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鄧小平祭壇上的第三具犧牲 ·高 新· 今年二月二十日,江澤民曾在中南海勤政殿召集剛剛搭起的十四大政治報告起草 班子成員面授玄機。他躊躕滿志地說:十四大的政治報告「要展望並規劃改革和建 設在今後半個多世紀的進程目標,提出在建黨一百週年時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 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建國一百週年時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中國共產黨能否真得成為百歲「黨瑞」這裡暫且不論,但江澤民這位共產黨黨魁 的政治生命絕不可能延續到中共十五大則已經成了定數。 中共十四大召開之前,外界多有「江澤民地位不保」的傳聞;十四大開幕後,許 多港台報刊為印證其「江澤民地位(曾一度)不保」的「內部消息」事出有因,又 報道說「江澤民化險為夷」。但事實上,由江澤民親自宣讀的十四大的政治報告及 事後中共的《人民日報》社論才真正印證了「江澤民地位不保」不是謠傳而是事實 ——雖然江澤民表面上還是總書記。 外界在對中共十四大的報道中,多只注意到了左派下台、楊家將退休、市場經濟 寫進了黨章等表面現象,卻很少有人注意分析兩個非常重要的跡象,一是十四大報 告中只提了「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第三代領導集體」的提法被悄 悄隱去;二是慶祝十四大閉幕的《人民日報》社論由過去的號召「團結在以江澤民 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十四大以前還一直這樣提)改為「十四屆中央委員會 及其產生的中央領導機構,是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團結的核心」。僅這兩則跡象就 足以證明江澤民今後的政治前途了。至於這位今年二月還在夢幻讓共產黨百年不死 的前「核心」,為什麼失寵,則還要從他上任之始分析。 一、「江核心」本非出自鄧小平門下 「六四」鄧小平下令出兵天安門廣場以後,江澤民替代了趙紫陽。此後,外界多 有分析江澤民是鄧小平欽定的人選。其實,這完全是一種錯誤的推測。在決定江澤 民上台後,鄧小平曾找李鵬和喬石、姚依林談話說:你們不要不服氣,誰上誰不上 ,是要平衡各方面的因素。不一定上去的人就一定是能力、素質等各方面都比沒有 上去的好。八九年六月十六日,中共在召開十三屆六中全會之前,鄧小平召見楊尚 昆、萬里及江澤民等內定的六名新政治局常委談話時說:什麼事情總得有個比較, 比較過來比較過去,輪到他了。 鄧小平說的「各方面的因素」顯然首先指的是權力鬥爭平衡的因素。而所謂「輪 到他了」這句話裡的「他」,與其說是指江澤民,還不如說是指鄧小平對立面的幾 位政治老人更準確。 在此之前,胡耀邦、趙紫陽先後都是被鄧小平力薦上台的,而後,由於保守派的 壓力加之鄧小平自己也認為此二人「政治上不行」,鄧小平不得不自己動手,先後 砍掉了被稱為鄧小平左膀右臂的胡、趙二人,把自己變成了一個活脫脫的「東方維 納斯」。同時,又因為黨內保守派老人一是指責改革失誤誘發動亂;二是指責趙紫 陽手下的一干改革派人馬支持動亂,使得鄧小平在這一遭權力爭鬥過程中已經明顯 底氣不足,所以他當時實際上已經再沒有欽定接班人人選的資格。如此說來,江澤 民至多是鄧小平尚能接受的人選,而決不會是被鄧小平十分看好的人選。 再者,趙紫陽是因支持動亂下台,而江澤民在「四二六社論」發佈的當天即主持 上海市基層黨員幹部大會,宣佈罷免了欽本立的《世界經濟導報》總編職務。關鍵 這一功,自然也是江澤民上台的重要政治資本。 還有一個例子也可以證明江澤民不是鄧小平看好的人選。就在江澤民積極在政治 局裡表態支持對學運「不能再讓」的同時,他還緊急炮製出一篇理論文章,名為《 認真消除社會分配不公現象》。文中所批判的「少數『第二職業者』、非工薪業者 等與廣大幹部職工收入差距過大」,顯然是與鄧小平「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 策唱對台戲的。由此看來,江澤民一上台,不但代表著政治上的保守力量,同時也 代表著經濟上的反改革力量。 關於江澤民歷史上同李先念等左派政治老人的良好關係本文後半部分還將舉例。 這裡要說明的是,雖然江澤民突然成了「核心」後,先由北京傳出的江系李先念女 婿的說法不是事實,但人們如此猜忌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江與李關係的密切。 二、鄧小平曾向楊家將托孤? 江澤民被確定為「第三代領導核心」以後,鄧小平表面上提出「要維護這個核心 」,但卻又在向下傳達這類講話內容時,別有用心地把楊尚昆、萬里的名字排在江 澤民及其他五名新常委之前。而江澤民似乎也十分明白鄧小平安排政治局常委偶數 制的特別用意,所以在自己正式上任的當天,特地安排新華記者給六名政治局常委 和楊尚昆一起合影。 八九年六月二十五日的《人民日報》及中共各大報刊都以「調整後的中共中央常 委」為題刊登了江澤民等六人的照片,同時又在下面刊登一張題為「中共中央政治 局常委和楊尚昆同志合影」。合影上,楊尚昆居中,六名「領導集體成員」分列兩 邊。如此別具匠心,外人誰會看不明白? 在八九年十一月的十三屆五中全會上接替鄧小平出任軍委主席時,江澤民又在講 話中討好楊尚昆說:我沒有做過軍事工作,深感力不從心,但尚昆同志擔任軍委第 一副主席……,這是做好工作的有力條件。 可見,江澤民這位所謂的「核心」十分明白,從八九年六月到十四大召開之前, 楊尚昆一直是以政治局委員的身份控制黨,以軍委第一副主席的身份掌握軍,以國 家主席的身份過問政,所以他才真正扮演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角色。至 於楊尚昆的胞弟楊白冰,則以軍委秘書長兼總政治部主任的身份,控制住了軍隊軍 以上領導人的去留和生殺大權。 此後,中共政權對外界關於鄧小平、陳雲等人健康狀況的「謠傳」一概不屑一駁 ,但當時卻對外界關於楊尚昆健康有恙的猜疑十分重視。 一九九零年七月六號,非洲塞拉利昂總統莫莫到北京訪問。按雙邊對等的外交慣 例,自然應該是由國家主席楊尚昆出面迎接。但是,此前三天,楊尚昆剛剛因患盲 腸炎住院手術,所以王震趁機得意地作了一回「代主席」,拄著枴杖在人民大會堂 陪同莫莫總統檢閱了三軍儀仗隊。 七月七號,與中共《人民日報》報道王震主持歡迎莫莫總統儀式的同時,西方媒 介紛紛報道楊尚昆可能是因為病危才沒有出面的消息。加之中共對莫莫總統去醫院 看望楊尚昆的報道中沒有提及楊尚昆到底得了什麼病,只是報道楊尚昆說他「恢復 得非常好」。於是,更招致了外界的各種議論和猜測。 同月二十四號,在中央軍委辦公廳的刻意安排下,北京市東城區的黨政官員帶領 一批居民委員會的大媽們走進楊尚昆的宅坻,聲稱是因為聽說他們的「老鄰居」生 病住院,非常著急,所以特來看望。次日,中共新華社向國內外發了電訊稿,國內 各大報紙紛紛在醒目地位報道這一消息。消息特別強調「前不久,楊主席患病的消 息牽動大家的心」,然後又引用楊尚昆的話說:「我八十多歲了,身體一直很好。 這次手術很成功,第二天就可以下地活動。生了這場病,雖然瘦了一些,我認為這 是好事。我這個身體,活到九十歲沒有問題。」 中共報刊如此為宣傳楊尚昆身體非常健康而大作文章,當時就引出議論說:鄧小 平一定是因為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沒有信心才把希望寄托在楊尚昆身上的。 但是從鄧小平今年以來的表現看,尤其是從十四大上鄧小平徹底犧牲了楊家將的 事實看,從八九年下半年到九一年底的鄧小平與其說是甘心「全退」,向楊家將托 孤,情願讓楊家將代他控制和指揮「第三代領導集體」,還不如說是鄧小平遭到重 挫以後要韜光養晦一段時間,以等待形勢轉而有利於他自己的時候,再向對立面反 撲。 三、鄧小平並不甘心「向政治生涯告別」 鄧小平的韜略,江澤民想必是猜測不到。八九年六月鄧小平說:「你們有事找我 ,我不會拒絕,但是不能像過去一樣。我不希望在新的政治局,新的常委產生以後 再宣佈我起一個什麼作用。」 同年十一月,鄧小平又說:「他(指江澤民)是一個很有本領的人……有這個領 導班子我很放心」;「退就要真退,要讓黨、政、軍領導放手工作,我不插手。這 對他們的成長和工作很有必要。」 江澤民聽過這些講話,信以為真,直感動得在他主持起草的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 公報中,恨不能把對鄧小平的評價抬得比毛澤東還高。稱「鄧小平同志是我國各族 人民公認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傑出領導人,在黨所領導的革命和建設的各個歷史時期 都做出了重大的貢獻」;「鄧小平同志無愧於傑出的馬克思主義者,堅定的共產主 義者的光榮稱號,是我黨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 但是有報道說:八九年十一月的五中全會上,鄧小平表面高興,心裡卻是有苦說 不出。會後他即對其心腹說,表面上看,全會公報是在抬舉我,實際上是判了我政 治生命的死刑。我們黨的歷史上從來沒有這樣評價一個活人。「文革」初期的林彪 ,「文革」末期的「四人幫」對我採用的是「打殺」,現在我們黨內有人想利用我 辭掉軍委主席的機會對我進行「捧殺」。我還沒有老糊塗,看得出來。 五中全會開過後沒有幾天,鄧小平會見了日本的一個經濟代表團。次日,中共《 人民日報》以頭版報眼的顯著地位報導鄧小平「最後一次會見外賓」,而且標題上 寫的是:「從此正式向政治生涯告別」。 事實上鄧小平確實在會見過程中對日本人說過這樣的話,但他沒成想這一做秀之 舉竟讓高狄等人抓住大做文章。為此,鄧小平後悔不已。 但是,當時的《解放軍報》在報道鄧小平會見日本經濟代表團的消息時,選用的 是新華社的消息,標題用了「我國經濟建設上了一個台階,治理整頓是為了更好地 前進」這段談話,跟本沒有突出「從此向政治生涯告別」的內容。 由此可見,控制在楊白冰手裡的《解放軍報》才是真正領會鄧小平「全退」的真 實意圖。 另有報道說:當時控制中共宣傳大權的高狄等人十分得意,到處散佈說:鄧小平 已經公開宣佈了他「從此正式向政治生涯告別」所以他今後再沒有資格說話了。但 是陳雲同志、先念同志、王震同志,還有喬木、力群等同志不一樣,他們都有資格 就黨、政大事講話,因為他們都在中顧委或政府、政協裡有職務。 今年初鄧小平南巡講話後,李瑞環問高狄《人民日報》為什麼沒有反映,高狄理 直氣壯地反問:小平同志現在只是一個普通共產黨員,我們不知道該以什麼樣的口 徑報道。報道某個同志對全黨全國工作的指導性意見,總應該在這個同志的名字前 面加上他的職務吧? 這些消息雖然現在還無法證實,但我們假設如果有中共政治老人用三年前「向政 治生涯告別」的事情質問鄧小平現在為什麼食言,鄧小平該作何解釋?而使鄧小平落 到如此尷尬的境地,江澤民至少不能說沒有責任。這可能是江澤民上台後在鄧小平 那裡第一次失分。 四、批「兩種改革開放觀」激怒鄧小平 鄧小平南巡講話中一個最突出的重點是反駁姓「社」還是姓「資」的問題,而左 派理論家們去年提出的所謂「對改革開放要問一問姓『社』還是姓『資』」和要抓 出「走資本主義道路的改革派」的叫囂正是對江澤民提出的「兩種改革觀」理論的 詮釋和發揮。江澤民在去年「七一」講話中強調:「要劃清兩種改革開放觀,即堅 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改革開放,同資產階級自由化主張的實質上是資本主義化的『改 革開放』的根本界限。」 翻翻《真理的追求》、《當代思潮》、《陣地》等中共的左派理論刊物,幾乎每 篇攻擊改革開放的文章都是引用江澤民的這類講話做註腳的。 江澤民在「七一」講話中還強調了要鞏固和壯大「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使各 種經濟成分有一個「合理的比例和範圍」。而這段講話馬上被左派理論界引申為「 終於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有了『度』的規定」。 包括陳雲在內的所有保守人物中,江澤民是第一個從理論上闡明「改革開放中也 有路線鬥爭」的。改革派人物曾諷剌說:「姓社還是姓資」其實是江澤民的「專利 」,這是我們的「第三代領導核心」三年來對中國共產黨的唯一的「理論貢獻」。 被左派們下令封殺的改革派理論書籍《歷史的潮流》中,收入了著名改革派理論 家張顯揚以聞操筆名撰寫的文章《評「兩種改革開放觀」及其他》,文中幾乎是照 引江澤民「七一」講話的原文加以痛斥,揭露說:「極左思潮的鼓吹者」已經把「 『兩種改革開放觀』的提法變成他們反對改革開放的口實。」 由此說來,這才是《歷史的潮流》一度遭查禁的真正原因。而且,由於薄一波對 該書持明確的支持態度,並親自為這本書題詞,也導致了江澤民與薄一波矛盾的激 化。 五、鄧小平南巡是因為對江澤民忍無可忍 從今年上半年以來,海外對鄧小平南巡講話的目的性和針對性的分析大都失之偏 頗,把矛盾的對方全都集中在陳雲等計劃經濟派的政治老人身上。實際上,鄧小平 今年上半年的一連串舉動,與其說是針對以陳雲為代表的一批黨內保守派老人,還 不如說是針對「第三代領導核心」江澤民。 眾所周知,陳雲等保守派老人同鄧小平的矛盾並不是八九年以後才有的,無論是 胡耀邦時期還是趙紫陽時期,陳雲等人同鄧小平的明爭暗鬥一天也沒停止過。但當 時都用不著鄧小平不顧年邁體弱,像如今這樣又勞力又勞神。為什麼?就是因為當 時的兩任總書記都是改革派人物,都是對鄧小平言聽計從。而這次鄧小平南巡講話 中反覆嘮叨說「我在北京講話已經沒人要聽」其實指的就是江澤民對他的話不要聽 。至於李鵬、姚依林等人,鄧小平從來就沒把他們真正放在眼裡,趙紫陽時期他們 不也是政治局常委嗎?但那個時期鄧小平根本不會發出自己在北京講話沒有人要聽的 牢騷。 胡耀邦和趙紫陽時期,是改革派佔上風,而「第三代領導核心」建立至十四大前 ,則是改革派明顯佔了下風。同趙紫陽那一屆相比,李鵬、喬石、姚依林三人沒有 動,只是江澤民替代了趙紫陽,李瑞環替代了胡啟立,至於宋平,在趙紫陽時期雖 然不是政治局常委,但當時就是代表陳雲一派掌管組織系統。如此對比就不難看出 ,至少是在今年六月以前,鄧小平講話在北京沒人要聽的關鍵問題就是出在江澤民 身上。 鄧小平南巡講話中曾專門有一處是講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頭十年(即一九八九年以 前)的巨大成績的,言下之意就是「江李體制」建立以來的後三年(即江澤民主政 的三年)起碼是改革停滯不前的三年。 鄧小平南巡講話中還有一處重點就是指出趙紫陽和胡耀邦「不是在經濟上出問題 」,但正是江澤民在當了總書記以後曾在多次講話中指出趙紫陽在經濟政策上犯了 嚴重錯誤,「給繼任者留下了難以解決的困難」。而且正是江澤民這樣講了以後, 李鵬才隨聲附和了一句:「但是趙紫陽就是不承認。」 如果把鄧小平的南巡講話內容同江澤民當總書記三年以來的種種表現及他的一系 列講話聯繫起來分析的話,就不難看出,江澤民在十四大以前的所言所行已經背離 鄧小平的改革開放路線越來越遠,完全是與保守派穿一條褲子。鄧小平南巡的行動 與其說是為了反擊左派對改革開放的攻擊,還不如說是為了向延誤甚至抵制改革開 放的江澤民示警。 六、鄧小平曾向江澤民下最後通牒 其實,中共向下正式傳達的鄧小平南巡講話已經刪去了大量內容,尤其是刪去了 「改革開放是大勢所趨,得到了全黨全國人民的擁護,誰不願改革誰就下台」這類 的內容。而這類內容正是觸到了江澤民的疼處。所以,據說正是江澤民借口「容易 引起黨內幹部思想不穩」而不同意向下傳達這類的內容。前段時間還有報道說:中 共當局已經禁止向下傳達鄧小平在首鋼的講話,而恰恰是在鄧小平首鋼的過程中講 了太多的不利於維護江澤民形象的內容。 鄧小平南巡講話後,中共上屆政治局常委中,除了稱病住院的姚依林,就是江澤 民和宋平的反映明顯持保留態度。 如果說南巡講話只是對江澤民示警的話,到今年五月份,鄧小平已經對江澤民的 表現忍無可忍了。五月下旬,鄧小平不顧北京的酷暑高溫,親臨首鋼,竟當著在場 所有幹部工人的面發牢騷說:對我的講話,一部分人馬馬虎虎,應付我,一部分人 很沉悶,其實是反對,不同意,只有很少部分人真正動起來了。而且,鄧小平還要 求陪同前往的北京市領導人李錫銘和陳希同「給中央帶話」,這個「中央」具體指 誰?當然不是指的陳雲等保守派老人。 七、江澤民是卡在鄧小平嗓子裡的魚骨頭 據說鄧小平的子女們在向鄧小平進言時就曾分析過:如果在改革開放問題上能再 上一層樓,真正靠改革開放把經濟搞上去,那麼將來解釋「六四」的強硬措施時還 可以用事實說明「穩定是改革開放的需要」。但如果像現在這樣,不但改革開放不 能深入進行,甚至還要從「路線」上否定過去十年改革的成績,那麼將來您老人家 還有什麼功績可言呢? 事實確實如此,如果聽任江澤民像今年六月份以前那樣繼續左下去,鄧小平發動 改革開放的十年心血就會徹底葬送在這位「第三代領導核心」手裡。到那時,歷史 對鄧小平這一生的結論就真的只能做在「六四」上了(鄧小平子女的原話是「不能 把結論做在『六四』上」)。 問題是,中國人有句老話叫做「事不過三」,鄧小平已經把他選定的前兩任接班 人先後打了下去,如今再要把江澤民打下去的話,黨心必亂不說,他自己仍然也會 威望掃地。基於這種顧慮,所以江澤民實際上已經成了卡在鄧小平嗓子眼兒裡的魚 骨頭,吞不下去,吐不出來。雖然江澤民經過左右權衡,終於還是在今年六月九月 去中央黨校複述了一遍鄧小平的南巡講話,但這個表態已經晚了好幾個月,很難讓 人相信其中到底有多少誠意。 今年六月九號那天,整個中共中央黨校校園戒備禁嚴,如臨大敵。江澤民在喬石 和大批軍人及警察的前呼後擁下進了黨校禮堂。黨校的教員和學員看到這番情形時 取笑說:江澤民肯定是被喬石動用專政力量押送來的。 雖然是調侃,但這種內容的調侃能從政治敏感度最強的中央黨校校園裡傳出來, 也足以說明江澤民如今處境的可悲和中共高層政治鬥爭的激烈。 八、江澤民倒向鄧小平為時已晚 八九年「六四」後,外界有報道說鄧小平決定起用江澤民是首先徵求了陳雲和李 先念的意見。但事實上正是李先念最先推薦的江澤民。江澤民同李先念的關係即使 不算江澤民的養父江上青曾是新四軍舊部這一層,也至少可以追尋到七十年代中期 。當時江澤民在第一機械工業部任職,即已經取得李先念的好感,至「四人幫」一 垮台,李先念即推舉江澤民參加中央派駐上海工作組成員。江澤民步入中共高層就 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而江澤民同李先念的關係更密一層則是在李先念擔任國家主席期間。筆者聽中共 外交部的官員介紹說:當時,只要一有外國元首來訪,江澤民即千方百計要求安排 來賓去上海一遊,而陪同去的自然是中國的「國家元首」李先念。自此,李先念對 他越來越滿意。 八七年八月底,江澤民在陪同李先念視察上海寶山鋼鐵廠時,連上海市委的秘書 們都覺得他吹捧李先念「過於肉麻」。「六四」以前,李先念甚至比陳雲還恨趙紫 陽,而他發洩對趙紫陽不滿的場合主要是在上海。八九年春節,鄧小平在上海曾告 誡江澤民等上海市委的領導人,對趙紫陽不滿意可以公開說出來,但不要在地下搞 小動作。由此可見,當時的江澤民確實是屬於李先念派系的。至於鄧小平能夠接受 李先念的建議,由江澤民出任「第三代領導核心」之首,主要是因為李先念抓住了 趙紫陽「處理動亂不力」的機會,力薦江澤民在八六年底處理上海學潮時就堅決果 斷,八九年春處理上海導報事件則更見出其「政治敏感性和組織原則性強」的一面 。 使江澤民深感不幸的是,就在鄧小平對他深深感覺失望的同時,李先念突然命喪 黃泉。這一來,唯一的靠山只剩下陳雲,但陳雲顯然又對江澤民在鄧小平的凌厲攻 勢下不能堅守反對「資產階級改革觀」的陣地而惱怒。 北京有消息說,李先念是在今年五月底被其專家治療小組報病危的。如果事實確 實如此,那麼江澤民選在六月九號到中共中央黨校發表擁鄧講話就更被證明是在感 覺原靠山大勢已去的情況下所做出的迫不得已的表態。 江澤民在中央黨校的講話中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對這個問題(指市 場經濟)的認識,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這是正常的,說明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不可 能一次完成,特別是對一些重要問題,總是要經過反覆認識、反覆討論,並通過實 踐不斷總結提高,才能得到比較科學的認識。」 眾所周知,中共關於建立市場經濟的問題早在胡耀邦及趙紫陽時代就已經提出並 付諸實施,而正是江澤民主政的三年時間裡才大幅度倒退回計劃經濟的。所以,江 澤民的這段講話完全是為自己在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前抵制市場經濟的行為進行開脫 。雖然他在這段話後面又強調他自己目前對市場經濟的問題的認識已經「比較成熟 了」,但顯然這種表態為時已晚。鄧小平在首鋼講話中強調「有的同志政治上再強 ,不懂經濟不行」,明顯指的是江澤民。江澤民上台的唯一資本就是,無論鄧小平 還是陳雲、李先念等人都認為他政治上比胡耀邦和趙紫陽都強。 眼看計劃經濟派大勢已去,以楊白冰為代表的軍方高級指揮官又紛紛表態「為改 革開放保駕護航」,江澤民這才明確表示了自己的「思想轉變」,並對十四大報告 起草小組表示「我還是贊成提『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但這時的鄧小平僅僅從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的角度,也不會相信江澤民的「轉變」。毛澤東時代鄧小平為 重新出山,也曾向毛澤東「誠懇」認輸,但有毛澤東的話說:「一上台就翻案」。 所以,今年五月田紀雲在中央黨校的講話中所鞭撻的那種「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 話的『風派人物』」會讓每個聽眾,包括鄧小平自然地與江澤民上台後的種種政治 表演相對照。 九、大陸知識分子對江澤民普遍反感 江澤民早在上海當市委書記時,人們對他有一句評價是:「雖然是搞技術出身, 但偏偏要對意識形態感興趣」。當了總書記以後,北京的知識分子根據他的表現諷 剌他是個標準的「四話幹部」,即「大話、空話、上海話、外國話」。 喬石在今年五、六月間多次指出對鄧小平同志的講話不能只停留在「大話、空話 」上,起碼給人的感覺是針對江澤民而言。 中共外交部的翻譯們發牢騷說:給這位總書記做翻譯最讓人怵頭,他的中國話是 上海腔,聽起來十分費勁不說,在外國人面前他還動不動賣弄兩句英語,而他的英 語發音又讓外國人無法聽懂,即使翻譯聽懂了也因為怕丟了總書記的面子而不敢向 外國人複述。所以常常是一次會見結束後,對方根本不知這位中共總書記到底講了 些什麼東西。 十、江澤民將是鄧小平祭壇的第三具犧牲 依筆者分析,鄧小平雖然對江澤民明顯失望,但無論從黨內政治平衡角度出發, 還是從「政治穩定」角度出發,拋棄江澤民都要有一個過程。縱觀中共「路線鬥爭 」史,起碼是自毛澤東死後,中共政權的最高層人事變動從來就不是在某屆「黨的 全國代表大會」上進行的。 從華國鋒開始算,他做黨的主席是在七六年十月七日的政治局會議上,在七七年 七月召開的十屆三中全會上追認,然後又在「十一大」上確認;胡耀邦當黨的主席 是在一九八零年十一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後來又在八一年六月召開的 十一屆六中全會上追認,然後再在八二年九月召開的「十二大」上確認(自此中共 黨的主席一職改成總書記);趙紫陽接替黨的總書記是在八七年一月的中共中央政 治局擴大會議上,然後在「十三大」召開的前五天被十二屆七中全會追認,「十三 大」上被確認;江澤民當黨的總書記是在八九年六月召開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上,所 以鄧小平自然也要讓他在「十四大」上被確認一次。 毛澤東死後,中共每一任黨的總書記(或主席)只能有一次做政治報告的機會, 這已經成了鐵的規定。據此類推的話,一九九七年,也就是香港「回歸」那一年的 中共「十五大」的《政治報告》也絕對不會是由江澤民來做(前提是中共政權還能 堅持到開「十五大」的那一天)。 今年十月十九日,中共十四屆一中全會剛剛開完,鄧小平即躊躇滿志地出現在兩 千多名代表面前,稱讚「這次大會開得很好,希望大家繼續努力」。江澤民趕緊握 住鄧小平的手說:「您今天同大家見面,使代表們深受鼓舞,大家的情緒達到了高 潮。」但即使江澤民如此討好,也沒有換得鄧小平對「新當選的領導集體」道出一 句贊語。 江澤民剛剛上台時,因為多了一頂「第三代領導核心」的桂冠,所以令他忘乎所 以了整整三年,滿以為自己會比胡耀邦和趙紫陽的前途輝煌。現在十四大的政治報 告只強調「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等於是向世人宣佈,鄧大人 還將繼續干政;而「江核心」提法的消失,則預示著江澤民的下場決不會比胡耀邦 和趙紫陽更好。自然規律果真允許鄧小平繼續活到他自己預言的九七年(即香港「 回歸」那一年),他自己在此之前就肯定會把江澤民從「黨的領導核心」的位子上 拿掉。如果鄧小平、陳雲等中共元老很快過世的話,那麼既無威望,又無實力,更 無能力的江澤民下台的速度只會更快! 另外,中共「碩果僅存」的幾位政治老人中,陳雲、王震、彭真的身體都已明顯 支持不了多久,鄧小平雖然還在十四大後向所有黨代表展示他確實是「身體非常健 康」,但從他那顫微微的步履看,恐怕沒有什麼人敢肯定他能繼續「非常健康」到 九七年。而政治老人中身體健康狀況相對好一些的倒是在十四大人事安排問題上被 鄧小平徹底得罪的楊尚昆和薄一波。假如鄧小平去世後,楊尚昆和薄一波的身體狀 況還允許他們繼續問政的話,他們肯定也不會容忍江澤民繼續留在台上。 在中國歷史上,至少可以找出六個以上雖身居最高權位,但卻身不由己的「一國 之君」(翻譯成現代漢語即「最高領導人」),他們是:秦二世胡亥、三國時期的 阿斗、晚清時期的光緒及後共產黨時代的胡耀邦、趙紫陽和江澤民。如果說胡耀邦 、趙紫陽頗似光緒的話,江澤民至多只能同秦二世胡亥相提並論。 縱觀包括中共政權在內的中國封建王朝史,哪一任「兒皇帝」有過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