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評價林彪 ·馬怡陽· 中共歷史又被顛來倒去 中共史上的最大謎案----林彪元帥的千秋功罪,在他故去二十年後,突然出現戲 劇性的轉變。去年七月一日,在中國大陸公開放映的超級戰爭巨片《大決戰》中, 被毛澤東定性為「資產階級野心家、陰謀家、反革命兩面派、叛徒和賣國賊」的林 彪,又一次成為偉大的軍事家和革命家,獲得中共現體制的重新肯定。 這部反映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共內戰三大戰役的巨片,投資六千萬人民幣,動用兵 員十二萬眾,攝制過程兩年半。全片共分三集,長達十一小時二十分鐘,超過蘇聯 的《解放》(九小時),日本的《戰爭與人》(九小時)和美國的《戰爭風雲》(十一小 時),創下世界同類戰爭巨片的紀錄。 影片第一集甫一放映,便因為對歷史人物林彪的重新肯定而轟動海內外。影片再 次創下中共修改歷史,史為今用的記錄。過去,林彪生前死後的歷史已被篡改過兩 次:一次是林彪在文革中成為毛澤東的接班人時,御用文人將林彪變成中共軍隊的 創建者。一九二七年秋,毛澤東、朱德兩支武裝在江西井崗山會師,創建了紅軍, 被修改為毛澤東林彪井崗山會師。而事實上林彪當年只是紅軍中的一名營長,只有 二十多歲。傳聞後來朱德在人民大會堂看到「上井崗」的著名油畫時,不知道自己 已被人家施了換頭術,還對護理人員說:「這油畫畫得不好,我當時沒那麼年輕。 」 第二次是七一年林彪死後,中共又篡改「平型關大捷」和「遼沈戰役」的歷史。 筆者當時正在小學就讀。記得某一天語文課上,老師突然命令大家拿出鉛筆刀,將 課本中「平型關大捷」一文裁掉交給校革委會焚燒。老師宣佈林彪已經不是毛主席 的接班人,而且平型關之戰不是林彪指揮的。林彪事件給文革中的中國強烈的震撼 ,使人民從革命的狂熱中清醒過來,開始了懷疑與思考。 雖然《大決戰》對林彪的重新肯定並非正式的紅頭文件,但它所顯示的意義極不 尋常。整個影片的構思由中共第二號實力人物楊尚昆發起,由軍委秘書長楊白冰親 自肯定林彪,由少將蕭穆掛帥為拍攝總指揮,並獲得鄧小平、王震等人的支持。根 據國內軍界人士的透露,整個影片的主要用意,便在於肯定林彪的歷史功績和對中 共軍隊建設的貢獻。 從中國的一切出版物上消失了二十年後,為什麼已故的林彪突然冒了出來?是中共 的老將軍們突然良心發現,要為林彪平反昭雪嗎?不會,包括楊尚昆在內,目前在台 上的軍方將領,大部分都在文革中受過林彪的排擠。不難看出,肯定林彪的目的在 於安撫軍方對楊家將控制軍權的不滿。楊家將希望籍著肯定林彪,來收編他留在軍 中的龐大的四野力量。 《大決戰》肯定林彪的歷史地位不是第一例。兩年前軍史書籍《雪白血紅》發表 後,便肯定了林彪對遼沈戰役的貢獻,結果遭到文化部長賀敬之的批判,要懲罰作 者。結果楊尚昆的弟弟楊白冰出面干涉,保障了作者的安全。楊白冰的用意很明顯 ,是要拉攏林彪四野在軍中的力量。楊尚昆在《大決戰》第一部的首映式上講話時 說:「不能因為林彪在晚期走上反黨道路,就一筆勾銷他在歷史上的作用。」「說 林彪對戰爭術一無所知是不正確的,違背歷史唯物主義的。」「我認為林彪打仗很 有一套。」 楊尚昆的講話獲得軍內特別是四野將士們的普遍好評。其實,在中國從未有誰懷 疑過林彪的軍事才華。中共軍隊在抗日光復後對國民黨多次戰爭勝利,都與林彪個 人的戰爭指揮藝術有不可分割的關係。林彪指揮的四野,在東北贏得對國民黨的第 一個戰役----遼沈戰役。並從東北一直打到海南島。 「解放」後林彪從國防部長一直做到由黨章規定下來的毛的正式接班人。在文革 初期,毛澤東籍著林彪和四野力量,才成功地壓倒了劉少奇和鄧小平,並平息了由 陳毅、徐向前等軍方將領發起的不滿文革的「二月逆流」。林彪勢力的迅速膨脹, 使晚年多疑的毛澤東起了戒心。同時,林彪本人看到文革造成的災難,和與蘇聯的 緊張對峙的危機,也開始對文革不滿,準備糾正毛澤東的做法。 時隔二十年回頭看林彪與毛澤東的權力之爭,當可以理清一些歷史迷霧。被中共 黨史稱為「第九次路線鬥爭」的林彪、陳伯達反黨集團,事實上是第一個挺身而出 ,試圖挽救文革災難的共產黨異化力量。從六六年到六九年,中國內部進行著慘烈 的文革,國家機器陷於癱瘓,國民經濟逐年下降。在外交上,中國同時反對美國和 蘇聯,已引發蘇聯對中國進行核摧毀的殺機。毛澤東本人仍然執迷不悟。在這樣的 危機面前,林彪遂蒙發取代毛澤東,挽救中國命運的政治企圖。 一九七一年三月,林彪集團制定了包括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的改革計劃,題名 為《五七一工程紀要》。在《紀要》中,林彪對毛澤東的文革路線,進行了第一次 全面的批判。他指出:當代中國已成為「披著社會主義外衣的封建王朝」,要對「 毛澤東製造的一切冤案平反」。在國民經濟方面,林彪認為毛澤東的錯誤路線使中 國老百姓生活品質下降,「國富民窮」,「生產長期停滯不前。」「五七干校等於 變相勞改」,「知識青年等於變相失業。」林彪等人制定了軍事政變計劃,要刺殺 毛澤東,並在廣州另立中央。 《五七一工程紀要》是中共黨高層第一個修改毛澤東路線的改革計劃。尊重歷史 ,我們應當給予林彪中共黨內第一個改革家的名譽。如果林彪的計劃成功,中國的 文革浩劫,會提前五年受到制止。七五年鄧小平重新上台所施行的一套恢復生產力 的政策,與《五七一工程紀要》如出一轍。足見林彪的政變和改革計劃,實際上代 表著中共黨內制止文革災難,挽救國民經濟,恢復社會秩序的普遍要求。 林彪是中共少見的軍事奇才之一。也是中國政治中的一位畸形發展的人物。他一 九0七年生於湖北黃岡,又名林育容。一九二五年從長沙步行四百里,投奔廣東革 命政府,黃埔第四期畢業,並加入中共。曾任工農紅軍第一軍團軍團長,八路軍一 一五師師長。抗戰初期一九三七年在山西平型關指揮戰役殲滅日軍三千多人,是為 第一場對日大軍團作戰的勝利。當時林彪採用機動和伏擊戰術,利用山地抑制了日 軍飛機,火炮和坦克的優勢,是一次以低劣裝備戰勝精良敵軍的範例。 在國內戰爭中林彪指揮的遼沈戰役,更是一次成功的戰爭範例。國共雙方投入的 兵力第一次超過百萬人,戰鬥十分慘烈。林彪首先切斷平沈線重鎮錦州,使在東北 的五十萬國軍失去後援,遂決定了整個戰役的結局。在長春一役,城中的百姓因饑 餓而死者便高達十五萬人(見《雪白血紅》),是為整個國共內戰決定性一役。 中共黨史對林彪的爭議,主要集中在文革時代。說林彪在四九年以前便反對黨中 央,是一種牽強而無人信服的政治宣傳。戰爭時期林彪除擔任抗大校長外,一直率 領他的軍團在外,遠離中共中央的政治鬥爭漩渦,只是一個邊關大將。 中共建國後頭十年,由於身體多病,及深知毛澤東的兔死狗烹術,林彪為了避免 成為韓信,在五十年代深居簡出,鮮少在政治場合露面,與中央各派系均保持良好 的關係。直到一九五九年彭德懷事件發生後,才在毛澤東的要求下涉足政壇,擔任 國防部長。 六十年代中共權力鬥爭和國家發展方向均出現激烈動盪。在毛劉周朱陳林鄧七大 巨頭中,從事國家建設的劉少奇、周恩來、陳雲、鄧小平,均對毛澤東大躍進的做 法不滿,聯合進行經濟調整。毛澤東的個人威信,已降到遵義會議以來的最低點, 被迫退居二線。毛澤東開始起用愛將林彪,決心以武力為後盾奪回失去的領導權, 鞏固自己的地位。於是,過去無甚政治抱負的林彪,突然面對一個大好的政治機會 ,可望成為中國的第二號人物。 當時林彪雖然對毛澤東的政策另有看法,但在他的處境別無選擇:支持毛澤東便 可登峰造極,不支持毛澤東,勢將在日後遭到毛的報復和整肅。林彪自然地選擇了 前者,於一九六三年在軍隊中掀起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運動,再通過「全國學人民 解放軍」運動,將毛的威信重新樹起,並在全國的工廠農村建立起龐大的民兵武裝 。毛、林聯手搞的政治激進主義和個人崇拜,終於使極左政治氾濫,導致了日後的 十年文革。 文革中毛澤東與林彪的合作十分協調。林彪按照毛澤東的指示無惡不做,同時迅 速擴張自己的勢力。在一九六九年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上,林彪成為毛澤東的法定 接班人被寫入黨章。只要毛澤東一死,林彪將會按照黨章的明文規定,成為中國的 國家元首。因此,「革命創造的無邊的可能性」使林彪的權力慾從五十年代的壓抑 到六十年代末的惡性膨脹。於是,毛與林之間的權力鬥爭突然激化。雙方都想把對 方當做替罪羊,結束文革的無政府狀態。一九七一年三月林彪集團制定了否定文革 的「五七一工程紀要」,準備發動武裝政變,不料毛澤東已有所警覺,遂聯合周恩 來的勢力開始安排清除林彪的勢力。九月十三日,按照中共公佈的破綻百出的說法 ,林彪政變未遂,乘坐一架三叉飛機投奔蘇聯,因燃油不足,墜落在外蒙境內溫都 爾漢。林彪及其妻子葉群、兒子林立果和八名隨員全部死亡。 林彪之死至今是一個歷史之謎。但如何評價林彪,則是對當前中國政治有著重大 現實意義的問題。從七三年批林批孔運動透露的訊息可知,不同於中共許多第一代 革命家對革命原則和主義的忠誠,林彪的思想和信仰,是馬基雅維裡的權術政治加 孔夫子的儒家哲學。結果,兩千年前的孔夫子陪著他受盡大批判之苦。 林彪是中國本世紀大革命產生的一個畸胎,身上有許多難於解釋的矛盾之處。他 在建國的最初十年內,似乎對權力無甚興趣。可是文革亂世一到,他又如魚得水般 地角逐權力。他在文革前期極力支持毛澤東的革命極端主義,但後來又第一個站出 來要制止毛澤東的胡作非為。他一生效力於中共的階級革命,但骨子裡卻信仰著「 克己復禮為仁」的儒家傳統倫理。林彪事件,林彪之死以及林彪現象所揭示的中國 社會的扭曲和矛盾,是中國當代政治史上的一大迷思,一個難於定論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