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共化」不等於「民主化」 ·嚴家其· 一九八九年九月,在六四大屠殺後三個月,民主中國陣線在巴黎成立,許許多多 本來互不相識的人,走到一起來了。當今天民運內部發生一些矛盾和爭吵的時候, 我覺得有必要回顧一下當時我們走到一起來的原因。我們是出於對六四大屠殺的義 憤、為了結束共產黨在中國的一黨專政這樣一種共同信念走到一起來的。現在,民 聯和民陣兩大組織準備合併,也是因為有著共同的信念和理想。任何一個社會運動 或政治運動持續存在的原因,無非是為了改變現實中不合理的制度或現象,無非是 為了追求共同的理想或目標。在人類歷史上,席捲歐洲和世界的宗教改革、啟蒙運 動和社會主義運動,都是如此。為了追求共同理想,一種社會運動或政治運動往往 會持續幾十年至幾百年。沒有共同理想,一旦外來的壓迫解除,任何強大的社會運 動或政治運動,一定會在內部紛爭中土崩瓦解。 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民主運動之所以持續不斷,既在於中國大地上專制獨裁基 本上沒有改變(除台灣在開放報禁、黨禁後有了變化),也在於中國人民建立自由 民主中國的理想始終未實現。一九0五年,正當大清王朝推行「新政」、提出「預 備立憲」,進一步「改革開放」時,中國同盟會在東京宣告成立。同盟會雖然沒有 用「政黨」名稱,但這個在海外成立的組織的目標是:推翻大清王朝的專制統治, 建立民國。在今天中共王朝的主宰鄧小平重提「改革開放」之際,民聯民陣的成員 都充分意識到,中共王朝的暫時經濟好轉有可能避免農民起義或大規模的動亂,但 無法阻擋日益臨近的政治上的巨大變革。 一九八九年以來,東歐、蘇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這對中國造成了巨大影響 ,愈來愈多的共產黨人喪失了共產主義信念,愈來愈多的人認識到中國的「民主化 」必須以「非共產化」為前提。但是,近來東歐和俄國的變革中出現了一些新的因 素,人們發現,「非共產化」並不等於「民主化」,在許多地方,「自由」成了「 貪婪」的代名詞,變相的獨裁被宣佈為「民主」,金權政治開始流行。在專制制度 沒有打破時,人們總是把同情、希望寄在反對專制獨裁、並聲言改造社會的人士身 上,當專制制度打破後,人們發現,這樣的人士並不全是真誠的民主主義者。東歐 、俄國的現實,使一些人對未來中國的前途產生了種種疑慮。 中國海外的民主運動與目前東歐、俄國的政治有一種內在聯繫,中國海外民運是 在不直接受共產黨專制權力威脅下的政治運動,而東歐、俄國,共產黨專制權力的 威脅也解除了。當未來中國發生「非共化」大變革時,海外民運中的某些現象有可 能會比今天大千百萬倍的規模,在中國大地上重現出來。 在「六四」三週年之際,在民聯民陣合併的前夕,我覺得,我們應當更好地研究 「後共產主義時代的人類社會前途問題」,研究「非共化的前景問題」,為中國非 共化前景確立清晰的目標。我們應當在今天自由的條件下,認真地學習民主,用民 主的方式妥善解決民運組織內部的爭紛。中國民主運動的主力當然在國內。要改變 中國,除了共同的信念和理想外,根本的辦法就是建立和發展組織,需要中國國內 外不斷湧現出的、數十數百位有能力、有犧牲精神的人士,在共同信念和理想的基 礎上結合在一起,通過組織去帶動千百萬人。 民陣民聯即將合併,在合併大會前,可以提出多種名稱進行廣泛討論,除「中國 民主黨」外,可供選擇的名稱還有:「中國民主聯盟」、「民主中國聯盟」、「民 主中國同盟」。不論新組織是否採用「黨」的名稱,我們都應當把促進中國大陸的 和平演變、結束一黨專政、建立自由民主富強統一的新中國作為新組織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