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中國「六四」真相》的真假 石若虛 自從今年元月九日《天安門密件》(Tiananmen Papers)英文版出版,並在 海外中文報刊上刊登了部份章節的中文內容之後,「張良」與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黎 安友等人合編的這部中共高層文件究竟是真是假,一直成為網上和媒體的爭論焦點 。因為中文原件沒有出版,由西方報刊翻譯回來的譯文又出自台港背景的譯員筆下 ,一時議論蜂起,性急者長篇大論一一指出哪些詞彙如「運作」、「管道」之類不 可能出自一九八九年的中共大老之口,或者不信鄧小平會說出「擔心被軟禁」的話 (在中文原文中,實為「被管制」),由此斷定這本文件彙編必為偽作,大演「三 岔口」。現《中國「六四」真相》中文版厚厚的上下兩冊終於由明鏡出版社(www.m irrorbooks.com)出版發行,我們終得以一窺廬山真面目,可以從這些原文來評判究 竟是真是假了。 這本書是以時間為經:用「編年體」形式,從胡耀邦去世的四月十五日(均 為一九八九年,下同),到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閉幕的六月二十四日,逐日實錄; 以檔案性質為緯:每天的文件資料的順序,首先是中央高層會議決策記錄;其次是 安全部、公安部、外交部、新聞機構和各地上送的動態,描述學潮和民眾請願情況 和重點事件;再次是海外反應及媒體報導。資料雖然繁雜,但還算眉目清楚。令筆 者出乎意外的是,這些文件,基本上沒有報送機關的刊頭和編號、日期時間,以及 出處,也沒有保持文件原有的格式。儘管「張良」風險壓頂,不可苛求,義憤填膺 ,未宜深責;出版社或許也受到篇幅、技術等諸般制約,但不能不說是遺憾,給考 證其真偽,帶來了麻煩。甄別判斷文物檔案的真假,一般不外乎幾條途徑:推敲文 物來源;探究披露者的動機用心;對照其文字和思想特徵;求證其它來源對人物事 件的記載;以及運用各種方法包括高科技手段,鑒定紙張、油墨、字體、行文格式 ;搜尋有關的能相互參照的人證物證旁證。但是現在我們面對的是一個非常特殊的 個案,以上這些途徑很難用得上:慮及現在仍在中共治下的文件提供者的安全,編 纂者不能洩露文件來源;據稱「張良」帶出來的絕非中共體系報送和下發的文件原 件形式,因此無從驗證紙張、油墨、也不確知印刷字體、格式;由於中共一貫黑箱 作業,對決策過程嚴格保密,很難找到相關人證物證旁證;又因為這些文件不是會 議錄音、原始記錄,是經過中共秘書整理的,便不可能保持語言特徵;因為所有中 共官員都有堅硬的官式用語包裝層和保護殼,他們的思想差異要分辨起來也格外困 難。如此說來,說真,拿不出過硬證據;斥偽,也只是「跟著感覺走」,本書的真 實性,只是由黎安友、林培瑞和夏偉等幾位美國教授在用他們的人格、眼光、學術 聲譽和專業素養在作擔保了!──換句話,如果相信這幾位教授的人格、眼光、學 術聲譽和專業素養,就相信這部文件彙編的真實性;如果不敢或者不願相信他們, 也就不敢或者不願相信其真實性了。 其實則不盡然,這部書如此豐富,不僅「鼻子眉毛一把抓」。以筆者所見, 上面所說三方面資料中的後兩方面,即各機構向中央上送的反映,和國外媒體報導 ,如果只用黎安友教授建議的考察「材料本身所體現的真實性」,不論從內容、角 度,還是從行文、語氣,大陸出來的讀者,基本可以斷定都確證當年中共內部文件 的摘錄。不過,人們關注的重點卻不是這兩方面,這兩方面的文件牽涉許多人,驗 證的難度不大,相應的,對於揭開六四事件真相的價值也相對較小。人們關注的是 上述第一方面,即中央高層會議決策記錄,它們的真實性究竟如何? 前一段時間,在爭論本書的真假時,有一派力主其真的人的論據是:一萬五 千頁文件,如造假得要多少人夜以繼日絞盡腦汁?這麼個彌天大謊要撒得圓圓滿滿 ,讓人看不出一點破綻,要花多高的精力成本,豈非費力不討好?由此推論:這些 文件必是真實的。但他們忽略了這種可能:如果想造假,哪裡需要造一萬五千頁假 ?完全可以有省力高效的思路,即:百分之九十、百分之九十五的文件用不著偽造 ,不妨直接把真貨搬來,而只需把造假的心思集中到那百分之五、之十的文件上。 有了大批貨真價實的經得起推敲的文件檔案墊底作掩護,造起假來才能夠取信於人 。打個比方,售賣假鑽石項鏈,鑽石造假就行了,何必連項鏈上每粒廉價珍珠都造 假?可見,談這本書的真假,其實關鍵只是看上述第一方面文件的真假細看這些高 層會議紀要,還可再分。其中有不少是以前中共通過喉舌公開過的,像趙紫陽「五 四」講話,在亞州銀行會議上講話,以及與蘇共黨魁戈爾巴喬夫的談話,鄧小平六 月九日接見戒嚴部隊軍以上幹部時的講話,等等,這些內容沒有什麼真假需要辨明 。要追究真實性的,是那些過去中共一直守口如瓶的會議,如政治局會議、政治局 常委會、八老會議的記錄、紀要。這些在全書中大約佔百分之五。 全書有這麼幾次兩三個人之間的談話,最啟人疑竇。其中除五月四日趙紫陽 與李鵬的交談之外,主要是涉及楊尚昆的五次小範圍談話。筆者沒有能力一一辨識 真偽,此處只按時間順序,逐段勾勒這六次談話中值得玩味的內容,以待識者進一 步披沙瀝金。●四月二十五日,鄧小平做出「動亂」定性後,李鵬等人離去,楊尚 昆單獨留下來,鄧小平對他說:「這次學潮和反對自由化不徹底有關,和不搞反對 精神污染有關。如果把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工作進行到底,也就不會出現現在這 種情況,特別是反精神污染,只進行了二十天就丟了。」這段話內容並不新鮮,新 鮮的是時間:早在趙紫陽從朝鮮回來對四二六社論表達異議之前 ,鄧小平就對趙不 指名地表達了不滿。●五月四日,趙紫陽的亞行講話結束後,「與李鵬作了一次私 下交談。李鵬一坐下,就對趙紫陽說,『紫陽同志,你的話講得很好,反應不錯。 我在明天會見亞行代表時,也要呼應一下。』」趙紫陽首次系統地對李鵬闡述了對 「四二六社論」的異議:「似乎四二六社論已經成為影響學生情緒的一個結子。我 們能否採取適當的方式,解開這個結子」?他提出這次學潮的兩個很值得注意的特 點。一是學生提出要擁護憲法推進民主,反對腐敗等口號。這些要求其實跟黨和政 府的主張是基本一致的。二是參加遊行和支持學生的人非常之多,各界人士都有。 「要盡快平息事態,必須首先應該著眼於大多數,把多數人的主流肯定下來。我覺 得四月二十六日社論有個問題,就是沒有肯定多數人的主流」。「因此,我主張對 社論做些改變,」而李鵬表示反對,理由首先是「社論是根據四月二十四日政治局 常委會議的精神,特別是小平同志的講話精神發表的」;其次他也認為「這場學潮 的背景極其複雜」,「現在的學潮絲毫沒有減退的跡象,反而出現非法學生組織公 開向政府要挾」。「老同志都認定這次學潮有極少數人在背後操縱,其目的很清楚 ,就是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制度。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從這一點 來說,四二六社論的定性是正確的,不可能改變」。趙紫陽為遷就鄧小平的定性, 又說「我不反對社論中『動亂』的說法」,但「我們還是應該再有一篇東西」,「 著重採取疏導的方針,避免激化矛盾,這樣可能更有助於事態的平息。」李鵬則很 明確地表示反對。以上談話不僅觀點,連口氣都難以挑出破綻。趙紫陽和李鵬表述 自己的意見都充份說理,邏輯嚴密,兩人也都有利有節。不管是哪一派要偽造這樣 的談話,都很難做到如此準確公正。●五月六日,趙紫陽拜訪楊尚昆。談話要點是 趙想說服楊支持改變四二六社論,他想用社論有損鄧小平威信這一點來打動鄧的這 位老朋友:「我聽說北京市的廣大幹部和市民都很震驚,多數人不同意社論的看法 ,罵小平同志」,「我們要維護小平同志的形像,不能把他的形像給損壞了」。楊 說:「我們的看法是一致的。」趙紫陽提出雙管齊下:楊去找鄧,「爭取小平同志 同意改變對學生運動的定性」,「常委這邊的工作我來做」。並透露幾名常委中「 喬石、胡啟立應該沒有問題,姚依林、李鵬可能會聽不進去」,隱約給鄧、楊施加 了「反對鄧小平的意見在常委會上將獲勝」的壓力。●五月十一日下午,楊尚昆去 見鄧小平。蹊蹺的是,六日趙紫陽就拜託楊去勸說鄧,為何楊竟拖了足足五天?當 時情況日急,瞬息萬變,拖延五天甚不合情理。楊尚昆在匯報中兜了一個大圈子才 把話頭拐到了趙的意見上來,但他非常仔細地將自己只擺在反映者、轉達者位置: 「趙紫陽提出要在民主和法制的軌道上解決學潮問題」,「趙紫陽認為,四二六社 論在對學潮的提法上欠斟酌,定性高了。」「趙紫陽主張,對這次學潮,要疏導、 分化,爭取學生中的絕大多數,把極少數反共、搞破壞的人孤立起來。趙紫陽希望 在適當時機對四二六社論的定性作一些改變。」鄧小平果然問到趙的看法所代表的 力量有多大。楊說:「依趙紫陽的估計,喬石、胡啟立可能會同意,李鵬、姚依林 大概不會同意。」鄧小平說:「陳雲同志對我說,『處理學潮就應該像江澤民一樣 有決斷。』先念說,『江澤民既堅持四項原則,又堅持改革開放,政治敏銳,黨性 強,有大局觀。』」楊尚昆附合舉例稱道「江澤民在處理學潮上有一套」。這是本 書所收錄的文件中,元老第一次提到江澤民,說明在學生絕食、趙紫陽被撤之前, 元老已在醞釀備用方案,對趙作兩手準備了。鄧小平借陳雲、李先念推重江澤民的 話,引出楊尚昆的看法,隱隱有把江作為總書記的後備人選來權衡之意。但他此刻 還不打算就此拋棄趙紫陽,於是要楊尚昆安排,「我們三人認真談一談」。●五月 十三日上午,趙紫陽、楊尚昆到鄧家匯報,這是趙在胡耀邦追悼會後第一次見鄧小 平,他先以「匯報思想」的恭敬形式再次闡述對李鵬講過的「這次學潮有兩個很值 得注意的特點」,並陳述「要想平息事態,必須首先著眼於大多數,把多數人的主 流肯定下來」。值得注意的是,鄧趙二人都從戰略高度分析了學潮的深層原因,但 想法南轅北轍。鄧小平認為:「十年最大的失誤是教育,這裡我主要是講思想政治 教育,不單純是對學校、青年學生,是泛指對人民的教育。」「我們堅持四項基本 原則還不夠一貫,沒有把它作為我們的基本思想來教育人民,教育學生,教育全體 黨員和黨部。」趙紫陽則說:「黨必須適應新時代和新情況,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的基礎上用民主和法制的手段解決問題。」他並打著鄧小平旗幟提醒鄧小平:「記 得小平同志在一九八四年就曾經說過,黨的領導作用的重要方面要體現在積極領導 人民進行民主和法制建設上,使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成為真正的法制國家。我覺得 ,我們要利用當前這一時機,在黨的領導下,有計劃、有步驟、有秩序地發展一種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這次談話中,鄧小平 並未明確提出任何處理方針,也未否定趙紫陽的看法,只是催促趙果斷行動:「關 鍵是要解決問題。不要讓人牽著鼻子走。」「要有決斷力。」鄧還抬出「老同志」 來:「老同志們心都焦急著呢。陳雲、彭真、先念、王震還有鄧大姐,包括我,心 裡都急著呢。」又反覆強調了戈爾巴喬夫來訪、而學生要絕食可能造成的國際惡劣 影響。實際上,鄧小平這次談話是告訴趙紫陽:給你最後的機會當機立斷,「不管 白貓黑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只要平息學潮,什麼方法都行,但老同志已經等 不得了,如果你的辦法再不奏效,你就得聽我的了。就在當天,學生進駐天安門廣 場絕食,在鄧與元老們看來,等於宣告了趙紫陽方針的破產。●五月十九日凌晨, 趙紫陽去廣場看望絕食學生。上午,鄧小平打電話給楊尚昆要楊前來,非常生氣地 對楊說:趙紫陽「哭喪著臉,一副很委屈的樣子。實在太不講組織原則了,太沒有 紀律了」。這次兩人談話,引人注目的是鄧小平訴苦:「這次事件爆發以來,我承 受了多大的黨內壓力」。趙紫陽亞行講話出來後,李先念「對我講,這是另一個司 令部的聲音」,「陳雲、先念等都給我打電話」,責備說「學生去天安門就是中央 縱容的結果」,而趙卻不體諒,「一點不配合」。又居然要楊尚昆評理:「在我們 的黨內,我不應該算作是保守的。我戀權位嗎?」鄧小平居然表露了交出權力的意 見:「大家一直圍著我,尊重我。重大事情要我拍板。我的份量太重。對黨對國家 都不利。我是應該考慮退的問題了」。不過,他話鋒一轉,卻將退不了的責任推給 其他元老:「事情明擺著,想退現在都退不了,先念、王震他們會同意我退?」這 次談話最引起爭議的,就是楊尚昆匯報「徐海東大將的兒子」三十八軍軍長徐勤先 對軍委命令「表示執行不了」,這一段描繪竟有了過多坊間報導文學的色彩,說「 為了減輕鄧小平已經很沉重的心理負擔,楊尚昆不經意地」提起此事,而鄧只是輕 描淡寫地說:「軍人,誰都不能違抗命令。徐海東的兒子也不例外。軍隊的事你去 處理吧。軍紀一定要嚴,軍心一定要齊。」不少人以此為例力斥其假:楊尚昆作為 軍委常務副主席,怎麼可能不知道徐勤先並非徐海東的兒子?筆者認為:楊尚昆對 鄧小平講錯、對友人追述時記錯、口誤、友人對「張良」轉述過程中出岔……這些 可能性都不能排除,並不是只能以「文件是偽造的」來解釋這一失實的。比這個「 兒子」更解釋不通的倒是:軍隊開動在即,治軍一貫非常嚴格的軍委主席和副主席 ,對一個集團軍軍長抗命居然漫不經意!尤其是這個軍長還是「將門之子」(儘管 不是事實),難道能不詳加考究他抗命的動機圖謀、下面有無響應,上面有無靠山 ,受何人指使又指使何人,與軍外、國外顛覆勢力是否有聯繫、勾結,鄧小平輕飄 飄說一句「軍隊的事你去處理吧」就一筆帶過?這是絕對無法讓人信服的。白居易 在《長恨歌》中說:「夜半無人私語時」,「詞中有誓兩心知」──「私語時」只 能「兩心知」,兩三個人的談話,若非當事人,他人如何得知?以上所述這些單獨 談話,參加者都只有兩人或者三人,按照常理和慣例,這種類型的機密談話,不會 有秘書在場記錄,不可能留下任何現場文字。那麼,洩露的可能性只剩下當事人事 後對人追述了。一般來說,追述者是不會只追述談話者所談內容本身,而絕不涉及 談話者的姿勢、語氣、環境、氣氛的。尤其是「張良」這樣的人──從他這本書的 序和後記、以及在媒體上發表的文字判斷,他與同伴並未受過多少史學規範訓練, 也不具備這類文件彙編所要求的專業質素,儘管他自己說「盡可能避免加上我們的 主觀評論」,但行文中不小心摻入自己帶有主觀色彩的看法完全是可能的。尤其是 書中關於動作和心情的描述(例如上述趙紫陽與李鵬談話中「李鵬一坐下,就對趙 紫陽說」,以及「為了減輕鄧小平已經很沉重的心理負擔,楊尚昆不經意地對鄧小 平說」,顯然都更像事後對人追述或者再轉述時,混雜了追述者或轉述者的情緒、 想像。難怪中共要從這些蛛絲馬跡,去追查趙紫陽、楊尚昆、萬里等人的家人,他 們的智商並不像人們所以為的那樣低!綜上所述,本書中就算真實性最啟人疑竇的 部份──兩至三人的談話,我認為基本上也是可信的,真正有疑點的,數去數來, 只有五月十九日鄧小平與楊尚昆的那一次談話。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孔之見。 《中國「六四」真相》中文版出版之後,文件的真偽理應受到更嚴格的檢視 。不過這本書出人意外地已經在中共內部引起持續震憾,是不爭的事實。北京對外 的強烈反應、對內的浩大動作,已經無可置疑地證明了這本書的衝擊力,真不真的 問題倒在其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