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常心看民運 於大海 九月十五日出版的《遠東經濟評論》發表了一組郭克禮評論海外民運的文章,其 中心思想是「分裂導致了失敗」。這組文章可給海外民運一些啟發,但其敘述多有 失實,所引用的言論據多位當事人講有相當大杜撰的成分,論點亦多有偏頗。 九三年的民聯、民陣聯合大會以失敗告終,令人痛心。為什麼出現這種結果?郭 克禮說,是因為民運組織的「大部分領導人」「將精力浪費在派系鬥爭和財源的爭 逐上。」實際上,不論在聯合大會之前還是之後,民運組織的大部分精力都還是放 在推動民主化上的。這從民運刊物上可以看得很清楚。無論《北京之春》還是《中 國之春》,其文章內容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認真探討民主化道路的。作為民運的直接 參與者,我也十分清楚,有這樣一大批民運組織成員,他們長期以來一直在為了理 想默默地散播民主的種子。他們的事跡儘管鮮為外界所知,卻起到了激勵我們許多 人在艱苦環境中繼續從事民運工作的作用。 那麼,為什麼有人覺得民運組織整天都搞內鬥?正像「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 才是新聞」一樣,內鬥比日常的民運工作更具新聞性,更引人注意。這是其一。其 二,海外民運組織是開放型的,又處在自由環境中,其缺點和內部爭論自然會暴露 在公眾面前。相反,中共能做到舉國「輿論一律」和事事「一致通過」,是因為它 實行的是專制統治,而不是因為中共治下真的全民一心或者有最高級的民主。如果 只看表面現象,根據所暴露的內部糾紛之多寡得出民運組織比不上中共的結論,我 們就近於棄民主而取專制了。 聯合大會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共產文化的餘毒和一些人使用不正當手段 。但更重要的原因,在我看來,是許多人的思想與現實脫了節。回過頭來看,一九 八九年固然是海外民運的高潮期,一九九零到一九九二年的海外民運工作,總的說 來,也是成績卓著的。尤其是暴風雨之前的一九九二年,可算得是海外民運的黃金 時代。這一年裡儘管也鬧出不少矛盾,包括中國人權民主基金會的風波,民聯、民 陣這兩大組織在體制上是穩定的,主要領導人基本上是循規蹈矩的,各派人士也能 夠和平共處,臉皮都沒有撕破。也算得是「福兮禍之所伏」吧,民運的成績,使我 們許多人感到合併時機已經成熟,感到民運組織很快將在中國政壇上大有作為,同 時,也使一些人感到主席、理事等位子一定得爭到,有道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而冷酷的現實是,大會召開時,「六四」已過去三年多,各方面出於義憤對民 運的支持已經大大減少,此時該輪到民運「韜光養晦」了,最需要大家妥協、謙讓 。在這樣的條件下劍拔弩張地爭位子,豈能不丟分? 聯合大會留下了很多後遺症。中國人講究面子。大會之前,雖然內部有矛盾,大 家至少在推動民主的大前提下大致做到了「心不和面和」。大會後,就面也不和了 。但從長遠來看,聯合大會的失敗和目前這種各組織分立的狀態有其必然性,人們 當以平常心看待,不必得出民運已經徹底失敗的結論。而且,我相信,隨著大陸民 主力量的壯大,海外的民運力量將來還是會重新整合起來,並形成「面和心也和」 的局面的。□ (《北京之春》九四年十二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