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曲 「六四」背景 胡耀邦,一個與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民主運動緊密相聯的名字, 一個與充滿活力、富有膽識、公正無私、清正廉潔緊密相聯的名字。 一九八六年隆冬的學生運動,促使胡耀邦被迫辭去中共中央總書記職 務;一九八九年春天的胡耀邦去世,釀成了本世紀最大的中國民主愛 國運動。從一九八七年一月十六日胡耀邦被迫辭去總書記到一九八九 年四月十五日胡耀邦的溘然去世,這二年零三個月的時間,中國的社 會政治經濟狀況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當時的社會政治基礎是否預示 著八九民主運動的結局只能是已經發生的那種樣子?這一場淒烈的八 十年代中國人權慘劇難道真的無可避免嗎?讓我們追溯歷史。 中共高層兩種聲音 一九八六年,是「中國政壇」民主氣氛最為濃烈的一年,也是因此 而大傷元氣的一年。由於中共所推進的經濟改革受到現行政治、經濟 制度相掣肘,使得經濟改革自農村改革的成功後,在提升到更高層次 的城市改革後便開始出現混亂: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官員腐化, 「官倒」猖獗,各種思潮氾濫,信仰危機加劇。由於經濟改革遭遇了 政治制度的瓶頸制約,中共鍾局層出現了兩種不同的呼聲。 一種聲音先強後弱,它以胡耀邦、趙紫陽、陸定一、習仲勳、萬里 為代表,恍較多地肯定了政治改革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強調政治 體制改革的必要性。鄧小平對此表示支持。一九八六年七月八日,鄧 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第一次忱較系統地談到政治體制改革 問題,強調政治體制改革的關鍵是黨政分開。九月十六日,在鄧小平 提議下,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成立中共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 批准由當時的國務院總理趙紫陽、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薄一波、中 共中央書記處書記胡啟立、國務院副總理田紀雲、全國人大常委會副 委員長彭沖等五人組成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為中共十三大設計政 治體制改革藍圖。研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趙紫陽秘書、國家經濟體 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鮑彤具體負責。可以說,中共最高層的民主政治 風氣在這個時候達到了頂峰。 這種聲音先弱後強,它以陳雲、李先念、彭真以及胡喬木、鄧力群 為代表,他們認為「資產階級自由化現象到處氾濫」、「這個黨不抓 不行了」。在這個原則性的問題丘,鄧小平一開始總是深藏不露,並 沒有表明他的觀點。在討論十二屆六中全會的議題時,回對陳雲、李 先念、彭真、鄧穎超等人的強大壓力,鄧小平完全尊重陳雲等人的意 見,並表態「要抓一抓精神文明的問題」。於是,中共十二屆六中 全會召開了,會議的主題就是加強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建設。 這次中央全會有一個外界不知的情節。九月二十八日下午,是全會 的最後半天,時任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的陸定一舉手要求主持人胡 耀邦讓他發言,陸定一說:「我建議決議中刪去資產階級自由化這句 話。因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重在強調建設,和資產階級自由化無 關」。洛通個發言之大膽,無疑給會場投下了一顆炸彈,全場頓時鴉 雀無聲,無人敢於回應。陸的講話第二天就遭到了沒有參加那天下午 會議的中顧委主任鄧小平的批評。決議正式寫入了「反對資產階級自 由化」的內容,中共最高層的寬鬆氣氛由此趨緊。十二月九日,方勵 之所在的中國科技大學率先拉開了一九八六年學生民主運動的序幕。 反映到中共最高層,就是胡耀邦的「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不力,違反 黨的集體領導原則,在重大政治問題上失誤。一九八七年一月十六日, 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胡耀邦被迫辭去中共中央總書記職務。 中共中央下發的一九八七年一號文件,號召全黨、全國全因反擊資產 階級自由化。在這次學潮中,方勵之、劉寶雁、王若望三位知識分子 的黨籍被開除。 到一九八七年一月中旬,持續了一個月之久的全國性學潮得以平息。 與胡耀邦下台的同時,渴望政治改革願望最強烈的陸定了習仲勳受到 了不同程度的批評,中共最高層的民主氣氛一下子跌入谷底。一九 八七年夏天,陸定一從無錫給同為中顧委的副主任薄一波寫信,全 信如下: 一波同志: 我請求辭去中顧委副主任的職務。告老還鄉。 陸定一 七月十五日 陸定一是中共資深的宣傳工作領導人,曾任毛澤東時代的中共中央宣 傳部部長,文革中遭到殘酷迫害,文革後有深刻的對體制的反省。他 的信從一個側固反映了當時中共最高層的壓抑氣氛,也是對鄧小平在 處理胡耀邦問題上的一種不滿。事實上,在清算了胡耀邦後,鄧小平 已經強烈地意識到中共最高層一股企圖全面倒退並全盤否定改革的勢 力。西對複雜的局面,鄧小平與趙紫陽多次談話,要求堅決強調改革, 防止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擴大化傾向,並繼續支援中共中央政治體制 改革研討小組的工作。為此,趙紫陽親自主持下發了中共中央四號文 件,這一文件的最大作用就是將反資產階級自由化嚴格限制在中共黨 內。同年五月十三日,在鄧小平的授意下,趙紫陽發表了進一步堅持 改革的講話,這一講話,實際上中止了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使 改革呼聲又重新高漲起來。 大量事實表明,在強大的反改革勢力回前,鄧小平、楊尚昆、薄一波 與趙紫陽、萬里等表現了空前的團結,這也是能將政治體制改革內容 堂而皇之地寫進中共十三大政治報告中的主要原因。中共十三大政治 報告,除了強調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外,更主要的就是提出了鄧小平 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說到底,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提出, 是鄧小平對付黨內反改革勢力的一個殺手鋼。十三大的順利召開,再 造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聲勢,國內的政治形勢再一次明亮起來。 然而,中國的經濟改革形勢並未因此而改觀。正當人們紛紛議論如何 深化改革的時候,趙紫陽接受了一些經濟學家的建議,試圖開始從價 格改革入手進行「闖關」,不懂經濟的鄧小平完全支持他所信任的趙 紫陽的意見。為了減少阻力,一九八八年五月,鄧小平公開表示支持 價格改革,並提出「長痛不如短痛」,人民日報為此專門發表社論。 這年夏天的北戴河會議,中共最高領導人專門討論闖價格關問題,對 經濟學家提出的十套價格改革方案進行反覆恍較研究,由於工作過於 緊張,會議期間折損了兩員大將:國務院秘書長陳俊生、國家計委第 一副主任房維中。兩人都因腦溢血不得不會議中途到太湖療養。然而, 價格改革並未因堅持改革的領導人個人的意願而一帆風順。北戴河會 議尚未結束,全國就刮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搶購風,引起全社會一片 恐慌。到九月份,全國經濟形勢已變得非常嚴峻。「無級階段是個筐, 什麼東西都往裡裝」這一民間諺語開始為中共最高層的反改革力量提供 了口實,社會上出現的「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的現象更使 那掛至導計劃經濟的革命家惱怒。李先念說,中國經濟已經到了危險 的邊緣。陳雲說,中國經濟亟需調整、改革、整頓、提高。西對難以 控制的物價漲幅,鄧小平也開始不得不擔心了。陳雲、鄧小平、李先 念都分別提議中共中央政治局重新考慮經濟政策問題,並希望在中共 十三屆二中全會中予以明確。根據陳雲、李先念的意見,中共中央政 治局常委、國務院常務副總理姚依林提出了需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 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建議,中共十一屆二中全會通過了這一決定。 至此,趙紫陽的經濟改革以「治理整頓」而宣告失敗。這也使鄧小平 對趙紫陽感到失望。與經濟政策調整緊密相連的是,政治形勢又一次 變得灰暗,中共最高層中堅持政治體制改革的主張也受到了很大的懷 疑,王震就公開地對鄧小平講,「小平同志,不要讓他們(註:指趙 紫陽等)走得太遠了。」事實上,政治體制改革此路已經不通。 經濟形勢嚴峻 一九八九年春天,中國經濟形勢仍然被一團烏雲籠罩。李鵬在七屆 人大二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承認了當時的問題和困難。 李鵬說,一當前我國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物價漲過多, 使人民生活的改善受到一定影響,部份城市居民的實際生活水平有所 下降。經濟工作中急於求成、忽視經濟效益的傾向依然存在。經濟結 構還不合理,特別是能源、原材料供應、交通和通信仍然很緊張。國 家財政還有較多的赤字。不穩定因素雖有緩解,但尚未根本消除。在 新舊兩種體制並存的條件下,在改革舊體制和探索、完善新體制的過 程中,面臨許多新的矛盾。中央與地方、國家與企業、集體與個人、 計劃與市場等基本經濟關係尚未完全理順。隨著市場逐步開放和商品 貨幣流通日益擴大,許多法規和制度有的尚未建立,有的不夠健全, 有的執行又不夠嚴格,管理監督也沒有跟上,偷稅漏稅、行賄受賄、 敲詐勒索、假冒偽造等惡劣行為時有發生;一些幹部以權謀私,甚至 貪污腐化;一些政府機構官僚主義嚴重,一些部門、地方和企事業單 位奢侈浪費驚人。 三月三十一日,國務委員、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李貴鮮在各省、自治 區、直轄市黨政一把手會議上強調了全國金融形勢的嚴峻。李貴鮮的 講話指出: 日前貨幣、信貸情況很不樂觀,金融形勢仍然是嚴峻的 日各專業銀行預計到三月底只恍去年底增加百一十億元,恍去年同期 少增加一百五十億元;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已陸續拿出二百億元短期 專項貸款,這是歷史上沒有過的。到一九八八年底,銀行信貸資金 運用總量為一萬二千億,其中,財政透支三百二十五億,財政借款三百 五十七億,加銀行購買的財政債券等,用於支援財政的資金七百九十 三億元,這些資金實際」已用於吃飯。到一九八八年底,我國外債余 額已達四百億美元,而全部外匯儲備總額只有一百八十.一三億美元。 從資金運用情況來看,不僅存款準備金已經動用,而巨季度中央銀行 已投入二百億元,各專業銀行的資金已經到了死水位。所以,些地方 銀行同志說,一九八八年是難忘的一年,一九八九年則是難過的一年, 這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嚴峻的經濟形勢隱含著錯綜複雜的政治形勢,在突發的社會事件即 將到來之前,社會各界的心態到底如何呢? 治安狀況惡化 據最高人民法院報告:一九八八年,全國法院審結的經濟犯罪案件 達五萬五千七百一十件,是建國以來最高的,其中,判處貪污案件被 告人八千四百二十八名,判處受賄案件被告人一千五百八十四名,判 處投機倒把案件被告人一千六百九十九名,判處走私案件被告人一百 九十八名。一九八九年」至三月份,全國法院又受理了一萬五千七百 八十七件經濟犯罪案件。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報告:一九八九年一至三月份,─共立案查處構成 犯罪的貪污賄賂案件六千四百三十三件,」上年同期增加一一十六. 六%,占立案的各類經濟犯罪案件總數的七十一.八%。其中行賄受 賄犯罪尤其突出。檢察機關共立案一千三百一十八件,比上年同期增 加七十八.四%。其中查處貪污受賄在萬元以上、擔任縣團級以上領 導職務的重大案件一千三百三十八件,比上年同期增加了─七倍,涉 及縣團級以上幹部六十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五十八%。 嚴重的經濟犯罪,嚴重的官員腐敗,導致嚴重的社會治安惡化。據 公安部報告:僅一九八九年第一季度,全國的發案率就達五十六萬起, 比一九八五年全年的五十四萬起發案率還多十一萬起。湖南省委向中 央的報告很有典型性,不妨摘錄如下: 今年以來,我省各級公安機關積極開展整頓社會治安的總體戰,雖 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治安形勢仍然嚴峻,群眾對此意見紛紛, 強烈不滿。 今年以來,一些群眾經常就社會問題來信,或舉報兇犯,或發表感 慨,字裡行間充斥著埋怨、憤慨和不安之情。有些來信說,現在是 土匪、強盜、扒子越來越多了,壞人的氣焰越來越囂張了。過去打了個 人都不得了,現在殺個人卻好」宰隻雞一樣;過去土匪搶劫只敢在深 山僻壤處搶,現在搶到大城市裡,搶到火車、汽車、輪船上來了;絕 跡多年的賣淫、娘娼等都在死灰復燃;至於賭博、爭水爭地鬧糾紛、 搞宗族械鬥等,其次數之多、規模之大和造成的惡果,都超過了解放 以來任何時候。 據我省公安部門分析,常前治安形勢嚴峻主豐表現在五個方向:一 是搶劫、盜、詐騙等刑事案繼續猛增。一季度全省共立各類刑事案件 一萬四千─四十起,其中大案一千七百三十九起,特大案件一百一一 十五起,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五十.七%、九十五.八和五十一了 四%。二是犯罪團伙活動囂張。一至一百,全省共查獲各類犯罪團伙 六百…十五個、一千一百八十一一人,其中盜竊、搶劫團伙五百四十 五個、一千九百四十人,均佔八十八%以上。三是一些縣市盜墓成風。 一九八七年以來,長沙市被盜掘墓葬一千七百多塚,其中明清古墓上 千塚。武岡縣去年四月以來被掘墳墓五千三百多塚。四是賣淫、賭博 等醜惡現象更趨嚴重。一季度全省共立各類治安案件一一萬五千多起, 比去年同期上升十七.一%,共罰款一百七十五萬多元,沒收財物折 款一千九萬多元。其中賣淫奸宿和製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案件分別比 去年同期上升六十一了三%和八十%。賭博之風更是越來越凶,由 偷 偷摸摸發展到公開化。五是集體上訪、遊行及各種鬧事苗頭增多。因 山林田土、墳山糾紛引起的村與村、縣與縣之間的群眾性械鬥不斷發 生。有的為了戰勝對方,竟自造土槍土炮,有的衝擊縣人武部搶奪槍 支武裝自己。 今年以來刑事、治安案件大幅度上升的原因何在?公安部門的同志 認為,犯罪分子捐工活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圖財。據統計,這類大案 佔全部大案的八十一%。導致圖財案件猛增的具體原因,一是現金管 理失控,鈔票滿天飛;二是高消費生活方式的刺激誘發一部份人走上 非法謀財的道路;三是一些單位內部安全意識淡薄,防範措施不落實; 四是破案率不高,打擊處理也不及時。全省一季度重特案破案率為七 十三.三%,比去年同期下降六%;盜竊大案破案率僅為六十八%, 有的縣市只有百分之四五十。 省委常委對造成這種治安局面的原因也作了分析。大家認為,最直 接的原因是,有吆地方把社會治安視為公安部門一家的事情,一些黨 政領導機關基本上沒有管,以致綜合治理搞不起來,效果不好;法制 不健全,存在有法不依和執法不嚴的情況;實行辦案收費提成,罰款 減刑免刑的辦法,給犯罪分子有機可乘;辦案執法隊伍的數量和質量 都適應不了形勢的要求,不僅破案率低,有的甚至參與作案,影響 很 壞;社會上見義勇為的行動在不少場合得不到支援和保護,造成邪氣 上升,正氣受壓。有的同志指出,根本原因是我們放鬆了思想政治工 作。大家都朝錢看,滿腦子都在想錢,致使好吃懶做、嫖娼逍遙、偷 扒搶劫、貪污賄賂、爾虞我詐等醜惡習氣和犯罪行為充斥了各個角落。 有的同志激動地說:放鬆了思想政治工作,敗壞黨和民族的傳統美德, 是我們的最大失誤,現在該是認真正視和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了! 同樣,嚴峻的社會治安狀況已經深入到最與世隔絕的監獄。據司法 部的報告:一九八九年二月八日,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西南緣的一所 勞改農場發生了裡獄事件,八十多名犯人手持鐵錘、比首等凶器,殺 死幹警,佔領監區,扣押人質、焚燒房屋,致使十人死亡。據自治勞 改局反映,去─年全區二十三個勞改場所共發生哄監鬧事等大案十一 起,九十六名犯人越獄潛逃,三名幹警被殺。 軍隊思想狀況 一九八九年一月,總政治部在給共央的報告中反映:當前部隊官兵的 現實思想問題儘管多種多樣,但大都與利益問題有關。可以說利益問 題成為當前軍營中普遍關心的焦點,其突出表現是: 一,認為軍隊利益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多年來軍費基本沒有增加, 扣除物價上漲因素,他們希望能夠有計劃 有步驟地改善武器裝備,否 則一日餚事,將會影響執行戰鬥任務。 二,認為軍隊財產和軍事設施沒有得到國家法律的可靠保護。近年 來,軍事設施被群眾隨意破─壞和侵佔的事件屢有發生,沒有得到有 效制止。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生產規模的擴大,軍地之間 經濟糾紛 增多,利益矛盾突出。他們認為,部隊要走自我發展的路子,要搞農 副業生產和生產經營。 三,認為軍隊官兵的物科丕活水平沒有隨科人民群眾的生活改善而 有所提高,因此,人心思走的問題也比過去突出了。 四,國家對軍隊轉業幹部的安置缺乏穩定的法規性政策,隨意性大。 安置工作一年不如一年。幹部擔心政策變,普遍感到遲走不如早走。 五,在軍隊與地方的交往中,有些群眾對軍隊的理解和尊重意識減 退,關心愛護子弟兵的熱情低落。像國家已有明確規定的軍屬優撫, 幹部家屬隨軍、就業,傷殘人員的安置等政策,具體落實起來困難很 大。 一九八九年三月,中央軍委辦公廳特別就八十年代中期以來的「軍官 家門化」現象進行了調查。報告指出,一九八五年以來,不僅地方部 隊的軍官已基本實現「家門化」,而且駐地條件較好的野戰部隊也有 不少軍官「家門化」。據某集團軍調查,家在營區周圍五十公里以內 的部隊軍官約占軍官總數的三十%,營以下已婚軍官中占近三分之一 了顯而易見,軍官「家門化」解決了軍官家庭的一些實際困難,但給 部隊建設卻帶來了新的問題。 一是帶兵人脫離兵的現象日益嚴重。 家門化軍官,多數是基層的帶兵人。如某旅七十四名家門回軍官中, 有五十一名是基層軍官,其中十一名又是連隊主官。每逢星期天或節 假日,這些家在附近的軍官回去休假,有的連隊僅留一名排長值班, 容易造成部隊失控,不僅淡化了同士兵的感情,而且刺激和加劇了士 兵私自回家的慾望。調查結果表明,「家門化」軍官所在的連隊,士 兵私自離隊的問題及其他連隊嚴重。 二是造成軍官隊伍的鬆散。為了滿足家門回軍官回家料理家務的要求, 當前不少單位改休年假為月假,有的軍官月假照常休,事假經寫請, 紀律渙散,組織觀念淡薄。另外,家門回軍官很容易受地方不正之風 影響,形成複雜的人際關係,產生不利於部隊建設的消極影響。三是 軍官的正常交流調動遇到阻力。有的家門回軍官把離家五十公里以外 的部隊看成是「邊遠部隊」,不願到那裡去工作。一日需要調動,便 提出種種籍曰和理由,甚至以撂擔子、轉業相要挾,大大增加了軍官 合理流動的難度。四是士兵利益受侵佔的現象突出。有的軍官家屬來 隊,「支自家的鍋,煮連隊的米」,不僅不交伙食費,還要索取伙食 費。有的軍官甚至授意或默許給養員把連隊的副食品往自己家裡送, 在士兵中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一九八九年四月,針對軍隊長期來沿用的「一竿子插到底」、日原 本本傳達上級指示」、責兩頭帶中間」陳舊工作方法,北京軍區在召 開軍區基層建設工作會議的基層上,對當前的部隊思想政治工作向中 央軍委提出了三點建議:了樹立層次領導觀念,書量少搞「一竿子插 到底」。一些領導幹部和領導機關喜歡「一竿子插到底」,習慣於搞 什麼「定點掛鉤」、「分片包干」,看起來工作很深入,指導很具體, 實際上是上級干了下級的活,把本來屬於下級幹部職權範圍內的事情, 一古腦兒包了下來,打亂了基層正常的工作秩序,也助長了基層幹部 的依賴心理。六十三集團軍斤長說,在軍隊領導體制中,各級有各級 的領導職責、管轄範圍、工作對象,通常情況下,應該是一級抓一級, 畫量減少不同領導層次都抓一樣的事。凡屬基層有權也有能力解決的 問題,一般不要越位處理。一是傳達貫徹上級指示要講效益,不能機 械地提倡「原原本本不走樣」。當前不少領導幹部傳達貫徹會議精神 和文件精神祇是一味強調「原原本本」,結果逐級傳達變成了逐級念 文件,脫離了部隊實際。北京軍區後勤部政委說,一九八八年部裡先 後召開和收聽上級電話會議二十一次,每次機關都要抽三、四個人連 夜整理錄音,加班列印,耗費了不少人力物力,卻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希望今後團以上領導機關對上級機關和領導的指示,應該進行「調節、 分流、變壓」,從部隊實際出發,決不能照抄照傳,搞「上下一般 粗」。三,「抓兩頭」並非抓兩頭,要在「帶中間」和「幫後進」上 下功夫。三十八集團軍政治部主任認為,一些領導同志在抓連隊建設 時往往偏愛先進連隊,要什麼優先給什麼,出了問題也護著;對後進 連隊則關心不夠,甚至不願到那裡去,致使先進連隊與後進連隊的差 距越拉越大,這樣的先進其實沒有實質性意義。 三月三十一日,瀋陽軍區司令員劉精松在對部隊經過近兩個月的實地 調查後,認為當前部隊官兵對形勢教育冷漠的主要原因,與教育者 思想保守、教育模式陳舊有密切關係。為此,他就如何深化部隊官兵形 勢教育向中央軍委提出三條建議:一要破除把形勢教育簡單搞成「大 好形勢教育」的模式,要說真話,道實情,把形勢的本來面目向群眾 講清。要堅決制止採取詭辯的辦法,拐彎抹角地把問題說成是成 績。」如把大米漲價說成是吃細糧的多了,是生活水平提高的標誌; 把經常停電說成是工礦企業增多,是生產力發展的標誌等。這樣,群 眾聽了不但不信,更會產生逆反心理。要破除「成本大套、照本宣 科」的教育模式,抓住人們關心的問題,從身邊的事情講起。一定要 對幹部戰士關注的問題,由近及遠,由具體到一般,解開大家的思想 扣子,統一大家的認識。三要破除「教行脫節」的教育模式,把講大 形勢與優化小環境結合起來,增加形勢教育的說服力和可信度。如請 反腐倡廉,如果本單位領導說一套做一套,收禮受賄,處事不公,就 必然形成「台上他講,台下講他」的現象。 地方高官建議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中共天津市委書記、天寧蟲巾長李瑞環談了對 時局的看法。他認為,改章時期巴現局部、暫時心理失衡是難免的, 在某種程度上講並非壞事。採取正確的補償方式,積極控制和引導 社 會、o理在新的基礎上達到新的平衡,為關鍵階段的改革作好心理準備, 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李瑞環向中共中央提了五點建議: 一,整頓官風、清廉政治、明確社會角色規範。作為低層次的社會 意識,社會心理歸根結蒂是由社會存在決定的。要恢復群眾的信任, 消除普遍存在的逆反、心理,各級領導首先要先憂後樂,為群眾作表 率。從中央做起,首先管愛。同級幹部,包括他們的老婆孩子。洛通 樣一級管一級,官風帶含了風 ,黨風帶民風,就能政通人和、上下了 o、共擔風險,共渡難關。目前的主要傾向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只 要中央動真格的,這個「老大難」的風氣問題並不難解決。懲罰必須 達到一定強度才能收到效果,「治亂世用重刑」。對腐敗現象不能視 而不見或處理太輕。我們現在要收民心,沒點堅決措施不行。對貪污 受賄、弄權瀆職的,必須嚴懲不貸。 二,加強改草理論研究,為人們調通心理、更新觀念建立「參政座標 系」。十年前的真理標準大討論,為今天的改革開放作了心理準備。 而目前的情況是,改草的理論大大落後於改草的實踐。十三大提出的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框架,亟待具體化、系統化。如價格改草, 這幾年幾上幾下,如果不從理論上把這一問題講清,人們無法預測今 後的變化,無法制定自己的行為對策,不知如河調適自己的心理,就 必然在改革面前不知所措,惶恐不安。 三,注意發揮新聞媒介的「安全合」效應,保持群眾情緒渲洩渠道暢 通。群眾情緒直粗不宜細,正像高壓鍋氣壓超限就會爆炸。新聞媒介 如能及時反映群眾意見要求,將是保持社會、心理平衡的一個「安全 閥」。要讓這只安全閥真正起作用,關鍵是要增加透明度。要敢於腦 及改草實踐和社會心理中的敏感問題,不□避矛盾。新聞媒介應成為 群眾參政議政、社會協商對話的重要渠道,要在存小異的基礎上求大 同。 四,在改革不能給人更多實惠的陣痛時期要特別注意解決好社會分 配公平問題。隨著收入差距的拉開,相對水平下降使相當一部份人體 驗到不公平,產生不滿情緒。考慮到我國人民幾十年吃「大鍋飯」, 考慮物價、工資改章在一段時間內對人們生活可能造成的困難,當前 在處理經濟發展中效率與公平的關係時,要特別注意公平問題。必要 時寧可暫時犧牲一點效率以避免社會動盪。 五,清除精神文明建設中的「斷檔」現象,振奮民族精神。現在農 民不大可能鬧事,城市中只要工人這個大頭穩住了,就不會出大的亂 子。眼下正是需要統百籍心、統一認識之日,也恰是相當兀丕業思 想 政治工作削弱之時。雖然十一屆六中全會對精神文明發了」個決議, 但只停留在紙面上。現在中央對各省市、各省市對下面既無部署又無 檢查,不聞不間,應該引起重視。一九八九年三月一千七日,以改革 著稱的瀋陽市市長武迪生向中共中央、國務院建議反思十年改草。武 迪生在報告中說,十年改車成績不容否定;十年改草經驗非常豐富, 不能丟掉;十年改革方向正確,要堅定不移。在充份肯定十年改革成 就的同時,也要進行深刻反思。武迪生說,目前社會經濟生活中出現 的很多問題,除了客觀原因外,主觀上是由於工作指導上的失誤造成 的,其主要表現為「急」、「偏」、「軟」、「散」、「淺」: ─急。改革上急於求成,建設上急於翻番。這是「左」的思想影響 沒有清除的反映。一些改革措施上台時,沒有充份考慮生產力發展水 平和群眾承受力,事半功倍。 二偏。思想方法絕對化,缺乏辯證法。在處理經濟環境與政治環境、 改章與發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宏觀與微觀、新體制建立與幹部 隊伍素質等關係上有較大的片面性。 三軟。在宏觀管理上手段不硬,辦法不多,老辦法多,新辦法少。 對如河運用商品經濟知識進行宏觀管理缺少經驗。 四散。改草上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和隨機性,缺乏全面研究、瞻前顧後, 往往一套好的改革措施出台後,因配套措施不完善而不能奏效,甚至 引起新的社會矛盾。 五淺。改草求新不求深,改草一個跟著一個,在完善和深化每一項改 革上做文章卻不夠。 李瑞環、武迪生的建議相當程度上代表了很多地方高官的看法。 青年的苦惱 一九八八年十月至十一百底,全國政協婦女青年聯合委員會、共青團 中央對全國青年的思想狀況進行了一次歷時三個月的全國性調查。這 是一次規模宏大,富有權威性的調查。調查報告於一九八九年三月份 完成,並報送中共中央、國務院。現摘錄該份報告的第三部份的第一 節。 青年的思想主流是好的。但是,在目前社會環境沒有得到根本治理 的情況下,青年問題上潛伏著十分尖銳的矛盾,對這些問題不認識或 處理不力,將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政治上,青年特別是高文化層次的 青年中存在著幾種不安定的因素。如果處理失當,矛盾一日籐化,很 可能衝擊改革、衝擊國家的安定局面。 在對待四項基本原則的態度方面。大部份青年主張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但主要是以農民和軍人為主的青年群眾。認為沒必要堅持的,雖只佔 三.三五%,但卻集中在研究生文化層,從職業看,這部份人以教師、 學生和科技人員為主。明確表示馬列主義不適合我國改革開放的,占 九.七五%,這已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恍例,其中又以研究生文化層次 卓然突出。調查問卷中,認為改革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融合的, 佔二十.二一%,其中大多數仍是研究生和大學生文化水平的青年。 這說明了高文化層存在的思想混亂。 2)對中共黨風方面。對於一九八八年夏季的搶購風,認為這是人民不 信任政府的表現的人占三十了五%,持這種意見者又是高文化層次的 教育和商業工作者。在被調查的青年中,相信黨風會越來越好的僅佔 二十二.八%。對於今年黨風的估計,有兩種意見並列:一是二十四. 五%的人認為和去年差不多;二是二十.三%的人認為會比去年更差。 把十三大前後青年對黨和政府的信任程度作一對此,認為信任程度提 高了的佔二十九.七%,認為信任度降低了的也佔二十九.一%。 二者幾乎相等。 3)對學潮的評價方面。青年看法與黨中央對學潮的處理方法相去甚遠。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問卷中的贊成學潮的諸項意見,與成年人問 卷中所得結果幾乎完全一致。這應該視為不安定的思想基礎。下列問 題及贊成與反對之如下:學潮是青年人表達自己意見的一種方式(五 十九.二四%比八.一六%);學潮是青年人對社會弊端的一種反抗 (五十七.四%比十三.三二%);學潮不是學生愛鬧事的表現(四 十九.二七%比七.七八%);學潮並未擾亂中央改革的措施(三十 七.六九%比九.一七%);學潮是學生愛國主義的表現一三十八. 九一%比十七.一二%)。可見,壓倒多數的青年肯定學潮。同樣的 問題,在成年問卷中的結果,其贊成與反對之比如下:學潮是青年人 對社會弊端的一種反抗一六十.一三%比十二.二九%);學潮是青 年人表達意見的一種方式(五十一.八三%比十二.二一%一;學潮 不是學生愛鬧事的表現一四十二.五二%比八.三一%一。青年和成 年這種」致的態度,值得引起嚴重關注。 4)對改革的信心方面。青年對各項改革十分敏感,對物價上漲表示 不安,認為亂漲價是自己最大苦惱的佔六十三.七九%。對住房制度 的改革主要持三種意見:改要一律改,不給任何人特權;提高房租 和 出售住房的同時必須提高職工工資;提高房租和出售住房必須發放住 房補貼。這和中央有關決策部門的政策規劃大不一樣。調查中發現, 十三屆三中全會後,青年對改革的支援和參與意識有所減弱,對改革 的方向和前景發生懷疑,對改革的利益目標發生懷疑。很大一部份關、 心改革前途的青年,由於沒有通暢的渠道,他們的見解和思考得不到 社會的重視。 5)對社會風氣方固。由於社會風氣惡化,嚴重損害了青年成長的環 境,反腐敗鬥爭如果沒有實質性進展,也易激起青年的不滿情緒。問 卷中,青年認為地位陞遷在實際生活中並不靠踏實工作和求學深造的 成績,而是憑藉父母的權勢或領導欣賞當官。大多數青年推測,今年 的社會風氣會比去年差,並認為現在的社會風氣」十三大前更差。這 種日趨惡化的社會風氣,與信奉自我是一切言行的出發點和歸宿點的 那部份青年(二十.四九%)相結合,就可能出現為尋求個人出路而 搞異常政治行普遍認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並不是全面、系統的傳播。 有的說,中國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是不符合事實的,事實是毛澤東 等人倉促地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中一些對奪取政權有用的東西,如無產 階級專政、暴力革命等;有的說,「五四」運動傳播的只是傳統文化 可以接受的、經過了東方農民文化改造的、變了形的馬克思主義。因 此,應該研究馬克思主義是如何在中國變形的,而不是如何傳播的; 有的說,儒家化、農民化的馬克思主義不是文化,所以,新民主主義 革命在軍事上是農村包圍城市,在文化上也是如此,是農民文化摧毀 了城市的精英文化。毛澤東遷就了農民文化,使農民文化形成了高潮, 導致了以後的失誤;有的甚至說,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勝利的提法值 得懷疑,馬克思主義現在已經成了中國發展的阻力而不是動力。 三,關於「五四」運動與傳統文化 絕大多數中青年教師認為,「五四」以來凡是進步的知識分子都主張 全盤西化,他們的目的是要使中國充份世界化和現代化,現在我們不 是繼承傳統不夠,而是開放不夠。有一種觀點認為,精華和糟粕難以 完全分開。特別在哲學層次裡,由於時代不同,同一個觀念在前工業 化社會裡可能是糟粕,在後工業化社會裡則可能是精華。總之,傳統 文化與前工業化社會是不相適應的,因此必然引進西方文化加以改造。 四,關於「五四」精神 一種有代表性的觀點認為,「五四」精神最本質的東西是個性解放, 民主、科學只是在「五四」前為陳獨秀等少數人所倡導,「五四」以 後個性解放便成了真正的主題。個性自由、個性獨立、個性解放是 「五四」的精髓。有的說,發揚「五四」精神,應該高揚人性,高揚 民主、科學,使人真正覺醒,成為真正的人,應該著重討論民主問題, 討論民主、科學為什麼在今天被中斷了,目前的主要任務是反封建。 五,文化研究與新文化建設 最基本的觀點是,當代文化的核心問題是知識分子問題。知識集團是 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對知識分子的態度反映了對生產力標準的態度。 文化研究必須具有社會批判意識,知識分子應擔負起批判、監督社會 的責任。我們引進了西方的商品經濟,卻缺少西方批判商品經濟的文 化土壤。 六,關於如何紀念「五四」運動七十週年 三分之二以上的中青年教師強烈要求減少官方色彩、紀念色彩,以反 思為主,而不是以紀念為主。有的提出,甚至要減少建立新信仰,尋 找新道路的色彩,要少談主義,多研究問題。有一種觀點更認為,不 要帶著功利主義的目的紀念「五四」運動、捧「五四」運動,否則捧 什麼臭什麼。「五四」運動是唯一聯繫青年的精神紐帶了,把「五 四」運動再捧臭了,中國真要成為一盤散沙了。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三日,中共四川省委向中共中央辦公廳緊急報告。 報告稱,十二月一日、二日,西南交通大學校園內連續發現多張大字 報,煽動知識分子起來鬧事。其中一日那張題為「一二九告全體臭老 九書」,其落款為「中華全國十二月聯盟」,影響面很廣。這張大字 報寫道:我們的財富,斂聚在一小撮民族敗類手中,而真正的千千萬 萬勤奮工作的人們卻掙扎在水深火熱之中。我們這幫一貫善於忍受的 人們,已經忍無可忍了。我們要活!我們要生存!!」「政府當局口 口聲聲唱著十年改革成就的高調,難道物資困乏,通貨飛漲就是他們 所叫囂的所謂十年改革成就?難道我們歷經十幾年寒窗之苦而最終收 入還比不上一個賣瓜子的,這就是他們的所謂尊重人才?」「為了中 華民族的生存,站起來,面對將要出現的屠刀,衝上前去,向那些皇 宮的大老爺們大吼幾聲:中華民族將被引向何處去?!中國的臭老九 們,還要不要生存?!」「讓民、心不古」和「苦悶與吶喊」兩篇大 字報,更攻擊黨的領導,並煽動每一個嚴肅的中國人,特別是青年人 起來戰鬥,並要求老一輩支援他們的行動。收到報告後,中共中央辦 公廳立即責成中共四川省委採取果斷措施,做好各方面工作,確保 「一二九」前後不發生問題。 一九八九年三月,中共上海市委就上海五十一所高校青年教師的工作、 生活狀況向中共中央、國務院作了反映。報告稱,上海五十一所高校 二萬六千六百0三名專職教師中,有一萬0七百八十一名為三十五歲以 下的青年教師,佔四十.五三%。由於在住房分配、職稱提升、工資 提高、出國進修等方面都很難輪得上自己,導致人心不穩、行為躁動, 厭教、棄教現象十分普遍。如上海交通大學的結婚用房只能解決到男 的三十三歲,女的三十一歲,但全校二十八歲以上青年教師就有三百 三十八人,其中多數要求學校解決結婚用房,已出現一間單身宿舍居 住三位懷孕女教師的情況。一九八五年以來,每年只能解決青年教師 的結婚用房二十五戶左右,只佔留校師資數的八分之一,上海外國語 學院一九八八年畢業學生暑七十人,沒有一人主動願意到教育戰線當 教師,學校只能強制性分配二十五人到高校當教師,結果仍有七人不 到單位報到;上海財政大學的青年教師流失率為二十三.六%,上海 工業大學的流失率為二十五.七%;報告指出,青年教師生活和工作 中的實際困難難以解決,是導致一些青年教師積極參與一九八六年上 海高校大規模一「學潮」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促使大批青年教師 「脫離苦海」、千方百計爭取出國的一個重要原因,全市五十一所高 校調查表明,九十%以上青年教師想出國,上海醫科大學公派出去的 二十八名留學人員,有十九名逾期不歸。報告最後稱:穩定青年教師 的人、心,增強青年教師的凝聚力,已是高教界甚至社會各界的普遍 願望。否則,青年教師在思想上和行動上的不穩定,將對社會安定 尤其是高校安定造成一定威脅。 知識精英呼籲大赦 事實上,自從中共開除了方勵之、劉賓雁、王若望的黨籍,開展反對 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以後,民主力量在兩個方因仍然獲得了相當的進 展。一方面,一部份知識分子繼續走體制內改革之路,成為當權的改 革派系的智囊;另一方面,則是知識界精英進行著廣泛的社會啟蒙工 作,大力宣傳民主政治和人本主義。兩股力量在各個領域向政治保守 勢力、舊體制、舊意識發起挑戰,在社會上特別是青年知識分子中起 了相當大的作用。 一九八九年一月六日,方勵之致函鄧小平,要求值建國四十年和「五 四運動」七十年之際二在全國實行大赦,特別是釋放魏京生以及所有 類似的政治犯」。這「無論對魏京生本人作如何評定,釋放他這樣的 已經服刑大約十年的人,是符合人道的,是會促進良好的社會風氣 的」。 一月二十八日,一批在社會上有相當影響和地位的知識分子聚集在北 京西便門的都樂書屋,開始發起「新啟蒙沙龍」。國家安全部向中 南海的《電話摘要》記述了這一經過。茲摘錄如下: 一月二十八日下午,一批有相當社會地位和影響的理論工作者在都樂 書屋聚會。會議由來自上海的著名文藝批評家王元化主持。會議開始 不久,即由蘇紹智介紹最近考察束歐幾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情況,隨後 大家主要圍繞蘇紹智的發言並結合我國國情進行討論。晚八點左右, 異議分子方勵之來到會場,並即興發言,方說,「最近,我給鄧小平 寫了一封信,要求實行大赦,釋放魏京生。」並說「共產黨鬥,我們 應該採取各種方式來進行,過去我想到在黨內鬥,所以我在科技大學 就讓研究所所有的人都入黨,現在看這種方式不行。現在我們要從黨 外、體制外進行鬥爭,要有更多的實際行動。」方的發言完後,沒有 人接著方的發言繼續。約二十分鐘後,散會。參加這次聚會的有一百 多人,他們中有蘇紹、王若水、李洪林、吳明瑜、於浩成、金觀濤、 張顯揚、包遵信等,老同志童大林、胡績偉、李昌、李銳、秦川也參 加了這次聚會。有美國、法國、意大利等一些外國記者在場。 二月十三日,由詩人北島策動北京文化學術界知名人士聯名公開致函 卡國人大和中共中央,呼應方勵之的一月六日公開信,參加簽名的有 吳祖光、冰心、張潔、吳祖湘、湯一介、張岱年、嚴文井、馮亦代、 蕭干、金額濤、李澤厚、龐樸、包運信、蘇紹智、王若水、陳軍等 共三十三人。此信全文如下: 我們得悉方勵之先牛於一九八九年」月六日致鄧小平宇席的公開信後, 深表關切。我們認為,在建國四十週年和五四運動七十週年之際,實 行大赦,特別是釋放魏京生等政治犯,將會創造一個有利於改革昀和 諧氣氛,同時也是符合當今世界日益尊重人權的普遍潮流昀。 二月十六日,留美學者、中國民聯成員陳軍在京舉行記者招待會,廣 為散發方勵之致鄧小平昀信和三十三人的聯名信。周恩來的遺孀鄧穎 超,在看到三十三人聯名信中有她的好友、老作家冰心的名字時,說 「她糊塗了」。二月二十一日,冰心在接受相港《晨報》記者採訪時, 就此作了解釋,說「自己是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簽名的」。 二月二十一日,陳軍致信全國人大常委會,呼籲把魏京牛等人大放問 題列入全國人大需委會議事日程,並以民主方式作出結論。二十三日, 陳軍與北島在京舉行記者招待會,宣佈成立「一九八九大赦工作小 組」。公安部的報告指出,「據一些簽名者說,陳軍用蒙騙的手段征 得了一些人的簽名。」「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次這麼 多人聯名上書,更是第一次公開宣佈成立組織要求政府大赦釋放政治 犯。」「必須密切注意這一新動向。」 二月二十六日,由胡績偉主持,在首鋼召開中國民主問題研討會,許 良英、於浩成、李洪林、張顯揚等六十餘人參加。會後,由許良英發 起首都科教界人士公開致信中共中央並領導人,呼籲加速政治體制改 草。參加簽名昀有錢臨照、王淦昌、施維嵐、葉篤正、汪容、於浩成、 張顯搗、李洪林、包遵信、吳祖光等四十二人。此信主要內容如下: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十年確是建國以來最好的時期。然而今天,改革 在前進中遭到嚴重障礙:腐敗成風,「官倒」猖撅,物價飛漲,人心 渙散,教育、科學、文化事業面臨嚴重危機。我們這些長期戰鬥左斗 研、教育、文化第一線的老年和中年知識分子,本著為國為民的社會 責任感,以赤誠的愛國心,懇切地向你們提出如下建議: (一)在堅持改革、開放的前提下,畫力使政治體制改革(即政治民 主化)同經濟改革同步進行。政治民主化(包括法治)是經濟改草和 整個現代化事業的必要保證。只有實現民主化,人民才能充份發揮下 動性和積極性,改革過程中所出現的難以避免的困難,全國人民會樂 息共同承擔,通過群策群力,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而且,實現民主, 在廣大人民的監督和有效的輿論監督下一為政清廉」才有可能實現。 (二)政治民主化的首要條件,是切實保證憲法所規定的公民基本權 利,特別是保證公民的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和新聞自由的權利。這是 安定團結唯一可靠的保證。 (三)防止由於發表不同政治見解的言論和文字而治罪的歷史悲劇重新 出現,請責成有關部門釋放一切因思想問題而被判刑或勞動教養的青 年。不再因思想定罪。 (四)對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但卻決定國家未來命運的教育和科學 事業,應予以必要支持,盡可能增加教育經費和科研經費在國民經濟 產值中的此車,提高知識分子的生活待遇。 公安部的報告指出,「事態的發展和影響在進一步擴大。」 同日,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表方勵之題為《在人權標準上停在雙重 標準嗎?》的文章。文章指出,一出於雙重的目的,一些政治活動家 在人權問題上採取了一種雙重標準。具體地說,他們採取的雙重標準 就是,到蘇聯和東歐的人權事件所採取的態度同到中國的人權事件所 採取的態度不一樣。他們對前者表示關注,甚至使這個問題成為對外 政策問題中的一個首要條件。但是,對後者他們只是嘴上說幾句, 幾 乎沒採取什麼行動。這種仿法不僅表明了一種錯誤態度,而且根本不 符合人權精神。在爭取人權的鬥爭中,我們不僅必須反對完全無視人 權的事件,而且必須反到對不同國家採取雙重標準的概念。我們必須 為使一種人權概念適用於所有國家而鬥爭。」方勵之文章的中文稿當 日被發送到中共中央領導人中,李先念、王震等認為方勵之已失去中 國人的起碼人格。 三月十四日下午,為慶祝《思想者》創刊號的出版,陳奎德、王炎等 人邀請三十多位北京知識界人士座談,北京市安全局獲知這一消息後, 「到前門飯店予以阻止。會議最終取消。」而參加會議的光明日報記 者戴晴,則徵集與會人員,並在會後再徵集有關人員共四十三名,在 她準備好的致七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呼應三十三人聯名信的公開信 上簽名。此信全文如下: 值此國慶四十週年即將到來之際,我們籲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按照建 國以來的慣例,大赦一批在押人員。前不久一批中國知識分子籲請釋 放魏京生等人,我們認為他們的請求是符合憲法、表達了民意的,在 此,我們再次請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考慮這一要求。 據公安部的報告,戴晴、蘇偉等四十三人發表此信的目的是「出現 第一批和第二批簽名者之後,官方輿論在愚弄百姓,欺騙人民。我們對 這個局面表達極大的憤慨。是完全被激怒而簽的」。 國家安全部的有關報告稱:據一些簽名者私底下說,這三封信的內容 無多大實質性的區別,三封信與一封信的作用相同,一些簽名者只是 為了表示自己在中國民主化進程中自己的聲音,生怕被人忘卻,放在 第一或第二封信中沒有簽上名後就再發動新的聯名信。這是一些人的 虛榮性所致,其實並不是想真正促進民主,而更多地帶有功利目的, 想以此揚揚名。不知道這樣的聯名信還會出現多少。還有一些簽名者 說,「中國民聯」成員陳軍發動昀簽名是靠卑劣的欺騙手法實現的, 沾污了知識分子的獨立人格,一些簽名者對此感到反感。 為了確保七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勝利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全國 人大常委會要求全國政法系統尤其是北京市政法部門「一定要密切注 意各種社會新動向,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高校潛伏大規模學潮 在任何社會中,青年學生對當前所遭遇的問題反應歷來最敏銳。而且, 他們表達的方式往往反映問題的嚴重程度。自胡耀邦被迫辭職到胡 耀邦去世,開於全國高校學生的思想狀況,國家教委、新華社以及各省、 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給中共中央、國務院的報告不少於五十份,有些 報告反映的問題很尖銳。一九八八年七月十九日,國家教委向中共中 央、國務院總結報告了八十年代以來的幾次學潮情況相當前大學生的 思想狀況。摘錄如下: 一,幾次學潮的簡單回顧 一九八五年「九一八」期間發生全國第一次學潮,提出反對中曾根參 拜神社、我國外貿出現逆差和反對「太子黨」的口號,後來由於中央 採取糾正黨風等一系列措施而平息。全國第二次學潮發生於一九八六 年底至一九八七年元日下由中國科技大學首先發難,提出自由、民主 的口號,由於中央發佈一號文件並開除方勵之等三人出黨,學潮又平 息。然而學潮退了田心潮未退。今年春天有關人士預測,由於改草進 入最困難、最關鍵時期,學生看到消極因素多,今年九、十月份可能 會發生第三次命國性學潮。據初步統計,今年一至六月,干國高校已 發生大大小小的鬧事風波,涉及十三個省市四十六所高校。今年六月 二日北大研究生柴慶豐被害事件,由於中央處理及時果斷,學潮被遏 止。北大一位研究生說,「這次北大學潮是在缺乏足夠的理論和組織 準備下發生的,由於低年級學生打著高層次的旗幟幹出低層次的事情, 學潮早產、流產」。學潮的能量並未得到發洩。 二,學潮發生的基本原因 報告認為,學潮發生的基本原因除了目前大部份學生感到思想受壓抑、 知識分子待遇低、物價上漲壓力大、對調整留學生政策有意見以及高 校政工隊伍嚴重渙散外,主要表現在: 1)黨內腐敗現象與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容易使學生產生偏激情緒。 一方面黨內確實萍在不正之風,另一方面學牛也容易被一些謠言或誇 大之辭所迷惑。「高幹子弟擔任領導職務」、「高幹子弟辦公司」等 往往是學生議論的中心。 2)學生對宣傳輿論中的反差現象感到不平。一九八五年第一次學潮 前,有些報紙對學生評價偏高,彷彿學生是天之驕子。學期發生後, 學生對有些報紙指責他們高消費不滿。他們對「工人階級不答應」、 「一小撮」等字眼特別反感。 3)學生認為仍然缺少與領導到話的渠道。不少學生抱怨反映意見沒 有渠道,即使反映了也石沉大海。有的學校領導不願與學生對話,因 為無法解答某些學生提出的問題,擔心加劇矛盾。 4)確有少數壞人混入高校煽動鬧事。每逢學潮,都有少數來自社會 上的壞人參與,這些人成份複雜,有在一九七八年西單「民主牆」活 躍的人,如正在服刑的魏京生的未婚妻及追隨者;有貴州「啟蒙社」 等地下組織的成員。他們在一九八六年底學潮中較為活躍。有「四人 幫」思潮的追隨者,也有對政府不滿的人。如有一個叫劉剛的北大物 理系畢業生,曾是北大《自由談》雜誌負責人,現在無業。一九八六 年底的學潮和這次學潮他都參加了。他在今年六月六日至九日晚在北 大三角地集會中接連地發表演請,觀點系統,並受到一批人的保護。 另外,方勵之及其妻李淑嫻等人也非常活躍。 現在看來這次北大學潮中寫反動大字報的只是極少數人,這些人用的 是「藍圓貧僧」、「湖南人」、「北大藍帆」等署名。 國際上也有敵對勢力滲透,由於李鵬總理曾赴蘇聯留學,西方有人利 用國際輿論攻擊李鵬,這些在北大大字報中也有反映。 報告在總結此次學潮經驗教訓時特別強調:1)高校必須有堅強的黨 組織和德才兼備的校長,不能放棄或削弱黨的領導。學校一日已現 反 動大字報應立即撕掉,出現反動演講應立即取締,對故意搗亂、思想 極端的學生要採取強制手段,決不能等閒視之,但也要講究策略。 2)要發動思想進步的研究生、教師骨幹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六月八 日、九日晚,北大組織一吐一研究生、學生或教師骨幹參加三角地集 會,展開正面爭論,取得了顯著效果。3)重點學校設立治安派出所 的問題要落到實處,幾萬人的一個大學就是一個小社會,出現合題要 及時解決。4)加強政工隊伍建設。北京高校現有在校學生十三萬多 人,從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幹部有三千多人,其中專職一千多人, 兼職二千餘人。要採取果斷措施解決高校政工幹部的職稱系列和考核 標準。 一九八八年六月中旬,全國三十多所高校做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幹部 彙集中國科技大學,根據《當代大學生的思考與選擇》的萬人問卷調 查,研究討論大學生的思想狀況,並報告給中共中央、國務院。報告 認為,當代大學生中普遍存在政治上的模糊甚至錯誤認識,並有擴大 趨勢。 1)政治信仰危機加劇,對共產主義社會的看法,有三十九.七%的 學生認為純粹是一種空想,、水遠不能實現,有二十五%的認為這個 問題說不清。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大學生開始越來越重視個人利益, 崇尚個人自我奮鬥,把個人昀需要看得高於一切。 2)黨的威信下降。有五十三.四天的學生不想入黨;有四十五.六 五%的學生認為黨風越來越差;甚至十五.八五%的學生認為黨風差 的根源是「上樑不正下樑歪」。 3)對學潮評價有牴觸。有五十三.五六%的學生認為一九八六年底 的全國學潮的根本起因是國家體制昀弊端和不正之風引起的;有十四. 二七%昀學生公開表示一九八六年昀學潮學生根本沒有錯;有四十二. 三二%的學生表示如果今後出現類似一九八六年的學潮,參不參加要 視情況而定,甚至有五.七%的學生表示要積極參加。 4)改革開放的看法。不少學生都希望國家富強,認為我國的現代化 必須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只佔四十一.七一%,認為管它什麼主義, 只要富起來就行的佔四十五.六工%,有八.七七%的學生認為「應 該補資本主義的課並全盤西化」。 一九八九年三月底,共青團中央向中共中央、國務院報送了對北大、 清華、人大、北師大等首都二十三所高校學生思想狀況的調查報告。 報告指出,日前大學生群體呈現為一種帶有較強慣性的「亞穩定狀 態」,在外部的強烈刺激與頻繁衝擊下,仍有發生大規模學潮的可能 性;局部的、與實際利益相關的動盪很難完全避免。 報告指出,大學生到改革方針及政策的全面調整表現出明顯的不適應。 多數學生在擁護改革的同時,對前途懷著種種疑慮和困惑,各種小道 消息在學生中蜂起:有的學校傳聞中央領導之間不和,有的學校傳聞 中央領導的夫人批條子仍起作用。他們懷疑中央是否真下決心進行整 治、有無能力控制全國形勢。他們認為黨的十三大提出的改革理論缺 乏系統性又無法操作,覺得中國的改革像一個無舵的船,在大海中撞 來撞去,把船上的人撞暈了。 個別大學生對改革前途消極失望。有的抱怨說,與其這樣改,還不如 不改,再改下去,改革取得的成果快變成負值了。有一些過激的學生 認為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表示同情方勵之、陳軍等人的活動。有的 學生講,中國即使在社會主義國家中,民主也是最差的。還有一些學 生說,人們現在似乎都在等待著什麼,總覺得有一個大的事件將要發 生。還有人說,「文革」十年是無政府主義,改革十年是無主義政府; 「文革」十年是十年動亂,改革十年是十年亂動。 有相當數量的學生此較消極。他們認為,既然社會不需要知識,倒 不 如及時行樂,舒舒服服混幾年。現在學生中有兩類三大派:第一類是 托(福)派,第二類是麻(將)派和橋(牌)派。一派拚命學英語准 備出國,另兩派整天混日子。各高校都反映,春節後,打麻將、打撲 克的學生有所增加。另外,報考研究生的大幅度下降。目前,部份大 學生中存在的消極情緒和困惑情緒應該引起高度重視,任其發展有可 能導致一些不穩定事件的發生。為此,報告建議:一,改變過去單形 式為重實效,要給被教育者以靈活性,發揮他們的創造性。要敢於涉 及敏感問題,不迴避「熱點」問題。二,當前不僅要注意社會實踐的 正效益,也要注意負效益。三,要設法防上和解決與論傾斜問題。目 前社會輿論的傾斜程度比一九八六年還嚴重。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已經 開始行動。特別要注意「五四」期間可能有人會散佈種種消極言論。 「動亂可能性極小」 自一九八八年底開始,國外輿論對中國現狀的評價大多側重經濟方面, 總體認為中國發生動亂的可能性極小。其中,有一些報導的觀點在中 南海悄然流傳,甚至引起了中共最高領導人的重視。 如英國每日電訊報一九八八年十月十七日發表中國事務專家格雷厄姆. 哈欽斯的文章《現代中國能夠擺脫毛的遺產繼續前進嗎》,文章 說: 十年過去了,變得明顯的是中國在這十年中遇到的是問題而不是成就。 共產黨領導人發現,從國家計劃向市場經濟的長征比他們想像的要更 加吃力。因此,在慶祝改革開放十週年的時候不是高舉旗幟舉行遊行, 而是採取旨在重新確保對經濟實行控制和減少市場作用的強硬措施。 哪裡出了毛病?造成當前困難的直接原因可能是經濟的,但是面對北 京的真正危機是政治的。這是一場政治結構和權力的危機,如果不加 以解決,它必然會危害中國的振興大業和香港、澳門甚至還有台灣的 統一。 中國今天這種失敗的結果是:中國已經變成一個官僚資本主義社會, 這是過去共產黨人對蔣介石的國民政府提出的指責。國家和經濟力量 集中在千百萬黨政幹部手中,他們以光怪陸離昀企業家技巧列用他們 的權力在不完善的產品和市場上大顯神通。 不幸的是,中國式的官僚資本主義沒有受到諸如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或者支持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德國迅速發展的使命感這樣的民族主義 原則的扼制。在中國,民族主義的源泉和德國及日本一樣深,但在意 識形態上已經無所作為的共產黨不再知道如河挖掘這峻源泉,而一個 對口號厭倦了的人民也不知如河對民族主義做出反應。 如果說,中國什麼時候需要一場政治文化革命的話,那麼現在是時候 了。北京現在是一個不能希望用進行改革的口號、標語或讚揚來填補 的意識形態和倫理真空。 這一十分深刻的轉向削弱了黨一向在政治生活中占統治地位的權力的 基礎。然而,從其表現來看,黨繼續過去的作法,好像沒有什麼改變 似的,差不多對生活各個方面進行干預,並對開發真正的政治替代辦 法加以阻撓。鄧及其盟友自信地說,如果黨結束了文化大革命的混亂 局面並保證生活水平提高,那麼它會很快找到建立權威的新墓礎。他 們很自然不鼓勵人民去討論這樣一個事實,即:共產黨只是把中國從 它自己製造的一場危機中挽救出來,在它統治時期,它沒有取得一個 能幹的、奉行改革的非共產主義政黨可能會取得的成就。換句話說, 真正政治辯論的蓋子必須捂著。 因此相互矛盾的是,一方面人民經濟生活的選擇擴大了,而另一方面 政治生活仍然是荒唐的。中國領導人還沒有懂得:沒有公開性的改革 是不可能導致名符其實的民族振興。在某一點上,正如馬克思本人也 會說的,中國過了時的政治結構和意識形態不得不讓位於新的經濟發 展模式。中國領導人面臨的挑戰是保證這一點早一些實現。 在鄧已經八十四歲,而且又是一個繼承危機正在隱約出現的時候,中 國似乎缺少能承擔這項任務的領導人。 一九八九年三月十九日美國《落杉磯時報》發表了愛德華.加根《中 國經濟改車流產,經濟放任自流,沒有人對此注意》的文章。文章 說: 中國的經濟改革計劃上個月宣告失敗。奇怪的是,似乎沒有人注意這 件事。 該計劃是在中國高級領導集團內部進行了激烈辯論之後破產的,這使 中國失去了指導其經濟的連貫的整體政策。現在,中國領導人不是在 堅定地重整它的控制過嚴、結購不合理的經濟;而是在手忙腳亂地用 象徵性的拇指堵住千瘡百孔的經濟堤壩。 …… 上個月,事情已經變得很明顯,甚至為穩定物價而作的這種努力也失 敗了。中國發坦自己缺乏一項指導經濟的政策。看來,問題的核心是, 實施這吐面策要擔巨大的政治風險。正如中共首腦趙紫陽在布希總統 在北京短暫逗留期間所說昀,「不少人對改章所遇到的困難缺乏充份 昀思想準備」。事實上,這位共產黨苜腦承認,某些領導人認為改革 「應該走回頭路」。 目前還不消楚,政策的這種突然解體從長遠來說劉中國意味著什麼。 中國領導人堅持認為,它只是把改革推遲兩年。但是,這卻給中國留 下一個混合的物價體制,有些方面是自由的,有仕元面是受控制的; 這種物價體制使政府官員貪污成風。與此同時,中國已進入緩慢的、 無人掌舵的放任自流狀態。 一九八九年三月下旬,新華社一位高級記者在華盛頓參加坦界傳播媒 介會議之際,與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哈里. 哈丁進行了私下會談。下面摘錄新華社《參考消息》的有關內容: 哈丁說,他對目前中國昀國內局勢待謹慎樂觀態度。他認為,他的判 斷是建立在中國領導體制不發生重大變化前提下的。這位四十三歲的 研究員說,「我對相港報紙報導的有關中國領導人可能會發生變化的 報導感到關注。在目前的時刻更換中國領導人,對目前的改章將是一 場災難。不少美國中國問題專家認為,一旦鄧謝世,中國政局可能會 出現動亂,至少將叫人摸不著頭腦。 哈丁表示,他對中國目前緊縮政策以後的結局不太清楚,但也沒有理 由對此感到悲觀。 談到中美關係,哈丁說,原先中美關係最重要的基礎*共同反對蘇聯 在亞洲的進展,由於中蘇關係和美蘇關係的改善正在消失。此外,亞 太地區的國際關係格局也在發生變化。人們越來越重視在經濟方面的 競爭,而不是地緣政治力旦裡的平衡。因此,經濟關係將是中美關係 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 哈丁認為,儘管中美建交已經十年,但兩國還並不十分瞭解,因此苜 些本來可以避免的摩擦還是發生了。特別是有關人權方面昀問題變得 更為突出。他說,如果處理不好,人權問題有可能成為影響中美關係 發展的第二大障礙(第一障礙是台灣問題)。因此,中美兩國政府都 要謹慎處理這個問題。 哈丁說,最近美國官方向他咨詢時他提出了對華關係中應注意的幾點, 已引起布希總統的重視: 一,美國人對中國改個中出現的週期性現象,即時而緊縮時而放鬆的 情況不必過份反應。因為這種現像是會經情出現的。這就意味著當中 國準備實行資本主義或者摒棄馬克思主義,改革出現高潮時,美國人 不應該大肆吹捧讚美;同時,當中國改革出現挫折時,美國人也不必 懼怕中國將經歷另一場反右運動或另一場文化大革命。總之,我們要 著眼於長期的發展趨勢,而不要誇大一些具體事件。 二,美國不應該明確支援中國的某些組織或某些派別。如果我們暗示 我們贊成中國那些自稱「親美派」或「激進的改革派」的人,這也將 是非常不明智的。無論怎麼說,這會有反作用的。當然,我們應當同 那些組織保持接鯛。但是我們應該同那些準備把中國建成現代化國家 並同鄰國和平相處的那些人一起工作,而不光是那些我們所認為的同 情美國昀或是徹底支援改革的人。 三,此較說來,中國的政治局勢是夠複雜的,也是捉摸不定的,因此, 對美國來說,支持某些特定的人甚至包括那政治權利受到侵犯的人, 都不合適。此較適合的是美國政府可以把一些注意力集中在某些發展 趨勢,而不是替哪個群體的人搖旗吶喊。 四,最後,除非中國國內形勢有很大的倒退,我們應該避免正式和公 開地譴責中國。國會也應該通過正常的聽證會和報告來表示對中國人 權形勢的關心,而不是信口亂說。政府部門也應該繼續發佈有關這方 面內容的年度報告。而一些私人和組織則可以繼續注視中國政治和法 制情況的演變。美國領導人和外交官也應該向中國領導人和外交官表 示對這方面問題的關心。但是,國會通過正式決議,總統發表公開聲 明,看來壞處多於好處。 哈丁認為,對於中國政府來說,它應該瞭解美國社會多元化的特點。 例如,美國政府不能控制或阻止人權組織或美國國會對中國的批評, 它們的觀點並不一定代表政府的觀點。 哈丁建議中國政府在判斷美國的立場時,把國會、傳播媒介和非政府 的組織同行政機構即美國政府區分開來。同時,中國方面應多與美國 國會議員、新聞界人士,右翼團體保持良好的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