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中有序的台灣社會 ----訪台日記摘抄 ·吳方城· 第一印象:同樣的入關窗口 夜幕圍攏,漫長的跨越太平洋飛行終於結束--西北航空公司的波音747在台灣著陸 了。 「謝謝!再見!」空中小姐們微笑著在艙門口與旅客們一一用國語作別(中途自漢 城暫停後,空中小姐幾乎全部換成了窈窕的台灣姑娘),我走進了桃園中正國際機 場。 機場大廳寬敞、明亮,同機下來的幾乎全都是中國人。是啊,在闊別祖國母親長 達十一年之久,終於又回到了你的懷抱,儘管是在海峽的這一邊! 「持中華民國護照與持外國護照旅客」----在大廳一側的十幾個驗關窗口上都掛 著同樣的標牌,也就是說,中國人和外國人入關都是走同樣的入口。這種其實很平 常的規定卻在我胸中湧起一陣暖意,想起過去「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洋人租界到 現在中國大陸的入關機場仍把「外國人」、「港台同胞」與國內旅客分為三六九等 ,不能不使我對台灣的好感油然而生。這是我對台灣的第一印象。 出關,先父故舊高、王兩位老先生已在廳裡久候。先父在法國獲經濟學博士後, 曾在瀋陽、四川、北京等地任教授多年,只因曾為國民政府作過事,「文革」間慘 遭迫害致死,至今已二十四載矣。不少先父當年的學生、屬下,包括這兩位前來接 我的老先生,也已是年近八旬、滄海桑田,幾十年的歲月雖逝,而親情猶存,在世 態炎涼、倫理盡喪的時代,尤覺難能可貴。 桃園機場離台北市約三十英里,高老先生的公子特駕車一併來接。高速公路平坦 、寬敞而明亮,路標井井有條、一一在目,整個格局、式樣與美國別無二致。 生氣勃勃的城市 徹夜難眠,大概一是因為回到久別的祖國,二是因為時差。爬起身來,迫不及待 地漫步街頭。 台北,是台灣第一大城市和政治、經濟中心,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敗退來台之際 ,這裡只有三十幾萬人口,四周儘是稻田,現已增至二百餘萬。加之四面環山,居 住空間有限,舉目望去,到處都蓋滿了房子,大大小小的建築簇擁在一起。高教授 的寓所在市內一條小巷中,幾分鐘步行即到大街,雖時值清晨,城市早已喧騰起來 :小汽車、公共汽車(這裡稱之為公車)、卡車已經排成長龍,其中黃色的出租小 汽車(計程車)佔了相當的比例。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眾多的摩托車(機車)在汽車 、行人的前前後後,往來奔馳,使我立刻聯想到北京以及許多大陸城市街頭的自行 車。許多早點鋪乃至百貨商店早已開始營業,在大街上、小巷口,一個個飯攤、雜 貨攤都已開張,水果店已擺出五光十色誘人的水果:芒果、西瓜、葡萄、荔枝、龍 眼、木瓜、水蜜桃、洋桃、菠蘿……,騰騰熱氣已從包子攤上帶來陣陣香味。 來台之前早就聽說台灣的摩托車眾多,交通混亂,許多人不遵守交通規則,親臨 目睹,果然如此:在有三條車道的單行線上,至少有四、五輛大小汽車在那裡爭道 搶行,加之那些「靈活機動」的「摩托騎士」們竄來竄去,喇叭聲不絕於耳,真使 我這個在美國開慣了車的人心驚膽戰,儘管我已有十年之久的開車史,也多次駕車 進入紐約、芝加哥、洛杉磯這樣交通較為混亂的大城市,但比起台北,那些城市真 是小巫見大巫。 入夜,搭計程車在市內一遊,經過一條又一條街道,幾乎個個都是燈火輝煌。大 大小小的霓虹燈廣告、招牌比比皆是,在美國對這些廣告、招牌的大小、式樣都有 嚴格的規定,即使在紐約曼哈頓的繁華區也是如此。看來台灣顯然沒有這種限制, 巨大的「新東陽」食品、本田「協和」及「喜美」汽車廣告高懸樓中,連小小的門 面僅有十幾英尺的小店也高高掛出徹夜通明的招牌。人流簇擁在一個接一個的小吃 攤旁。 擁擠、嘈雜、混亂----也許這是台灣留給一個從新大陸來的,初次訪客的印象。 但是,從街上行人的步伐、衣著、體態與表情上可以看出一種富裕、健康和自信, 「東亞病夫」的概念已在他們身上蕩然無存。高速起飛的經濟早已使台灣這個也是 中國人居住的地方煥發出青春的活力,人們是生氣勃勃的,這座城市是生氣勃勃的 。 革命與改良:海峽兩岸的「耕者有其田」 這次,我是作為民聯代表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之邀來參加台灣中小企業成 就研討會的。我們被安排在市郊風景秀麗的陽明山上,住在市教師研習中心的招待 所內。這裡環境優美、果樹參天,小溪與溫泉潺流其中,比之喧鬧的市區,這的確 是個幽靜宜人的去處。 台灣近年來作為亞洲躍升中的四小龍之一,早已引起了全世界的注目,人均收入 從一九四九年的一百美元增加到現在的八千美元以上,四十年間劇增八十倍,外匯 存底高達八百億美元,高居世界第一,富人比比皆是。財大氣粗,現在台灣的中國 人站在洋人面前再沒有矮人一頭的感覺了,台灣和另一條小龍香港無疑成了全體中 國人的驕傲。起跑點與台灣幾近相同的中國大陸,由於實行摧殘人性和違背經濟規 律的共產制度,雖然經過改革已使社會生產力大增,但到目前人均收入也只達三百 美元而已,相形之下,孰優孰劣不是早就一目瞭然? 為了使我們對台灣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能有進一步認識,主辦單位特地安排了 一系列的專題講座,由有關方面的專家和負責官員主講,包括台灣經濟發展歷史與 背景、對外貿易的擴展、政府對中小企業的扶植,以及農業發展政策等等,其中給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台灣在早期所成功實施的土地改革政策。 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中就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口號,幾千年來的封建 壓迫、地主與貧雇農間貧富懸殊長期以來一直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當年的共產黨人無疑看到了這一點,並且立即「為我所用」,為其奪取政權服務。 於是,成千上萬的地主,富農遭到了清算,儘管他們當中的許多人所擁有的土地財 產都是靠自己多少代的勤儉持家、節衣縮食換來的,但他們在「一個階級推翻另一 個階級」的暴烈行動中,一夜之間變得一無所有,不少人連同他們的家屬還慘遭處 決。一張廣為西方報刊媒介引用的真實照片形象地勾劃出這樣一幅圖景:一對乾瘦 、黝黑、一付勞動者模樣的五十幾歲的地主夫婦,男的光頭、女的小腳,都穿著一 身黑色的舊土布衣裳,被幾個民兵推到村外跪下,民兵手中的步槍已對準了他們的 後腦勺,手指扣著板機,幾秒鐘後,這對老老實實跪著的夫婦即撲倒在血泊之中… …這種血腥的「土地改革」究竟給中國的農民帶來了什麼?對地主、富農來說,是 死亡、是剝奪;對億萬貧、下中農來說,在短暫的歡悅之後,他們立刻發現自己再 一次喪失了土地,「人民公社」、「生產隊」制度等等接踵而來,他們始終不能成 為自己土地的主人,始終在貧困中掙扎。再看看台灣。在光復時期,政府按國父民 生主義的原則和和平平地實現了土地改革。他們從「三七五減租」入手,即規定地 主對佃農收租最高不得超過百分之三十七點五,用法律保證了佃農可以拿到收成的 近三分之二,大大提高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接著,政府用贖買方式接管大地主的 土地,用國營企業股票和食物債券償付,變國營企業為民營企業,其結果既未無償 剝奪地主的財產,更未消滅地主的肉體,而是把他們變成了企業家。然後,再將這 些土地分售給無地的佃農,後者則分十年逐期用土地收穫所得償還政府,順利地實 現了耕者有其田。這裡沒有革命、沒有血腥的仇殺、沒有刀光劍影,有的是漸進的 、和平的改革,是人們各得其所,階級調和代替了階級鬥爭,其結果乃是台灣農業 長期穩定的發展,給後來的經濟起飛奠定了良好基礎。 毛澤東生前常說馬列主義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唯我獨尊,不知天外有 天。曾幾何時,他的主義一夜之間就在全世界眾多前共產國家中破產,與民主主義 相比優劣頓時可見。中國大陸幾十年來農業政策的失敗和台灣土地改革的成功即是 又一明證。 經濟起飛與環境污染 八月十二日一早,全體代表分乘兩輛大客車離開陽明山,前往各地參觀、訪問。 幾經塞車,好不容易才穿過台北市繁忙、擁擠的街道,駛上貫穿南北的高速公路。 第一個參觀的是位於桃園縣的幼獅工業園區(「幼獅」即由英文「青年」Youth一 詞諧音而得),是由政府大力協助、指導的青年企業家所創辦的中、小型企業集中 地區。台灣百分之九十五的企業屬中小企業,台灣就是靠中小企業而實現了經濟起 飛。稱霸世界的、大量出口的商品如家用電腦、電視機、自行車、電風扇、雨傘、 服裝……已遍及全球,隨便走進一家美國的百貨商場,標有「台灣製造」字樣的商 品處處可見,而這些商品中的絕大部分都產自於中小企業,足見其對台灣生存與發 展的貢獻。 臨近新竹工業區,路旁廠房密密麻麻,除了之間的通道外,幾乎看不到什麼綠地 或空地,空地中時時可以聞到一股令人不快的氣味,像是二氧化硫、硫化氫之類的 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氣。這在中國東北、北京以及眾多大陸工業城市十分常見。從車 窗向外望去,同台北市內一樣,看不到清澄、蔚藍的天空,煙塵漫漫,遠遠近近總 是灰朦朦的一片,看來,空氣污染在這裡已相當嚴重。 一位年輕的代表在會上質詢演講後,責難台灣當局不重視環境保護。這一批評不 無道理,環境污染的確是人類當前面臨的大問題。然而,我也認為,大可不必為此 悲觀,君不見英國倫敦的泰晤士河,二十年前因重重污染而成死水一條,無任何生 命可以居於其中嗎?而現在經過認真治理又成清溪,魚鳥又紛紛回歸。我想,環境 污染畢竟是工業起飛所必須交付的「學費」,一旦學成,有了經濟實力,再回過頭 來(如英人所為)治理也未為晚,何況當前台灣朝野上下也一天比一天更意識到環 保的重要性,正在尋找措施去加以解決呢! 果園與蝦塘 應友人小林之邀,去南部他家農村觀光。駛過四百公里南北高速公路,穿過一個 個鄉間集鎮,漸入鄉間小道,熱帶誘人的田野風光已歷歷在目:大片的甘蔗田,秀 麗婆娑的竹林,以及婀娜多姿的香蕉林、椰子樹和檳榔樹成行起舞,給地平線劃出 一幅幅動人的圖景。小林家的果園農場坐落在台灣島最南端的屏東縣境,林伯父去 年因患癌症不幸去世,只留下林伯母一人在家操持一切。經過一座座池塘,穿過一 叢叢蘆葦,十幾隻活蹦亂跳的看家狗熱情地朝我們跑來,對我們這些遠方來客表示 歡迎,在林木掩映之中,一座三層樓房已近在眼前了----這就是小林母親的家。 熱帶的農村果然不同凡響,各種各樣知名的、不知名的奇花、異果處處可見:椰 子、香蕉、芒果、檳榔、洋桃、木瓜、菠蘿、荔枝、龍眼、檸檬、葡萄柚、玉蘭花 ……真是應有盡有。在附近一座集鎮上,四處來趕集的農民們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小 攤,從雞、鴨、魚、肉、蛋到癩蛤蟆,從各色水果、鮮筍到小吃、百貨,琳琅滿目 。已看不到任何獸力車,代步的工具早已「機械化」了----汽車、小貨車和眾多的 摩托車停滿路邊。人們衣著整潔、亮麗,四外除了沒有太多的高樓大廈和霓虹燈之 外,城鄉人民的生活水準已看不出多大的差別。 第二天清晨,主人邀我們觀看捕蝦。在林伯母的莊園裡,建有十六座養蝦塘,每 個足有數千平方公尺大。走到塘邊,幾個身穿胸皮褲的男女工人早已躍入齊腰的水 中圍網撈蝦。撈出的大都是半尺多長,活蹦亂跳的大對蝦,惹人喜愛,入網後,工 人們熟練地進行挑選、分類,小的、不合格的再檢出放回塘內。從來只是在超級市 場,在餐館和餐桌上才看到蝦的我們,此時此刻真是一飽眼福了。不一會兒,艷陽 尚未高照,按合同前來取貨的商家已把小卡車開到了塘邊,將活蝦過秤付款,運往 大中城市的餐廳廚房了。 農莊主人林伯母已過六旬,雖有高血壓症,但看上去至少年輕十歲,身體尤健。 小林遠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只在回台探親時才能略幫一下忙,林伯母的操勞可想 而知,此刻,她正騎在一輛輕型摩托車上,在林下、塘間往來奔走,向為她幹活的 工人們交待著什麼。據小林講,他家這座農場,收入頗豐,僅那十幾座蝦塘每年收 入就超過二十萬美元,因此,他家那幢三層樓房的高大與寬敞也就不足為奇了。而 像這樣的農場、田舍在周圍舉目可見。 臨返回台北的前一天,小林領我們來到高雄港外的海濱,面對台灣海峽。儘管工 業污染已把海灘的黃沙染成了醜陋的灰黑色,仍有不少孩子和年輕人在海浪中戲水 、嘻鬧。然而,大海畢竟是大海,白浪滾滾的洶湧波濤一陣又一陣地激打著海岸, 海鷗在天底下,在浪花間起伏飛翔。海峽那邊就是我的祖國大陸、我的歷盡創傷的 故鄉,我不由回想起了我曾生活過多年的四川、北京和內蒙農村的窮鄉僻壤,那些 貧窮了幾千年,愚昧無知而又樸實可愛的鄉親們。 《毛澤東兵法》與《陳潔如回憶錄》 每到一個新地方,書店總是我的必去之處,來到台灣,自然更不例外。說台灣是 個窮奢極欲、商業氣十足的地方雖然不無道理,但也有欠公允,因為同中國大陸、 乃至同美國相比,台灣真可以稱得上是個書的國度。放眼街頭,不僅書攤、報攤處 處可見,就連許多百貨店、食品店也少不了書報、雜誌,更不用說街上那些大大小 小的書店了。 在友人指點下,乘計程車來到重慶南路,這裡是台北的「書街」,真可謂書店如 林,繁華的大街西側,一個接一個,中文的、外文的、文藝的、政治的、經濟的、 通俗的、專業的、歷史的……應有盡有,處處顧客如雲。這裡的書店早就同西方一 般商場、商店那樣,開架自取了,書的種類之繁多令人耳目一新,除了台灣自己出 版的眾多書籍外,引人注目的是書架上也擺著不少大陸作家的作品,如《河殤》、 《海葬》、《黃禍》、《雪白血紅》、《人生》、《黃土地》、《紅高粱》等等。 然而,最使我吃驚的是,一處書攤竟成了「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專櫃:《毛澤東兵 法》、《毛澤東詩詞全集》、《毛澤東的晚年歲月》、《毛澤東》……,翻開一看 ,十有八九是正面頌揚之詞。儘管台灣當局仍視共產主義為異端,但此刻早已不是 老蔣的時代了,「共匪」、「朱毛匪幫」之類的詞彙已漸被人們遺忘。 在新書櫃檯上,引人注目的是一本《陳潔如回憶錄》。陳潔如是蔣介石第三任妻 子,為了與宋氏家族的政治結合,蔣將陳遺棄而與宋美齡結了婚。這本回憶錄披露 出那段鮮為人知的史實,蔣介石這位被台灣人一般稱之為「老總統」和「委員長」 的偉人在書中成了反面角色。六十年代,陳在美國準備發表該回憶錄,蔣家聞訊曾 出價幾十萬美元阻止該書問世。七一年陳潔如逝世,又過了二十年,這部塵封異國 圖書館的回憶錄原稿才於今年初得見天日。 歷史的見證人:遲暮之年的將軍 過去曾聽說,台灣政府為了表明自己是正統,在國民大會設立了全國各省的代表 ,多年不變,光陰荏苒,這些在四九年逃至台灣的大陸的國大代表,大都在八旬上 下。開放黨禁後,民進黨一直把矛頭對準國民大會,要求趕走那些「國大老賊」。 今年年初,在形勢壓力之下,國民黨政府終於安排老國大代表退了休。其中一位代 表安東省(現遼寧丹東)的王老先生,曾為先父門生,退休後,政府發五百萬台幣 (二十萬美元)的退休金,並給予優厚存款利率。老先生現居台北近郊大湖山莊一 所環境優美的宅邸,並任國民黨黨部顧問的閒職,可謂安度晚年。儘管人們曾對這 些前國大代表意見紛紜,但台灣政府的這種溫和的做法,正如當年用和平贖買實現 「耕者有其田」一樣,是值得稱許的。 在台北還見到了先父的另一位故舊,現年已八十四歲的王鐵漢將軍。老人雖年逾 八旬,身體猶健,聲若洪鐘,在幾次會面的時間裡,一直侃侃而談,向我們講述它 戎馬一生的往事。王將軍原為東北軍將領,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日寇襲擊 我瀋陽北大營駐軍時,他正在該營服役,親身參與了對日軍的抵抗。皖南事變時, 他作為顧祝同手下一名軍長參加了襲擊、消滅新四軍的戰役,其後又與以陳毅為首 的新四軍系部對陣。抗戰勝利後,這位頗受蔣委員長賞識的軍人被任命為遼寧省省 主席,成了東北的「接收大員」。無奈好景不長,遼沈戰役中國軍兵敗如山倒,在 瀋陽城破前夕,這位曾顯赫一時的王主席也只能倉皇出逃,飛到台灣了。 「共產黨勝就勝在周恩來身上,毛澤東沒有多大本事。」論及當年國共之爭而共 黨得勝的歷史教訓時他這樣說,表情中流露出對周恩來的欽佩。他對當年在江北的 老對手陳毅也不無讚揚,並透露了一件鮮為人知的史實。 「陳毅也是個能人,我同他很熟,經常打交道。皖南事變新四軍軍長葉挺被俘、 副軍長項英被擊斃,新四軍大部被殲,只剩下陳毅在江北的一個團,陳見大勢已去 ,找我聯繫投降,條件是保留他的少將軍銜。向上請示後,委員長拒不同意,說新 四軍已成鳥獸散,無條件可講。委員長犯了個大錯誤,幾天之後,毛澤東即電告陳 毅,任命他為新四軍代理軍長,並派劉少奇任政治委員,這樣一來,陳毅自然就不 降了。陳毅這個人很有軍事才幹和組織能力,沒過一年半載,新四軍又恢復到十幾 萬人了。」 「接收東北時,我曾前後三次建議委員長請張學良回東北主持軍務,少帥在東三 省深得民心,由他主持,共產黨就成不了氣候,委員長就是不從。另外,當時有三 十萬偽軍接洽要求改編成國軍,委員長又是不許,說是漢奸,不能要。結果錯失良 機,那些偽軍後來都讓共產黨收編過去了。唉,老總統要是沒有這些失誤……」 一談到這裡,老先生感慨非常。 對歷史上的盛衰榮辱人們可以有種種解釋,見仁見智,王鐵漢的看法對歷史學家 們應當是頗有價值的,總可作為歷史見證人之語。瀋陽部隊的中校軍官,轟動海內 外的《雪白血紅》一書的作者張正隆,為了盡可能客觀地再現歷史,查遍了中國大 陸各地的資料庫,訪遍了尚存的見證人,如果他能有機會見到這位老將軍,也許會 如獲至寶,在再版時加進不少新的內容。 亂中有序的台灣社會 夜幕中,告別了燈火輝煌的台灣寶島,飛往歸程。短短十幾天轉眼已經過去,種 種的印象、感受、聯想都在胸中聚集著、膨脹著、翻騰著:擁擠的街道,堵塞的交 通,喧鬧的夜市,煙霧瀰漫的天空和染成黑色的海灘……加上天天在報上、電視上 的報導:反對黨在國會上大打出手、兇殺、搶劫、色情氾濫……給人總的感覺是一 個字:亂。可不是麼?聽當地人講,許多小商販,企業都明目張膽地偷稅、漏稅, 成百上千的娛樂場所、舞廳、按摩院、理髮店都兼營色情,「富貴生淫慾」,市場 需求增大,許多年輕婦女為了賺錢容易,也紛紛跑到這一行業,政府管不勝管,防 不勝防,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先生,要不要小姐陪?」不少當地人告訴我,只要晚上你一到旅館住下,就往 往會收到這樣的電話,應召女郎就會找上門來,色情之氾濫可見一斑。 「台灣真是亂呀!」我對一位當地友人感歎道。 「我們是亂,但是亂中有序。」他頗為自信地答道。 亂中有序!在台灣短短的十幾天當中,在計程車內,在往返的飛機上,對台灣評價 的這四個字我竟一次又一次地重複聽到。亂是沒有人會喜歡的,但這裡的人們卻似 乎都對這種亂習以為常,並且都從「亂」中看到了「序」。台灣的奇跡、她的經濟 起飛,她的民主進程,她的高居世界冠軍的八百億美元的外匯存底,她的即將逼近 一萬美元的人均收入不都是在這種「序」裡實現的嗎?亂中有問題,有弊病,也有 蓬勃的生命力。可以相信,其中的問題和弊病將會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和民主架構 的進一步完善而在「序」中逐漸得到克服的,不必大驚小怪。 一覺醒來,機窗外,銀翼旁的藍天已抹上了魚肚白,遠遠的海平面上金光漸強, 一輪紅日已從東方冉冉升起,我心中充滿了溫暖與歡快。再見了,寶島台灣,作為 中國人我為你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