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作者·編者 遊說「保護法案」是不道德嗎? 吳方城先生: 你好。 最近讀到你發表在《中國之春》第116期上的文章,「海外民運的道德底線」。對 你文中表達的基本觀點,即海外民運必須設定道德底線,我深表贊同。但對你就全 美學自聯遊說「中國學生保護法案」的理解,我有不同看法。我想從三方面來說明 我的看法。 □關於全美學自聯的性質。全美學自聯既不是純粹的特殊利益團體,也不是純粹 的政治性組織,或者說它是一個有很強政治傾向的利益團體更合適。這可以從學自 聯的三條宗旨中看出來:推動中國的民主、自由、人權和法制;幫助中國發展教育 、科技、經濟和文化;發展和保護在美中國學生學者的利益。眾所周知,全美學自 聯在其過去的三年多裡,正因為始終堅持了這三條宗旨,一方面高舉起民主人權的 大旗,另一方面又為保護在美學人的利益作了大量的工作。我用不著列舉全美學自 聯過去和現在正在進行的項目,諸君想必都很清楚,顯而易見,這三條宗旨是全美 學自聯得以生存和發展的保障。去掉任何一條。學自聯都不復為學自聯。 □遊說「中國學生保護法案」有利於促進中國人權的改善和未來的發展。這項法 案實際上是總統行政命令的延續。從短期效果來看,由於該法案的壓力,中國政府 不得不明顯地改善了對出國留學人員制定的種種不合理政策。大量留學人員由於受 此法案的保護,減少了後顧之憂,得以自由出入國門,回國探親訪問,經商講學。 從長期效果來看,一大批大陸同胞定居美國,他們可以自由往返於中國和美國,這 對在中國傳播政治經濟信息,促進國內的政治經濟發展十分有利。另一方面,他們 由於人數眾多,有可能影響美國的中國政策,從而影響中國未來發展的國際環境, 這也對未來中國的發展極為有利。相反,如果迫使他們回國,使他們再度回到共產 黨的控制之下,他們所能發揮的作用必定少之又少。 □遊說「中國學生保護法案」並沒有超越任何道德底線。我不是道德學方面的學 者,很難給出道德的理論定義。但以我的理解,何謂不道德?損人利己即為不道德。 儘管法案正如同你在文章中所說是「良莠不分的『一鍋端』」,但如果你還承認大 多數中國學生學者是「良」,少數人才是「莠」,你就應該承認該法案保護了應該 得到保護的人。而且事實上很難分辨那少數的「莠」。雖然美國移民法保護由政治 原因而受迫害的人,但那條法律方便於個案處理,對大範圍的保護是不合適的。畢 竟大多數中國學生學者參加抗議活動是出於道德、良知和義憤,而不是投身於政治 、獻身於民主事業。你不能期望大多數人都能獻身於民主運動,但他們對民主運動 的同情和支持卻是民主運動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我很欽佩民聯對中國民主事業 的追求和貢獻,但如果民運人士們連「中國學生保護法案」都不能理解的話,甚至 把遊說該法案的活動稱為「不道德」,我實在懷疑你們所追求的民主理想是不是又 一個「烏托邦」。何況,從你的文章中我也沒看出這個法案損害了誰的利益。既沒 有損害別人的利益(相反有利於中國的發展),又有什麼不道德的呢? 銀 河 讀劉青獄中回憶的感想 《中國之春》編輯部: 劉青回憶獄中生活,提供了極珍貴的資料:我們人際關係的毛病癥結,在號子裡 變得特別顯而易見。在這一方面,二十來人的一個號子,正是中國社會的縮影。像 多數犯人對號子裡面的權威的服從,甚至積極參與這種淫威的維持,一起毆打新號 等等,這些都不能只怪政府,也要怪我們的處世習慣。即使有專制的政權和殘暴的 看守。為什麼在看守不去管的小天地裡,弱者們也不能同病相憐,暗通聲氣,而只 曉得又去欺侮弱中之弱呢? 風氣和習慣所養成的淫威,和政府的權勢一樣的難以抵禦。以劉青的智勇,身在 號中,也不可能說服他的同伴,改變他們的作風。我們怎麼才能普遍提高中國人的 素質呢?希望有志於此的人士加以關切和研究。人的素質提高了,不合理的政制也就 不容易死灰復燃了。 范 璞 要組幫結派 《中國之春》編輯委員會: 我是民聯日本分部東京支部成員。在民聯、民陣即將聯合之際,提一個不成熟的 意見。即新的統一組織應該組幫結派,提倡公開地打出派別的旗號。 這樣做,絕不會削弱作為整體組織的統一行動。也不會形成組織分裂的趨勢;而 只會使大一統的組織更具團聚性,更具力量,它一定能更充分調動起每一個成員, 從而成為真正具有實力的組織。 民聯、民陣終於統一了。凡是反對中共獨裁體制的人——無論是贊成西方民主的 ,還是贊成馬克思主義的,無論是無神論者,還是信奉上帝的,都可以加入這個大 一統的組織;而對於盡早結束獨裁體制持異議的人士,正如阮銘所說的那樣,大可 不必留在這個組織中,以體現陣線之分明。因為只有陣線分明,鬥爭才更具效率。 從外部講,需要陣線分明,對民運組織內部來說,則需要派別分明了。民運組織 內部應該有幫有派。派別當然是在運動中逐漸形成的,但若沒有對組幫結派的正確 認識,就不會形成真正成熟的派別。 組織內成員,在認識上總有差異,總有各種意見。這種不同意見的論爭,是民運 組織富於生命力的必要條件,而派別的形成將使這種論爭更為健康、更為有效地得 以展開。可以說,派別的形成是民運組織趨於成熟的一個標誌。同時,派別的形成 將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這個大一統的組織中來,使民主統一陣線不斷得以擴大、發 展。 隨著民主潮流的高漲,民主統一陣線的不斷壯大,最終導致中共獨裁體制的結束 。屆時,民主統一陣線內部成熟的派別則可能迅速結成新的政黨,參與民主政治、 從而縮短社會轉型中的動盪期。 為此,新的統一組織,對於組幫結派應予以足夠的重視,應在組織章程中有所涉 及。 凡 人 一點更正 《中國之春》第116期刊登拙作《也談文革》。其中第五段有個錯誤需更正一下。 《兵團戰報》是四四派的報紙。四三派報紙是《中學紅衛兵報》。《新萊茵報》是 老紅衛兵的報紙。 臨筆不周,特此道歉。 趙淮海 照片不對 《中國之春》第116期何頻的文章《中共急速擴張軍力》一文的照片不對。第三十 頁上的飛機照片是著名的美國A-10強擊機。其氣動外形僅此一種,不是「中共新式 飛機」。 胡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