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嘗試辦辦政治特區? ----從經濟特區觸礁談起 《中國之春》社論 深圳特區觸礁了,這大概是鄧小平經濟改革政策迄今所遭受的最嚴重的挫敗。 深圳特區的觸礁表現在,它原訂的兩大目標----吸引外資和引進先進科技,都未 達到。深圳所吸引的投資,很多來自內地各省和中共在香港的企業,而其產品的大 部分並未外銷,而是內銷至國內。副總理姚依林認為,深圳在靠全國的「輸血」而 生存,他建議要「拔掉針頭,停止輸血」。 深圳經濟特區的觸礁,引發了北京高層新的爭論,使北京被迫關閉新開放的十四 個沿海城市中的十個。這十四個城市,正是鄧小平去年年初視察深圳後,大捧特捧 特區樣板而建議開放的。 為什麼特區會觸礁?為什麼經濟改革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北京領導在爭論這個問 題,全國人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我們曾多次指出,如不進行政治制度、法律和意 識形態的相應變革,單純的經濟改革難以成功。一條腿邁得太快,另一條腿跟不上 ,必然出現不平衡。 共產黨的政策有一個特點,好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毛澤東、四人幫掌權 時,大搞所謂「政治掛帥」,強調「政治是統帥、是靈魂,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 線」。誰要一談生產、談經濟,就被扣以「經濟主義」、「唯生產力論」的帽子。 結果,政治衝擊了一切,泛政治傾向搞垮了國民經濟。 輪到鄧小平執政,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迷信起來「經濟掛帥」。鄧小平 大樹特樹「萬元戶」的樣板,大吹特吹興辦「經濟特區」,大引特引「外國資本」 ,完全回歸到「經濟決定論」的套套中去了。 我們並不否認毛澤東和鄧小平都有富國強民的遠大理想,問題是,他們的方法-- --專制政治救國或單純實業救國----都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 現在,共產黨的政策又在變了。往哪裡變?全世界都在關注。我們願在北京高層 檢討經濟特區、制訂新政策之際,提出一個開創性的建議:既然經濟特區觸了礁, 可以嘗試辦辦政治特區。 所謂政治特區,形式和目前的經濟特區差不多,只是由經濟實驗改為政治實驗。 具體作法是:劃出一些特殊地區,如海南島、雷州半島和崇明島等,進行政治上的 改革嘗試,以此推動經濟的發展。 政治改革的嘗試包括: □宣佈放棄共產黨對該地區的一黨專制政權; □允許該區人民像香港人民那樣,有言論和新聞自由; □允許人民有組黨自由,新政黨和共產黨在特區由民選競爭管理權; □實行法治,可暫時借用香港的法律進行管理。由民選獲勝的特區執政者,可在 香港和海外聘請法治管理人材。 □特區實行自由經濟; □北京中央政府對待政治特區像過去對待香港一樣,不干涉其內政; □特區在財政上自負盈虧,北京中央政府從特區徵稅,特區賺了錢,中央政府可 獲得益處,特區虧了錢,中央政府不承擔責任。 我們常和一些海外華人的有識之士,包括一些有成就的企業家,談論國內的經濟 改革。他們很欣賞國內的承包制,他們說,既然土地和小企業可以承包,為什麼一 個地區、一個省不能承包?實際上,他們想承包整個地區的構想和我們的開辦政治 特區的建議有不謀而合之處。不論是地區承包,還是政治特區,其實就是一句話: 共產黨讓出管理權,只要坐享其成地收稅就行了。從歷史長程看,香港似可認為是 中國政府讓英國政府承包了一段時間的「特區」,遺憾的是,當時弱小的中國政府 未能取得稅收權。如果中國政府敢於讓外資承包某些地區,但掌握稅收的權力,則 不能認為是「喪權辱國」,而應視為合理的富國之道。想想看,如果今天中國擁有 十個香港,中國領導人也用不著仰外國資本家的鼻息了。 富國強民並不困難,台灣和香港的經濟只用了十幾年就起飛了。看看中國大陸, 打倒四人幫已快十年了,經濟還是一個爛攤子,北京領導人還在哪裡瞎子摸象。整 個國家的命運被少數人擺佈著,實在令人心痛! 「用不著什麼太多的民主,只要『法治』加『自由』就行了」,這是香港經濟起 飛的基本經驗。我們倡議的政治特區,實際就是一個「法治」特區。有了法治和自 由,就會吸引外資,就會自身積累資本,經濟就會發展。 北京的領導人,在你們的經濟特區政策失誤之際,何不嘗試辦辦政治和法治特區 呢? 【選自《中國之春》第二十七期(一九八五年九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