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對各國的衝擊與因應之道 (加拿大)杜智富 一九七二年美國尼克松總統取消了美元與黃金的掛鉤,引發了國際間匯率的 炒作,由於其中巨大的利益,逐漸形成了國際間龐大的資本市場,隨著此國際資本 市場的壯大與其流動性之增強,尤其是冷戰結束以後,帶來了國際間勞力市場之重 新分配與經濟走向全球化等現象,成為目前國際間最具爭議性的議題。 一方面,經濟發達國家內中下層階級,面對跨國公司把製造業移往第三世界 ,感到束手無策,勞工組織普遍呈現萎縮,加上新科技與網絡的無遠弗屆,造成了 大量的裁員,與巨大的貧富懸殊。甚至有人認為目前西方的民主制度是否能夠應付 這一國際間的經濟巨手都成問題。芝加哥論壇報資深編輯Richard Longworth在他的 力作Global Squeeze 中就持此一觀點。我們看到放多美歐發達國家,在這無形巨手 的威脅下,老老實實地走向削減赤字,降低福利支出等方向,否則後果是嚴重的, 紐西蘭就是其中一例,引起了人們對國家主權被削弱的注視。歐洲聯盟各國就是各 自讓出部分國家主權的實例,用以組建成更大的經濟實體,來面對國際間的經濟競 爭。 另一方面,第三世界國家,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中,得到的是資本,產業與 技術的湧入,所要付出的是環境的破壞,傳統社會發生銳變,國際游資,跨國財團 ,世界銀行都能對第三世界國家說三道四,各國的主權受到嚴重的挑戰,一九九七 —一九九八年間的亞洲經濟危機,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令人擔憂的是第三世界國家 是否能夠在此龐大外力干擾之下,穩步發展,同時能夠提高人民素質,教育程度, 技術等級改革等,政治制度走向開放與民主的國家體制,關鍵在是否能夠利用與駕 御經濟全球化這一機遇,仰或是被經濟全球化擾亂與分化,永遠淪為第一世界的廉 價勞力與貨品傾銷地,這是第三世界國家目前最為迫切的問題,中國尤其首當其衝 。 經濟自由派一向認為,資本市場的完全放任是最有效益的政策,任何人為的 干預,都會造成經濟現象的扭曲,所以主張經濟無國界,並主張各國取消關稅與管 制。今日國際間的游資炒作已達500萬億之巨,這一數字是全球各國每年發展總需求 的60倍,加上電腦聯線,的確是做到了資本無國界的境地,這一巨大資金的流動, 不但是無遠弗屆,而且可以在幾秒鐘之內撤離,它可以是一個國家發展的甘泉活水 ,也可以在瞬間撤走,造成摧枯拉朽,甚至致命性的打擊。 但是人們普遍地認識到,不管資本如何國際化,不管國家主權被削弱到何種 程度,但在可預見之未來,一個國家的社會制度,政治架構與人民福祉的保障等等 ,仍將是每一個國家份內之事,也就是說人類文明仍遠沒有走到建立起全球化價值 ,文化、政治標準與制度的地步。 這一現實即「資本全球化,政治仍然國家化」,可證之於第一世界內,面對 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美法德日間的勾心鬥角,以求力保各國本身利益的一系列作 法,但人們應該可以看到,不管美歐日之間如何鬥法,他們之間是有相同目標的, 即如何保障與維持它們對第三世界的既得優勢,中國目前在沒有建立起一套健全的 民主制度之前,進入WTO是相當危險的事,因為今天在中國當家作主的不是廣大 的老百姓,而是以共產黨官僚階級為基礎的既得利益集團,中國政治前景不穩定, 對中共既得利益集團來說,都是一種長期的擔憂。所以在強大資本的利誘之下,可 以預見中國老百姓的利益將被既得利益集團廉價出賣,中國作為一個廉價勞力市場 ,一個產品傾銷化,被分化,被操縱這一可能性,不可低估。 中國如何因應經濟全球化可以借鏡目前三個實例,即美、日、歐盟的時策, 從民族文化個性這角度來看,日本的產官學架構,可能是中國最自然的反應。但是 日本全國上下一致,齊力對付國際市場,只出不進等惡劣作法,中國第一做不到, 而且要是做到了世界各國也受不了。日本過去是利用冷戰積累了厚實的資本,冷戰 之後,日本再利用這一厚實的資本,一方面不受制於國際資本,另一方面成為了全 球最大的債權國,美歐等國能夠忍受日本侵略性的經貿政策,與向日本借了太多錢 有關。 日本的產官學架構,中國目前只有官這一項,而且是不管老百姓死活的既得 利益官僚集團,所以中國這一點是學不來的,中國最可借鏡於日本的是厚積資本這 一點。有了自己的資本,一不受制於人,二可以按照自己發展的需求操縱自我投資 的方向,日本的厚實資本,來自人民的勤勞與高積累的個性,這些中國老百姓一點 也不輸給日本人,關鍵是中國本身要演變成一個法治的與安全的投資環境,才不致 使目前的既得利益集團,不斷地把本國資本存入各自的私人瑞士戶頭等現象。 歐洲的對策基本上是想維持其原有的社會民主架構,即福利國架構把動盪減 至最低,這個方向主要是受德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引導,這一方向造成的結 果是歐洲失業率持續高企,但優厚的福利制度,使得社會矛盾還能被大眾接受,歐 洲亦自知這一方面不能持久,隨著西歐許多大企業在美國上市後,不能不開始降低 成本,把產業東移至亞洲與東歐等地,歐洲目前最令人擔憂的是其失業率大多數集 中在年輕人之中,造成年輕一代仇外,主張閉國,甚至有納粹興起等現象;歐洲所 採取的因應之道來自於它過去的社會主義傾向,它對來自美日的巨大挑戰,終將不 支,不是中國可以借鏡的範例。 美國面對經濟全球化所採取的對策,最被左派所批評尤其是前幾年,近兩年 來,由於美加達到最低失業率,美國在4%左右,加拿大在6%左右,指責聲浪稍 有下降。美國的作法,最近似經濟全盤自由化。美國任由產業破產,大量裁員,工 業外移,工會萎縮等現象自生自滅,可以說是振蕩療法,但後果是可觀的。今日美 國國債開始下降,國庫每年呈大量盈餘,技術突飛猛進,經濟動能成為世界經濟的 火車頭,人民普遍富裕,雖然貧富懸殊,但社會下層的疾苦,最低工資等問題普遍 不被重視,可說是美中不足,大概也是美國願意付出的代價吧!美國與日本都有中 國可以借鏡之處,值得我們長期追蹤研究。 民主政治的精髓,不在政府如何精明治理,而在於如何建立一個公平,合理 與寬鬆的環境,使人民的才智得以充分發揮,造成一個百花齊放,長治久安的局面 ,也就是西方所說的公平的社會平台,中國目前處境之困難在於如何在走入WTO 的同時,建立起健全的民主政治制度,以致可以有與世界經濟大國交往互利,而不 致被分化,剝削的健康體質。 目前中國民主建設最大的課題是如何建立起一個公平,管理的社會平台。這 一平台內,人的尊嚴與權利必須被國家尊重與保障,人的聰明才智得以發揮,也許 這一平台對內需要稍有傾斜,此一傾斜度之設計與調整,端視中國對技術與產業的 引進時,對本國建設與資本形成等需求而定。 我們說中國未來社會制度的建設是一平台的設計,是因為第一我們認識到西 方民主所創造的巨大動能是來自人在開放的公平的環境中的自發性與積極性,也是 認識到中國政治文化傳統中為官者無所不管等根深蒂固的習性。中共領導人中有如 此見識的人,可以想像為數不多。同時,我們說此一平台的建設在初級階段需要對 有一定的傾斜度,是認識到西方在技術方法,制度與溝通上有巨大的優勢。在完全 沒有管理的情況下,很容易把第三世界國家淪為經濟殖民地,但這一傾斜是輕微的 、短暫的,因為我們同時也認識到最快獲取西方在制度與知識上的優勢,就是引進 西方。 中國民主的建設者,必須認識到在建構一個公平、開放的社會的同時,必須 肩負起保障中國人民長遠利益的責任,筆者認為美國聯邦政府在過去一百多年來在 有關管理、反壟斷與逐步開放管制等方面的做法,是值得我們參考的。 註:本文主要參考數據來自Richard C. Longworth "Global Squeeze"1998 Comtemporary Books. 二000年十一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