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十年變化 ·許倬雲· 《中國之春》已經發刊十年了。十年,在變化迅速的世界,不是短暫的時間。編 輯《中國之春》的同人,走過十年艱辛,現在是值得慶祝的時候,也是必須審查與 檢討的時候。審查,由於世界改變了;檢討,為了規劃未來發展的方向。 這十年來,最大的變化是蘇聯—東歐集團的質變與瓦解。今天的俄國,論其武裝 力量,依舊名列世界的前幾名。然而如此龐大的軍事強國,正像鐵頭銅腰黃泥腿, 經濟的基礎一垮,國家散了,強大的軍力也完全不能有維持一統的能力。戈巴喬夫 的改革,至少還有一點開放政權的意思,葉爾欣的政權,並不是來自民意,至多只 是一個強人統治。他的統治機器,已不再用社會主義理想為掩飾,基本上是一個統 治集團,與歷史上開創朝代的集團並無二致。現在蘇聯原有的各部分之間,有一個 相當鬆弛的國協。並不是因為那些國協成員對俄國的霸權仍有眷戀,而是因為在昔 日蘇聯範圍內,各個部分都已納入一個相互依賴的經濟網絡。蘇聯的例證,正說明 了經濟因素的重要,超越了政治與理念。但是,這種經濟因素,與任何主義的生產 方式無甚關係,毋寧是區域間及人群間為了生計互通有無的現象,是經濟關係的最 基本部分。 近十年來台灣也經歷了巨大的改變,國民黨在蔣經國手上開放了政權。這一轉變 ,與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相應而發展。誠然,蔣經國有主導開放之功,其實只是因 為他認識到改變之不可逆轉,才相應地採取了若干主動作為。蔣經國做到的工作在 性質上與戈巴喬夫在蘇聯的嘗試,頗為相似。兩者改變的後果卻大相逕庭。兩者發 展之不同,在於台灣有相當自由的市場經濟,而且已歸屬於全球經濟體系,經濟的 發展,不依賴於國家權力的規劃,也不受國家權威的拖累,於是台灣能在政治相當 欠缺秩序與規範的「類似無政府狀態」下,社會依仗經濟的活力,仍維持一定程度 的穩定。 相對的,正因為台灣的社會缺少了規範,也一時找不著明確的目標與方向,台灣 的發展,在政治方面走向混亂失序,其中「金權」的高漲,也正因為社會的動能靠 經濟帶動。國民黨當政四十年,用教條的權威,長期壓抑了文化的生機。到今天混 亂不堪的時候,卻忽然發現社會沒有足以規範個人行為的文化力量。這個結果,豈 是無因而致嗎? 近十年來,大陸上的中國在經濟上逐漸鬆綁。文化大革命時期,在上層忙於政治 鬥爭的時候,廣大農村的農民,無聲無息地廢除了集體的公社。這一變化,不是任 何共黨頭頭的功勞,而是中國小農精耕農業特具的調節功能。由此發展,中國經濟 才能漸漸復甦。八九民運,在大饑荒時沒有發生,在文革武鬥時沒有發生,卻在經 濟逐漸回升時發生。這一時機,不是巧合,而是因為從上到下,每一個中國人都開 始領悟到:中國在社會主義體制下,中國人不可能吃飽飯! 八九民運,擦亮了全中國及全世界的眼睛,中共的羊皮狼質,暴露無遺。目前的 市場現象,使不少人對於經濟富足與民主自由之間的關聯性,抱持一相情願的「迷 信」,以為有了前者,即可以有後者,也即可以要求後者。但是,從最近三年多的 情勢觀察,中國老百姓將重點放在生活的改善,於是中共也振振有辭地採取「政治 收緊,經濟放鬆」的政策,中共的政權竟而能獲得蘇俄不能企望的穩定!這一現象, 並不應當解釋為中共政權有了專政的合法性,也不應當解釋為中共的專政可以永遠 穩定,更不應當解釋為中國人是只顧腸胃,沒有心靈與理性的民族。然而,這個現 象足夠逼人反省,從上述的「迷信」中,尋求走出迷宮的途徑。 再從香港及新加坡的發展來看,香港有法制有自由,卻沒有民主。新加坡有法制 ,有若干程度的民主,卻沒有自由。但是兩個地區都有相當蓬勃的經濟發展,兩地 之間,財富的分配,新加坡比較平均,而香港則極為不均勻。兩地相比,新加坡的 社會雖在相當程度的極權政治之下,仍有其社會公義的理想,而香港政府只是管理 機構,其理想是追求效率,而並無社會發展的理想為其指南。然而,兩地都有公平 的法治。 結合以上各處的個案,可見生計是人民最關心的基本要求。大多數人,必須在衣 食豐厚之後,始能有榮辱的人權觀念及文化要求。但是,如果人民沒有發展社會規 范的文化背景,僅靠外力加壓維持的秩序,於壓力降低後,社會即不免失序,富足 的物質生活並不足以自然地導致自我約束,也不能以為群體可由自由意志與合約方 式確立規範。後者的出現,仍有賴一定的文化背景及自由的辯論。孔子過衛,庶矣 載之,對於眾多人的衛國,提出第一個要求是「富之」(經濟發展),富足之後的 下一步要求是「教之」(文化與教育),不是指知識的灌輸而已,更不是指「富國 強兵」之實用知識的發展而已。「教之」應當是指充分發揮職能與理性,經過自由 無礙的討論,發展大家都可以接納的文化,給予繼續開展的足夠空間,以群體的和 約,制為法律,使集體生活有可以遵循的紀律,並以法律的保障,保持個人的思想 自由,庶幾保留文化開展的方向與空間。 《中國之春》還要辦下去,我在慶祝《中國之春》十年的日子,也盼望《中國之 春》在未來發展的方向,多注意孔子過衛時提出的「教之」一項,以尋求教化,也 為中國尋求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