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皇甫平,北京科技熱 何 頻 「皇甫平」的「北伐」 北京陡生恐怖的氣氛 「六四」的槍聲血影,已成為大陸老百姓噩夢般的記憶。當兩週年紀念日來臨之 際,成為驚弓之鳥的卻是那些掌權者。幾朵小白花,幾個摔碎的小瓶,調動了無數 個警察、便衣和線民,使京城陡生恐怖的氣氛。 事實上,正如美聯社的特稿所說,許多異議人士比鄧小平更不希望出現動亂,他 們願意等待,為改變而默默地努力。他們相信自由化的影響將隨著鄧小平引進的經 濟改革而無可挽回地滲入中國社會。因此,今年六四的相對平靜,所反映的不僅是 人們的恐懼,也是人們的信心。 近一年來,已有多份《九十年代中國預警研究報告》遞呈中共決策層,這些報告 指出,中國社會安定、政治穩定的最主要威脅不是知識分子和大學生,也不是什麼 「民主化」,而是人口素質低下、規模龐大,生存空間更加狹小,生態基礎更加脆 弱,糧食供給更加緊張,體制管理不合理而構成的經濟壓力,以及社會內部長期累 積的矛盾衝突和政治變革的滯後。 經濟學家吳敬璉在一個由李鵬主持的座談會上,列舉了治理整頓當中存在的大量 問題,語氣頗不客氣,引起了李鵬的惱怒,當場打斷吳敬璉的發言,並不准他再講 下去,會議氣氛一度緊張。 吳敬璉並未退卻,他在四月下旬出版的《社會科學報》上發表文章,指出中共應 把握時機推進改革,建立大陸統一市場。吳敬璉並批評說,去年是推進市場取向體 制改革的大好時機,但是被錯失了。去年正是李鵬力主進行治理整頓,使改革暫挫 ,因此他的批評矛盾顯然是向著李鵬。 《求是》盛氣凌人 最近,《求是》半月刊發表了一篇署名景平的文章,說:「從治理整頓提出之日 起,就有人公然進行抨擊,比如《世界經濟導報》就治理整頓發起過圍攻。其背景 、真相和實質,業已昭然。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如今我們有的同志竟也把治理整 頓與深化改革對立起來,認為不應該抓治理整頓、似乎治理整頓阻礙了改革,使改 革徘徊、停滯、倒退,從而造成了目前經濟中的困難。這種看法顯然是不正確的。 」 李鵬現在是一個「改革不離口」的人,無論他在會見外賓,參加會議,或者視察 工作,總要喊幾句改革口號。海外有些報章便發表文章,認為《改革呼聲高,李鵬 口風轉》。 當你認真研究李鵬的一系列言行,你就可以發現改革開放的地位實際上遭到降低 、作用被淡化。他的思想主旨是:「中國在十年改革開放中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全面開創了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此語深藏玄機。眾所周 知,自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共對其基本路線的傳統提法是「一個中心、兩 個基本點。」顯然外界一向認為兩個基本點互相矛盾,互相制約,但改革開放仍與 四項基本原則平起平坐。即使是在六四事件之後的四中全會,也仍然承認二者一個 是強國之路,一個是立國之本。而李鵬的新提法實際上是使「一個中心、兩個基本 點」變成了「一個中心、一個基本點」,而改革開放被放到服務於二者的地位。當 然,這不是李鵬個人獨作主張,可視為中共高層部分掌權者有意做出觀念調整,逐 漸淡化「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逐漸突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 義的「基本理論」。 在七屆人大會上,李鵬的報告將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截然分開,且完全 不對八十年代的中共政治體制改革作出評價,彷彿那是一片空白。事實上,政治體 制改革提上中共領導議事日程已多年。只是中共始終找不到一條既能確保中共一黨 專政,又能建立民主政治的政治體制改革道路。 世上哪有這樣的路? 鄧小平:改革不能蠻幹 鄧小平曾談到:「不開放不改革沒有出路,國家現代化建設沒有希望。但在具體 事情上要小心,要及時總結經驗。我們每走一步都要總結經驗,哪些事情進度要快 一點,哪些要慢一點,哪些還要收一收,沒有這條是不行的,不能蠻幹。」 鄧小平的這番講話仍為脫離他的「摸著石頭過河」的思想框框,這幾年中共相繼 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物價改革,就是穩步和局部進行的。 所謂「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相接合的關係,至今仍未有一個明確的答案。無論 在政府部門或智囊研究機構,還是在學術界,都存有三種主張: 一是主張「計劃取向論」。認為十年的宏觀失控,目前經濟生活中多種弊端的產 生,都與過分強調市場的作用有關;要想整頓經濟秩序,必須強調計劃的作用,恢復 計劃調節經濟的機制。持此論者以國家管理部門,尤以計劃部門居多。 二是主張「市場取向論」。認為宏觀失控和目前經濟生活中的問題,都與傳統的 計劃經濟體制有關,特別是與改革這種體制不徹底有關;必須大大削弱指令性計劃, 弱化各種行政控制,讓市場機制調節經濟過程。持此論者多為地方和企業管理人員 。 三是主張「結合論」。認為前兩論容易導致計劃與市場的互相排斥和對立,至少 是分為主次,而不是互相覆蓋,有機結合,很容易出現偏差。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主任馬洪提出,宏觀的總量、比例、長期性問題應當通過計劃加以控制,微觀的簡 單再生產、擴大再生產,存量調整應由市場調節實現,以利形成微觀富有活力,宏 觀協調發展的兩性發展格局。無論是計劃或市場,都需要尊重共同的經濟規律,這 就是價值規律和按比例發展的規律。 據悉,江澤民稱「結合論」為一項開創性的工作。 大有來頭的「皇甫平」 有一則傳聞說,去年年底鄧小平在離京之前曾說過這樣的話:「我現在講話沒有 人聽,這樣下去,我只有到上海,到上海發表我的文章。」 無法核實這則傳聞,但上海《解放日報》連續發表署名「皇甫平」的文章,引起 了海內外廣泛注意,似乎從某種意義上印證了這些文章與坐鎮上海的鄧小平的關聯 。 三月二日,皇甫平的評論文章題目是《改革開放應有新思路》。該文章指出九十 年代的改革沒有新思路、新招數不行,為此,關鍵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開 放是我們須臾不可分離的法寶,改革開放是上海擺脫困境,求得振興的唯一出路。 」針對僵化派的思想僵滯,該文更毫不含糊地說:「不把書本上的個別論斷當作束 縛手腳的教條。」 三月二十二日,皇甫平發表了題為《開放的意識要更強一些》,公開提出:「鄧 小平同志對九十年代上海的開放寄予厚望,上海要把改革開放的旗幟舉得更高,浦 東開發要更快更好更大膽。」該文還系統地批評了在引進外資時的種種錯誤思想, 有人說這實際上是在系統地駁斥何新在《世界經濟形勢與中國經濟》一文第一部分 中提出的「發達國家的投資造成第三世界的貧困」的觀點。何新說:「發達國家首 先發明一個跨國公司,接著發明一個外債型經濟,致使發展中國家肥水外流。」而 皇甫平則說,我們就是要敢於冒一點風險,大膽地利用外資,努力把上海建成萬商 雲集的商業中心,輻射全國的金融中心、信息中心。 最近,皇甫平又發表文章,闡述要提升對經濟體制改革有開拓進取精神的幹部, 並抨擊「兩面派」和「騎牆派」。「那些『口言善,身行惡』的『國姓』、兩面派 、騎牆派一類角色,毫無疑問絕不能讓他們混進我們的幹部隊伍中。」皇甫平又說 ,要把那些「堅持改革開放路線並有政績的人,大膽地放進新的領導機構裡。」 來自北京的消息說,《光明日報》副總編輯周容斌說,皇甫平的文章應該批判。 六四後調入《人民日報》擔任理論部主任的孫永仁和副主任黃美來也講了同樣的話 ,要批皇甫平。而《北京日報》則發表了李錫銘關於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的報告。 中宣部隨即派人赴上海調查,方知所謂「皇甫平」是黃埔江評論之意,代表中共 上海市委的意見。而其後台老闆正是鄧小平。於是,追查就沒有了下文。 觀察家們注意到,在中國政壇上,非中央正統渠道而敢有大膽標新立異的提法, 背後一定有什麼文章。一九六六年,姚文元在上海《文匯報》上一篇《評海瑞罷官 》,實為文革之序幕,其後台就是毛澤東。 皇甫平的文章出台,被視為南北在政治鬥爭、政策取向和權力利益之爭的公開化 ,是經改派從上海仰攻北京的「北伐」。看來,在鄧小平、楊尚昆的支持下朱容基 、鄒家華登上副總理的事實,證明江澤民的「上海派」實力,顯然已凌駕李鵬的「 京派」實力,佔了優勢。 問題是,這僅僅是開始。 北京「科技熱」加溫 鄧小平辦公室的文章 今年五月二日,《人民日報》頭版發表了題為《向科技革命進軍》的署名文章, 以及隨之興起的「科技熱」,表明中共試圖在尋找一條既能解決社會癥結,又能避 免因改革而致社會演變和政權危機的安全通道:科技興國——減少體制改革的比例 ,依靠提高科技水平和使科技產業化的途徑來推動中國的經濟發展,解決各種現實 難題。 這意味著中共的發展戰略出現了重大改變,既不同於胡趙時期的改革政策,又有 別於六四後李鵬時期的僵化倒退路線。 據權威人士透露,《人民日報》的文章出自鄧小平辦公室。今年三月底四月初, 鄧小平說,他反覆思考,認為科學技術還是第一生產力,看來我國的科學技術和教 育一定要抓上去。要高度重視科學技術,要充分依靠和大力發展科學技術。事後, 鄧小平在國家科委工作的女兒鄧楠,以及鄧小平的秘書,將鄧小平近期對科技的思 考和想法,通過中央辦公廳轉給了政治局常委。 《人民日報》的文章說:「鄧小平同志及時把握時代脈搏和社會發展的趨勢,一 再強調發展科學技術是實現現代化的關鍵,鮮明地提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而且 是第一生產力』這一科學論斷,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生產力學說,揭示了科 技發展對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的第一位變革作用,對於指導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 設具有十分緊迫而深遠的意義。」 江澤民最早透露信息 其實江澤民比《人民日報》更早透露鄧小平的「最高指示」。新華社四月二十三 日在報導江澤民在四川考查的新聞時說:「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深 刻理解鄧小平統治指出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個馬克思主義觀點。」 還有一條新華社沒有報導的「內幕消息」:江澤民在四川考察期間,在重慶通霄 達旦給李瑞環、丁關根和王忍之寫了一封長信,詳細說明了一路上他本人對科技問 題的想法。這封信的主要思想,是表明鄧小平一九七八年在全國科技大會講話中的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觀點,現在看來依然有十分緊迫而深遠的意義,是中國能否完 成「八五計劃」的關鍵。 江澤民的這封信被作為中央文件發至全國各地供「政治學習」。據看到這份文件 的人說,江澤民在信中援用海灣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使用新技術武器的 例子,說明在現代化戰爭的條件下,新科技對於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他說,作為馬 克思主義者,他始終認為最終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是人。但是先進的武器畢竟是重 要的。 一系列加溫行動 根據鄧小平和江澤民的指示,中共高層要求各有關部門組織一系列座談會,以及 撰寫有關科技問題的文章,除了從理論上闡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外,還要大量介紹 世界和中國的科技現狀,以及今後的發展。 於是各種類型的、打著科技招牌的座談會、展覽會爭相在北京召開和揭幕。各大 宣傳工具紛紛發表報導和文章,用實例來證明用理論來闡述鄧小平的觀點何其英明 和正確。 五月二十四日,北京各大報章,包括《人民日報》、《工人日報》、《經濟日報 》、《中國青年報》、《科技日報》、《北京日報》、《光明日報》等竟同時推出 各自的社論,同聲為「科技熱」加溫,「為實現國民經濟戰略目標,呼籲黨和政府 要把發展科學技術、推動科技進步放在重要戰略位置。」 《人民日報》社論稱,堅持鄧小平提出的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將經濟建設 真正轉移到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 」 這場「變革」能帶動中共走出困境嗎? 固然,科技的發展對於一個國家的現代化建設至關重要。但是,迴避實質性問題 —-體制的改造而企圖單單用科技帶動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只是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