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巴喬夫為什麼走向獨裁 楊漫克 戈巴喬夫的個人悲劇性 在一九九零年歲尾的蘇維埃全會上,蘇聯總統戈巴喬夫通過修改憲法程序,成立 聯邦議會,通過聯盟條約,建立向總統負責的內閣,設立副總統一人,由黨工出身 的雅納耶夫出任。這一系列的整體調整,已使戈巴喬夫成為蘇聯歷史上合法行政權 力最大的總統。輿論普遍相信,面對蘇聯嚴峻的政治、經濟和分離主義危機,戈巴 喬夫已做好一切部署,走上獨裁政治之路。 自八五年上台以來,戈巴喬夫以改革和新思維迷倒世界並改變了世界的進程。無 論在東歐的柏林牆下,還是在中國的天安門廣場,人們捧著他的肖像爭取民主自由 。然而不旋踵,這位使世界走出冷戰時代的和平使者和改革巨擘,正不由自主地一 步步走向新的獨裁。重新憑借軍隊、克格勃、共產黨官僚機器這些他六年來竭力消 弱的對象,甚至要傚法列寧,建立群眾專政(工人治安委員會和糾察隊)。這一突如 其來的驚變,使整個世界均感困惑和憂慮,人們密切注視著事態的發展。 即使半年前,無論葉立欽還是西方蘇聯問題專家,無人預料戈巴喬夫的新思維, 會以獨裁收場。而問題的嚴重性更在於,即使在現下,亦沒有誰認為戈巴喬夫像列 寧、斯大林一樣,奉守專制的意識形態信仰;他亦不同於拿破侖與希特勒,天性中存 在獨裁的傾向與人格。 也就是說,戈巴喬夫走向獨裁,乃由於客觀因素使然,是改革和民主化導發的必 然結果。它不是一場偶然性的歷史悲劇。這一結論如被證明成立,其負面影響將不 止於蘇俄,而且還會波及處在相同歷史關口的東歐和中國,影響到民主政治觀念的 普遍意義和可行性。因此,值得我們給予高度重視和比較性研究。而中國人尚未正 視的一個事實是:中國的十年改革以六四慘案的結局告終,是八十年代共產黨國家改 革潮中,第一個由改革開放導致軍事獨裁的實例。 東歐普遍出現權威主義潮流 東歐與蘇聯自八九年爆發民主革命,迅速步入政治重建的後共產主義時代。然而 ,所有這些國家卻無一例外地陷入經濟、政治危機,特別是種族分離的動亂,出人 意表地出現一股權威主義政治潮流。不消說共產黨出身的戈巴喬夫,連純粹的自由 主義者,如波蘭的華文沙、捷克的哈維爾,皆不約而同地要求加強總統憲法權力, 以新的權威獨裁手段,去保障國家由共產時代向民主社會的平移轉型。華文沙因此 備受同志的抨擊,例如,米奇尼克著文「我為什麼不選華文沙」,在波蘭轟動一時 。 東歐、中國與蘇聯在後共產主義時代陷入權威主義和獨裁政治,自有其深刻的現 實與歷史因素。在此擇其大者試作評析如下:專制制度解體後的社會反彈,是為造成 各國民主人士強調秩序與權威的主要導因。以蘇聯為例,後共產時代的蘇聯仍然處 在專制條件的現實中。公平地說,目前戈巴喬夫面臨的一系列政治、經濟和分離主 義危機,都是過去共產時代遺留的問題,而非戈巴喬夫的政策所造成。 蘇聯的十五個加盟共和國,是斯大林時代俄羅斯沙文主義政策所致。在專制極權 統治下,過去這些加盟共和國絕無今日的英雄氣概,敢於向共產黨中央政府要求獨 立。那只會導致紅軍的流血鎮壓,甚至民族滅絕。而今波羅地海三小國起而造戈巴 喬夫的反,實等於向今日的統治者算歷史舊帳。今日的戈巴喬夫比勃列日涅夫、斯 大林時代要民主得多,開明得多。人們知道,戈巴喬夫即使派軍隊和實行經濟制裁 ,但絕不會放手進行流血鎮壓。在此問題上,論者同情戈巴喬夫,乃因為種族分離 問題畢竟不是一個單純的民主政治問題。在當今世界上,無論專制的政府還是民主 的政府,皆不可能超脫處理種族分離問題的獨裁層次。人所共知,民主制度的創建 者英國,在處理北愛爾蘭獨立問題時,同樣不可避免地採行沙文主義政策和演成無 數次的流血衝突。與英國的北愛爾蘭政策比較,戈巴喬夫算是大慈大悲的政治家了 。 民主派不懂妥協造成獨裁政治 對專制解體的反彈,表現在後共產時代社會的各個方面。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現象 ,是各國的民主主義者,尚未建立以民主規則與執政者公平競爭的遊戲規則,及民 主政治的要素--妥協原則。回溯九零年蘇聯的政治重大事件,人們便會發現,戈巴 喬夫為制止蘇聯保守派與民主派的兩極尖銳對立,折衝尊俎,忍辱負重、可以說對 任何一方來說,他已做出最大程度的讓步。沒有戈巴喬夫,蘇聯的軍方,克格勃和 共產黨官僚早已忍無可忍,以軍事政變去對付危機了。 然而,蘇聯的民主派對戈巴喬夫的難處一直不與理會。特別是俄羅斯共和國總統 葉立欽,其政治行為多有譁眾取寵的心態,凡事皆以比戈巴喬夫更激進為能事。可 以說,戈巴喬夫之所以逐步走上獨裁的道路,民主派方面的無情打擊是一個主要的 動力。這就好像二百年前法國大革命時,雅各賓民主派的極端做法破壞了社會秩序 的基本保障,法國非產生一個大獨裁者拿破侖,就無法繼續生存一樣。蘇聯今日的 情形亦如此,戈巴喬夫不選擇獨裁,蘇聯明天就會解體。 一個已被歷史證明的鐵律是,任何民族在任何時代,都不可在戰亂和暴力中建立 民主政治,而只能形成專制的溫床。 民族性在民主政治的發展過程中,起著奇妙的左右作用。世界上只有一種民主理 念,但找不出兩個民主國家的政治制度是相同的。戈巴喬夫今日走向獨裁,與蘇聯 歷史上的三次民主嘗試具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俄國歷史上三次西化皆以獨裁告終 俄國歷史上,已經有過三次向西方學習,實行現代民主政治的嘗試。遺憾的是, 每一次都以專制獨裁而告終。俄羅斯民族的地理位置,處在東西兩個文化邊緣,在 十七世紀前,接受了東西文化的等量影響。 十七世紀後半葉彼得大帝統治俄國時,開始了俄羅斯西化的強制性革命,結果終 於使俄國成為「西方國家」,國力日盛,擊敗了西鄰的兩個強敵波蘭和瑞典,開始 介入歐洲大陸的政治事務。這一切是通過專制和強制手段完成的。 十九世紀末葉,尼古拉二世上台後,剛好是俄國廢除農奴制,與美國廢除黑奴制 幾乎發生在同時,俄國處在第二次西化的歷史大變革時代。一九零五年,俄國在遠 東與日本的戰爭失利,爆發了著名的一九零五年革命。尼古拉二世為平息革命,下 詔帝國宣言,於一九零六年召開第一屆杜馬(議會)。尼古拉重用西化的大臣維基, 實行君主立憲政治。 然而,第一屆杜馬搞得俄國一片混亂,社會民主工黨在杜馬中分裂為布爾什維克 和孟什維克。前者主張一鼓作氣結束沙皇帝制,成立資產階級議會政府,同時在全 國各地不斷掀起政治暴動和暗殺事件。一年以後的一九零七年,沙皇終於撤換大臣 維基,下令解散杜馬,逮捕社會民主黨人。俄國的第一次議會道路的嘗試終於未能 走遠。 一九一七年二月,由於在戰爭中的失利,俄國資產階級掀起「二月革命」,廢除 帝制,建立俄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議會政府。然而社會民主工黨儘管在大選中輸給 社會民主黨,卻不服從選舉規則,繼續要求接管政府。一九一七年十月,列寧領導 布爾什維克武裝起義,推翻克倫斯基的資產階級政府。俄國歷史上第一次民主政治 ,只維持了八個月時間。 湯恩比曾斷言,俄國近代史便是一部追趕西方的歷史。俄國可以學習西方,但很 難變成西方。如前述,俄國的歷史上的三次學習西方的嘗試,皆以更徹底的專制為 結局。民族文化的延力是如此頑強地決定著一個民族的特色。因此,以歷史的眼光 看,戈巴喬夫的新思維如果以獨裁告終,並不怎麼令人覺得奇怪。他畢竟不是超人 ,不能擺脫俄國文化延力的束縛。 中國第一個走上改革--動盪--獨裁之路 戈巴喬夫由民主改革走向獨裁政治的現象之所以引起舉世觀注,一個可悲的緣故 是這個現象並非蘇俄特有的現象,而是整個共產黨世界,包括東歐和中國,在後共 產主義時代普遍面臨的民主危機。如前述,形成「改革--混亂--獨裁」現象的第一 個國家,不是蘇聯,而是中國。 由於毛澤東六十年代末掀起的文革,造成共產黨國家最慘烈的專制時期,中國在 毛以後,第一個走上共產黨自我演變的道路,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影響到整個共產 世界。八十年代中期的鄧小平受到的國際社會讚賞,絕不亞於今日的戈巴喬夫。鄧 兩度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年度風雲人物,至今中國經濟市場化的程度和成就, 仍令東歐國家望其項背。 從七九年到八九年,鄧小平在中國實行的政策,與戈巴喬夫如出一撤,他在黨和 社會左右兩大勢力之間搞平衡,以維持中國政治的和社會秩序的穩定。然而改革開 放所引起的社會大動盪,終使鄧小平的平衡無法維持,遂造成八九年六.四慘案的發 生,而在此之前,中國黨內最開明的一翼趙紫陽及其幕僚業已公開鼓倡新權威主義 ,準備以獨裁手段保障改革政策的繼續。 將中國、蘇聯、東歐作整體觀,清晰可見,一個權威主義和獨裁政治的暗湧正在 沖蕩著後共產時代的國家。「改革--動盪--獨裁」成為難於避免近期性趨勢,造成 民主化過程的難度和危機。 權威主義是後共產時代的必由之路? 其實,最早注意到這一現象或稱其為規律者,是以美國學者享廷頓為首的「政治 發展」學派。享廷頓等人根據六十年代南美與東南亞右翼權威主義國家(不同於左翼 極權主義國家)經濟起飛的經驗,提出權威主義保障的政治穩定,是發展中國家現代 化的主要條件。南美與東南亞國家六、七十年代經濟現代化的過程,是以犧牲民主 來保障社會秩序和政治穩定為代價的。 對今後結束了共產主義專制和正在結束專制過程中的東歐、蘇聯與中國,享廷頓 的看法似乎又在產生指導。結束一黨專政固然不易,但一個完整的社會由極權主義 向徹底的民主社會發展,似乎不可避免地要經過極權主義的中介階段,在完成了經 濟現代化之後,才能徹底步入政治的現代化。固然,這樣的結論也許是不中聽的。 極權社會就是一個政治非制度化的社會。這方面,中國要比蘇聯更為嚴重。享廷 頓有句名言:「首要問題不是自由,而是建立公共秩序。人類可以無自由而有秩序, 但不可以無秩序而有自由。」因此,極權專制解體後,面對社會無秩序的反彈和舊 文化的延力,建立公共秩序,即民主政治的遊戲規則和妥協原則,就顯得比一切都 來得重要。中國八九民運失敗,從這一角度觀察,民主力量方面不知妥協,沒有秩 序,沒有領袖,對六四慘案之發生,客觀上亦起到促進作用。 無疑,蘇聯民主化的失敗,將給中共現當權派提供一個最好的實例,助長他們向 獨裁和加強社會控制方面傾倒。如果蘇聯局勢出現惡性發展,那不僅將影響到東歐 ,也會影響到中國和世界。經過一九八九年革命節慶般的成功,後共產時代的國家 ,正面臨一場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