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德學聯成立三週年回顧 ·全德學聯· 全德學聯是一個獨立的、自治的群眾性民間組織。全德學聯章程規定的宗旨是維 護留德中國學人的利益;幫助同學解決具體困難;協調全德性的中國學人活動;推 進中德學術文化交流;促進中國社會民主進程和提高留德學人的民主意識。 為了建立全德學聯,留德學人進行了十多年的努力。自從一九七八年中國實行改 革開放政策以來,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學習、進修及深造的中國學生學者的人數不 斷增加。中國使館為了便於對留學人員的管理,在留學人員集中的城市陸續建立了 中國學生會,學生會幾乎毫無例外地受當地中共地方支部的領導。 一九八五年,亞琛等地方的一批有志於改造中國共產黨、改造中國社會的青年共 產黨黨員和學生開始公開討論學生會是否應該受共產黨地方支部領導的問題,並於 當年學生會改選時,取消了學生會理事會組成人員中必須有一名共產黨支部代表的 規定。 隨著留學人員人數的增多,更由於中國政府的留學政策的反覆無常,中國留學人 員中各個層次的人士普遍認識到為了維護留學生的利益,必須建立一個跨城市、跨 地區的,聯邦範圍內的中國留學人員的聯合組織。但這一想法不斷地受到使館方面 的干擾。於是留德學人便嘗試以各種形式組織跨地區的組織。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在世界大學服務社德國分社(WUS)的協助下,七個城市的留學生 雜誌編輯部發起成立了中國留德學人的第一個獨立的跨地區組織——《萊茵通信》 編輯部。從此以後,《萊茵通信》便以每期三千多冊的印數,遍及德國各地,成為 溝通留德學人思想的重要工具。 一九八七年由各專科學術協會聯合成立了旅德科協。這一組織遭到使館方面的堅 決反對,使館官員曾多次口頭上把她定性為反動組織,不允許其他新成立的學術組 織和她發生聯繫。但在全德學聯成立的當月,使館方面就一改常態,主動和旅德科 協聯繫,表示資助意向。旅德科協的成立為全德學聯奠定了組織基礎。 一九八八年五月十八日使館教育處不經調查,擅自規定留德研究生的從大學三年 級到取得博士學位的年限為五年,特殊情況不得超過六年。消息傳來群情激憤。經 過各地同學的事先反覆聯絡準備,八十多名留學生六月十八日在法蘭克福聚會,大 家舉出大量統計數據,證明使館的規定是毫無根據的,因而也是不可行的,並向國 內有關方面和駐德使館提出了抗議,迫使使館教育處收回成命。這一事實使留德學 人充分認識到成立全德學聯,自己起來捍衛自己權利的必要性。 一九八九年北京的愛國民主運動,在留德學人中得到了深刻的反響。對中國社會 的再認識、再思考,促進了追求民主的思想及行動。在一九八九年五月四日於波恩 舉行的,有三十多個城市的五百餘名留學生參加的聲援國內民主運動的集會上,成 立了籌備建立全德學聯的秘書處。六月二十四日,來自全德三十八個城市的五十七 名代表在杜塞爾多夫舉行了全德學聯第一次代表大會,討論通過了全德學聯章程, 宣告了全德學聯的誕生,並同時選舉產生了全德學聯的第一屆執行委員會和監督委 員會。來自漢堡的李波當選為第一任全德學聯主席。以後每年一月都舉行一次代表 大會,每次都有三十多個城市的八十餘名代表參加,會上代表們共同審核全德學聯 的上一年度的工作報告,商定下一年度的工作計劃,選舉新的一屆執行委員會和監 督委員會。全德學聯的第二、三屆主席是來自波鴻的錢躍君,現任的第四屆主席是 來自亞琛的李勤。目前全德五十個學生會均和全德學聯有聯繫。 全德學聯自成立後,一直希望和使館教育處就留德學人的利益問題進行合作,希 望各地學生會加強與教育處的工作交往。但使館教育處本著一貫反對留學生獨立組 織的原則,三年來,不斷對各地學生會和留德學人施加壓力,企圖瓦解全德學聯。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五日,亞琛學生會召開全體會員大會,討論亞琛學生會是否繼 續參加全德學聯的問題。使館教育處三位代表不邀自來。會前,召集中共亞琛支部 擴大會議,企圖統一認識,形成支部決議,反對亞琛學生會加入學聯,遭到多數與 會者的反對而未果。學生會會員大會上,經過將近兩小時的激烈辯論,最後無記名 投票,以一百零五票贊成,二十票反對,八票棄權通過決議,亞琛學生會繼續參加 全德學聯。在此前後,各地學生會紛紛以類似的形式確認了當地學生會為全德學聯 的成員。 為了搞垮全德學聯,駐德使館教育處一九九零年單方面和十幾個全德學聯的成員 組織各地學生會中斷工作聯繫,扣發學生會活動經費,拒絕提供文化用品服務,給 各地學生會的留學生服務工作製造麻煩,以此挑撥留學生和當地學生會及全德學聯 的矛盾,企圖迫使各地學生會退出全德學聯。 儘管使館方面不斷地給全德學聯的成員組織製造麻煩,但全德學聯及各地學生會 考慮到中國政治的殘酷現實,對使館教育處工作人員提出了相互理解、減少摩擦的 要求,並在具體工作中盡量避免給教育處工作人員個人帶來麻煩。亞琛學生會在使 館拒借影片的情況下,曾請地方支部出面向使館教育處交涉,以便教育處對上邊有 個交代。但教育處個別人為了迫使亞琛學生會退出全德學聯,不惜以損害留學生利 益為手段。拒絕向亞琛任何組織和個人提供文化用品服務半年之久,直到實在看不 出有什麼政治效果之後,才恢復對學生會以外的組織和個人提供服務。從類似的一 些事情中,不能不遺憾地看到,以徐文良參贊為代表的教育處個別人壓制打擊各地 學生會的行為並不完全是例行公事。 在使館教育處的壓力面前,留德學人表現了高尚的原則,絕大多數學生會都堅持參 加全德學聯的活動,保證了全德學聯的合法地位。而使館教育處在無機可趁的情況 下,不得不從一九九一年開始,逐步恢復和各地學生會的工作聯繫,目前,教育處 僅和全德最大的四個學生會(柏林、慕尼黑、斯圖加特和亞琛)不發生工作聯繫。 全德學聯成立三年來,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呼籲人權和民主 全德學聯從成立起就把促進中國民主化作為主要任務之一。除了在八九年組織了 五次大規模的示威活動以及每年六四週年紀念活動外,全德學聯還花很大精力作政 界和新聞界的工作。德國的各大報紙每年都有全德學聯的六四訃文和全德學聯提供 的悼念文章。一九九零年六月,全德學聯和萊茵筆會及斯圖加特學生會、達姆施達 特學生會聯合舉辦了兩場由留德學人創作的《白玫瑰》紀念六四專題音樂會。 在全德學聯的請求下,一九九一年德籍歐洲議會議員薩姆蘭德先生親自拜訪了王 軍濤的母親和姐妹。在全德學聯的要求下,聯邦德國經濟部長在訪華期間,親手將 全德學聯提供的中國九百多名政治犯的名單交給李鵬,要求瞭解這些政治犯的現狀 。 二、爭取留學人員的權益 控制護照延長是使館教育處管制留學生思想行為的手段。全德學聯通過自己在德 國政界的外交工作,使得德國聯邦及各州內政部長聯席會議一致通過了對中國留學 生的保護條例,為廣大留學生從事民主運動解除了後顧之憂。全德學聯的權益工作 的成功,使得使館控制護照延長的手段失效,不得不放寬對留學生護照延長的限制 。 三、留學生服務工作 全德學聯通過組織各地的力量參加編寫留德人員手冊,在會刊上發表有關法律和 生活其他方面的小知識以及組織各類有關研討會等形式來幫助同學適應德國生活。 在留學生遇到具體困難時,學聯還派代表和有關方面交涉,解決問題。一九九零年 底,某城市有五十多名自費生誤犯德國法律,全德學聯在對同學們進行法律教育的 同時,向有關方面解釋情況,使該事件得到了妥善處理。 隨著留學生人數的增多,留學生子女人數也不斷增加。這樣就面臨著下一代學習 中文、認同中國文化的困難。有些地方留學生自發辦起了留學生子弟中文班。但普 遍遇到經費、教材和經驗等方面的問題。中國使館出於其既定的留學生政策,拒絕 對此提供幫助。全德學聯在組織各地學生會繼續和使館方面交涉外,在僑界和新聞 方面做宣傳工作,希望通過這些活動,迫使使館有關方面對此問題重新思考。全德 學聯還在經濟上通過募捐對部分中文班做有限的資助,在組織上通過研討會來促進 經驗交流。 四、全德學聯的自我教育工作 全德學聯辦有一份印數為六千的會刊《真言》。學聯還積極支持由留德學人主辦 的歐洲最大的中國留學生刊物《萊茵通信》,通過這一報一刊在留學生中傳播民主 思想。 全德學聯成立以來獨立及和其他組織聯合舉辦了十五次研討會,參加人數超過五 百。研討會的內容涉及「中國的前途」,「民主思想和運作」,「人權」,「宗教 和文化」和「經濟」等方面。 五、聯誼活動和文化交流活動 為活躍留學生的業餘生活,全德學聯先後支持各地學生會舉辦了全德性的羽毛球 、足球、圍棋、橋牌等比賽活動。 全德學聯成立後,加強了留學人員間的信息交流,許多專業人才的專長得到充分 發揮。通過全德學聯提供的信息,許多地方都舉辦了有專業演員參加演出的中國文 化晚會,向德國公眾傳播中國文化。著名畫家范曾在參加一次全德學聯組織的文化 晚會後,感動之餘,主動為演員們題字留念。 全德學聯的存在,提高了留德學人的互助能力和在德國社會中的影響。但全德學 聯發展到現在也暴露出一些潛在的危機,其工作中也存在著一些缺陷。 目前,中國政治前景暗淡,留學生中關心政治,熱心社會工作的人減少,導致全 德學聯工作人員後繼乏人。全德學聯的建立過程是在公費生為主體的時代,其工作 人員也以公費生為主。近年來,留德學生的成分起了很大的變化,自費生已逐漸成 為主體,但在全德學聯的工作人員中,自費生為數很少。自費生所面臨的問題和公 費生有很大的區別。許多自費生抱怨學聯對他們幫助不夠。這一方面是自費生所面 臨的許多困難(如找工作和住房等)是全德學聯這樣的組織所不可能徹底解決的, 另一方面大多數學聯工作人員缺乏自費生的經歷,對問題較難有切膚的感受。目前 ,全德學聯工作人員的組成結構,潛在著消失其代表性的危險。各地學生會都要對 此引起重視,要主動為留學生中各種成分的人員提供政治空間,促使各方面人才在 民主的環境中湧現出來。 全德學聯成立以來,一直被中國官方視為「政治組織」。隨著中國經濟自由化的 不可逆轉的趨勢,中國的政治終將漸次寬鬆。全德學聯將抓住每一個時機,以影響 留學生政策為突破口,逐步實現留德學人胸懷祖國的雄心。 建立全德學聯的艱難歷程給了我們深切的體驗,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我們只 能通過自己的建樹來決定自己的命運。我們呼籲全體留德學人借助全德學聯構造的 舞台,起來做自己的主人。□ (原載《真言》第十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