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清末民初 (之二) .唐正聲. (七) 武昌新軍舉事,清廷無奈,只好把袁世凱請出來,鎮壓革命。袁氏在前線指揮了 一陣,又應詔回京組閣,同時命馮國璋力攻漢陽。 時黃興已到武漢,任漢陽民軍總司令,與馮國璋打了兩天兩夜,潰敗下來,退入 武昌。黎元洪加固江防,死守武昌。各國駐漢領事出面勸雙方停戰。未幾,袁總理 下令停戰。清軍十一月二日奪回漢口,二十七日奪回漢陽,眼看可以乘勝攻下武昌 。然而,袁世凱並不想為清廷蕩平革命,而是想在清廷與革命軍之間周旋,火中取 栗,鞏固擴大自己的權勢。革命軍則感實力不逮,十二月一日接受停火。武漢的戰 事從此結束。 十一月中,浙江等七處代表已在滬決議擁湖北軍政府為中華民國中央軍政府。在 黎元洪一再催促下,十天後,各路代表赴鄂。卻正值漢陽失守,於是只好借漢口英 租界召集第一次代表會議,重申上海決議,並推舉雷奮、馬君武、王正廷三人組成 「臨時政府組織大綱起草委員會」。 武昌起義後,各省紛紛響應。而革命軍與清軍爭奪最烈的,是劃分長江南北的武 漢與南京兩處。漢陽失守後五天,困守南京孤城的張人駿、張勳等終於敗給新任滬 軍都督陳其美等領導的民軍。這一勝利,扭轉了武漢失利的困局,重振了革命軍的 聲威,鞏固了革命黨的政治地位。 也因為這一勝利,江蘇都督程德全、滬軍都督陳其美等,得以邀請各省留滬代表 議組政府,定南京為臨時政府所在地。投票結果,黃興得十六票,被推為「大元帥 」;黎元洪得十五票,被選為「副元帥」。但是,這時在南京和武漢之間,已有爭 功的苗頭。由於在鄂的代表團的反對,也由於黃興本人堅舉黎元洪自代,各省代表 團在南京改選黎為大元帥,唯黎在武昌,故決由副元帥黃興主持臨時政府。 十天後,即十二月二十五日,孫中山由美經歐返滬。四天後,十七省代表在南京 選舉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以十六票當選,另一票屬黃興。一九一二年元旦,孫中山 由上海抵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此前已經多方討論,新政府決仿美國的總統制,由 總統直接領導外交、財政、司法、陸軍、海軍、內務、教育、實業與交通九部,各 部設總長次長各一人。 一月三日,黎元洪以十七票全票當選為副總統,兼海陸軍大元帥。這自然是黃興 忍讓,向武漢方面妥協的結果。 孫中山之能當選為臨時大總統,首先因為他是同盟會的領袖。武昌起義雖非同盟 會直接發動,但同盟會一向組織革命,人所周知。響應武昌的各省起義,也多由同 盟會人士領導或鼓動。即使從前與革命黨無何關係的,在革命大潮之中,也常自稱 與同盟會是一氣的。其次,江浙擁黃,湖北擁黎,今推出聲望原高於二者的孫中山 來,恰可平息這份歧見。此外,上海方面也有些故弄玄虛的地方,把英法等國本已 決定的拒絕清政府借款要求等事說成孫文外交努力的結果,彷彿孫頗有左右列強政 策的能力,就使他平添了幾分政治重量。 黎元洪的當選,則當別論。這個人,德行雖不很差,但絕不是一個有遠大政治理 想和出色政治才能的人。當時武昌革命軍推舉他為都督,實在是苦於領導起義的幾 個人都是藉藉無名之輩,對外界沒有感召力,而黎元洪好歹是個有協統地位的人物 。一旦推舉出黎元洪,他就成了首先發難的武昌革命軍的代表,武昌方面就屢屢要 求給他相當的地位,乃至於一直作到民國首屆副總統。此後十幾年的政壇上,黎元 洪上上下下,時為副總統、時為總統、時為總理,卻始終不曾有過什麼令人矚目的 成就。 歷史人物,有一類是有著深邃的歷史感而又敢為的人物,美國的傑佛遜,法國的 拿破侖,中國的孫中山,蘇聯的戈巴喬夫,都可說是這類人物的代表。另一類歷史 人物原無長才,不過是碰巧被歷史的大風潮翻到浪頂上來而已。 黎元洪可算後一類的一個代表。又如文化大革命中的大多數學生領袖,原多是些 無才無德的,卻也一時間名滿天下的模樣。塵埃落定,竟見不出他們比常人哪裡多 一分見識才具。 (八) 這時的清廷,早已亂成一團。有主戰的,有主和的,大多數親貴則只顧打點細軟 ,分奔天津、青島、大連等地避難。隆裕皇太后計無從出,只好事事求回京組閣的 袁世凱料理,袁也就趁亂把軍政大權一一攬了過去。 袁世凱握定大權之後,於一一年十二月七日受隆裕皇太后之命委任唐紹儀到上海 與南方代表伍廷芳議和,是為「南北和議」。 袁的得勢,尤得力於列強的支持。當時的列強,通過公使團,有左右中國政局的 影響力。義和拳之亂後,列強已對清廷失望,同時又不喜歡革命黨,所以集中力量 從政治和經濟上支持袁世凱,希望中國能保守安定。唯日本向來不喜歡袁世凱,同 時也希望中國分裂,自己可在東北和華北進一步擴張勢力,所以不支持袁而支持清 廷。 和談開始了沒幾天,南京就成立了臨時政府。袁以談判未竟而自立政府為罪名, 四處調兵遣將,攻擊民軍,一時來勢洶洶。但袁世凱心裡想著的,是如何坐收漁翁 之利。赤膊上陣,不是老袁的作派。在調兵遣將的同時,他一面授意已辭職的唐紹 儀在上海繼續暗中協商,一面授意段祺瑞率同前敵將領五十人聯名通電請求清帝立 即退位。 南京臨時政府一面派兵迎戰,一面繼續號召袁世凱等談判。南北軍如果打下去, 南軍能否取勝已是個大問題;即使取勝,也不知要在多少戰亂兵災之後。這是新政 府不能不慎重對待的。而袁摸著這種心態,暗示若要和平,大總統的寶座是要讓他 來坐的。孫中山對於這一要求,並無抗礙。 所以和議的真正障礙,在於由清廷親貴組成的宗社黨,而宗社黨的中堅,是軍咨 使良弼。良弼是清初橫掃中華的攝政王多爾袞之後,德才兼優;清祚有繼,良弼定是 一代將星。一二年一月二十六日,四川革命黨人彭家珍在良弼家門前投彈,彭自己 當場被炸死,良弼左足炸斷,未久身亡。是年,彭二十二歲,良弼二十五歲。良弼 傷殘未死時曾說:「炸我者,英雄也。知我在,則清室不亡。乃以身殉我,雖死我 ,固我知己也」。 袁世凱本已在國民政府和清廷之間談妥了清帝退位以後優待皇室的條件。今良弼 死,清宗室震悚,隆裕皇太后遂率同宣統皇帝於二月十二日宣佈退位。 (九) 退位詔頒布的第二天,袁世凱就自稱「首領」,建立了一個事實上的政權。中國 各派政治勢力,早有公議或暗示,只要袁能迫清帝遜位,當舉袁為臨時大總統。二 月十五日,臨時參議院選袁為第二任臨時總統。 不過,孫中山和黃興仍然堅持,新任總統必須到南京就職,並必須制訂和遵守臨 時約法。臨時參議院內,同盟會的勢力很強,三月十一日公佈的臨時約法,對總統 的權力設有多種限制。 袁的勢力集中在北方,故對第一點,他絕不肯妥協。幾番爭執以後,孫黃力薄, 只得任參議院准許袁在北京受職。對第二點,袁雖立誓遵守臨時約法,心裡明白是 同盟會對他的限制,打定主意等大局底定之後收拾同盟會。 四月一日,孫中山解除臨時總統之職,黃興任南京留守,主持南方軍務。四月二 日,臨時政府正式遷設北京。 這個總統的寶座,在袁世凱是志在必得。早在他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南下指揮武漢 戰事的時候,武昌方面希望他轉而支持共和,就去信說,「將來大功告成,選舉總 統,當推首選」。十一月中旬出獄的革命黨英雄汪兆銘則對袁說:「中國非共和不 可,共和非公促成不可,且非公擔任總統不可。」更早幾天,孫中山還在倫敦的時 候,就通電主張推舉黎或袁為總統。 革命黨如此,遑論立憲派如張謇、梁啟超等。他們始終不願革命黨得勢,競以「 中國的華盛頓」稱道老袁。 有列強的支持,有一個強大嫡系的擁戴,有立憲派的援助,又獲得不少革命黨人 的傾心,袁世凱可謂是左右逢源;再加上他本人巧妙的政治運用,這個總統確實是非 他莫屬。 袁世凱藉北洋軍興,藉北洋軍壟斷中國政權。他原是一介軍閥,政治野心比政治 理想要突出得多。他大體上在權術的水平上處理政治,所以他雖能在當時把中國政 局翻來覆去,從歷史上考究起來,卻未能有任何卓越的建樹。這大概就是奸雄政客 者流與政治家的區別所在。 袁世凱雖然一幅心廣體胖的模樣,其實滿肚子計謀。他不誠實,卻極聰明。他的 算計比別人要遠一步,寬一步,因而與他打交道的人,常常認為他是很誠懇的。作 為一個軍閥大家長,他對手下的大將還是有幾分寬厚有幾分愛惜的;但對外人,特別 是對革命黨,就只用其陰險的一面,當面說謊、脅迫、暗殺,什麼手段都是說用就 用。處在他的地位,他當然願意國泰民安,不過首先要滿足的,則是自己的政治野 心,為此絕不在惜犧牲國家的強盛和人民的幸福。 袁的奸雄本質,並非沒有人識破。孫中山返滬時曾經香港,廣東都督胡漢民就告 他不可信任袁世凱,勸孫留在廣州建設軍力,次第北進,以與袁抗衡。在當時,胡 漢民的主張似乎將導致南北兵爭,斷送掉中國統一共和的前途。但想一想孫中山讓 出總統後不過一年多,到底不得不進行二次革命,此後,從護法戰爭到最終的北伐 ,南北兵災終無法避免。早知如此,又何不依胡漢民之見,早事綢繆呢? (十) 袁世凱獲得臨時總統的職位,並把整個政府遷到北京,是北洋勢力對革命黨的一 場勝利。另一方面,在辛亥革命前已元氣殆盡的同盟會,因革命的成功而名聲大振 。一九一二年三月,同盟會由秘密組織變為公開政黨,仍由孫中山為總理,由黃興 、黎元洪任協理。為協調北洋勢力與革命黨勢力,袁的政府總理唐紹儀也加入了同 盟會。臨時參議院最初也在同盟會控制之下。 看上去,總統雖然讓了袁世凱,同盟會在政府裡還是很有份量的。實際上卻遠非 如此。一,唐紹儀這些人雖加入了同盟會,並與袁有相當的矛盾,但卻遠非革命黨 一系。二,同盟會原有多種派系,不久更有明確的分裂。例如同盟會元老章太炎就 脫離了同盟會,與立憲派中的保守一翼張謇組成「中華民國聯合會」,更名為「統 一黨」,繼又與湖北孫武建立的「民社」合併為「共和黨」。共和黨支持袁世凱, 反過來與同盟會作對。三,最實質性的,還在於袁的實力和手段,非同盟會可與比 肩。 袁世凱政府成立後不久,唐紹儀總理因袁弄權,自己的號令不行,憤而辭職。在 組織新內閣一事上,國會與袁大生爭執,最後由趙秉鈞代理總理。未久,袁將湖北 的張振武、方維請到北京誘殺。袁為削弱革命黨勢力,先削黃興的兵權,繼之削奪 各省都督的權力。孫中山主張新的省長由民選產生,袁則堅持由中央委派。 凡此種種,都加深了袁與革命黨的對立,時傳有二次革命之說。袁與共和黨則指 國民黨圖謀不軌。 一九一二年八月,國會議員的競選啟幕,國民黨聲勢甚雄,要求把國都遷離北京 的呼聲高漲。等新國會改選總統時,袁是否能繼任,大成問題。 國民黨員中,批評政府、團結黨人最力的是宋教仁,而袁世凱下決心要除掉他。 一九一三年三月二十日,受袁收買的幫會分子在上海車站刺殺了宋教仁。 宋案很快偵破,證明確為袁所主使。國民黨失去重鎮,自不肯善罷甘休;但對於用 什麼方式來對付袁世凱,則無一致主張。孫中山主動出兵,攻袁不備;黃興恐軍力不 勝,各界又反對輕開戰釁,故主法律解決。當時國民黨議員在國會內幾佔半數,法 律解決似乎是可能的。但當時的共和體制極不健全,民間也未養成以是否遵守合法 程序來擁護或反對某派政治力量的傳統。更糟糕的是,不少國民黨議員或已經腐化 ,或從來就沒有強烈的正義感,對袁世凱的非法行為不置可否,甚至視為當然。所 謂法律解決,就成了空論。 國民黨舉棋不定。直到袁世凱罷免李烈鈞的江西都督之後,在孫中山的策動下, 李於七月十二日在江西湖口舉兵,才正式掀起二次革命。李烈鈞起兵後,上海、安 慶、福州、長沙、重慶數處響應。但這時袁已有充分準備,揮兵南下,兩個月內, 革命軍紛紛敗績,黨人逃亡日本、南洋。 二次革命前,袁世凱的勢力可以說不過長江。二次革命後,袁的勢力大致籠罩了 全中國。趁此勢力,袁於一三年十月脅迫參眾兩院,選他為正式總統。一個月後, 袁強令解散國民黨。於是,國會開會不足法定人數,名存實亡。袁似還覺不夠痛快 ,繼於一九一四年一月正式解散國會。此後,頒行「新約法」,總統據此幾有無限 制的權力,不亞於皇帝。 袁的勢力如日中天,其稱帝的野心也路人皆知。趨炎附勢者大造輿論,紛紛準備 勸進。 (十一) 袁一世聰明,著著勝算,可到底被無限制的野心所迷惑,作了這件特大蠢事。 二次革命之後,袁世凱專權,趨炎附勢之徒固然不少,但革命黨既被鎮壓,已與 袁勢不兩立;進步黨等中間派,曾為擁袁前後奔走,到袁專權後卻未分到一杯羹,也 心懷怨恨;而推翻滿清帝制,原靠群策群力,棄共和復帝制,頗不得人心。所以袁欲 稱帝,顧慮頗多。以他慣常的手法,公然撒謊,否認有稱帝的企圖;一面卻慫恿黨徒 ,製造擁戴的輿論。其中最起勁的,是一九一五年八月十四日發起籌安會的楊度等 ,和袁的大兒子袁克定。至十一月十五日,國民代表大會近兩千名代表,一致贊成 君主立憲,推袁為「中華帝國皇帝」。袁先推讓一次,第二天因參政院的「懇請」 而接受推戴,定翌年為「洪憲」元年。一時間,行賞冊封,籌備大典,北京城裡一 番不亦樂乎的景象。 然而,袁事先所耽心的種種反袁力量,值此認為時機已到,紛然而起。 二次革命,國民黨敗績,意氣消沉。唯孫中山不撓不懈,一九一四年七月,易「 國民黨」為「中華革命黨」,嚴肅黨紀,黨員須立誓放棄一己的權利,效忠孫中山 本人,革命成功後,黨員將依入黨的年限,享有參政的優先權。這等於用一個政治 幫會,取代現代式的政黨。為了加強倒袁的戰鬥力,孫中山可謂不擇手段。國民黨 元勳如黃興、李烈鈞、陳炯明等,不贊成新法,未加入孫的新黨。 梁啟超所領的進步黨,被袁冷落,多所不滿;而袁世凱毀棄共和,為這一派的忠義 之士所不能容忍,也使這一派的謀略之士感到擁袁的前途可慮。但若坐觀革命黨借 倒袁重興,對已同樣不利。左右權衡,唯有先舉起反袁的大旗來,才能壯大自身的 政治力量。 北洋繫在袁以下的兩方重鎮段祺瑞和馮國璋,因名權甚高,已受袁的猜忌和排擠 ,這時對恢復帝制頗為冷淡。馮國璋且希望一旦帝制弄不下去,自己可以來作共和 國的總統。 在這種情勢下,爆發了第二次反袁的戰爭。這一次的反袁力量比二次革命時要廣 泛得多。 袁世凱正式接受擁戴的前幾天,上海的革命黨悍將陳其美組織刺殺了袁派在上海 的悍將上海鎮守使鄭汝成。 十一月中旬,聲名卓著的蔡鍔在日本人協助下,擺脫袁的監視,潛出北京。一個 月後抵達昆明,響應老師梁啟超的鼓動,與李烈鈞、唐繼堯一起於十二月二十五日 宣佈雲南獨立,並建「護國軍」向四川、貴州、廣西進兵,討伐帝制派。貴州、兩 廣、兩湖均有響應。長江以南,一片反袁的呼聲。而北軍由於段祺瑞、馮國璋、徐 世昌的不合作,徘徊觀望。這些北洋重鎮,所取的態度,活脫像五年前的袁世凱, 而袁的處境,自然就與末日的清廷彷彿了。 四面楚歌聲中,袁世凱於一九一六年三月二十二日,下令撤銷帝制。 袁世凱二十一歲從軍,未久就隨吳長慶赴朝鮮。他初入世務,就盛負善於治軍之 名。朝鮮國王李熙求之若渴,委任他為朝鮮編練新軍。朝鮮那時正受到日本日甚一 日的欺壓。大概從那時起,袁就認定一個後起民族,非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不 足以應付內憂外患。所以他首先建立國王的親衛軍,次以組織鎮撫軍,都是為了加 強朝鮮王國政府的力量。 從辛亥年復出到帝制垮台,如果說袁有什麼一貫的政治主張,那就是強調國家統 一和中央集權。但袁世凱始終不明白的是,清朝集權政府倒台之後,各派新興社會 力量無不要求政治參與,僅靠由一批親信組成的中樞無法保持長久的權威。如果袁 能洞明大勢,以他當時所得的內外支持,協調各異的政治力量以建設一個強有力的 共和政府,不是絕無可能的。因為任何一系政治力量,包括日本在內,都不足獨力 推倒他。但袁氏缺乏大政治家的心懷,每以擅施手段取一時之勢而自以為得計。袁 又長於操縱民意、偽造輿論,久之自陷羅網,昧於真實的國情民意,最終作出稱帝 的蠢事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