為「闡釋文化: 中國面對新千年的挑戰」的學術研討會,應邀參加的有來自中國(包括內地、港台 和正在海外客座)的學者和歐美多國的中國學專家近五十人。 瑞典的中國學研究有悠久傳統,產生過高本漢和馬悅然這樣國際知名的漢學 家,但官方正式出面主辦有關中國文化的較大型學術會議尚屬首次,說明瑞典官方 對中國的重視已不僅限於政治、經濟和外交層面,也擴展到文化和學術研究領域。 過去二十多年來,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政經文化社會生活各方面都經歷了深刻 變遷,已成為西方不可忽視的經濟力量和商界垂涎的巨大市場,在國際政治舞台亦 扮演越來越重要角色。然而,中國一方面在經濟上力圖和西方接軌,積極入「世」 ,另一方面在政治和意識形態上依然採取和西方對立的立場,維持一黨獨裁體制, 抵制民主和人權,指責西方推行文化霸權,並且把這種衝突解釋為中西不同民族文 化傳統的不同價值取向。目前,此種解釋已不僅是官方話語,在中國民間和知識界 學術界也有相當影響。因此,在新千年資訊科技更加發達、經濟和文化全球化更加 發展、中西文化碰撞可能更加激烈的背景下,中國會如何應對,中國文化在世界文 化新格局中如何定位並發揮作用,就不光是中國學者正在思考的問題,也成為瑞典 等西方國家關注的重要變數。 由此,就不難理解為何會議主辦者設立了六大議題:一,文化全球化:文化 普遍主義和多元論;二,界定傳統;三,價值觀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四、宗教 和烏托邦思想;五,文化和性別;六,知識份子和知識界。這些議題都是在廣泛征 求中西學者的意見後確定的,為了慎重起見,主辦者在研討會前一年還專程訪問了 中國內地和香港,和中國學者交換意見。會議就此六議題安排了六場討論,為了討 論深入充分,主辦者不要求每人都提交論文,每場只安排二三學者提交書面論文, 由二二學者作專題評論,然後再有一小時自由發言提問。 主辦機構負責人宣佈會議開幕之後首先作主題發言的是瑞典文學院院士馬悅 然教授,他從自己研究漢學的起因談起,談到中國文化傳統富有魅力,在世界文化 中應有重要地位是毫無疑問的。然而,他也用親身經歷為例,說明那些借用中國文 化傳統之名抵禦世界民主大潮的人,其實並不真正瞭解和珍視自己的文化傳統,甚 至是傳統文化的破壞者,根本不能代表中國文化傳統:比如,他提到,真正繼承中 國文化傳統精髓的現代作家沈從文先生去世時,他曾打電話給中國駐瑞典使館表示 悼念,而中國外交官們竟不知沈從文是何人。因此,重新解釋中國文化而不盲目標 榜,是中西學者的重要任務。 在首場關於「文化全球化」的討論中,瑞士日內瓦大學漢學教授畢來德提交 的長篇論文以目前多見的文化保守主義觀點對西方自工業以來一味追求「進步」、 「發展」、「科學」和「現代化」表示質疑,認為市場經濟唯利是圖,商業眼光和 量化計算損害了人與自然和人與人的和諧關係,「文化全球化」不過是這種資本主 義發展到了更新階段,背後仍是經濟力量制約。他認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制訂的 「現代化」計劃也是追求和西方一樣的經濟邏輯,以市場經濟驅動發展,以利潤為 目標,以消費促生產,轉入商業化社會,結果導致嚴重的生態環境破壞和社會腐敗 ,犯罪率升高,以及出現醫療、教育等方面的問題。他憂心忡忡地指出,中國正在 失去自己的優秀文化傳統,比如目前大力推行的轎車政策,美式冷飲代替中國茶的 時尚等,使中國在失去自己的特點。相對來說,本場提交論文的另兩位學者則比較 樂觀:台灣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沈清松認為「文化全球化」不是文化一體化而是不 同文化的對話,需要一種尋求不同點的「陌生化」策略,而東方文化傳統在這種策 略中更有濃厚資源可以利用,東方思想在調整人和自然的關係方面也能對西方現代 理念起平衡作用;瑞典斯德哥摩大學中文系陳邁平認為中西文化發展從本源上就有 不同模式,西方常為「裂變」態而中國常為「聚變」態,一為擴展型,一為兼容型 。他還以文化流體力學來解釋「文化全球化」中不平衡的文化流動,高位文化流向 低位文化,認為中國文化雖然常處於低位,但一如大海處於低位而能融納江湖之水 ,並無所謂消亡之憂。 在「界定傳統」的討論中,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教授成中英深入分析了中西 方化傳統的不同,中國文化重視整體主義,而西方文化主張個體主義;中國華東師 大教授高瑞泉提交了「中國現代精神傳統」的論文,認為過去講中國現代精神,不 是強調對傳統的反叛,就是認為現代精神拋棄了中國傳統精髓而不可取,其實,仔 細梳理之後能看到不同理念的存在,既有西方現代資源,也對傳統頗有繼承。 第三場討論有關現代價值觀念及其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中國北京大學國 情研究中心主任申明明教授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崔之元教授分別介紹了自己近來在 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第四場討論「宗教和烏托邦思想」,中國復旦大學歷史系朱 維錚教授介紹了康有為在其《大同書》等文獻中闡發的烏托邦思想及其對後來中國 政治發展的影響,包括對毛澤東的影響;香港道風山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劉小楓分析 了基督教的「千禧年主義」和烏托邦思想的關係。 關於「文化和性別」的討論,是由兩位女學者主講。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孔 慧怡教授認為,五四新文化運動運動以來的「婦女解放」實際上是男性話語,充滿 政治和意識形態偏見。她以纏腳問題為例作個案分析,指出新派人物只把參與社會 活動的城市女人看成有價值的人,並不重視一般婦女民眾特別是農村婦女的生活疾 苦。耶魯大學東亞系孫康宜教授介紹了當代西方性別理論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方面 的運用,談到這種理論打破傳統治學方法後取得的成果,而這種研究反過來也深化 和豐富了性別理論,比如在性別與權力的關係、性意識和慾望、性和身體語言等問 題上對西方理論有重大修正和發展。 最後一場討論「知識份子和知識界」,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徐友漁 介紹了大陸知識界最近在一些社會發展方向問題上發生的論爭和動向,指出在市場 經濟的外在壓力和後現代主義內在意義被解構的環境下中國知識分子的邊緣化和對 社會責任的逃避;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許紀霖介紹了中國知識界在上世紀九十 年代以來的分化,在定義知識分子、市場經濟、全球化、現代性等問題上的一些爭 論;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朱學勤以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黃宗羲、王船山等人為個 案,分析了中國知識分子在外族入侵、國破家亡時對民族氣節如何理解和應對,剖 析了他們在文化認同方面的矛盾心態和文化民族主義傾向。由於這些學者都是中國 大陸知識界論爭的當事人,所談又都是現實問題,因此他們的發言比較引人注目, 引起了熱烈討論。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表現會議面對新千年的前瞻性和對青年學者的重視,主 辦者還特意邀請了五位中國(包括台灣)的博士研究生出席,並在最後一天專為這 些博士生和正在攻讀中國學博士的瑞典研究生安排了一場座談。 在閉幕式上,主辦者瑞典「人文和社會科學學術研究委員會」的負責人對會 議的結果表示非常滿意。他還表示,今後將加強和中國的學術交流,比如過去他們 只出資聘請過歐美學者來瑞典擔任客座教授,今後將要多聘中國學者。 此次會議雖然是讓中西學者從學術角度探討中國文化如何面對新千年的挑戰 ,但瑞典官方主辦者的意圖實際上是想更深入瞭解中國文化傳統,傾聽中西學者對 中國文化在全球化國際化情境中未來發展走向的見解。瑞典人也很講究中庸之道, 不僅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時都保持了中立,多年來也熱衷於化干戈為玉帛,在國 際社會經常扮演和平使者和衝突調解人的角色,比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談判, 最初就是瑞典人促成、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他們想探索促進中西文化融匯而不是 擴大衝突的可能性,也是此次研討會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