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揚威赴政協 嚴 明 中共十四大落幕之後,新的一輪人事佈局已經開始。從現在的情況看,在九三年 春天舉行的全國人大,全國政協會議上,江澤民兼任國家主席、喬石兼任人大常委 會委員長、李瑞環兼任全國政協主席似乎已成定局。這種結局的出現無疑是鄧小平 基於目前大陸的政治形勢及未來走向,久經權衡之後作出的一種安排。 隨著大陸的經濟改革大踏步地、全面地向資本主義邁進,意識形態領域的多元化 傾向已不可避免,隨之而來的便是對現存政治體制的強烈衝擊。為了加強中共一黨 專制的統治,由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三位常委分別兼任國家主席、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及政協主席這樣三個重要職務自然為了盡可能減少各種政治上的「麻煩」,以徹底 實現鄧小平在現存政治體制之下進行經濟改革的目標。鄧小平的這一意圖是顯而易 見的。 在準備兼職的江澤民、喬石、李瑞環這三個人中,若論在鄧小平那裡的信任程度 和與鄧小平關係的密切程度,則當屬李瑞環為最。拋開江澤民、喬石的兼職不談, 鄧小平此次安排自己最信任的李瑞環出任全國政協主席一職,除了基於前面所述的 考慮外,還包含著其它的什麼用意,確實是值得人們關注的。 從目前掌握的情況分析,鄧小平此次對李瑞環的安排當有三方面的用意,或曰三 個目的。 改善政協形象 首先,活躍政協的氣氛,提高政協的地位,改善政協的形象,用以顯示大陸政治 體制的民主化,從而盡量減少外界輿論對中共一黨專政制度的攻擊。中共的人大、 政協制度歷來為外界輿論所指責。在人們的眼裡「人民代表大會」不過是中共「御 用」的一個「橡皮圖章」而已,而「政治協商會議」的地位就更加可憐,以至於連 一塊形式上的「橡皮圖章」都沒有。從目前中國的憲法上看,政協幾乎任何權力也 不具備。從名義上,政協是彙集各民主黨派與中共共商國事的與人大並列的機構, 而實際上,政協的一切運作,包括組織人事的安排及經費的使用等一應大小事宜, 均由中共中央統戰部一手操辦。難怪許多人談起政協便會說那不過是一個「專門供 一幫老人發牢騷罵街的場所」。除此之外,政協還是中共一批「重級量」老人從「 權傾一時」到「告老還鄉」之間的一塊緩衝地。難怪人們又習慣把政協稱為中共「 先朝老臣」的「養老院」。 政協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它在中國的政治生活中不可能有所所為,而只能是死氣沉 沉的一塊招牌而已。如今,鄧小平安排年僅五十八的木匠李瑞環出任政協主席,既 在年齡上打破了近十五年來中共政協主席年齡不低於七十歲的慣例,又在資歷上突 破了政協主席必定由中共資深人士擔任的先例,從而給人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新鮮感 。用全國政協幾位工作人員的話說:「政協這次真要變了!」 人們的預感沒有錯誤。鄧小平肯定已經預感到中共現行的政治制度在今後將會面 臨國際國內的更大壓力,因而他急需自己的得力干將去把政協這個門面搞活,把「 政治協商制度」搞得更像點樣子,更讓人覺得是確有其事,讓他的「具有中國特點 的社會主義」更能站得住腳,從而緩解外界對中共一黨專制統治的攻擊。 實現鄧小平的這個目的,李瑞環是最合適的人選。首先,他在海內外形象頗佳, 是人所公認的「開明派」、「改革派」;其次,他木匠出身,來自平民階層,無「八 旗子弟」那種居高臨下的作風,待人樸實平易,又極善於結交各路朋友,而且腦子 活、點子多、沒框框、不僵化,極適於作統戰工作;最後,也是最關鍵的還在於鄧小 平對他們信任,由於這種信任,使得他可以擁有比以往幾屆政協主席都大的權力, 因而很有可能給政協帶來新的生機。 台灣問題上出新招 鄧小平安排李瑞環出任政協主席的第二個目的是為了解決台灣問題。當初,鄧小 平在順利解決了香港問題、澳門問題之後,便一直希望能夠乘勢一舉將台灣問題也 一併解決,甚至在他決意不再擔任任何行政職務之後,他還多次表示:他從所有職 務上退下來之後,仍將繼續關注台灣問題。誰想「關注」了多年,卻沒什麼進展, 而自己卻年近九旬,「去日無多」,難免心中越來越焦急。近年來,鄧小平曾多次 在不同場合表示:「希望有生之年能夠到台灣去看一看」,從而表明了對解決台灣 問題的迫切心情。無奈自己手下將不得力,加上台灣方面不予響應,終無所獲。因 此,鄧小平這一次決定調自己的愛將、素以「鬼點子多」、「放到哪裡都叫得響」 的李瑞環出場,希望木匠能夠不負眾望,打開局面。在這方面鄧小平給李瑞環的指 示是:「能快則快,快不了也不能讓台灣飛(獨立)了。」李瑞環對此心領神會。 因此,他未出山先響一聲雷:十月二十九日,他就「台獨」問題回答台灣記者的提 問時,慷慨陳詞:「我們對台獨問題絕不鬆口,如果台灣出現獨立的動作,我們寧 可停止發展經濟,也不能讓人拿走土地。在這個問題上,寸土不讓,不能和稀泥。 甚至流血犧牲,前仆後繼,也在所不惜。」一席話,驚得台灣方面一陣忙亂,急於 瞭解李瑞環這一番話的真實涵義。其實,木匠向來腳踏實地,不講空話,也絕少只 做門面上的事。這一番話恰恰是他秉承鄧小平旨意接手台灣問題之後所作的一番宣 言,既代表了鄧小平的一貫想法,也表達了自己的意願。這一聲雷炸得確實很響。 看來,台灣方面從此又將面對一個極其難以對付的對手。李瑞環的思路往往超出一 般人的思維模式,創造性強,跳躍性大。相信在台灣問題上他給不斷地使出一些新 的招術。如此看來,未來的海峽兩岸將會有連台「好戲」要唱了。 讓李瑞環挑大樑 鄧小平安排李瑞環出任政協主席的第三個目的,則完全從長遠考慮的。簡單地說 ,是為了給李瑞環提供一個可供他顯露才幹的表演舞台,以使他能夠在未來的中國 政治舞台上擔當「挑大樑」的角色。 中共十四大雖然以「江李體制」作為人事佈局的主要框架,但這種框架又不過僅 僅是鄧小平基於各方面考慮後而選用的一種過渡性體制,是一種權宜之計。在「八 九民運」之後,由李先念提名並獲鄧小平認可而登上總書記寶座的江澤民從一上台 開始就是作為緩和各種勢力的矛盾而被推出的一個中間人物。該人三年多來的表現 之差,國人有目共睹:他一副陰險的奸臣模樣,高調唱完,姿勢擺盡,卻只做秀、 不做事;他本是「左王」魁首,卻又擅見風使舵,品行之差,令人厭惡。所有這些情 況,鄧小平心裡十分清楚。但在短短五年之內,繼撤換了胡耀邦、趙紫陽兩任總書 記之後,再要撤換江澤民,難免會引起輿論嘩然,對鄧小平本人也很不利。因而, 以江澤民為一種過渡是最為適宜的。同時,鄧小平也考慮了未來取代江澤民的人選 。而這個人選就是李瑞環,選定李瑞環一是由於他具有良好的「改革派」形象,二 是由於他一反江澤民、李鵬這樣的「八旗子弟」的背景,而是普通平民出身,更容 易被人們接受,再加上鄧小平的絕對信任。這些原因終於使得鄧小平把李瑞環推上 了政協這個易於顯露才幹和能力的舞台上,並賦予了李瑞環以極大的自主權,希望 他能幹出幾件「漂亮事」以加深人們對他的瞭解,並逐步樹立起自己的威信,一旦 時機成熟,便要取代江澤民了。 對於李瑞環來說,該鄧小平做的鄧小平都已經為他做了,下一步,便要全看他自 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