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展示軍威意如何? ·何 頻· 中共軍隊最近動作頗多。軍隊在未來變局中到底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會不會攻打台 灣? 中共內部,最近頗不安靜:楊尚昆屢屢犯病;李鵬執掌中央編製大權;李瑞環提 出「五敢」觀點; 朱榕基「快刀斬亂麻」,下「軍令」清理「三角債」,聲稱要推行《破產法》。 「向魯迅學習」 北京的朋友說,「十一」竟日霧鎖京城,太陽始終未能突破霧層的圍困,時至傍 晚更下起了了毛毛雨,使人們的這一天「例假」過得暗暗沉沉。廣播、電視、報紙 說「社會主義好」,天安門廣場十六萬隻花盆組成「社會主義好」的圖案,各主要 街道更搭起一百二十八個「節日」大棚,上書也是「社會主義好」。可前一天(九月 三十日)的《法制日報》透露,在北京已擁有由三十四萬人組成的「聯防隊」,「國 慶」期間即派遣六千餘支武裝巡邏隊在街頭二十四小時巡邏。人們搞不清楚,這是 給大家報平安,還是警告「一小撮,一小撮」? 《人民日報》的報道說,北京大學、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響應「江核心」的 號召,向魯迅精神學習。我的一位朋友也自北京寫信給我,希望我身在海外也要以 魯迅為典範,信中並摘錄「魯迅語錄」與我共勉: 「墨寫的謊話,決掩不住血寫的真實,血債必須用血償還,拖欠得的愈久,就要 付出更大的利息」。 「苟活者在淡紅色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前行 。」 其他消息來源則稱,今年的八中全會如同去年的六中全會,開會時間一拖再拖。 九月底的中央工作會議,又是鬧得一踏糊塗。世界銀行稱頌大陸的經濟在八九年至 九0年表現良好,似乎並未如一些逃亡知識分子所言的那樣崩潰。但中共掌權者心 裡清楚,壓抑通脹成功換來的代價是經濟增長放緩,人民收入增長已由八八年的百 分之十一下降至九0年的百分之五。而今年物價上漲率可能達到二位數字,通脹已 有重來之勢。於是,不得不又大喊「改革」。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先生對大陸經濟的看法,引起中共的重視。外界強烈批評中 共的政治迫害之際,中共是在以此暗示:它正在模仿新加坡、南韓和台灣發展模式 ,一面緊緊控制政治,一面放鬆經濟政策。而事實上,中共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 反和平演變的僵硬口號下,與另一個碩果僅存的獨裁者金日成擁抱,和西方民主國 家的鴻溝正日益擴大;亦沒有放棄對經濟的控制權力,只不過是採取了一些「拆東 牆補西牆」的措施來自欺欺人。 黨指揮槍,還是槍指揮黨? 八月中旬蘇聯軍隊拒絕接受強硬派政變領導人的指令,而使莫斯科政變失敗之後 ,中共領導人更注意解放軍的效忠問題。十月一日「國慶」節出版的《解放軍報》 社論中說:「人民軍隊將永遠、忠誠地保衛社會主義祖國。」但人們想知道,一旦 中共老人統治集團之要角凋零後發生繼承鬥爭危機之際,誰代表「社會主義祖國」 ? 軍隊在中國大陸變局中扮演的角色,已成為焦點之中的焦點。但誰也無法得出一 個令人信服的定論,因為不但變數多,內情隱秘又複雜,而且與老人死亡的次序亦 有關聯。美國國防部情報局,九月六日到八日在華盛頓主辦了一場「中共人民解放 軍討論會」,達成的共識也只是「中國大陸下一次政治危機中,軍隊的動向將具關 鍵性之作用」,至於更具體的走向發展,卻是彼此矛盾的結論。正如一位與會專家 所言:「我們連『解放軍』過去的角色都不能確定,遑論它未來的角色如何?」 於是,人們只能根據蛛絲馬跡去試圖透視「所有可能的途徑」,而不是把思想局 限於一個模式。那麼中共軍隊近來又露出了什麼樣的蛛絲馬跡?主要包括:中共首次 提出反對軍隊參政;北京軍區陸軍演習;新華社吹捧海軍空軍的軍力;廣州預備役 閱兵;山東、福建海軍閱兵;江蘇空軍閱兵等。這些活動都在「十一」前後進行。 本專欄上期提到,蘇聯政變流產之後,中共中央政治局迅速制訂出「五堅持五反 對」的預防和平演變方針,其中特別值得留意的是,中共首次提出反對軍隊參與政 治。 雖然中共口頭上說:「黨指揮槍」,但在實際權力鬥爭中,誰有了「槍」誰就擁 有了「黨」:四九年後論功行賞,國家從上到下,都是由軍人控制和管理;文革中 ,現役軍人連軍裝都不脫,即以「三支兩軍」(支援工人、農民、左派和進行軍管、 軍訓)名義在全國各地奪了權,直接參與政治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歷次最高層權力 傾扎,軍隊都在幕後有所動作;八九年「六四」大屠殺,更是赤裸裸的軍人參政。 前幾年,曾有人提出,解放軍應向國家化、職業化方面發展,後來成了「資產階 級自由化」的主張。那麼這次中共為何突然提出反對軍隊參政呢?一般認為,中共十 分擔心軍隊不穩,會成為中共政權的直接威脅。 我們雖然無法確定中共軍隊內部已趨向分裂,但其內部的不安是顯而易見的。「 六四」之後,軍隊內部相當廣泛的大整肅,七大軍區的調換就足以說明鄧小平對軍 頭的「忠誠」並不放心。其次,少壯年軍官與老軍官無可避免有一種「代溝」,年 輕的軍人受到了社會上「改革開放」思想的衝擊,而年老軍官則側重於「政治控制 」。文革、「六四」、甚至越戰,軍隊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喪失殆盡,軍人心裡都 感到很委屈。另外,軍隊同中共領袖的關係已不能與過去同日而語。凡此種種不穩 的因素,根本不可能通過政治思想教育可以解決。中央軍委總政治部九月上旬在廣 州召開了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制訂了《軍隊經常性工作要則》,此文件正在全軍上 下組織學習、貫徹。但誰都知道,這只不過是夜行吹口哨罷了。 可以說,軍隊如何不真正往國家化、職業化方向發展,所謂「反對軍隊參政」也 只能流於空談。到底是黨指揮槍,還是槍指揮黨,就不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大力突出軍力增長 九月十日,江澤民、楊尚昆、李鵬在華北某地觀看了北京軍區訓練匯報演練。進 行演習本是兵家常事,但這系活動卻有不尋常的意義。 一是江澤民、楊尚昆、李鵬三人同時公開出席,可視為某種刻意的安排。他們三 人是當今大陸最有實權的人物,分別執掌黨、軍、政三大系統,這三大系統的結合 便形成了牢固的權力堡壘。他們走在一起,就是暗示外人,最高層是團結一致的。 二是在中共強硬派系看來:蘇聯政變失敗的根本原因,是政變者無法調動軍隊, 軍隊中部分官兵倒戈相向。在某種突變時期,失兵權比失民心更可怕。所以,必須 抓緊槍桿子。加強政治思想教育、視察部隊、觀看軍事演習、培植親信都是掌握軍 隊的重要手段。 三是展示軍威,對國內外敵對勢力起到阻嚇作用。這次參加匯報的有步兵、炮兵 、裝甲兵、工程兵、防化兵、通訊兵、陸軍航空兵等十多個兵種和民兵、預備役部 隊,演習持續三個多小時,共二十六個課題。新華社為此發了兩篇通稿,除報導演 練的簡況、江澤民題為《認真貫徹毛澤東思想,進一步提高部隊軍政素質》的空洞 講話外,還發了一篇比較詳細的現場見聞特稿:《金戈鐵馬軍威壯》,詳細描述了 中共現有的新式武器及其威力。 北京舉行陸軍合成演習之後,楊尚昆、劉華清又在海軍司令員張連忠、政委魏金 山和濟南軍區司令員張萬年、政委宋清渭的陪同下,於九月十五日到海軍北海艦隊 考核檢查艦艇部隊和航空兵部隊的實戰訓練。 九月十九日,新華社發出題為《海軍現代化建設達到新水平,二千五百多項高技 術成果得到應用》的報導。 三天之後,新華社又發稿吹捧「空軍戰鬥力顯著提高」。眾所周知,蘇聯巨變, 加上近年來負責與中共磋商軍售蘇制戰機給中共的蘇聯前防部長雅佐夫系獄,導致 中共空軍現代化受挫。中共在此時召開空軍科技大會,聲稱現在空軍各兵種不僅能 在空戰、空對地轟炸攻擊、地對空射擊、空降作戰、戰術指揮等六個系統,進行單 一或合成的激光、電子模擬對抗演習,而且各航空兵部隊和飛行院校百分之九十以 上的戰術、技術飛行訓練課目用上了模擬器,近期還使用多種較先進的作戰飛機、 支援保障飛機、地空導彈和雷達完成設計定型並裝備部隊。言下之意,就是中共空 軍已經獨立建軍,並不一定非得依靠外界援助。 不過在西方分析家看來,中共的海軍力量依然極為薄弱,空軍在最重要的電子科 技及空中加油技術上,根本談不上有基礎,與西方先進國家相較仍瞠乎其後。 廣州閱兵意如何 海外對中國大陸的風吹草動變得愈來愈敏感。這次對九月二十九日的「廣州閱兵 」事件的反應就是一個例證,港台和西方報刊連續進行了大篇幅報道,有的還配有 專家評論。但在筆者看來,這些報導有過份渲染之嫌,「專家評論」亦多是猜疑之 詞,反而忽視了中共真正的用意所在。 台灣《聯合報》九月二十四日的報導稱:「中共十分重視這次閱兵,除七大軍區 的領導人都到會場外,中共中央及中共國務院也將派大員到現場檢閱。這將是中共 政權建立以來第十三次『國慶』大閱兵。」九月三十日,該報又發表評論,認為「 在廣州進行史無前例的國慶大閱兵,除顯示共軍將全面進行反和平演變的鬥爭外, 也凸顯廣東軍區的盛壯軍威,一方面對港台施壓,一方壓制廣東的『地方割據』勢 力,這也使廣州成為中共反和平演變的『前哨陣地』」。 事實上,這是一次極小規模的地方性閱兵活動,且所閱之兵不是正規軍而是預備 役部隊,與中共四九年以來北京舉行的十二次大閱兵壓根就不屬一個檔次。這次參 加廣州閱兵的預備役官兵總共才一千五百多人,分十四個徒步方隊和七個機械化方 隊(北京大閱兵一個方隊就有一千多人),且展示的多是六、七十年代的武器,步兵 只攜帶一般的自動步槍、AK四十七衝鋒鎗、無線電發報機等,此外就是常見的加農 炮、排炮和火箭炮等。觀看閱兵儀式的官員級別亦不高,包括總參副長何其宗、全 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廣州軍區司令員朱傚法、總參動員部部長譚冬生等。這樣的 陣容怎能說是向外人展示實力,向港台施壓呢?壓制廣東的「地方割據」勢力更是牽 強附會之詞,因為參加閱兵的預備軍人都是廣州地區黨政軍機關和企業的幹部、工 人,屬於百分之百的地方勢力。 此次演習總指揮王建元(廣州軍分區司令)表示,演習的目的是檢驗預備役部隊的 訓練成果和軍隊素質,為快速行動和執行作戰之務,應付突發事件打下基礎。 王建元的這番話,實際上暗示了中共舉行是次演習的真實意圖。預備役部隊是八 七至八八年間大裁軍出現後的新編製,鄧小平當時將一部分裁軍轉入武警部隊和轉 入地方組成預備役部隊。由退伍軍人組成的預備役部隊,一樣有軍旗,有番號,分 別在省設師、市設團、縣設營,全國約有二十多萬人,擁有的武器則多屬輕型。他 們一年集訓一至二次,每次十天半個月左右,平時脫下軍裝服從事地方建設,戰時 可以成建制地轉為野戰部隊。 現在沒有明顯的戰爭威脅,預備部隊準備應什麼突發事件呢?筆者以為,一是社會 治安惡化,各地騷亂頻仍,公安武警已力不從心,用預備役部隊對付連串的暴亂事 件比調動正歸軍要便利,且引起的社會反彈要小,因為預備後役部隊民間色彩較濃 ;二是近十年來,中共「全民皆兵」的意識淡薄,民兵力量名存實亡,面臨國內外 日增的政治挑戰,強化預備役部隊是與敵對勢力的「和平演變」對抗的行動之一。 可以預見,中共將擴編預備役部隊,並加強其軍事訓練,使其有應付突發事件的戰 鬥力。 問題是,這些預備役官兵工作、生活在地方,與當地人相結合,他們的思想觀念 也與普通老百姓並無兩樣。在未來政局變化中他們會否成為地方的自衛力量?會否在 特定時期成為倒戈力量?這些都是值得我們繼續關注的。 會不會打台灣 最近關於海峽兩岸關係緊張的消息甚多,北京主要是抨擊台北國府姑息縱容台獨 勢力蔓延,台北則指中共一年來在公開場合說明將不放棄武力侵台的次數多達七十 餘次。 一些小道消息說,中共已制訂了攻台方案,由楊尚昆負責策劃、指揮制訂。另一 些消息則說,鄧小平揚言不惜動武解決台灣問題。某些觀察家亦認為,中共近來展 示軍威,意在為攻台作輿論準備。 事實上,這些小道消息幾無參考價值。1,中共制訂攻台方案非自今日始,可以說 四十年來天天都在制訂和完善這個作戰方案;2,中共對解決台灣問題不會輕易動武 ,雖然在現行體制下絕不會放棄武力攻台的口號——這是它對「統戰」的底牌;3, 中共對「台獨」勢力的膨脹多以言語警告,如果真的發展至接近「獨立」事實,那 麼中共必定會武力攻台。至於中共是否有此軍力,是否因此而引發自身政權的危機 ,那是另外一個範疇的問題。 楊尚昆力不從心? 中共國家主席和軍委第一副主席楊尚昆,因病無法出席歡迎外國元首到訪的儀式 。這不是「謠言」,因為消息是九月十八日由總理李鵬透露出來的。一個星期之後 ,楊尚昆重新露面,為博茨瓦納德總統馬西裡送行,但人們注意到他目光呆滯,呼 吸吃力,左手好像發脹。九月二十七日開幕的中央工作會議及三十日人民大會堂舉 行的中共國慶晚會,他亦有出席。十月一日來自北京的消息說,楊尚昆持續發燒, 已正式住院治療。十月二十六日能否出訪巴基斯坦已成疑問。今年四月,楊尚昆亦 因感冒入院,而沒有公開露面三天。去年六月,他則因為盲腸炎而無法履行公職逾 一個月。這種身體狀況,似乎與外界稱他「健康良好、活力充沛」的傳言不相符合 。 其實,外界說他身體好,是相對其他幾位重量級中共元老人物(人稱「八老」)而 言,那些元老人物如鄧小平、陳雲、李先念等極難公開露面。現年八十四歲的楊尚 昆,公開活動卻極為頻繁:去年他遠赴拉丁美洲,訪問墨西哥、巴西、烏拉圭、阿 根廷和智利五國;今年蘇聯政變後出訪外蒙古。平時在國內的活動更是繁多,九月 中旬他在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的陪同下,到山東青島視察,乘艦出海觀看了海軍 海上實戰演習,聽取海軍司令員張連忠、政委魏金山和濟南軍區司令員張葛年、政 委宋渭青及山東省委負責人匯報,五日參觀青島襯衫廠後即乘專機趕回北京,次日 又會見意大利總理……如此高齡,猶僕僕風塵,不怕勞累,可見他身體並無大病。 不過畢竟年歲不饒人,偶爾犯犯感冒等輕病也是正常之事。問題是,老人抵抗能力 弱,輕病引發重病,甚至死亡的可能性也並不是不存在。楊尚昆面對垂手可得的「 太上皇」之位,只怕為時已晚,力不從心。 經過幾十年的韜光養晦,又經過近十年的悉心經營,楊尚昆不僅權謀精湛,而且 形成了龐大的幫派,是中國大陸鄧小平、陳雲之下,億人之上的人物。八九年六四 後中共最高層的合影,足以說明他的實力,那張照片,政治局常委包括江澤民、李 鵬、喬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環分別站在他的兩旁。他不是政治局常委,但常委 會議卻能唱主角——因為,鄧小平的「最高指示」大都是由他而不是江澤民傳達。 鄧小平「引退」之後還能夠繼續在中共舞台上發揮絕對的影響力,一個極為重要的 原因就是鄧小平能夠透過楊尚昆掌握軍隊。但海外將楊尚昆列為屠城派,與李鵬一 樣強硬的分子,有誤解之處。曾是趙紫陽的智囊人物陳一咨十月二日在多倫多說: 八九年學運初期,楊尚昆實際上是站在趙紫陽一邊,後來鄧小平態度強硬,他方改 變立場。趙紫陽落台之後,楊尚昆曾去看望。因為文革後楊到廣東任職,後來調到 北京,都是趙紫陽提的名,所以楊對趙有感激之情。去年筆者也聽說,楊尚昆的一 個秘書曾在美國聲稱,楊並不贊同開槍屠殺學生。 同時,中共黨內軍內對「楊家將」勢力膨脹則普遍不滿。有消息說,楊尚昆在中 共「十四大」上將退出政治局,因為1,楊尚昆目前是政治局成員中唯一的老一代人 物,他的去留,無疑成為鄧小平鼓吹的「全面交班」是否最後完成的標誌;2,中共 實行「幹部迴避制度」,楊尚昆與其擔任軍事秘書長、總政治部主任的堂弟楊白冰 長期共事是站不住腳的。 李鵬執掌中央機構編制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中共中央大喊精簡機構,卻成立了陣容龐大的中央機構編制 委員會,由李鵬出任主任,宋平出任副主任,其他十多名領導成員都是來自當今中 央各大重要部門的主要人物。對於李鵬來說,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職位,可以控制 中央及地方黨、政、人大、政協、司法及社會團體領導機構的編制、級別規格乃至 正副職(省、部級以上)領導成員的人選。可以說,這是李鵬仍掌實權的一個重要信 息。 李鵬八八年四月出任國務院總理時,曾許諾要認真實行機構改革,通過轉變管理 職能,徹底解決機構「精簡—膨脹」的惡性循環。結果呢,機構越「簡」越多,「 公僕」越「減」越多,「文山」越來越高,「會海」越來越深,形成了膨脹—壓縮 —再膨脹的螺旋式擴張。七八年中共機關幹部職工約四百一十萬人,現在已達到九 百多萬人。機構臃腫,使國家財政不堪重負。行政管理費已佔財政比重的百分之九 ,九0年財政超支近七十億元,其中行政費用超支就達三十六億元,佔百分之五十 強。 由國家統計局所辦的《中國統計信息報》刊文分析這種狀況,列舉了五種原因, 卻恰恰忽視了筆者認為最根本的一點,即「官本位制」。每一個單位的社會地位, 與每一個人的物質利益,都與其「官銜級別」緊密掛鉤,行政級別實際成了各種政 治、物質和社會生活條件的等價物,有利於排位子、爭面子、住房子、派車子、分 票子等。既然如此,自然個個單位渴望升格,幹部人人都想當官。給烏紗帽不僅成 了調動幹部「積極性」的慣常手段,而且為了拉山頭,搞宗派,結關係,鬧權爭, 更需要大贈烏紗帽,封官許願,任人唯親。 有專家曾建議,改變上述狀況,關鍵在機構改革。應抓好政府職能的兩個轉變: 一是從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向逐級分權的管理體制轉變;二是從直接控制向加強宏 觀調控轉變。可惜這是書生議政。在強硬派看來,這甚至是「和平演變」,因為這 樣會影響到中央集權的權力和利益。 八七年國務院下達了《關於制止機構編制和幹部隊伍膨脹的通知》,九0年則下 達《關於進一步加強機構編制管理的通知》,現在又成立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聲 稱至「十四大」會議前要凍結新增編製並大力削弱超編人員。有不少幹部認為這是 老生常談,雷聲大雨點小,最後還是不了了之。有的人則擔心有的領導會藉此機會 排除異己,打擊不聽話的幹部。有人甚至認為,李鵬執掌機構編制大權,更便於削 弱改革派勢力,保持和強化自己的勢力網絡。 李瑞環提出「五敢」觀點 最近,港台海外的中文傳媒廣泛報導中共內部鬥爭趨向明朗化,保守派正在掀起 抓「趙紫陽第二」的鬥爭,而形象比較開明的主管意識形態的「政治局常委」李瑞 環,已於九月初提出辭職要求,並表示希望去抓治理長江、淮河、太湖的工程。 的確,近期改革派和保守派在文宣上的對立相當明顯。八月三十一日「皇甫平」 在《解放日報》第一版發表題為《論幹部精神狀態》的文章,提出:精神動搖是最 可怕的事情,幹部必須解放思想;而《人民日報》次日(九月一日)即發表回擊文章 ,論的也是幹部的精神狀態,題目卻是《德才兼備,以德為主》。九月一日晚十一 時,新華社向全國各傳媒播發了《一切為了改革開放》的預訂九月二日發表的《人 民日報》社論電訊稿。就在各地黨報已將該電訊稿排版之際,新華社又突然發出指 令:「請注意,本社剛才播發的《人民日報》社論,有改動……切切。」改動在何 處呢?原稿中一段話,「在改革開放中,我們要問『姓社』、『姓資』,堅持社會主 義的方向,我們問『姓社』『姓資』的目的,是為了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被 改寫為:「在改革開放中,我們要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這個改動,非同小可,因為「姓社還是姓資」,正是中共上層權力鬥爭的焦點。據 悉,該篇社論由高狄等人炮製,目的是為了發起一場對皇甫平的全面性的、更高層 次的圍剿,在向全國播發前,已將清樣送給李瑞環過目,李瑞環看後不甚滿意,作 了幾處刪改,而被刪去的正是關鍵性字句,高狄等人的陰謀未能得逞。 這場劍拔弩張的輿論之戰,使人們擔憂李瑞環的地位是否穩固。來自北京方面的 消息說,現在圍堵李瑞環的陣容不小,包括鄧力群、胡喬木、王忍之、賀敬之、袁 木、徐惟成、高狄等人,都是中共文宣口的掌門人物。但李瑞環獲得鄧小平的器重 ,對手不得不謹慎從事,不敢冒然直接攻擊李瑞環,往往是指桑罵槐。依筆者的觀 察,李瑞環的地位近期不會動搖,最近他提出「五敢」觀點,可證明他的底氣甚足 。 所謂「五敢」,包括:1,敢碰書上說過的;2,敢碰文件上規定的(不能認為過去 寫進文件的,就不需要再研究,作必要的調整和修訂。更不能認為一上了「金科玉 律」,明知錯了也不能修改。);3,敢碰已有的經驗;4,敢碰領導人說的(權力的 大小和掌握真理的多少是兩回事);5,敢碰多數人公認的。無疑,李瑞環的這番話 符合鄧小平關於在實踐中檢驗改革、推動改革的主張。 朱榕基「快刀斬亂麻」 朱榕基是公認的改革派,高談闊論,風度亦佳,工作卓然有成。但他政治根基膚 淺,性情急躁,能否挺過保守派力量的攻伐尚難以預斷。一年半前,筆者在香港《 百姓》雜誌撰文分析他的政反治行情時即指出,朱榕基將在中共最高層的權力爭奪 中無論如何將扮演非同小可的角色。現在看來,這個推斷似乎愈來愈接近事實。 朱榕基自今年四月升任國務院副總理,分掌全國工業、交通、能源等部門,並擔 任國務院新設「生產辦公室」負責人。而朱榕基面對的現實是:至少三分之一國營 企業出現赤字,滯銷的貨品總值達二千億人民幣,企業之間未清償的債務總額亦達 到二千七百億人民幣。朱榕基半年來,致力於解決國營企業長期績效不彰問題,備 受中共官方宣傳工具讚揚。新華社九月三十日發出一則電訊,頌揚他成功地處理「 三角債」的相關問題;對他在兩星期前所作引起爭議的決定,關閉遼寧省生產二十 種滯銷品的國營企業,也大力支持。 八月下旬,朱榕基在一次內部會議上呼籲全面實施破產法,依法授權有關當局關 閉虧損纍纍的企業,以拯治大陸經濟沉痾。 九月中旬,朱榕基向各地政府下達了口氣強硬的「軍令」:「各地務必在九月二 十日二十四時以前,將你省(區、市)固定資產投資拖欠注入資金情況報到國務院清 欠辦公室……如果做不到,請省、市長直接向朱榕基副總理匯報,說明原因。」同 時,朱又通知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中央電台詳細披露各地清欠的 進展情況。 朱榕基這種「鐵腕」作用,得到宣傳工具的肯定,但在經濟學界和地方政府、國 營企業部引起反彈。 據筆者獲悉,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共不可能真正實施《破產法》,因為關閉太 多大中型企業,將導致大批人口失業。朱榕基的搞法能奏一時之效,卻無法消除病 根。政府過度約束、保護,使得國營企業難以或不願按經濟規律辦事。不解決政企 不分,國營企業不可能熬出頭。 地方政府首腦對朱榕基的「軍令」備感壓力,紛紛指責朱榕基不依據實際情況, 簡單地採取「一刀切」政策。 國營企業主管更是恐慌。朱榕基下令限量生產四十三種供過於求的產品,又聲稱 要關閉虧損企業,豈不要掉他們手中的鐵飯碗? 據說李鵬已在一次內部會議上保證,中央不會對國營企業見死不救,已決定拿出 數十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搞活大中型企業的技術及設備引進。 一位權威人士說,在經濟政策中的分歧,將引政治上的權爭,在國務院就是李鵬 和朱榕基的對峙。九月底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對此有過一場辯論。十月七日 的《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的社論說:「要把搞好國營大中型企業當作經濟工作的重 點和改革的中心環節,集中精力,抓緊抓好。」可以肯定,大部分國營企業並不因 此而停止在「搞不活又死不了」之間遊走。道理很簡單,中共的現行體制怎能容許 企業依照市場規律運作呢?然而,「積重難返」的國營企業不改弘易轍,最終只會把 大陸經濟拖垮。 (九一年十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