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惠國問題的理想結局 楊漫克 最惠國問題演成持久戰 經過半年轟轟烈烈的激辯,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關於「有條件」給予中國最惠國待 遇的法案,雖然分別在兩院通過,終未能同時在兩院形成三分之二的絕對立法權, 從而使布什總統堅持的無條件延續政策繼續有效。 所以,七月二十三日參院以五十五比四十四通過民主黨領袖米契爾的有條件延續 案,離三分之二多數仍差二十票,也就等於今年繼續無條件給予中共最惠國待遇一 錘定音。而且,根據美國參院六年一選,眾院兩年一選的規矩,以及布什總統九二 年大選勝券在握,預計中共的最惠國待遇,在未來數年內不至有太大風險。但基於 中共政權短期內不會有重大的改變,最惠國問題明年後年少不了再吵下去,形成中 美關係中的持久戰線。 中國大陸自八零年改革開放後便獲得了美方的最惠國待遇,在一九八九年發生了 「六四」事件之後,一直不曾有過風波。去年美國國會便基於中國政治的理由,要 求白宮行政當局取消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結果遭到布什總統的否決。但布什總統 同時向國會讓步,發佈總統法令允許四萬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居住到九四年。今年布 什為了獲得參院三分之一以上的支持票,又做了另一項實質性的讓步,允諾將支持 台灣國府進入關貿協定。可以說,台北方面是這場最惠國風波的大贏家。 國家利益重於民主理念 造成美國得以繼續給予中共最惠國待遇的因素,基本上為如下幾點: 一,布什總統奉行保持對中國影響力和美國的國家利益高於中國民主的政策。曾 在七十年代擔任過駐北京聯絡處主任的「中國通」布什,主觀上一直把中國的戰略 地位看得十分重要,即使在蘇聯不再對美國構成威脅的後冷戰時代,不再需要中國 制衡蘇聯時仍然如此。這正應了美國學術界的一個規律:「蘇聯問題專家大都憎惡 蘇聯,而中國問題專家大都親善中國。」布什認為,「影響中國政局的最好方式, 是保持住對中國的影響力」,「同中共領導人打交道的最佳方式,是暗盤交易,而 非公開損毀他們的顏面。」 同時,布什也秉承了美國歷屆政府的外交傳統,既一方面,美國是一個民主理念 濃厚的國家,另一方面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在國家利益和支持各國民主化發生衝突 時,行政當局首先考慮的是國家利益,而非聲援外國的民主。不僅布什表現出對北 京獨裁政權過分支持,以往美國對伊朗國王巴列維,菲律賓總統馬科思,南韓軍政 府全斗煥。都曾支持到他們垮台為止。儘管這些政府和領袖是大獨裁者。 二,美國國會在中國問題上的浪漫主義。從今年四月起,參眾兩院議員在最惠國 問題上開出的條件過多,幾乎包括了中國在國內、國際政策上的所有問題,提出法 案十多項。在表決票局勢不明朗時,國會支持有條件給予的議員,希望通過盡可能 多的條件。結果由於條件太過苛刻,迫使北京政府採取最強硬立場,從而因可能造 成中美關係的大退縮,加強了布什總統無條件給予的決心。 國會策略失當 其實,儘管布什贏得波斯灣戰爭,處於總統對國會的強勢時期。但最初形勢對占 了理的國會還是有優勢的,如果國會將條件限定在貿易摩擦、限制武器亂售、以及 奴工產品等不危及中共政權穩定的方面,有條件給予有希望得到布什的支持和北京 當局的讓步。 國會方面的策略失當甚為明顯。整個過程前段,國會議員們猛開條件。而當參院 民主黨及議員組成跨黨聯盟支持布什,三分之二優勢無望時,米契爾為首的有條件 給予派陣腳大亂,頻頻讓步,一直讓到把條件開到明年去為止。結果布什總統乘機 遊說終於拉到比預想好得多的參院四十四票,使總統行使否決權成為可能。 三,在中國方面,中共強硬派和開放派也在北京展開了一場大角力。強硬派方面 希望借此機會打擊開放政策,採取死硬立場,揚言不接受任何附有條件的最惠國待 遇,希望以此誘使美國國會把有條件變為取消。傳聞王震曾表示,布什比那些反對 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的議員們更壞。因為布什的用意更陰險,想用美國的影響促使 中國和平演變。 親美派獲得發展空間 而南方和沿海城市的地方勢力,則大舉向中南海進行遊說,並提出許多地方評估 報告,證明美國若取消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將對中國經濟造成嚴重損失。因為不 僅現有的企業會因為出口減少而倒閉,而且八五計劃中的很多前沿項目新興工業也 將無力發展。據說鄧小平在聽取了南方各省的報告後,曾一度指示要接受包括人權 在內的條件。中共並在奴工製品、智慧產權、貿易逆差和限制武器出口等問題上, 做出了讓步的表示和行動。 今年六月北京曾秘密舉行了一場「中美關係學術討論會」,並邀請了海外研究中 美關係的留學生與會(歷史學會回國訪問團)。據參加會議的留學生回美後透露,這 場以前外長黃華為首的親美派會議,決定有計劃地遊說中央領導人,力爭保持中美 雙邊關係朝良好的方向繼續發展。還透露大陸內部的知識界和改革派,表示希望海 外留學生支持布什的無條件給與。因為他們分析在中共元老派當政的前題下,中共 不可能接受美國國會開出的大多數條件,中共六十年代不接受蘇聯條件,今天也未 必會接受美國的。結果只能造成中美關係退回到七十年代的水平,打擊中國的開放 政策和南方新興的私人企業與外向型工業。 最惠國問題在海外中國學生中也引起巨大的分歧。全美學自聯的主流趙海青等人 ,民主基金會的廖大文和前天安門廣場學生領袖沈彤,均支持波洛西議員的有條件 給予案。而中國新聞中心的龔小夏,天安門四君子之一高新,前趙紫陽的秘書李湘 魯,則在國會作證和報章上公開支持布什總統的無條件延續。雙方的觀點尖銳對立 。 儘管筆者不贊同無條件給予中共最惠國待遇,但仍認為今次白宮與國會妥協的結 果,是一個最理想的結局。參眾兩院均以多數通過附加條件,給予中共強大的心理 壓力和形象的丟分,迫使中共不得不考慮在國內外政策上做某些實質的改善。布什 總統延續了北京最惠國待遇,一方面可以繼續保持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影響力,支持 了中共內部的改革開放力量,同時也由於國會的決議,加強了美國政府今後與中共 談判時的政治籌碼。 對中共而言,雖然這一次關山險度,重獲一年的最惠國延續,但中共政權的內外 政策,均被美國數落得體無完膚。北京絕非光彩的贏家,它贏得不是滋味,贏得周 身出醜。中共領導人對此應反省思過,而沒有什麼可值得慶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