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營企業走向消亡 ·楊漫克· 經過十年改革,中國農村恢復了自然經濟,城鄉集體和私人企業蓬勃發展,致使 九十年代頭兩年中國在經濟方面成為全球最成功的國家之一。九二年經濟改革將有 一件重大的事情發生,即全面整頓社會主義的基礎--國營企業。被認為「農村包圍 城市」的中國經濟改革,已進入了最後的「大決戰」時刻。 一九九二:向國營企業開刀 隨著正統的社會主義教條在全國範圍的破產,做為中國經濟最大部類和制度象徵 的國有企業,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嚴重障礙,也成了一個讓北京政權頭痛的政治問題 。最近五年來,中國大陸的私營和集體兩大經濟部類突飛猛進,相形之下,國營企 業則積重難返,三分之一連年虧損。九一年計有百分之四十企業虧損嚴重,產品積 壓,連職工工資都發不出來。最近兩年來,許多國營企業已處於「彌留」狀態,盡 管中央不斷降低稅收率,許多企業仍然乾脆拒付所有債務和拒絕向中央上交任何利 潤。 一九八八年時,趙紫陽在經濟過熱時一度下決心闖關,並獲鄧小平明確表示支持 。鄧的名言是「長痛不如短痛」。結果那一次引發了高通貨膨脹,老百姓的不滿也 成為八九民運的誘因之一,之後導致趙的下台。之後,八九到九一年中共制定「穩 定壓倒一切」的大改方針,北京不敢動大手術,怕再度引起政治動亂。但是從此次 李鵬和朱榕基兩位主要總管在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看,中共已下決心在九二年再 度闖關,這一關過了,「將會是一片艷陽天」;究其實,如果做到了,中國將沿著市 場經濟,多元制度向前迅跑,社會主義名存實亡,而中國的經濟可望出現大飛躍。 這一關過不了,中國難免再有政治和經濟的反覆。 中國國務院主管工業的副總理朱榕基,已提出徹底扭轉國營企業虧損,打破企業 吃國家,工人吃企業的大鍋飯制度,以股票化,破產法,和聘用制等手段,解決國 營企業部類拖住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問題。兩千九百萬終身制的國營職工,將可能 面臨失業和重新簽合同接受企業的聘用。 哭債拉拉隊風靡全國 由於拒絕負債的工廠數量日益增多,中國大陸的經濟舞台正出現一幅富有想像力 的活報劇。一些工廠為了向別的企業討債,組織本廠的老弱病殘拉拉隊,在負債廠 家的大門口整日哭嚎。這一招如果不靈,還有一些工廠組織女工帶上孩子跑到負債 廠門衛前要飯乞討。上海「新民晚報」透露,上海一些廠家用嚎哭拉拉隊討回了債 ,還是因為對方怕哭喪帶來壞運氣。然而對一些不信命的廠長而言,這一套是不靈 的。 上海經濟學家對西方記者表示,國營企業是中國經濟的毒瘤。公有制已經信譽掃 地,儘管中共繼續採取輸血政策,國家銀行繼續放款維持著大批虧損的國營企業。 然而,債務象瘟疫一樣揮之不去。欠債的國營企業不重信譽,只知道一個鐵律「欠 錢不犯法」。至九一年六月止,國營企業的負債總額已達五百六十億美元。到是年 十月,朱榕基「解決」了多數企業的三角債問題後,只有一百九十億債務被嘗付。 達到原總數的三分之一。但政府公佈這一數字時,並未說明總負債額是增加了還是 減少了。 據中國報紙披露,現在許多企業實際上有足夠的資金負清債務,但欠債已成為風 尚,於是他們便把資金存入多家銀行的不同帳號中,使得對方難於證實負債企業有 錢還債。 上海紡織機械設備廠副廠長張光德先生便說,我們不清嘗債務,並不表示我們的 工廠面臨倒閉。我們欠供應原材料單位兩百萬美金,但是客戶欠該廠的債,更高於 此數字。因為中國大陸尚無法律機制強制國營企業還債,於是出現欠債為王的反常 現象。企業經理的主要任務不是賺錢,而是找貸款。那些欠債的趾高氣揚,債主卻 要跪下來求人還錢。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想改造國營企業是完全不可能的,唯一的辦法是不聲不響地 讓他們逐一倒閉。可是難題在於後一種方法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中央主要領導人從 陳雲、王震到李鵬,對此都有「思想問題」。他們認為國營企業是社會主義的原則 問題。八六年由遼寧社會科學院編製的「破產法」,在瀋陽市進行試點後不久,便 被中央下令冷藏起來(六四之後)。 現在,北京的元老們正面臨著兩難的窘境:一方面他們無力嘗付國營部類的巨額 虧損,不得不下決心解決問題;另一方面,他們又擔心解雇國營職工會引發工潮和 社會動盪。 國營部類主導中國的工業四十年,培養了一批不同於西方工人的特權階級。以十 八萬六千人的首都鋼鐵廠為例,它已被例入首批解雇的試點企業。該廠就像一個獨 立的中型城市,坐火車走完全程要半小時,有自己的公園、商業中心、動物園、醫 院、兩所大學到幼兒園的全套教育系統,還有農場生產豬肉、活魚、蔬菜。 首鋼曾經是社會主義天堂的典型。企業的所得利潤絕大部分上交國家,國家負責 從產量、供銷、到工人生活的一切安排,每個人都被安排工作,終身受聘,並享有 住房,醫療和教育等一切免費包干。然而四十年過去後,天堂的夢破碎了,企業的 運轉發生了嚴重問題,巨額數字的補貼,已使中央不勝負擔。首都鋼鐵公司成為計 劃經濟失敗的主要樣板。 可能首批解僱員工或倒閉的大企業還有,上海無線電廠,上海第三鋼鐵廠,瀋陽 重型機械廠,瀋陽機床廠等。十年來這些大型國營企業的虧損,已使得國營工業部 類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例逐年降低,已從八十年代初的百分之七十,降至九0年的 百分之五十三。 只有私營企業才能救中國 一九九二年將是中國經濟的里程碑,這一年,國營企業工業總產值的比例,將低 於百分之五十。堅信社會主義制度的中國領導人對此誠惶誠恐,但是他們別無選擇 。因為私營企業部類提供了國家主要的稅收和就業機會,阻遏它的成長也就等於制 造政權的不穩定。只有私營企業才能救黨、救中國。 目前國營類的全貌是:百分之四十的企業虧損,百分之三十的企業贏餘,其它的 則維持著平衡。按規定,國營企業通常上交百分之五十五到七十五的利潤給國家作 為賦稅。政府拿盈利企業納的稅,再補貼給虧損企業。一九八九年補貼的總額為八 十四億美金,一九九0年增為一百零九億,九一年補貼額恐將以更高比率增長。這 項數字等於總稅收的三分之一強,超過了教育和軍備預算的數字。 北京領導人這種大放血維持虧損企業的作法,主要的原因是處於政治穩定的考慮 。不管企業如何虧損,員工的工資額卻繼續提高。工人的福利同盈利的企業沒有區 別。中國的現實是虧損企業的工人階級剝削集體和私人企業的工人階級,國營企業 的工人階級剝削集體和私人企業的工人階級。 例如,上海第二棉紡廠有一萬零六百員工,其中四千員工從事生產,兩千五百員 工從事非生產服務,其它百分之四十的原工在吃閒飯照開工資。此外工廠還要提供 四千多退休員工的養老金和住房等福利。這樣的營運不虧損才是件怪事。國營企業 的廠長和經理們的經營目標不是最大限度地盈取利潤,而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人的 收入和福利,國家與企業之間用盡一切手段鬥法。 國營企業的虧損除了制度的問題外,原因還有許多,其中之一是盜竊。報載河北 一家鞋廠一次丟失五千雙鞋,價值兩萬美金。吉林一家煙場一次丟失一萬三千八百 條高級香煙。 私人企業在大陸正如日中天。九0年統計國營部類成長率為百分之三,集體部類 為百分之九點四,私人部類為百分之五十七。私人企業吸納的勞動力人口九0年突 破三千萬大關。其中僱員在八人以上的有四十萬家,僱傭勞動力五百萬人。私人企 業的活力與國營企業的虧損形成鮮明對比,正引導著中國社會的發展和影響著中國 政治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