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諸侯爭霸春秋 ·何 頻· 如果說「解放軍」在中國大陸危機重重的改革開放運動中充當的是「保駕護航」 角色,那麼地方諸侯則是改革開放的先行軍和中堅力量,也可以說是中共內部最具 實力的「反對派」。「六四」事件後不久,各路諸侯奮起反抗中央保守力量的「削 藩」政策、率先抵制反改革的逆流;今年鄧小平南巡之後,他們的反應遠比中共中 央、國務院的掌權者要快捷,當中南海的江澤民之輩尚在猶疑之際,全國各地已迅 速形成了新的一輪改革熱潮。 地方勢力的崛起完全有跡可循,不像中南海最高層的動向常常撲朔迷離。而且可 以肯定,無論是在今年年底的「十四大」上,還是在明年年初的「八屆人大」上, 地方諸侯將獲得比以往更多的席位,並逐漸在變局中扮演主導角色。 中央已無力「削藩」 對於高度集中的政權而言,最擔憂的莫過於地方勢力「坐大」。中共自建政至今 ,曾先後進行了五次較大規模的「削藩」:第一次是五十年代初,毛澤東先是將鄧 小平、陳毅、李先念等一批擁兵一方的地方諸侯調升中央,後又利用「高崗、饒漱 石」事件打擊「地方主義者」;第二次是「大躍進」時期(五八年至六0年);第 三次是經濟調整時期(六一年至六五年);第四次是文革時期(六六年至七六年) ;第五次是「六四」事件後(八九年至九0年)。前四次中央政權都是勝利者,使 地方諸侯的合法性完全來源於中央;而第五次的勝利者卻是地方諸侯。 八九年群眾街頭政治運動期間,全國各地多是採取放任政策,即使在北京發生武 力鎮壓事件後,許多地方的群眾運動仍是洶湧澎湃,直至六月九日鄧小平露面之後 方告基本平息。這種離心傾向自然令中央的強硬派憂慮。同時,為了清洗胡耀邦、 趙紫陽在地方的勢力,中央掌權者隨即進行了全面性「削藩」行動。 一方面開動宣傳機器、發佈紅頭文件猛烈抨擊地方主義。 九0年九月,各省、市、自治區領導人奉召聚首北京討論「八五計劃」。在完全 沒有串聯、預謀的情況下,諸侯異口同聲抱怨中央集權,不滿地方財力遭搾取。沿 海開放地區要求「更開放、更特殊的政策」;內陸、邊境地區則要求「與沿海地區 一同的政策」;中央要求「加強行業管理」,地方則要求「中央不能把地方的塊塊 權益都拿走」,部分省長、省委書記更是「膽大妄為」批評中央。山東省省長趙志 浩說:「有利於穩定局勢的改革措施不能隨便取消,也不應用弱化地方政府利益的 方法來消滅地方主義」;黑龍江省委書記孫維本則斥責某些領導人的做法是「抽像 地肯定改革開放,具體地否定改革開放」;四川省的領導人則通過《四川日報》不 客氣地指出:「鄧小平同志說過要專心一意搞經濟建設,然而,大家在制定計劃, 分配工作的時期,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進行的嗎?是誠心誠意地在進行嗎?恐怕答 案是否定的。」有的省長更直言,「中央只想到用輪調製削弱地方領導的權威,就 沒想到把大家換來換去,完全不熟悉環境,怎麼開展工作?」如此攻勢之下,在隨 後召開的全國計劃工作會議和「七中全會」上,中央強硬派只得收斂殺氣,向地方 勢力作出部分妥協。 地方勢力的逐漸壯大,除了胡耀邦、趙紫陽時期中央主動下放了一部分權力給地 方的因素外,諸侯本身年齡和文化結構的變化更是一個重要原因。中共中央組織部 一九九一年六月的統計顯示,現在省級(包括省委正副書記、政府正副省長)領導 成員的平均年齡是五十四點九歲(八二年是六十二歲);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 省級幹部佔百分之七十三點六(比八二年增加了三倍),而且其中百分之七十是專 業技術人員出身。這種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無疑是地方諸侯較少意識形態束縛, 富有工作闖勁的基本要素。 另外,本省藉領導幹部比例增大(約佔百分之六十多),亦影響了諸侯們的「地 方意識」:不保護地方利益,不發展經濟實力,就無法獲得老百姓的擁戴,自身也 缺乏「政治本錢」。在這一點上,「太子黨」出身的葉選平是最典型的例證。儘管 地方諸侯中大部份人的聲望和政治背景不如葉選平,但他們清楚地知道,只要打著 「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旗號,不在意識形態上明顯與中央對著干 ,即使公開向中央「要權」或在經濟政策上自行其是,也是「安全」的。於是,在 現實政治的空間裡,地方諸侯有意無意地成了推動中國大陸現代化、民主化的中堅 力量、現實力量。 神州處處藏梟雄 地方勢力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中逐漸扮演主導角色。這一點我們從鄧小平今年南 巡之後看得更清楚。當全國上下都在高唱改革之際,不少人只是假著嗓子喊幾聲( 如中央機關的諸多要員);有些人只能起到啦啦隊式的助威作用(如軍中將領); 有些人仍對鄧小平的誠意和實力半信半疑(如知識份子)。唯有地方諸侯才是「聖 旨」的真實執行者。即使從一貫保守、僵化的《人民日報》上,也可以看到各地諸 侯在搶搭「改革列車」,除爭先恐後宣佈成立新開發區外,也提供境外投資者更多 優惠條件;有的省市等不及中央的指示,自行提出諸多「更改革,更開放」的措施 …… 從各種渠道來的信息表明,一批作風開明、政績顯著的省長正待冒升,他們中至 少包括以下人物:河南省省長李長春、江西省省長吳官正、山東省省長賈志傑、四 川省省長張皓若、黑龍江省省長邵其惠、吉林省省長高嚴等人。他們有的將在「十 四大」獲選中央委員或候補中央委員,有的將晉陞更重要職位。由於海外長期以來 過多將注意力集中在中共最高領導層,往往忽視了他們的政績和潛力。 現年四十八歲的河南省長李長春,是中共最年輕的省長。他六六年畢業於哈爾濱 工業大學(國務院對台辦主任王兆國為其同學),長期在遼寧省工作。任瀋陽市市 長時,即大膽推動當時極為先進的「廠長負責制」和「企業破產制」等改革措施, 引起極大迴響;此外,他也積極支持當時總書記趙紫陽所推動的物價和金融改革。 八六年四十二歲時獲任遼寧省省長,九0年調任河南省省長。他在遼寧工作時深受 當地人民的喜愛和支持,調到河南這個是非之地(人事鬥爭激烈)後,被迫保持了 一段時間的沉默。鄧小平今年南巡之後,他終於公開發言了:「如果我們僅僅只是 跟上全國對外開放步伐,那麼起點低,基礎差的河南省到本世紀末仍處在全國的落 後地位,因此,河南在對外開放上要跑起來。」李長春自認各地開放大潮迭起,已 對河南形成夾擊之勢,所以他提出沿「橋」(歐亞大橋)開放,使河南省會鄭州成 為歐亞兩大陸的一個貿易集散地,並以其為中心,建設洛陽、焦作、三門峽三個開 發區。同時發揮河南擁有三十萬台胞的優勢,興辦鄭州「台資開發區」。李長春的 搭檔--中共河南省委書記侯宗賓是宋平的親信人物,宋平在甘肅工作時,侯為其副 手。李、侯兩人的關係,自然影響著李長春在河南施展手腳。但李長春最終將以其 年齡優勢和政績躍居最高領導層,他是未來中共政治局或國務院成員的重要人選。 畢業於清華大學(研究生),籍貫江西,比李長春大六歲的江西省省長吳官正, 亦是技術官僚出身。八三年任武漢市市長時,正遇上國務院決定在武漢搞經濟體制 綜合改革試點。吳官正因思想開放,作風紮實,很受趙紫陽賞識。八六年原江西省 省長倪獻策因涉案坐牢,吳官正即調任江西省省長。江西為中共「老革命根據地」 ,經濟落後,領導幹部多為僵化保守者,加上吳的搭檔是毛致用,已任省委書記有 十多年(以前在湖南任職)之久,為中共省級幹部中最著名的「不倒翁」,使吳官 正長期孤掌難鳴。今年鄧小平南巡廣東,北去上海途徑江西鷹潭時,曾招見吳官正 大談反「左」。隨即,吳官正宣佈江西劃出總面積達六點五平方公里的三個經濟開 發區,包括南昌——九江工業走廊、景德鎮市和樟樹市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吳官正 的口號是「粵為贛用」、「閩為贛用」,只要廣東、福建省能幹的,江西也照幹不 誤。五月十九日,吳官正率團訪問香港六天,與港、台巨商進行了廣泛接觸。 現在連中央候補委員都不是的山東省省長趙志浩,九0年曾在中央計劃會議上率 先「放炮」而在中共內部贏得改革派讚賞。他與中共山東省委書記姜春雲(兩人均 是山東人)配合默契,即使在「六四」之後亦積極推行改革措施,抵制中央保守派 的「倒退政策」。八九、九0年兩年政治上的波動使一些省市經濟出現滑坡。山東 卻保持增長加速並在全國有了一個自豪的「一、二、三、四」:年國民收入躍居全 國第一;工農業總產值全國第二;國民生產總值全國第三;外貿出口全國第四。故 有「南有廣東,北有山東」之說。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的負責人帶隊前去山東,想 探索山東經濟崛起的「奧秘」。人們發現,山東之成功,簡而言之,就是不跟中央 瞎跑,不受中央政治鬥爭左右,任何時候都把增強自己的經濟能力放在首位。趙志 浩和姜春雲的口號是:「敢闖、敢試、敢冒!」就今後仕途而言,趙志浩的不利因素 是年過六旬,省長職務最多任到明年。但已有消息說,中央正考慮將他調到北京或 天津任職。 五八年曾被打成「反黨、反社會主義份子」而坐牢的現任黑龍江省省長邵其惠, 與李長春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校校友。邵其惠是大陸「文革」後第一批高級工程師 的一員,八九年接侯捷任黑龍江省省長。他任省長後不久,曾從《黑龍江日報》領 取了一張記者證,微服私訪一星期,被中共報刊大肆宣揚。他近年來致力與蘇聯( 後獨立國協)發展邊境貿易關係。一九九一年,黑龍江進出口總額達十九億美元, 出口總額居大陸十九個內陸省份首位。今年三月,邵其惠在北京宣佈黑龍江發展戰 略:「南聯北開全方位開放。」其中黑河、綏芬河兩市獲省級權限,享受經濟特區 同等的優惠政策。今年五十八歲的邵其惠,可望在「十四大」上獲選中央委員。 高級電力工程師,今年五十歲的吉林省省長高嚴,是九二年才上任的政壇新星。 比他還年輕四歲的中共吉林省委副書記張德江,則據說已內定為中共吉林省委書記 。他倆在「十四大」均可能獲任中央委員。他們可以大顯才幹的是,圖們江已成為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最新推動的多國計劃,可行性計劃評估的三百萬美元費用亦由聯 合國支出。目前已草擬參加該計劃的國家除中國外,還包括俄羅斯、外蒙古、北韓 、南韓,日本則可能成為第六國。這項長達二十年的計劃,為的是使圖們江成為「 國際自由貿易區」——用高嚴的話來說,是東北亞地區的「香港」。現在,地處圖 們江開發區三國(中、俄、朝)交接點的琿春市已開始實施「比特區更特的政策」 。 「太子黨」出身的湖北省省長郭樹言、四川省省長張皓若,均是高級工程師。郭 樹言九0年年初辭去國家科委副主任職務,來到湖北省時即預言:「中國大陸的對 外開放將出現由沿海地區向長江流域推進的勢態。」幾番爭取的結果,是中央承諾 在一九九五年之前,向湖北省投資人民幣七百七十億元,並同意湖北奉行與沿海特 區相同的特殊政策,使湖北成為「中國貿易中心」。張皓若則早在中共左派理論家 大批「盲目放權」和「盲目迷信市場機制」的時候,針鋒相對地提出必須落實國營 企業的自主權,按照「三資企業」的辦法,促使企業走上市場,形成適應市場競爭 的企業體制。鄧小平南巡之後,張皓若將全省劃為八大經濟區域,放手讓他們各自 根據各自的特點進行建設,而不是全省一刀切,這在大陸各省,尚屬首創。郭樹信 和張皓若在「十四大」均有望成為中央委員會新貴。 除上述人物外,西藏自治區政府主席江村布羅,海南省省長劉劍鋒、福建省省長 賈慶林、湖南省省長陳邦柱、江蘇省省長陳煥友、山西省省長胡富國等人亦被列入 「十四大」上的中央委員會候選名單。 年老諸侯面臨淘汰,政壇將冒出新星 按照中共組織部門的規定,省長、省委書記的年齡一般不能超過六十歲,直轄市 和少數民族自治區政府主席、區委書記的年齡不能超過六十五歲。也就是說,在今 年底到明年初,一批現任省(區)委書記、省長(區政府主席)面臨淘汰,他們中 除個別人將上調中央外,多數將退居二線。 新任省委書記、省長候選者將來源於三部分人:一是現任省委副書記、副省長; 二是中央部委副部長、副主任;三是經濟特區、計劃單列市和一些改革成就顯著的 地級市市委書記、市長。他們的年齡在五十歲左右,大學文化程度,具技術專長或 實際工作經驗。 這些正待冒升的政治新星多是在胡耀邦、趙紫陽當權時期獲任司局級甚至副省( 部)級幹部,八七年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中和八九年「六四」事件,阻礙了他們 的仕途,同時也使各省委書記、省長年齡出現老化現象。新的一輪改革浪潮,勢必 將他們推到第一線。 與第一代、第二代中共領導人相比,第三代政治家不僅年輕、文化程度高,而且 在性格方面有明顯的特徵。矛盾的成長經歷,不測的政治風雲,使他們學會了中共 政治中所有的權術和陰謀,並將它運用自如,他們老謀深算、不動聲色、能量豐富 、進退自如(多原則性)。但是,他們遠比江澤民、李鵬這代人富開創精神,現代 意識,加上個人政治利益的需要,他們對中央政權將有更大膽的反叛。這是中共領 導人最不願意看到的,但不得不接受的現實。 第二次改革運動完全可能因為最高層的撕奪而出現反覆,但地方勢力的發展卻真 正具有不可逆轉性。換言之,中國大陸在「老人黨」消失之後,面臨的是和平演變 還是流血割據,除軍隊之外,關鍵就要看新一代諸侯能否對中央保持認同。從這個 意義上說,人們實在有必要對地方諸侯的動向予以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