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露面,局勢更微妙 ·何 頻· 踏入五月,北京的局勢變得敏感。天安門廣場和大學校園蕩漾著不平常的氣氛, 公安武警人員已受命加強巡邏戒備。但這只是表面現象,「敏感」的核心地帶,還 是在中南海。 北京的觀察家說,中共高層內部對鄧小平「旋風」的反應發生了一個從慌亂、調 整到對峙的轉變。從目前的情況看,鄧小平南下的談話最初所產生的強大政治衝擊 波,已經被大大削弱、遏制。 這種觀察無疑是正確的。海外的反應似乎要遲疑、膚淺得多。《世界日報》五月 三日的一篇特稿說:「中共高層,反鄧聲浪漸微弱」,西方的一些通訊社甚至說: 「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保守派元老陳雲,已公開表態支持鄧小平加快經濟改革的主張 。」不錯,中共最高層一部分人如喬石、田紀雲、朱熔基等仍在為「鄧旋風」的持 續不遺餘力,地方諸侯亦乘機爭相推出各項具體、大膽的改革措施,但就整體而言 ,中共最高層的爭鬥仍是勝負難分,保守派強硬人物一個也未下台,陳雲的露面使 局勢變得更微妙。 鄧小平又陷險境 消息來源說,中共第二號文件雖然把鄧小平講話中許多尖銳內容作了刪節和文學 處理,少了許多稜角,但仍引起了強硬派的反彈。 鄧小平聲稱要讓反對改革者下台,結果至今誰也沒被趕下台。反而有人認為鄧小 平的講話是「故意挑起黨內矛盾,顯自己的威風」,還有的人說鄧的講話搞得人心 惶惶,擔心自己被列為「反改革派」下台,害得原來在近月進行的一些人事調整只 得暫停下來,因為這個時候下台會被人戴上「反對改革」的帽子。 鄧小平的大公子鄧樸方在加拿大為父親解圍:「我父親在政治上的修養已到爐火 純青的地步,他說誰不改革誰就下台,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才說的。倒不是針對某一 個人或某一個人,而是泛指。」 鄧樸方又說:「所謂穩的方針,不能說沒有道理,但是如果把改革的步伐限制得 太緊,活力壓得過緊,時間長了,就有問題。」這顯示鄧小平擔心有些人強調穩定 ,會影響他所主張的改革開放。 然而,中央機關一種所謂「對鄧小平的講話要全面理解,準確理解,不能讓一種 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防止資產階級自由化重新抬頭是當前特別要警惕」的論調開 始佔上風。 四月二十七日《人民日報》發表長文,論述鄧小平關於中國現代化發展戰略的思 想。由於文中多次突出引錄過去十幾年鄧小平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及最後處理學潮和 民運等問題的講話,強調穩定的重要性,北京一些觀察家就認為,該文作者及策劃 者的真實動機是要用鄧小平較早期的話來「沖洗」並「淹沒」他最近南巡講話的主 要精神;換句話說,這是一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高招。 有人說,這篇文章是包括袁木在內的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保守派寫作班 子聯手草擬的系列文章的首篇。 其實,即使避免對別人的動機作出判斷,這篇文章的論述方式也是頗為荒唐的。 一個領袖的政治主張和指示,往往隨情況的改變而改變;只可用他在新階段的指示 來修訂他在舊階段的指示,而不可用舊階段的指示修訂其在新階段的指示。例如, 可以用毛澤東一九三八年在七屆三中全會報告中的「全體一致誠心誠意的擁護蔣委 員長……」登在今天的《人民日報》上嗎?然而,今天《人民日報》的文章竟引述 鄧小平三年前的話說:「我們應當運用戒嚴法,或採取甚至比戒嚴法更嚴厲的措施 」,難道中國什麼地方真危機到又要戒嚴嗎? 當然,鄧小平近年一直在政治上採取強硬、經濟上採取靈活的政策。不少人傾向 於認為鄧小平只不過是一個開明一點的極權者,他主導的改革局限於經濟方面,他 會毫不遲疑地鎮壓政治上的挑戰者。問題在於,鄧小平現在主要是對付反對深化改 革的保守派摯肘活動,主要是「反左」,怎麼又刮起自己的耳光來了? 鄧小平這次露面,違反了他已習慣了的自己後台指點,以使自己在政治上游刃有 余的規矩,所以也就把自己更多地暴露在對立政治派別的面前。 他不能老是露面,老是露面只會削弱他的威力。他大吼一聲,又得保持沉默。如 果他所欽定的「第三代核心」能當大任倒無問題,糟糕的是,接班人恰恰是個花架 子。 這個時候,該輪著陳雲露面了。 陳雲並未支持鄧小平 平心而論,陳雲也是個被海外傳媒臉譜化了的人物。他並不像王震那樣氣勢洶洶 ,也不像鄧小平那樣在具體人事上過多插手。他的身體近年來十分衰弱固然是一個 原因,更主要的是他幾乎未曾成為中共政壇上的主流派,似乎也缺乏權位的熱心。 但他是個固執的政治家。 他的「鳥籠」經濟思想,他與鄧小平的對峙,使他被人捧為保守派陣營的旗手。 較早前曾有傳聞說,鄧小平南巡之前邀請陳雲同往,為陳雲所拒絕。而陳雲之子陳 元日前在美國透露:並無此事,他父親的身體情況不允許。 不過,鄧小平確實有意與陳雲溝通。幾年前,陳雲的秘書背著陳雲與鄧小平的秘 書聯絡,希望促成「兩巨頭和好」。鄧方面表示同意,陳雲獲悉後勃然大怒,將自 己的秘書發配到一個地方港務局。即使在北京高幹圈,也沒有鄧陳為何老死不相往 來的統一解釋。但知情者說:「從某種意義上,中國的問題在於鄧小平與陳雲的關 系。」 這個結,至今並未解開。鄧小平南巡的講話,據說刺痛了陳雲。陳雲五一前夕在 上海的談話,不僅沒有對鄧小平的「第二次改革」表示支持,而且更加有力地證明 了他與鄧的分歧所在。 陳云「六四」之後每年均露面一次,每次都是關鍵時刻。 第一次是八九年十月一日,他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明顯表達他對新中央的支持態 度; 第二次是九0年元月二十四日,他在杭州與中共浙江省委書記李澤民作了較長時 間的交談,將事先寫好的「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交換,比較,反覆」條幅送 給李澤民,並指這十五個字是唯物辯證法。 第三次是九一年五月,陳雲在上海聽取副總理朱熔基、上海市委書記吳邦國、上 海市長黃菊的匯報,陳雲又將前述十五字「真言」的條幅分贈予朱、吳、黃三人。 據說,陳雲對他們說:「不能讓資本主義思想決定你們的改革計劃。」而在此次見 面之前,鄧小平剛到過上海度春節,並大談姓社姓資的標準問題。陳雲露面不久, 京滬之間就爆發一場「姓社姓資」的大辯論。 這一次露面,陳雲選擇在「五一」前夕,不知是否與他的工人出身有關。從電視 畫面所見,陳雲的形象和鄧相似,小小的個子,白髮蒼蒼,一身藍灰色毛裝,腳上 是雙黑布鞋。他的身體顯得比鄧小平虛弱,但人看來還清醒。他說的一番話更藏玄 機。 中共的報導中有幾點值得玩味: 一陳雲和四月上旬李先念的講話一樣,完全不提鄧小平新的一輪改革活動,更沒 有提及防「左」。一直傳聞強硬派認為「右」的危險性更大。 二吳邦國和黃菊把鄧小平、陳雲、李先念三人並列,說明鄧小平的地位固然最重 要,但李先念和陳雲的影響力只稍遜於鄧小平。而楊尚昆未被提及,恐怕與他給人 是鄧小平親信的印象有關。 三吳邦國說:「上海開放開發浦東新區,打的是『中華牌』,歡迎全國各地前來 投資。」沒有提到鄧小平所重視的引進外資。 四陳雲書贈吳邦國和黃菊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句:「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 老鳳聲」,針對性極強,有暗示不要光聽鄧小平講話的意思,也暗射鄧小平應該認 真放權給年輕一代。 五春節前夕,楊尚昆、吳邦國、黃菊,上海市顧委主任陳國棟等曾向陳雲拜年, 「祝他健康長壽」。當時鄧小平也在上海,但鄧陳兩人卻未一起活動。 六上海一向是陳雲的關係重點,陳雲近年也主要在上海、杭州療養,對上海影響 力極大。鄧小平對上海過去並不重視。只是在江澤民上調中央,鄧小平想把「上海 幫」收為己用,提升朱熔基和陳錦華等人,但上海領導層似乎不想變成「鄧派」, 想維持自身的獨立性。 以上觀察,只是根據表面文章的揣測,是否完全接近事實,尚待繼續查證。 現在,陳雲也已回到北京。兩人真正的交手,應是在只有五六個月就要舉行的「 十四大」和明年年初的「八屆人大」的人事安排上。而其中的變數,與各派第一線 人馬的表演好壞也極相關聯。 黃菊左右為難 文質彬彬像個書生,今年五十三歲的上海市市長黃菊。據說最大的特點是對數字 有著特殊的記憶,即使是對毫無邏輯意義的統計數字,電話號碼都可以經久不忘。 或許是這點「天才」,使他對自己的處境作了精密的計算:還是不要急於出風頭。 當然,黃菊也確實有些左右為難。一方面是鄧小平每年春節坐鎮上海,說自己的 一個失誤就是搞特區時未把上海帶上,所以親臨上海督戰;另一方面,陳雲也盯住 上海不放,而且陳雲的兩名親信——前上海市委書記陳國棟和前上海人大主任胡立 教,不斷向黃菊發出警告:「不要太興奮,不要做任何危及政治穩定的事。」陳國 棟、胡立教已屬於政治上的過氣派,但他們對上海的影響力仍不可忽視,他們在市 政府的一名羽翼就公開附和說:「小平同志最近的視察,當然給本市帶來一大鼓舞 ;但他的某些講話在實際工作上並無太大幫助,也是實情。」 鄧小平南巡之後,黃菊也曾誇言,「要使上海的經濟成就超越深圳。」但陳雲從 杭州趕到上海,使黃菊在市人大會上所作的工作報告,還不及李鵬的《政府工作報 告》「解放」,黃菊甚至不敢重複「解放思想」,「解放生產力」和「改革百年不 動搖」等語,具體的改革措施也相當審慎。 前上海市長朱熔基似乎已對黃菊表示不滿,他舉出兩個例子,一是香港地產鉅子 李嘉誠本來想和上海合資經營貨櫃碼頭,但因為李嘉誠要求佔百分之五十股份,上 海只肯給百分之四十九,相差百分之一,洽談卡住了;二是上海本來早就在搞證券 交易所,結果進展比後來成立的深圳證券交易所更為緩慢。在發行股票方法、股價 、價格開放和風險意識的建立等方面,均不如深圳。 「果斷豪放」的朱熔基忍不住說:「上海人思想不夠解放,太精明,斤斤計較, 到頭來倒不高明。」 上海市政府一名官員則私下交談:「黃菊不得不把陳雲放在眼裡,這可能恰恰是 他的高明之處。他不能冒犯任何一派,只有兩面應付,他可能在十四大上當上中央 委員。否則,明年他就得讓出市長寶座。」 陳希同緊跟形勢 在八九年「六四」事件中扮演強硬角色的陳希同,最近在一次內部會議上說:「 有的同志把鄧小平同志最近來的談話,比作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很好。在第一次 思想解放運動中,我就在《人民日報》上寫道《討論真理標準問題是重要的一課》 ,支持鄧小平同志的實踐檢驗真理論。只有思想解放了,膽子才能大,人也聰明了 ,辦法也多了,才能跟上形勢。」 筆者上期在本專欄曾提及陳希同可望陞官,有讀者提出疑問:陳希同是「六四」 事件中的屠殺,難道喊幾聲改革就可以陞官嗎? 其實這不難理解,在共產黨專制社會裡,「緊跟形勢」就能得到更大的烏紗帽。 陳希同自然也不例外。七九年他還是北京昌平縣委書記,就是因為發表了一篇支持 老鄧的文章〔刊於七九年八月二十日《人民日報》〕,幾個月後獲任為北京市副市 長,不到一年又任市委書記。「六四」事件中,他積極支持鄧小平的強硬政策,成 為「風雲人物」。如今老鄧鼓吹加快改革,他自不甘落後於人。 有人說,陳希同與鄧小平、楊尚昆、李鵬同是四川人,這一層微妙的同鄉關係, 也是他的命運可能不同於李錫銘的一個重要原因。不過,陳希同也曾在四月中旬召 開的北京人大會上作了檢討:「由於對鄧小平倡導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 思想理解不深,在思想解放問題上存在著較大差距,因而在有些方面未能更加大膽 地開拓前進。」同時,他又似乎把矛頭指向李鵬:「前幾年治理整頓把一些已經下 放的權力又收回去了。現在必須重新下放,否則就無法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 陳希同不只是口頭上說說,還真準備「動點真格的」。在市委書記李錫銘到三峽 去旅遊散心時,他組織北京一批智囊人物制訂了七項改革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 陳希同將計委的放權、轉變職能作為改革的「龍頭」,並將大中型企業改革作為「 深化改革」的中心環節—把企業推向市場,使其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 我發展、自我約束的相對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 陳希同在中央的職務是國務委員、中央委員,他目前的如意算盤是在「十四大」 上進政治局。但他給外界的印象如同李鵬一樣凶神,中共改革派領導人應當注意陳 希同「陞官」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可有消息說,鄧小平認為:陳希同在「六四」 事件中並無過錯,反而說明他黨性強、立場堅定。陳希同屬於改革派,改革派就應 當掌握更多的權力。 田紀雲行情看漲 八九年五月,筆者獲悉一份「黑名單」,所列人物或是趙紫陽的親信,或是自由 派知識分子。筆者即以《黑名單》為題、在海外某大報發了一篇「特稿」。事後, 「黑名單」中絕大多數人果真遭到整肅,唯獨田紀雲是個例外,照樣當他的政治局 委員和副總理。 田紀雲是趙紫陽帶到北京城的,趙任總理,田則由一個司局級幹部升為國務院副 秘書長,不久又任副總理,八五年更進入政治局,可謂平步青雲。趙改任總書記時 ,曾支持田與李鵬爭奪總理職位。或許是這個原因,使田紀雲仕途出現停滯。「六 四」事件又成為他的大劫,雖然沒有隨著靠山一同下台,但副總理的職務實際上有 一段時間是虛有其名了。 九0年年底,田紀雲突然走紅,活動頻繁。原因是常務副總理姚依林遭到鄧小平 斥責,另一位排名在田紀雲之後的吳學謙又忙於外事口工作,田紀雲便受到鄧小平 的重視。 田紀雲取代姚依林的一部分職權之後,強調要穩定家庭聯產承包制、適當加快鄉 鎮企業發展的步伐、不能壓制私營經濟等等。但九一年三月鄒家華、朱熔基升任副 總理之後,一時成為新聞焦點,田紀雲的言行被外界忽視。 鄧小平南巡旋風,中共最高層最活躍的兩個人,一是喬石,一個就是田紀雲。田 紀雲今年短短三四個月內,已到過七八個省市考察,為地方改革派打氣。談話的內 容不只是他主管的外貿和農業工作範圍,而且他對俄羅斯的評介與中共其他領導人 有很大差別。 四月下旬,田紀雲在廣州說:鄧小平的講話很有針對性。在清除左的影響時,還 要注意風派人物,這些人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一有時 機便反對改革開放,是危險人物。 田紀雲認為,獨聯體目前的困難並不像新聞報導反映的那樣嚴重。如果他們能渡 過這一難關,經濟走上正軌後,可能會有飛躍的發展,加上西方資本的湧入,其潛 力不可低估。他希望中共各級官員「抓位機遇,發展壯大自己」,否則,失去了這 個時機,便可能有朝一日又發現落在別人後頭。 如果李鵬失去總理職位,大家似乎都看好朱熔基、鄒家華、李鐵映。其實綜合衡 量,田紀雲出線的有利條件更多一些。 喬石一反常態可能「爆冷」? 以「為政不在多言」為座右銘的喬石,今年以來一反常態,忙於巡視大江南北, 發表了一系列極力鼓吹「加快改革」的言論,其風頭在六名政治局常委中最勁。 今年一月下旬,中外傳媒將焦點集中在鄧小平身上,而忽視了喬石同期在深圳的 一番談話:「特區是經濟特區,但是,經濟與政治是分不開的,經濟在改革中必然 會涉及政治方面的問題,因此,政治體制在經濟特區也需要先行一步。」中共自建 立經濟特區以來,一直強調特區是經濟特區而不是政治特區,嚴禁特區在政治上越 雷池半步。而喬石的上述談話,是中共高層官員對此一問題的首次明確表態。直得 玩味的是,如此重大的「決定」,為何不是出於鄧小平之口,以增加其南巡旋風的 氣勢,而讓喬石公佈呢? 離開深圳,喬石前往廣西自治區考察,雖然筆者至今沒獲得喬石的談話資料,但 知道喬石此行與中央將廣西作為大陸西南地區的重點改革開放省份一無關係。中共 國務院已決定五月在廣西召開西南、華南工作會議。 爾後在全國人大會議上,喬石的話說更是鋒芒畢露:「不能認為重複了鄧小平的 講話,就是掌握了鄧小平的思想,重複得越多就是掌握得越多。也不是制訂出幾項 措施,就以為統統落實了、辦到了。鄧小平基本路線一百年不變,這哪是幾個措施 就能解決的呢?」 人大、政協會議剛結束,喬石便匆匆前往各省考察,實際上是督戰。他在山西等 地發表的談話,較少涉及他們主管的政法、黨紀方面的問題,而是多與意識形態、 經濟發展有關。他說,「有些人搞自己的一套小動作,這樣就說不過去了,連最起 碼的黨原則、黨性都缺乏,還整日空談馬克思、列寧主義。這些人應該下來,讓有 決心,作出成績、貢獻的人來接替,如果繼續陽奉陰違,另搞一套,就要下台」, 在推選十四大黨代表和八屆人大代表,要看對黨的基本路線的立場落實得怎樣,做 得怎樣,在黨內群眾裡取得合格證。上級個別領導不允許離開這個準則『指名』當 選,如發現這種現象,應立刻批評、糾正。」 不嗜煙酒,個性圓融,心思慎密,以精明干煉,深藏不露著稱的喬石,其地位常 常被外界忽視。在政治局常委中,他排名僅在總書記和總理之後,更重要的是,他 是中共最高層中兼職最多,而那些兼任的職務在專制社會裡恰恰是最重要的系統之 一。他主要的職務包括: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紀委書記〔八七年接陳 雲〕、中央政法委員會書記〔統管公安、國安、司法、法院、檢察院、武警部隊等 ,八五年接彭真〕、中央黨校校長、中央黨的建設工作小組組長、中央社會治安綜 合治理委員會主任等。在此之前不久,他還相繼擔任過中聯部部長、中組部部長、 中央辦公廳主任、國務院副總理之職。熟知中共中央機關內部運作的人說,在中共 所謂第三代核心中,喬石實際上是核心中的核心,隨時可能「爆冷」。 但八七年胡耀邦落台、八九年趙紫陽落台,儘管有關喬石升任總理的傳聞甚熱, 卻終究未能兌現。究其原因,是中共黨內不少人對他這位執掌特務系統的人持著戒 心。據說鄧小平對喬石的評介是:黨性強,不出風頭,平穩干煉,韜略在胸。喬石 聞之不以為喜。因「韜略在胸」四字也可理解為「會搞陰謀」或「隱藏陰謀」。 外界對喬石的評語一向不太好不太壞,也是由於他性格內斂,難以捉摸的緣故。 在八九年六四事件中,喬石有一個內部講話,幾乎未被人注意,其實從中可以看出 喬石的態度。講話的時間是八九年五月二十二日,其中有這麼一段:「目前,一方 面把軍隊作為威懾力量,一方面找個適當時機清場,用一部分警察,動員學校裡黨 政幹部,加上部分家長協助。如果這樣能解決問題,最好這樣。拖下來的原因就是 不想動武,避免流血。但拖長了不好。我們力求把問題解決了,又不流血。可一直 沒有找到好的辦法」。外界風傳,在政治局討論對學運是否採取強硬態度時,喬石 站在李鵬、姚依林一邊,胡啟立投棄權票,趙紫陽反對;六四之後,一些單位和部 門致電喬石,表態支持「黨中央平息反革命暴亂」,結果使人感到他是強硬派人物 。然而,不久之後,人們注意到喬石在不少場合一再強調要堅持改革,堅持七八年 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思想解放路線。並不像某些領導人似的,成天喊打喊殺,他 對涉嫌支持「暴亂」的部下也採取相當溫和的做法,以至北京高幹圈子公認政治局 常委中比較開明的是李瑞環和喬石。 需要指出的是,喬石的政治面目遠未清晰。戈巴喬夫斗倒他的政敵羅曼諾夫,就 是借用國安部的檔案,揭露羅曼諾夫曾經濫用國家博物館的收藏品,喬石是否也會 採取類似手法,幫助江澤民〔喬石與江澤民甚有私交,四十年代喬是江的上司〕掃 除政敵,或者自己乘機坐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