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的意義和展望 王潤生 台海關係的戰略意義 在本世紀的最後十年中,東亞將往何處去?將定形為一種怎樣的新格局?尚有諸多 難以確知的因素使得過早的預言在可信度上大打折扣。這些因素包括:日本謀求建 立東亞共同體的努力,台海兩岸關係的進展,兩個朝鮮謀求統一的成效,柬埔寨和 談的結果,越南改革的路向,香港主權回歸中國之後該地區的繁榮與穩定等等。成 耶?敗耶?和耶?戰耶?這其中的任何一個因素都充滿著各種可能性,而任何一個變數 又都將程度不同地影響到東亞新格局的形成。無論從大東亞的視角看還是從包括港 、澳、台在內的大中國的眼光去看,在上述諸因素中,台海兩岸關係問題均是最富 戰略意義的焦點問題。這是因為: 第一、台海兩岸關係的氣候,尤其是目前仍然存在的向戰與和兩極發展的可能性 ,直接關係到東亞地區的經濟環境和戰略格局,並從而對整個國際社會產生影響。 因為無論是國民生產值還是對外貿易,兩岸均是除日本以外在東亞的最大經濟區域 ;由於地域和政治因素,兩岸關係中的風浪會直接影響到香港的繁榮與穩定;又由於 經濟上的密切關係,兩岸互動的任何結果亦將旁涉到東亞諸國。 第二、兩岸關係的發展對台灣社會有著深刻的幾乎是關鍵性的影響。近兩年來, 除台灣的民主化變革廣受世人矚目之外,台灣社會面臨著三個最大的問題。一是在 持續了多年的經濟起飛之後進入了經濟的低迷時期,絕大多數產業面臨升級換代、 尋找發展後勁的壓力;二是已經影響到民眾生存環境和企業投資環境的治安惡化問題 ;三是兩岸關係能否「良性互動」的問題。其中這後一個問題還遠不僅關係到「統」 與「獨」的前景,而且還同相當多的最深刻且最現實的問題糾纏在一起,如在經濟 發展導向方面是通過與大陸合作增強後勁呢還是在東亞小國或在西方工業國家中尋 找機會?在外交方面如何不付代價或少付代價突破中共的「封殺」爭取國際生存空間 的擴大?在修憲或重新制憲問題上,如何化解既堅持「統一」立場又滿足島內民主化 要求的矛盾?在戰爭陰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況下,如何營造祥和的兩岸關係氣氛以確 保台灣有一個安定的環境?這些問題無一不與台灣的生存發展密切相關。唯其如此, 台海兩岸關係問題才會在近兩年來成為台灣朝野上下關注的焦點。可以說,四十年 來,台灣島內的社會、政治生活從未像今天這樣與兩岸關係問題糾纏得如此緊密而 具體。 第三、對中國大陸的影響。幾年以前,大陸與台灣在經濟方面基本上是兩股道上 跑的車,相關性不大。大陸的十年改革,在對外貿易、資金引進、信息傳遞等諸多 方面,受益於香港良多。雖然可以預見,如果九七年前後香港的繁榮不受致命打擊 的話,香港作為大陸經濟起飛的龍頭作用仍將持續下去;但是,按最近一兩年台海兩 岸關係發展的勢頭,如果這種關係進一步改善的話,台灣亦將成為牽引大陸經濟發 展的不亞於香港的另一個龍頭。在最好的情況下,倘若這種合作局面最終形成,將 大大降低大陸經濟對日本的依賴性,亦將使大中國經濟區在東亞經濟合作中獲得相 當的主導地位。 另外,台海兩岸的經濟合作亦會對大陸社會產生相當的影響。首先,由於台資在 大陸的投資規模較大,因而會增加私人企業的比例,促使大陸經濟對私有經濟的依 賴性增高,進而對私有化和市場化形成助推作用;其次,將會進一步強化已經處在巨 變中的大陸民眾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之變革的勢頭;再次,將有助以企業家階層的 興起為突出代表的民間社會的形成;從而最終在政治上有助於大陸改良主義道路的通 行。 反過來,倘若兩岸關係並非朝良性方向發展的話,日本在東南亞地區的執牛耳地 位便無人能向其挑戰,甚至連必須的制衡力量都不足;兩岸社會發展亦將嚴重受挫。 第四、由於八九年「六四」屠殺的發生和繼之而來的蘇、東變革,也由於台灣經 濟的起飛和實力的增強,許多國家開始關注和重視台灣。九零年以來,蘇、東一些 國家開始明顯地謀求與台灣建立或改善關係,西方大國中的親台力量受到鼓勵並有 所動作。雖然迄今為只,西方大國對大中國區域的戰略大反省還沒開始,但已流露 了些許跡象。這些,均有可能成為台海兩岸關係中的變數,並反過來對各國的東亞 政策和外交政策造成影響。 在這種背景下,提升對兩岸關係問題的重視程度,關注「兩岸互動」的發展姿態 ,無論是對研究世界發展趨勢及其戰略的人們來說,還是對關心中國的前途和命運 的人們來說,都是必須的。 問題與前瞻 若以兩岸關係的改善為衡量坐標,應當說近年來兩岸之間無論在政策層面還是在 運作層面均有相當進展;但若以大中國的「統一」為衡量坐標,迄今為止這仍是一個 看不到盡頭的遠景。 未來的兩岸關係發展,仍有許多不準確的變數。就台灣方面而言,雖然時至今日 ,戰略和策略已大體成形,但遠未到完整、明晰且比較確定的程度。今後,對決策 部門來說,至少仍有如下困擾可能影響到政策的修訂和調整。 一、一個活眼和一個癥結 目前兩岸政府的兩岸政策都為將來的統一留下了活眼,中共以中央政府自居的「 一國兩制」模式自不必說;「一國兩地區」的台主流派政策架構雖爭議頗大(中共視 之為「變相台獨」,國民黨中的傳統「統派」視之為「台獨」),但事實上在為現實 政策留下了靈活調整的空間之同時,也在理念上、輿論上和外交上對「台獨」有遏 止之效。現在的癥結是,中共政權的專橫跋扈和台灣方面的偏安自保使得雙方在最 核心的政策層面上缺乏可通融之處因而失去政治談判的基礎。中共的專橫在於,堅 持以「中央政府」自居,堅持「一國兩制」模式,基本上按「香港模式」(號稱「更 寬大一些」)來解決統一問題,無視兩個政權對峙並存的現實,根本不把台灣政府視 為平等的對手;依仗軍事優勢和國際政治上的優勢,戰略上以和戰並用、打拉結合的 方式迫台灣就範;這不僅為台灣政府所不容,也為台兩千萬人民所不容。台灣方面的 偏安自保在於,一再強調「統一的時機和方式以台兩千萬人民的福祉為優先考慮」 ,由於對自身實力不自信,盡力迴避政治性談判,戰略上取全面防守,少有進取性 ,甚至連雖然暫時無效用但具長遠意義和現實宣傳意義的具體政治價碼也未開具出 來,例如本可將聯邦制或類聯邦製作為未來兩岸關係的模式,將多黨政治和言論自 由作為未來「統一國會」和「中央聯合政府」的先決條件,把廢除具共產黨意識形 態色彩的現行大陸「憲法」作為商談統一的前提之一等等。目前台在這方面的戰略 取向基本是一個「拖」字訣,消極的方面是以靜待動,寄望於大陸制度的自我變革 ;積極的方面是設法增強軍事、外交、經濟三方面的實力,改變目前所處的戰略劣勢 。然而由於這兩種期待在未來的歲月中均存在太多不確定的因素使之不易實現,從 而也將一直成為伴隨決策層的一個困擾。 二、兩難困境 這主要表現在兩岸經濟交流是大刀闊斧地加快步伐還是優柔寡斷地謹慎從事?目前 這方面的主動權主要操在台灣手中。這背後隱含的兩難是:如果放寬交流限制、加 快交流步伐,將既符合民族大義——大大有利於中國的崛起和興盛,又符合兩岸的 現實利益——大陸經濟得到「輸血」,台灣經濟在轉型期減少折損;但卻要冒一定的 政治風險;反過來,如果謹小慎微,不做風險(政治上的)投資,固然會減少未來影響 台灣的一些變數,但卻坐失良機,拱手讓虎視眈眈的日本、南韓經濟在大陸佔盡機 先,自己亦因舞台狹窄而損兵折將。具體地說,這當中的麻煩有二:1,兩岸經濟合 作在深度和廣度上的拓展將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其可能收益是: 大中國統一市場的逐漸形成,對大陸制度變革的推動,中共「武力犯台」之可能的 減弱;其可能的風險為:形成經濟上對大陸的依賴;中共反過來對台打經濟牌(鉗制性 的要挾)以及如台灣一切政要說的台灣人對中共「心防」的弱化。2,合作有助於延 續台一大批企業的生命力,減少台企業升級換代的過渡期中的困擾,但也會相應減 弱企業的生存競爭壓力,從而不利於換代的速度和提高企業在國際社會中的競爭力 。相對而言,後一問題技術色彩強,可在不妨礙大政方針的情況下做靈活的處理, 如有意鼓勵有潛力的企業面向國際社會,遏制高技術企業輸入大陸等等。前一問題 則政治性強,較難選擇和決斷,因為也將較長期地影響到台決策部門的政策調適。 恰當地在這種困境中選擇盡可能兩全其美的道路需要眼光、抱負、魄力和對對手心 態的準確把握。就目前情況看,尤其是九零年下半年之後,台灣一些有影響力的人 士過多地強調了交流對台灣不利的一面,且過高地估計了中共「意欲抽空台灣經濟 」的政治目的。事實上,儘管中共決策層之動機因人而異,但占主導地位的決策思 路亦是偏向於務實的:加快經濟合作主要為了經濟開放、增長、就業機會增多以及 減少台獨的可能性。而且,如果處理得當,鹿死誰手,並非定局,中共對台經濟的 「管、卡、壓」也遠非十年八年所能做到的。 三、三個潛在危機 第一潛在危機是「台獨」呼聲的公開化,而以法律和行政手段壓抑這種呼聲的可 行性越來越小,這將為中共宣傳戰和必要時武力犯台預留一個借口。「台獨」之在 台灣,其有利的社會心理資源是:1,公民自決理念,這主要為民進黨人所信奉並極 力宣傳,目前信奉者尚未普遍,其理論在國際社會的歷史和現實中又少有先例可援 ;2,省籍情結,雖然可以激發較大的社會動作,但由於總體不利於台灣社會的穩定 和發展,任何一派理性而務實的政治家都將極力避免這種情緒的滋生蔓延;3,島內 民主憲政需要,這是前些年民進黨人士鼓吹「台獨」的動因之一,但在「一國兩地 區」模式下已有可能化解;4,民眾作為「台灣人」的自豪感和對中共卡、壓台灣的 情緒反彈;5,爭取國際生存空間的嘗試;6,作為民進黨有別於執政黨的一個挑戰性 的綱領。如果考慮到下述因素,可以說,「台獨」出息不大,因為其面臨的不利條 件是:1,統一信念源遠流長;2,中共壓力巨大,多數民眾不願冒戰爭風險;3,國際 上支持力弱小,使以此方式拓展國際生存空間幾無可行性;4,兩岸經濟交流的內驅 力強盛;5,以「台灣主權不及於大陸」的理論來要求改憲或制憲並不特別有利於以 「台灣事實治權」為修憲基礎,實質上兩種理論在導向島內民主方面有殊途同歸之 效。九一年十二月的國大改選雖將可能引發「統獨大戰」,但亦可以後一種理論為 消解之道。因此,「台獨」主張除了信念上的理由和政黨競爭的需要之外,總的說 來弊多利少。 第二個潛在危機是中共老人的急功近利的「攻業夢」和非理性取向。一般說來, 在中共上層,急切的統一論者為數不多,而相對理性、務實的力量或許在數量上還 略佔優勢。從大陸乃至中共的利益上看,點燃兩岸之間的戰火(哪怕是施壓性的小打 )都利小弊大,那種擔心中共會以攻打台灣的方式來轉移內政危機的說法在現實政治 邏輯上沒什麼道理。九零年十二月底中共十三屆七中全會公報關於統一問題的措詞 內含玄機:九十年代「解決台灣問題」。這說明有務實的主和的力量在。果真如此 ,這將為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提供了時間的餘地,不過卻絕非保證。因為問題在於 ,中共的決策連高層的黨內民主都沒有,因而其政策取向並非總是遵循理性而務實 的軌道。考慮到未來幾年之內以鄧小平為首的老人政治集團還將主導大陸政治舞台 ,而這些遲暮老人又視統一為「千秋大業」;千年的大一統文化董陶,毛澤東臨終對 未「解放台灣」而表遺憾的政治遺言,以及根深蒂固的迷信武力的思維定勢,不能 不對他們日漸退化的理性進行挑戰,從而使有朝一日悍然動武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第三個潛在危機是台灣朝野的默契配合問題。在「統一步伐,統一行動」方面, 一個以民主整體為構架的社會較之專制獨裁社會要困難得多,對當今台灣來說,上 下配合、朝野默契,大都需要以彼此間的共識為基礎,而形成共識絕非一件易事。 就多數情況而言,企業界的經濟考慮總是優先於政治考慮的,而一般民眾也多看眼 前利益而少顧及宏觀遠景,這些因素已經而且仍將繼續給台灣決策階層帶來困擾。 九零年下半年「冷卻大陸熱」的效果不彰就是一個證明。 四、四個難題 第一,「務實外交」之成效的有限性。目前台灣主流對「務實外交」的期待相當 高,一些人甚至懷抱著「一國兩地區」的期待,希望兩岸關係在國際上就像兩個朝 鮮和當年的兩個德國那樣。目前的除了開拓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的國際空間之外,政 治上亦欲獲得國際社會對台灣的保護。兩年來,這種外交攻勢確有些成效,長遠看 ,也有可能進一步提升台灣經濟同國際社會的相關程度,贏得國際社會更多的同情 ,從而增加一些安全係數。但是,如果大陸不發生根本性的社會變革或者災難性的 社會動盪的話,這方面難有質的突破。一方面中共不能容忍台在國際上的獨立外交 地位的再度形成,其容忍上限只是允許台灣在其同意的情況下以地區名義加入某些 國際組織;另一方面西方主要國家同台灣改善關係的程度也輕易不會跨越中共容忍的 極限,在戰略上,迄今大陸地區在國際社會的戰略權衡中其份量仍要重得多。 第二,防務上遠水不解近渴。儘管「國防務精」不失為減少戰爭的一劑良藥,但 台灣目前軍事實力大大低於大陸,撇開核武因素,常規性防務力量與中共攻擊力量 相比亦相當弱小。台灣方面試圖通過改善武備來增加中共攻台之難度,但台灣雖然 具備經濟實力,但由於中共在國際社會佔盡名份之便,高技術武器的尋覓卻是有門 無路。伊拉克侵佔科威特事件之所以在台灣朝野引起震盪,便是因為台灣與科威特 相較,當面對攻擊時,台不僅在軍事上同樣處劣勢,而且在政治上還更為不利。這 一點台灣方面認識頗深,這裡不再贅述。 第三,爭取大陸民眾的心態改變缺乏良方。從戰略意義上說,幾年之內台灣執政 集團的對手仍主要是中共的老派人物,但幾年之後,當第一代人自然死亡或退出權 力舞台中心之後,第二代乃至第三代將移居舞台中心。他們的視野相對寬闊、大一 統觀念淡化、求實重利,「槍桿子打天下」的觀念淡化、與「解放全中國」的夙願 不再具有情感上和人事上的聯繫。這些都是有利於兩岸逐漸走向良性的和平統一之 途的有利條件。但另一方面,無論在精英群還是在民眾當中,也仍然存在一些不利 兩岸關係良性發展的人格特質和心態:1,就像不關心其它國家的事情一樣,大多數 民眾對台灣問題亦不真正關心;2,儘管肯定台灣成功之經驗的人士越來越多,但認 同由台灣來「統一」大陸尚無廣泛基礎,「引進國民黨」,「六四」前後指望「國 軍打進來」,是特殊情境下一時激憤的產物;3,相當一部份人仍持有這樣一種評價 :共產黨不好,國民黨也好不到哪兒去!因此迄今「與台灣相勾結」即使在大陸民間 也仍然不光彩(同過去相較「反革命」倒不再是惡名);4,信奉強權公理者或有此潛 意識者恐怕還不在少數,儘管一般人不會主動贊成對台用武,但有相當一批人莫名 其妙地睥睨台灣。這些因素加在一起雖然未必象台灣一些人強調的那樣「中共對台 用武有強大的民意基礎」,但確實不一定引起太強的反彈。或者說,迄今為止,大 陸民眾的心態尚未成為確定的遏制武力的和平保障。採取怎樣的積極措施,爭取行 將主導大陸政策的第二、三代精英群和民眾真正成為既理性務實,又同情理解台灣 ,並堅決反戰的力量,無疑是擺在台灣決策層面前的一項其意義絕不亞於「國防務 精」的戰略課題。 第四,待變還是參變——如何對待大陸民主運動?這也是一個台灣決策層迄今仍未 做出最後選擇的難題。從正面看,兩岸的統一最終有待於大陸的民主化,因而大陸 (包括活躍在海外的)民主力量的崛起並成功是中國和平統一的希望所在;而且,近十 年來,大陸民主力量在民間社會有著相當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對民眾的價值取向、 觀念、行為取向和對國內外各種事物的評價標準有著深刻的影響,因而即使在大陸 體制未發生根本變化的情況下,這股力量對台海兩岸關係的發展亦會間接發生作用 。從反面看,在可見的幾年之內,大陸民運的成敗尚是未定之說,而目前台灣方面 為了獲得中共的「善意」又需要率先表現出「善意」,於是對民運的支持與否便成 了一張燙手的牌。利弊得失並非一目瞭然,從而增添了政策抉擇的困境。 上述都是今後台海兩岸關係中的未定之數。對台灣來說,政策選擇的空間依然廣 闊。船已下水,方向大致擬定,但面前的重重險灘惡浪,仍將是對政治家眼光和智 慧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