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改革者的責任 北京 趙林 一九九二年,美國人正在為選擇下一屆總統而熱烈地辯論;在中國,準備中共十 四大的活動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每個美國公民都可以隨時瞭解所有候選人的政治 主張,也可以自由談論自己的政治意願,每個候選人則都在為通過大選的考試而拼 命宣傳;在中國,大多數老百姓無從瞭解十四大上將通過什麼樣的政治路線,也不 瞭解醞釀中的新一屆治國人選。兩種政治制度的差別如此之大,除非永久地閉關鎖 國,封閉一切信息渠道,否則這巨大的制度差別總會引起十一億普通中國人的不滿 。若永遠墨守成規,便不能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 當民主制度在古希臘誕生的時候,當經歷了歐洲黑暗的中世紀之後啟蒙思想家們 把現代民主與法制的思想做為未來政治藍圖提出的時候,當二百多年前在美國一方 面建立了民主制度,另一方面還保留著奴隸制的時候,民主還沒有為全體人民所共 享。然而當進步的人類一個又一個地拆除了障礙民主擴大化的愚昧傳統的藩籬之後 ,民主制度的優越性及其帶來的社會進步便日益展現於全世界面前了。當二十世紀 其他的政治試驗--特別是蘇聯模式社會主義的政治試驗--終難擺脫集權專制的陰影 ,終於阻礙了經濟的成長之後,民主制度的吸引力更被加強了。時至今日,「世界 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已經再明顯不過了。中國終究要走向政 治民主化,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大趨勢,這是歷史的進程。識時務者為俊傑,真正 的豪傑是能看清歷史的發展趨勢並為之奮鬥的人。 中國曾經有過悠久而光輝的歷史,然而當一百多年前中國走上追求現代化的道路 之後,一直背著沉重的封建殘餘的包袱。雖然如此,一百多年來的各種奮鬥,流血 流汗,無不在追求使中國在經濟和政治上不落伍於世界潮流。我們在奮鬥,我們在 為中國的經濟騰飛而奮鬥,也在為中國的政治民主化而奮鬥。然而,使這樣一個古 老大國走向政治民主化,絕非朝夕之功。不充份準備條件,希望依靠一兩次政治事 變來完成千秋大業,乃是幼稚的幻想。中國的政治民主化只能是一個長期的演變過 程。 對於有志於中國政治改革的人來說,重要的還不是分析這一演變過程要多長久, 而是正確地判斷現今已走到哪一步,國內人民的覺悟程度有多高,已經具備了哪些 經濟的、社會的和心理的條件。從這個意義上講,八九運動和六·四事件是一個十 分重要的歷史里程碑。八九運動和六·四事件的歷史意義在於,它是對十年改革開 放所取得的社會進步的一次大檢閱,也是對現存政治體制之最大弊端的一次集中揭 露。八九年春夏北京學生和市民的表現向全世界說明,中國人民追求政治民主化的 堅定決心及其在採取行動時的文明程度,絕不亞於當今世界上任何民族;它說明十 年改革開放成就之巨大,遠超過此前的任何估計;它說明只要繼續奉行改革和開放 的治國方針,中國必將在下一個世紀成為具有現代民主與法制的文明國度。六·四 事件的發生,使得在將來環境適宜的時候,中國先進的政治領袖人物向人民解釋政 治改革的必要性時,可以舉出多麼痛切的事實;使得中國人民多麼容易下定實施政 治改革的決心。六·四死難者的鮮血是不會白流的。 致力於推進政治改革的人,一定要有清醒、冷靜的頭腦。政治改革的風險遠大於 經濟改革,從這點上講,中國走先經濟改革後政治改革的路實為上策。東歐和蘇聯 的變革經歷表明,對政治改革最大的威脅是國家和民族的分裂。在任何一個國家裡 ,不同的民族之間及不同的社會集團之間的矛盾總是存在的,矛盾的存在並不是國 家分裂的真正根源,真實的威脅起源於官僚政治體制。幾十年的官僚政治造就了一 批大大小小的個人政治野心家,他們以獲取個人的無限權力為奮鬥目標,一旦氣候 適宜,他們之中一定會有人跳出來利用民族矛盾和各種社會矛盾,利用尚無健全法 制的時機,實現個人的野心。這些人的意圖與政治改革的目標是背道而馳的。在大 的政治變革到來之際,我們一定要警惕這些野心家們的破壞作用。 政治改革成功的關鍵在於調解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使人民團結起來政治改革的 失敗必起因於擴大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並使之激化,造成國家分裂和內戰。從經濟 上看,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飽經戰亂與動盪之苦,至今仍是人均收入很低的國家。 中國需要五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埋頭苦幹,才能使人民生活水平接近世界上的發達 國家,中國的經濟再也不能經受內戰的破壞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再也不能因國家分 裂和動亂而停滯了。中國人口眾多,經濟落後,人均資源擁有量很少,生存空間十 分有限。只有依靠統一的、開放的市場體系,中國各地方的經濟才能有良好的發展 環境,相對稀缺的資源才能被合理地利用。從政治上看,回顧中國的近代歷史,分 裂和內戰只會導致政治的法西斯化,而不會帶來政治和社會的進步。中國的各族人 民只有生活在統一的國度內,才能夠和睦相處,共同發展。西藏和新疆等少數民族 自治地區屬於中國領土至少已有數百年歷史了,遠早於美國的建國和歐洲現代各國 邊界的大體劃定。若無上個世紀列強的入侵,中國的領土疆域是非常穩定的。世界 上的任何,若無惡意,就不應該從浪漫締克的政治原則出發去支持分裂中國的行為 。為中國的政治改革而奮鬥的中國人,更不應該迷失方向,去轉而鼓勵國家的分裂 。 目前在國內尚無可以自由討論政治改革問題的環境,然而若無思想上、政策和策 略上的充份探討,一旦變革來臨,就將措手不及,就會走彎路。身處海外的有志於 此的中國人應當責無旁貸地承擔起這一工作任務,致力於設計中國未來的政治模式 。這一模式一定是體現了現代民主與法制的思想原則的,又是能夠從中國現有的社 會和政治基礎上生長出來的,是能與中國的文化傳統相結合的。這一模式的原則和 細節都是需反覆研究的課題,研究的最終成果將能夠變成一布中國未來憲法的草案 。 與模式設計同等重要的,是設計使中國走向民主政治的最佳途徑,設計在變革過 程中面對各種複雜局面的策略,特別是設計面對分裂威脅的策略。我們應當找到, 也能夠找到一條和平的變革之路、一條不妨礙正常經濟增長的變革之路,一條避免 了動亂和分裂的變革之路。在這一事業中,我們需要深沉的研究、獨立的思維和冷 靜的分析,而不是一時的意氣衝動。無所畏懼的、科學縝密的研究正是我們愛國之 心的體現。 一百多年來,我們的祖國、我們的人民經歷了太多的痛苦和災難。十年經濟體制 改革促進了經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但經濟體制改革的任務尚 未完成,政治體制改革的藍圖還有待展開。任務是艱巨的,責任是重大的,但我們 一定要完成這一重任,為在下個世紀使中國自立於具有現代文明的富國之林而奮鬥 。□ (本文作者為北京某部級單位的中級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