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的裁軍與擴張軍力 ·胡 楠· 作為維繫中共專制統治的最後一張王牌,「人民解放軍」內部結構的演變、各派 系的消長,尤其是正在和將在中國政壇上扮演何種角色,毫無疑問已成為觀察中國 局勢的焦點。 本文對中共軍隊目前正在進行的軍事機制和人事調整作一個全面性綜述,試圖回 答以下兩個問題:□七大軍區是否撤銷或合併?□中共如何處理「裁軍」和「精兵 」的關係? 七大軍區不易撤銷或合併 眾所周知,中共軍區制度是中國古代兵馬制延續,並參考國民黨戰區劃分及蘇聯 軍區建制經驗而產生。四十多年來,經歷了五個時期的重要演變。而每一次變化。 均與中共高層的權力傾軋緊密相連。 第一個時期是五零年至五五年。五零年,中央軍委根據各野戰軍占駐的情況,建 有六大軍區:東北、華北、中南、華東、西南、西北。這種佈局從地理上看是合理 的,每個軍區均可展開大規模運動戰。但是毛澤東很快發現了它有一個致命的「缺 點」:即每個軍區的將領都是戰功顯赫,而且所率部隊均是在戰火中由他們一手發 展而來。中央軍委實際上是空架子,軍區將領完全有能力、亦有機會坐大一方甚至 恃功犯上。於是,毛澤東通過三方面「削藩」:一是將大軍區將領調到中央任職; 二是製造「高饒反黨集團」,殺雞給猴看;三是將大軍區分解。 第二個時期是五五年到五六年。五五年二月,毛澤東將六大軍區分解為「十二個 大軍區」:北京、瀋陽、濟南、南京、廣州、武漢、昆明、蘭州、新疆、內蒙古、 西藏。 第三個時期是五六年至七一年,可以說是林彪主軍期。五六年,為了應付台灣海 峽兩岸緊張局勢,增設了福州軍區。五九年廬山會議後,軍區人事出現大幅度異動 。文革中不少軍區將領遭到清洗,林彪「四野」勢力急劇膨脹。一九六七年,中央 軍委將內蒙古和西藏軍區降為省級軍區,至此全國有十一大軍區。林彪利用「三支 兩軍」運動,使全國處於軍管之下。 第四個時期是七一年至八五年。林彪事件後,毛澤東擔心軍頭乘機造反,鄧小平 獻上一計:軍區將領對調。七三年十二月,陳錫聯(瀋陽)同李德生(北京)、許 世友(南京)同丁盛(廣州)、楊得志(濟南)同曾思玉(武漢)、韓先楚(福州 )同皮定鈞(蘭州)互相對調,限時到任,限定只能帶七個人,包括秘書、警衛員 、醫生、護士、汽車司機、炊事員等。一時「將不識兵,兵不識將」,使毛澤東去 世之後華國鋒、鄧小平順利渡過危機。 第五個時期是八五年到現在。鄧小平在八五年實行百萬大裁軍計劃,將十一大軍 區改成七大軍區:北京、瀋陽、濟南、南京、廣州、成都、蘭州。八八年,一批新 將領得以冒升。「六四」事件之後,鄧小平、楊氏兄弟又於九0年年初策劃了新一 輪大軍區對調行動。 今年五月以來,海外傳媒(包括中文和西文)紛紛報導了中共將撤銷七大軍區, 改為單一集團軍建制的消息。這個消息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因為撤銷大軍區意味 著中共軍隊四十年來軍制發生最重大的變化。據稱,中央軍委撤銷軍區建制有三大 原因: 一、鄧小平年歲已高,隨時都可能去世,鄧小平去世之後,目前中共中央軍委的 領導人無一可以有效地控制軍隊,因此必須對軍隊進行大換血,提拔年輕軍官,加 強中央軍委對部隊的直接控制。 二、目前各軍區和地方利益掛鉤現象極為嚴重,形成軍事—經濟結合的割據形態 。此種割據形態愈來愈不依賴中共中央領導,形成各自的軍事山頭,各軍事山頭自 謀財源,搞各自的人事體系。一旦鄧小平去世,和地方利益掛鉤的軍事山頭更不受 控制,彼此之間摩擦可能導致內戰爆發性。為防止此一情況出現,必須及早對現行 軍隊體制進行改革。 三、現任中共中央的領導人,軍隊的資歷都太淺,各軍區領導人並不能完全接受 中共中央領導,使軍隊改革遭到極大的阻力。軍區撤換的同時,可以促使軍隊人事 新陳代謝加快,讓一批年齡較大的老將領退入閒職,提拔年輕軍官,加速軍隊的各 項改革。 以上報導與分析刊出後不久,《世界日報》七月一日又在頭版頭條報導:中共七 大軍區決並為四大軍區,同時四大軍區的職權亦將削弱,中央軍委將提高對各集團 軍的直接指揮控制。 筆者隨即在接受幾家傳媒的採訪和約稿中,對這些消息表示了懷疑。理由很簡單 ,既然中共的《文匯報》證實了中央軍委剛作出撤銷三個集團軍、二十多所軍事院 校和合併一些特殊兵種的消息,怎麼會又隨即作出撤銷大軍區建制或合併呢?所以 我傾向於相信,這都只是中共軍內的一些設想,至於何時實施或者會不會實施尚無 定論,至少在近期不太可能。 但是,這些消息並非空穴來風,仍有很大的參考價值。自從鄧小平將「野戰軍」 改造成「集團軍」以來,中央軍委確實加強了對集團軍的直接控制。有一部分精銳 部隊,已被列為中央軍委的戰略預備隊,例如二十七集團軍,名義上掛在北京軍區 ,但實際上由中央軍委直接指揮。另外,中共軍中不少人也多次提出過撤銷大軍區 的方案,有的還提出先撤銷濟南軍區,並分階段廢除大軍區制度。 據筆者所知,有關中央軍委、七大軍區人事和機構調整,裁軍計劃、支持改革開 放政策等等,早已在鄧小平南巡之前就作出了原則性決定。正因為如此,鄧小平才 有底氣在武漢、深圳、珠海、江西等地放言。 鄧小平南巡到珠海時,楊尚昆、楊白冰、劉華清、朱敦法(廣州軍區司令員,二 野出身)等人又在珠海園林賓館非正式地討論了具體方案,並得到鄧小平的首肯。 二月下旬,中央軍委召開了軍委成員會議,就有關問題正式作出了決定。這次會 議由江澤民、楊尚昆主持。 中共到底「裁軍」多少 目前全球在軍事戰略上處於一種過渡階段,在和解的氣氛之下,各國均缺乏主要 的敵人。中共也同樣缺乏明確的戰略目標,蘇聯的解體更使它鬆了一口氣。大家都 在裁軍,以減少沉重的軍費開支,維持一支精幹的部隊。 從一九八五年起,中共軍隊進行了精簡整編,減少了一百萬人。全軍因此撤銷軍 級以上單位三十多個,師團級四千多個,中央軍委和三總部機關人員也減少了近一 半;官兵比例達到了一比三十二,基本上改變了過去兵種的比例,提高了合同程度 ,不但有摩托化步兵種,而且編有一定數量的裝甲、炮兵、高炮部隊;又實行了士 官制度,以初步穩定部隊的技術骨幹。九一年的波斯灣戰爭,更破滅了中共尚存最 後一絲希望的「人海戰術」,催化了中共的「精兵」意識。為此,中共多次召開了 軍委會議。 還是在去年,鄧小平一次與楊尚昆的談話中即指出,第一軍隊太龐大,要再裁減 一百萬;第二,軍隊就要學會掌握和運用現代化武器和技術,才能適應世界環境的 變化。 今年三月,中央軍委就「裁軍」和「精兵」問題開了兩天半的會議,參加者除中 央軍委成員和三總部主要負責人外,還包括各大軍區、各兵種、軍事院校、國防科 工委、國家計委領導者。這次會議主要由楊尚昆主講,然後由楊白冰宣佈二月中央 軍委會議的決定,劉華清則佈置了具體任務。 楊尚昆說,「只有擁有強大的軍力,中國才能在國際上擁有發言權,不會被人任 意擺佈。小平同志同意在今後五年內再增撥三百億人民幣,作為特別軍費,作為研 究和生產實戰軍事裝備,軍事設備之用。」 楊白冰說:「大家都知道,要改革就一定面臨著風險。軍隊要『保駕護航』,不 僅要製造出一種聲勢,而且要拿出實際行動,支持、參加地方的經濟建設。」 劉華清宣佈:「今後要定期開展實戰、臨戰等各種類型的軍事演習,務使三軍和 各兵種處於在各種環境下都能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狀態。第二,要提 高軍人的待遇,中央軍委已制訂了詳細的實施計劃,不能讓人覺得當兵吃虧,對有 突出貢獻的、有才能的就是要給予獎勵,給予以破格提拔。」 會議之後,鄧小平親自在中南海紫光閣宴請了與會者。 對於中共新一輪的裁軍計劃,北京和海外均流傳著多個版本。有人說三十萬,有 人說五十萬,也有人說一百萬。據筆者向一些知情者求證的結果,中共裁軍的目標 確實是一百萬左右,但要分階段進行,今年約裁減四十萬左右。現時裁軍已在緊鑼 密鼓地進行中。在北京各部隊之間已停止工作相互調動,全心投入裁軍工作。 整體而言,軍隊的數量得到裁減,但中共的軍費非但未減少反而以每年三十億元 的進度上漲。一九八三年的國防費是一百七十七億多元,九二年已高達三百七十億 元。 快速反應部隊與「預備役」 西方的軍事觀察家似乎為此想到迷惑不解。今年四月二十日,《紐約時報》的一 篇評析文章即提出:為什麼中共在它視為北京最重大威脅的前蘇聯崩潰,而與西、 南的印度、越南衝突也大幅度減少後,北京仍大筆挹注軍費? 軍事觀察家比較集中注意中共「技術強軍」、「質量建軍」、「走精兵之路」的 口號,以及是否取得了空中加油技術或能否從其它國家購得航空母艦。當然這是不 可忽視的,中共不一定有心武力取得對台灣的控制權(如果「台獨」又是另外一回 事),但它對長期處於紛爭的南海主權似乎早已忍無可忍。取得空中加油技術、航 空母艦至少大大增加了其談判籌碼。不過,筆者認為,更重要的恐怕是為了政權自 身的安全,這種安全的威脅,在掌權者看來,來自國內民眾的反抗遠遠超過外來的 侵略。 最值得注意的是,正獲迅猛發展的「快速反應部隊」和「預備役部隊」。 西方國家及前蘇聯,早就建有「快速反應部隊」,美國有「海豹」、「綠帽」、 「三角洲」,法國有「幼鹿」,英國有「SAS」等名聞遐邇的特種精銳之師。在第二 次大戰中,英軍「哥德曼」突擊隊奇襲了挪威諾爾克斯的納粹德國電化廠重水(重 水是製造原子彈的重要原料)提煉車間,有效地阻止了納粹德國原子彈的研製;一 九七六年七月的一天,四架標有民航機號的大型運輸機突然降落在烏干達的思德培 機場。從飛機上下來的不是普通旅客,而是全副武裝的以色列軍人,他們以迅雷不 及掩耳之勢,把被恐怖分子劫持的一百多名以色列人質全部奪回,這就是震驚世界 的「野小子」突擊隊的「閃電行動」,被稱為「近代軍事史上最勇敢的奇跡」;在 一九八二年英阿馬島之戰前夕,英軍「特別空勤團」出其不意地出現在南喬治亞島 和佩布爾島,奪取港口,炸毀機場,為英軍主力登陸創造了有利條件……西方一些 軍事專家預言「未來戰爭必定只限於小股特種部隊」。在這種背景下,中共於八十 年代中期開始籌建「快速反應部隊」。 據悉,現在中共七大軍區各有一支建制相當於團級的「快速反應部隊」,最高指 揮員為上校軍銜,所有軍官均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且具陸軍學院文憑,經嚴格挑選 ,才能勝任。 「陸軍特種兵」總人數約在三千人左右。先從各集團軍優秀偵察兵、技術兵中挑 選候選人,經嚴格審查,項目包括文化、體能、政治品格等。入選者經過一段時間 的基礎訓練之後,約有一半被淘汰,留下者都是高強度一專多能的精兵,再自願宣 誓正式加入「快速反應部隊」。 中共「快速反應部隊」在廣泛吸取國內外軍隊經驗的基礎上,探索和制訂了一套 極為嚴格、特別的訓練綱目,包括武術、氣功訓練;學習使用各種武器、儀器、交 通工具;戰術訓練則有滲透、襲擊、伏擊、破壞等;特別科目有外語、地理、氣象 、水文、野外生存等等。而且訓練時間特長及殘忍,除了八小時的正課訓練外,清 晨要進行十公里武裝越野;上午開課前做俯臥撐一百五十次,負重下蹲一百次,蛙 跳三百米;晚上睡前頭部、肘、膝、掌、拳、腿各擊沙袋或撞牆壁一百次,仰臥起 坐二百次。特種部隊歌詞說:「疾如電,快如風,來無形,去無蹤,所向無敵保和 平,我們是英勇的特種兵。」 有關資料顯示,中共「快速反應部隊」已初具「陸上滲透」、「空中機動」、「 兩棲作戰」、「敵後鬥爭」等特殊作戰能力。在未來數年內,這支部隊將達五萬人 左右。並將在鎮壓武裝暴亂、群眾運動中扮演先鋒角色。 鄧小平在實施他的第一次「百萬大裁軍」計劃時,即將一部分軍人轉入武警部隊 ,並創建了預備部隊。九一年中共「國慶」在廣州、浙江、福建等地的預備部隊進 行了公開演習,意味著這支以現役軍人為骨幹、以預備軍官、士兵(退伍軍人)為 基礎,按統一編製組建起來的「寓兵所民」的部隊,已具一定的作戰能力。文革期 間,中共搞「全民皆兵」。鄧小平時期,「民兵」形成虛設,預備役部隊已替代了 民兵的一部分功能,而且由於它的組成人員多是曾在軍中經過正規訓練的軍人,可 以在戰時或突發事件出現時快速動員建製出動。但預備役部隊大多數成員工作、生 活在民眾之中,在未來變局中到底將扮演何種角色尚難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