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台戰略研究室和《預應計劃》 李 封 據一些兩岸問題專家分析,台灣的安全存在著一個危險期,這個危險期的長短, 取決於曾經參加過第一次國內戰爭(1925-1927)和第二次國內戰爭(1927-1937)的中 共老人的壽命。這一批共產黨人和國民黨有血海深仇和一爭短長的氣結,親眼見到 解放台灣,一直是他們這一輩子的宿願。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是他們這一 生中做的唯一一件令他們感到自豪的事業,(另一件事業是建設社會主義,其業績糟 糕得令人羞於開口);可是令他們感到遺憾的是這項業績至今還留著一條台灣的尾巴 ,並且日益顯出尾大不掉的趨勢。所以只要有機會,他們的這種情緒就會冒頭,為 兩岸的和平帶來陰影。 最近,波斯灣戰爭爆發,中共黨內以王震為首的一批老人再一次聯名上書中央, 提出趁著美國和西方主要大國陷入海灣戰爭,無暇顧及其它國際事務,武力解放台 灣。這份文件曾在政治局委員及中共元老手中傳閱,最後鄧小平、江澤民、李鵬都 在文件上批示了否定的意見,此議只好作罷。 儘管中共掌握實權的高層領導人不贊成當前對台灣動武,但中共在台灣問題上一 直都是採取兩條腿走路的方針:一方面舉著一國兩制的旗號,呼籲和台灣談判;另一 方面在武力問題上絕不鬆口,在暗中積極備戰。 最近,大陸所有對台機構紛紛升級,除了建立以王兆國為首的中共中央對台辦公 室之外,另一個鮮為人知的是中央軍委屬下的「對台戰略研究室」。這個戰略研究 室的前身只是總參的一個研究小組,現在一躍升級為中央軍委下的直屬機構,正軍 級單位,擁有高級戰略及戰術專家六十餘人,首腦是一位少將,原國防大學著名的 戰略專家。 這個研究室建立之後拿出的一項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制定了一套被稱為《預應 計劃》的全套攻台方案。該計劃的主報告有三百多頁,囊括了在各種情況下進攻台 灣的不同方案和對應措施。相信台灣人見了這份報告之後,一定會不寒而慄。□ 蘇共向中共取穩定政局之「經」 李 封 在蘇聯中央政府出兵鎮壓拉脫維亞獨立運動之前,蘇聯共產黨和政府曾各派了一 個代表團訪華,目的是為了向中國同志請教穩定國內政局的妙方。據說,這兩個代 表團都得到了戈巴喬夫的默許。 黨的代表團為首的是蘇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的首腦,接見這個代表團的是政治局委 員喬石。喬石批評了蘇共在經濟改革尚未起步之前就急於推行激進的政治改革的莽 撞之舉,他說,從亞洲四小龍及一些改革成功的經驗來看,沒有一個國家是在經濟 取得一定成功之前就對政治結構開刀的。 喬石強調說,根據中國的經驗,對付動亂因素一開始就不能手軟,必須採取強硬 措施。不過最後他也認為,就蘇聯目前的形勢,蘇共採取強硬措施已為時太晚,局 面可能不可收拾。 蘇聯政府代表團會見的是北京市長陳希同。陳希同著重介紹了如何對付示威學生 和群眾的經驗,不過要盡量避免流血。陳希同承認,中共因為六四事件聲望大受損 失,這是用鮮血換來的教訓。 中共一度曾對戈巴喬夫的改革十分惱火,中共中央還曾多次下發批蘇的文件。這 一半出於唇亡齒寒的擔心,一半出於恨其不爭的惱怒。但隨著蘇聯國內形勢的惡化 ,中共後來改變了對蘇聯的態度,從批判轉為觀望,再從觀望轉為幸災樂禍。現在 ,中共內部有些人認為,蘇聯的局面越亂,越有利於中國政局的穩定,因為這會從 反面向全黨證明對民運強硬立場的正確性,同時從反面向老百姓證明失去共產黨控 制的局面會多麼可怕。從這個角度來看,很難說中共希望自己的鄰居能夠穩定局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