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黨執政? ·方 禮· 蘇聯八人幫政變失敗,令中共八人幫寢食難安。鄧小平最近說:不要怕有人議論 太子黨啊、太子階層啊……蘇聯出問題的根子,還是沒有選准、選好接班人,讓資 產階級個人野心家掌握了政權! 另有消息透露,包括陳雲兒子陳元、劉少奇的兒子劉源、王震兒子王軍、薄一波 的兒子薄熙成、習仲勳的兒子習近平以及鄧小平、彭真等的子女或親屬約六十多人 ,即將借十四大之機進入中央委員會或中央領導機構。 看來,鄧小平方寸已亂,這位八七老夫在國際局勢的震撼下已失去政治家所應具 備的考量深度,而採取村夫野婦的淺近思維。 鄧小平決定交班於太子黨,自有其不得已的苦衷。他親立胡耀邦、趙紫陽為儲君 ,卻又不得不前後廢棄之。情急之下,再舉江澤民為所謂核心。然兩年來江澤民的 所作所為表明,江核心無功無過,無大志亦無野心,太平歲月看門守戶也許可以, 危急關頭獨擋一面卻是不行。鄧小平本人對此心知肚明。 為求確保生前的勢位和死後的名節,鄧小平走出了太子黨接班這樣一著劣棋。這 種任人唯親的授權雖然能給這位行將就木而又遲遲沒有就木的老人換得虛假的安全 感,卻為今後的中國政局遺下了實在的禍根。 太子黨執政,即明目張膽地將血統論納入權力交接程序。如此,不僅剝去了中共 標榜有年的立黨為公的畫皮,且觸犯了當代中國政治的大忌。 早在文革之前,毛澤東凜於赫魯曉夫上台後叛離斯大林主義的前車之鑒,就提出 所謂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宏議,並在與蘇共進行論戰的重 頭文章「關於赫魯曉夫假共產主義及其在國際共產主義中的教訓」(俗稱九評)中, 親自擬定了所謂接班人的五項標準,強調接班人要在階級鬥爭的大風大浪中產生。 對於高幹子弟接班,老毛一貫不以為然。他在文革前與親侄毛遠新的談話中一針 見血地指出:「我們的幹部子弟很令人擔心。他們沒有社會經驗,可是架子很大。 要教育他們不要靠父母,而要靠自己。」在他看來,高幹子弟並非接班人的理想人 選,卻是接受再教育的對象。 文革前夕,被樹為接班人樣板的有山西周明山、河北呂玉蘭等人。他們都是從基 層農村被提拔為縣級官僚的年輕人,均無顯赫的家庭背景。 文革初期,「一大批青少年成了勇敢的闖將」(文革十六條話),其中包括許多不 知天高地厚的幹部子女。其時,中央文革小組組長陳伯達曾表示,佔居各校臨時領 導機構的高幹子女應退出去,改由工農及普通幹部子女接替。由於陳伯達的這一講 話,當時尚在台上的劉少奇、賀龍等的子女離開了清華大學文革籌委會。 毛澤東發動文革的主要助手江青,於一九六七年四月發表著名的自供狀「為人民 立新功」。其中引用戰國策上觸龍言說趙太后的故事,闡發其熱衷於財產和權力的 再分配的野心。文中轉述毛澤東多段最高指示,為「位尊而無功,祿厚而無勞,而 挾重器多也」的高幹子女敲起警鐘。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江青與毛澤東的愛情結晶 李納在文中作為少不更事的角色出現,而非得天獨厚的小太陽。 毛澤東聯合林彪擊敗劉鄧,召開中共九大瓜分勝利果實。毛林兩對夫人進入中央 政治局,創中共黨史新記錄。在九大開會時,一些阿諛之徒一哄而起,提名李納(時 任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化名肖力),為中央委員,卻被毛澤東否決。與此同時,老毛 卻將陳永貴、倪志福等一大批工農勞動模範拉入中央委員會,取代劉鄧派職業官僚 。 晚年毛澤東的這種吐故納新的安排,一方面源自其共產烏托邦理想,而另一方面 則是基於對中國政治的殘酷性的深刻認識。 起自民間的毛澤東,深知「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的道理。他懂得如果將女兒不 勝任的重擔加在她荏弱的肩頭,無異於將之推入毀滅的深淵。 光陰似箭,二十二年過去。我們看到毛遠新因涉政而罹禍,李納因布衣而存身。 後者且於幾年前喜締第二春的良緣,安享尋常百姓的平凡歡樂。毛澤東為人父者的 一片良苦用心,至此結出善果。 相比之下,中共其他大員完全缺乏毛澤東的遠見。劉少奇出任國家主席後,竟對 其子劉允斌表示要有接班準備。數年後,劉少奇被毛澤東智勝,劉允斌臥軌身亡。 而今,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鄧小平昧於國情政情,重蹈劉少奇之覆轍。 自辛亥革命後,共和思想深入民心。無論公開稱帝或復辟,還是有實無名的家天 下,均難使天下人心服。時至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欲以世襲制牧百姓,難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