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德學聯人權工作縱橫談 ·錢躍君· 是否要促進中國人權,已不再成為海外民運爭論的焦點,但怎樣促進中國人權, 尤其是怎樣在現有條件下最有效地促進中國人權,卻是我們海外民運中一個值得深 思的問題。我在參加和主持全德學聯兩年多工作中深深感到,作為海外留學生促進 中國人權的一個重要渠道,就是通過我們對西方社會的活動,間接地達到對中國人 權的改善。如果我們有三分力直接使在中共身上,中共根本不把我們當回事;但如 果我們利用西方社會的民主制度(如黨派,議會,新聞等),通過西方社會來對西 方政府施壓,這樣我們花在西方社會的三分力,到了西方政府身上就成了六分力, 而通過西方政府在政治上,尤其是經濟上對中共施壓,到中共身上就成了九分力了 。所以全德學聯兩年來人權工作的重點,就是德國社會。 筆者曾在本刊總第102期發文《與中共之爭是實力之爭》,其實,與德國政府之爭 也同樣是實力之爭。因為一個沒有實力的組織,別說中國政府不把你放在眼裡,德 國政府也同樣不會把你放在眼裡,這樣的組織很難想像會在促進中國民主和人權上 能有多少實質性作用。 一、對德國新聞界的工作 全德學聯對德人權工作的第一步,就是開發德方新聞界,通過各種渠道與德國一 些有影響的全德性報刊的編輯或記者取得穩定聯繫。在德方報界經常發表文章,闡 述學聯的觀點,不僅可引起德方輿論界對中國人權的關注,同時,或許是更重要的 ,就是在德方政界顯示全德學聯的政治實力。 去年四月,籍朱容基來德機會,德方一些報刊乘機為德中關係正常化製造輿論。 全德學聯立即組織文章發表在《法蘭克福匯報》上,以六四前後在上海所發生的一 系列事件為據,對德方的誇大報導進行反駁,攪得中共使館惱羞成怒;去年五月間 ,波鴻市議會就波鴻市長是否要訪華引起激烈爭論,我也被邀與市長進行了一次公 開辯論,次日在《德國西部報》,《魯爾消息報》,《魯爾之聲》上專文發表了學 聯觀點,幾天後學聯又在《法蘭克福環視》上組織了專題文章;第二屆全球學聯會 議在香港受阻,學聯次日就在《法蘭克福環視》的頭版發出這一消息,並在文中對 英國政府的這一行徑表示極大憤慨;去年「六四」當天,全德學聯同時在德國最大 的四家報刊的政治版上發表全德學聯六四訃文,同時又在《法蘭克福環視》的第二 版上組織發表了有關學聯「六四人權研討會」的文章,在《法蘭克福匯報》的文藝 欄上組織發表了白樺在八九學運期間所寫的小詩及一篇介紹「六四」後中國知識分 子現狀的文章,幾天後又在法蘭克福環視上以半版篇幅,全文刊登了學聯對中國時 局的看法,一些德方電台在看到學聯文章後,又紛紛來電話進行採訪,收到了很大 的新聞效果。 全德學聯在這幾年中在德方報界組織發表了大量文章,發表後又將文章分寄給與 德國對華政策有密切關係的德方政治家,以影響聯邦德國的對華政策。 二、建立在德國政界的地位 學聯在德國政界的地位是否能得到真正承認,說到底除依靠新聞界外,最主要還 是靠自己的社會活動能力。學聯與德國各階層廣交朋友,使德國政治家感到學聯在 德國社會的切入很深,從而對學聯的各種提議也較重視。 去年四月,我去拜訪德國外交部亞洲司負責人,他居然把我當學生一樣上了一下 午課,口若懸河地為我解釋聯邦德國的對華政策。我自然沒興趣和他討論這些虛的 理念,能否建立學聯在德國外交部的地位,說到底只有看我們有多少實力足以使外 交部信服。兩個月後傳來王軍濤絕食消息,各國都在行動。我馬上找到外交部,要 求德國駐華大使親自拜訪王軍濤家屬,而且僅出於人道原因。外交部不敢輕易回絕 ,於是吞吞吐吐一拖再拖。我一方面給外交部出了這個難題,同時全力尋找其他可 能,最後終於在荷蘭駐華使館協助下,請德籍歐洲議員薩姆蘭德在北京成功地拜訪 了王軍濤母親和姐妹。事情一成功,我馬上通知德國外交部,外交部大為吃驚,深 恐學聯將此事付諸輿論界,尤其對全德學聯的社會活動能力更是刮目相看。不打不 成交,就這樣學聯與外交部建立了相當穩定的關係。可以想像,如果學聯沒能通過 其它途徑實現對王軍濤家屬的拜訪,外交部一定會向外界說,全德學聯盡提些很不 現實、甚至違反外交禮儀的主意,全德學聯在德國外交部也就永遠不可能有今天的 地位。 三、利用黨派之爭 與議會不同,執政黨總是更多考慮現實利益,而反對黨則總是從中找出各種理由 或尋找各種機會進行反擊。這點很可能就是我們人權工作的突破點,關鍵在於我們 怎樣捕捉時機,選定策略。 去年十一月,德國經濟部長出於本國經濟壓力而不得不進行一次訪華,但他非常 清楚,為了得到這樣的經濟利益,他將一定會被反對黨抓住話柄,從而不得不犧牲 自己的個人政治資本。我立即抓住這一時機,向他遞交了在《中國之春》第101期所 發表的903名中國政治犯名單,希望他在訪華期間將此遞交給中國政府。他接到後不 僅不感到為難,相反是如獲至寶,一到北京就複印了許多份,又是給李鵬,又是給 朱容基,錢其琛等,大談人權。李鵬為了得到貸款,也只能厚臉相迎,哭喪著臉表 示一定對這份名單認真研究,然後給德國政府一個回音。部長回國的當天,本不知 臉往哪裡放,這下一躍成了「人權鬥士」,新聞發佈會上頭條消息就是他遞交了這 份名單,於是電台報刊紛紛報導。他給我來信時還聲聲表示,他將與我們一起促進 中國人權,卻隱去了他訪華的真正目的。但對學聯來說,既然同樣訪華,他能做成 這樣一件事也就不錯了。 四、利用議會制度 由於二次大戰,德國議會相對歐洲其它國家來說,對德國政府有著更大的制約作 用,所以對議會的工作始終是全德學聯人權工作的重點。為此我在議會工作上也下 了最大的工夫,先後與議會外交委員會,人權委員會,內政委員會,經濟委員會和 經濟援助委員會等取得了相當聯繫,始終跟蹤著聯邦議會對華政策的任何討論和變 化,並不斷作出相應反應。 「六四」發生後,幾乎所有西方政府都對中國政府採取了經濟制裁。但三年後, 能堅持這一制裁的幾乎只剩下了德國和瑞典。沒想到今年六月初瑞典也取消了對華 制裁。於是引起了德國議會的一場風波。執政黨希望立即取消對華制裁,反對黨當 然是竭力反對。今年六月二十四日,聯邦議會將對此進行最後表決。在學聯緊急委 托下,我立即致函各黨派,並親赴波恩議會廳。與其它議會表決不同的是,這次表 決是德國議會利益與道義之間的一次抉擇。議會表決分普通表決和記名表決兩種, 前者只記錄總表決結果,而後者還要記錄和公佈每個議員的表決情況,這就要求每 個議員在這一利益和道義的抉擇中,不僅要為自己的黨團負責,也要為其個人的政 治歷史負責。於是我們各方遊說並徵集議員簽名,要求記名投票。終於在議會得到 了三十四名以上的議員支持。在各方爭論和妥協後,議會只能將提案「是否取消制 裁」改為「是否暫時(到今年年底)取消制裁」進行表決,這才勉強通過了這一議 案。儘管如此,除幾乎所有的反對黨議員投了反對票外,執政黨中居然有包括聯邦 議會主席,黨的副主席等三十一名議員投了反對票,十二名議員棄權。儘管這次議 會遊說沒能獲得全部成功,但學聯能使議會表決通過艱難,就是對德國政府和中國 政府最大的壓力。 五、學聯權益工作 全德學聯作為一個利益組織,首要任務是維護留德學人利益。九0年四月,德國 議會通過了新外國人法,這就意味著幾乎所有外國人在學業完成後必須離開德國。 留德中國學生有這樣嚴重的後顧之憂,中國使館更是乘機加強對留德學生控制,使 西德學運面臨著嚴重危機。對此全德學聯代表大會作出決議,下年度(九0年)學 聯工作的重點應立即轉入權益工作。這就引發了長達一年多的學聯權益工作,這也 是學聯三年多來最大、最辛苦的一場對德外交。 在這場外交戰中,學聯、德國政府和中共使館三方面共桌混戰。學聯只剩下了這 最後一張牌,一旦出錯,西德學運將不可設想,所以只能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德 國政府一方面不願為留學生更多得罪中共,何況德國外國人政策本身就非常嚴,但 另一方面又礙於社會輿論,所以德國政府舉棋不定,始終沒有明確表態;中共使館 儘管牌數很弱,但在學聯與德國政府雙方相持之際,本可有相當作為,可是出牌人 水平太低,整天傻乎乎的只想到怎樣威脅各地學生會脫離學聯,卻沒想到怎樣從根 本上,即在學聯權益工作上來徹底破壞學聯。 經過幾個月的法律和外交準備,九0年八月,學聯正式向德國議會提出了議會申 訴,然後奔走於各議會黨團,奔走於幾乎所有對德國內政部有直接影響的德國各大 組織,終於使聯邦內政部初步作出願意保護中國留學生的許願,不意在十一月底又 遭到各州內政部反對,學聯權益工作幾瀕失敗。最後又經歷了一系列的議會和各州 遊說,終於在九一年一月使聯邦議會通過了必須保護中國留學生的決議,並在九一 年五月在各州內政部長聯席會議上最後通過,七月一日起在全德各地同時執行。這 下中共使館才恍然大悟,駐德大使親自到德國外交部抗議,但木已成舟,為時晚矣 。就這樣,中共使館從總體上失去了對留德中國學生的控制。 六、學聯文化工作 全德學聯不僅在政治層面開展了大量人權工作,而且根據德國民族特色,將人權 工作延伸到文化和學術領域。 八九年十月一日,全德學聯投資一萬五千美元在波恩舉辦了「國殤音樂會」;九 0年再度投資一萬三千多美元,經過整整半年籌備,於「六四」週年日在斯圖加特 的莫扎特音樂廳和達城分別舉辦了兩場「白玫瑰音樂會」,由近三十名留學生組成 的合唱隊和五十名德國友人組成的交響樂團,演唱了由西德留學生自己作詞譜曲和 配器的白玫瑰組曲,使西德留學生在德國社會的文化領域的影響達到了空前程度, 也是海外留學生中屈指可數的大型音樂會之一。 此外,全德學聯還受德國學術傳統影響,經常舉辦各類研討會,以促進留德學生 的思想交流。僅去年一年中,學聯就投資舉辦了近十次研討會,每次都有近五十名 留學生參加。全德學聯還辦有《真言》報,每期五千份免費贈送給全德留學生,急 得使館也忙著辦起了一份《教育簡訊》分寄給全德留學生,以與全德學聯競爭。 七、學聯人權工作的憂思 全德學聯從組織街頭運動起步,逐漸走向德國政界,從而能在更深層次上影響聯 邦德國的對華政策,以此促進中國人權。但要使全德學聯的人權工作得到更高突破 ,就必需在理論方面相應跟上,即對聯邦德國的外交政策,經濟政策,經濟援助政 策和中國國情進行深入研究,這樣才能對聯邦德國的對華政策提出具體方案,以便 通過政治途徑來實現對中國人權現狀的改善。但遺憾的是,儘管海外發表了這麼多 有關中國問題的文章,舉辦了這麼多研討會,但真正有價值能帶入政治決策過程的 文章卻稀若晨星。泛泛而論的文章佔據了所有雜誌。既沒有非常嚴謹、可作為理論 依據的「學者」文章,更沒有經驗的、可供實際參考的「工程師」文章。從這點來 說,我們現有的理論工作已從根本上限定了我們人權工作的進一步深入,也是筆者 對全德學聯及海外民運未來發展的最大憂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