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的思想 ----對帝國主義的理性回應 張 俠 孫中山先生是典型的「憂憤之士」,他生長在中國,但是從十三歲起就接受西方 教育。他親見中華帝國在列強的壓力下崩解。這崩解的過程可以說自一八四零年鴉 片戰爭開始,清廷在兩年後被徹底擊潰而開始了與西歐列強訂立一系列「不平等條 約」的屈辱。 此後中國被迫開放,而清廷每次戰敗,歐洲列強就強索更多租界,更多賠款和最 惠國待遇。到十九世紀末葉,中國已變成一個「次殖民地國家」。不是正式的殖民 地,但是卻有了殖民地所有的弊病。 中國人對帝國主義的反應是意見分歧的,有人至死不悔的堅持舊傳統,這種人包 括清廷中的保守派,而以慈禧太后為首。也就是這幫人破壞了康有為的君主立憲維 新計劃。這時候也有馬克思主義之幻想未來的主張,更有義和團仇外的暴亂。 但是只有孫中山先生完成了一套體系,對帝國主義作理性的回應。而這理性是指 對問題作合理而全面的判斷,而且自始至終選擇貼切的手段。在這過程中,孫先生 的理念完全符合一個工業落後國家所需建設形態的標準,這標準包含以下各項目: (一)一切計劃和方法都不應視作絕對正確。換句話說,每一個計劃和方法都應經得 起辯證和考驗。(二)也因此,所有仇洋懼外,崇洋媚外,退縮復古和幻想未來的極 端主義都應該避免。(三)在決定何所借自西方,何所存自傳統時,其取捨的唯一標 準是端看其對增加國力和整體利益是否有實際功效。 孫中山先生的世界觀 探討孫中山先生的思想邏輯,應該從他的世界觀開始。孫中山先生的理念,不同 於西方自由派的個人主義,也不同於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階級分析。他相信構成人類 世界的基本單位既不是個人,也不是階級,而是民族。 孫中山先生認為文明的進化還在競爭的時代,而不是大同的時代。他相信現代世 界各國主要的衝突原因,仍像達爾文進化論中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鬥爭情況,而 在這鬥爭中,強者凌虐,弱者屈從。孫先生說:「我們是世界上最貧弱的國家,處 國際中最低下的地位。『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我們此時的地位最危險,...... 中國便有亡國滅種之憂。」 基於這樣的認識,孫先生認為我們不可一步跨入世界主義,而應該先發展民族主 義。待我民族富強之後,則應扶持世界上其他各民族以達平等之地位。他相信只有 世界上各民族實力相當平均時,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到那時,就是孔子所說的大 同世界了。而國與國間可以撇開各自的利益,達到更寬容的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的 境界。 這就是孫中山先生的世界觀,而三民主義就是建立在這些基礎觀點上的。其中每 一個主義都是從中國傳統和西方哲理擇優組合的。孫中山先生從不認為自己的理論 是絕對正確或自認完美的。也因此,他總是不厭其煩的,以明確的邏輯來說明他的 理念。而他所提出的說明都是非常理性而實際的。他的每一個主義都能證明,他對 建設富強的新中國有十分詳實的規劃。 民族主義 孫中山先生的民族主義有兩個中心主題,一是他反對滿清專制,二是他反對階級 鬥爭。 (一)滿清專制: 孫中山先生認為中國人很不幸的非常缺乏民族意識。他認為造成這個現象的主因 是滿清的專制。從一六四四年起,滿清就開始統治漢人。為了鞏固他們對漢人的統 治,滿清非常有計劃的消滅中國人的愛國情操。在統治中國時,滿清政府將其自身 的利益置於全中國的利益之上,甚至到了有害於全中國的程度。 當然清廷也愈來愈體會到它自身的無能,也意識到徹底改革的需要。在同治年間 ,清廷的一切的改革都歸無效,這是因為他們從根本上錯認了西方的挑戰。一八九 三年,孫中山先生呈了一份萬言書給直隸總督李鴻章,書中錚砭百般弊病,痛陳救 國大計。但是這份萬言書並未受到重視。從此他對改革漸感失望。五年以後,當慈 禧太后扼殺了百日維新,孫先生就已十分肯定,若不推翻清,中國是沒有希望了。 在鼓吹同胞奮起革命時,必須要加強排滿的情緒,因此滿漢的差異被誇大,而漢 人被異族統治所受的屈辱也被刻意宣傳。但是當其他人在運用民族情感時都陷在種 族主義中時,孫中山先生卻沒有讓他的反對滿清專制走上民族敵視或報復的方向, 因為孫先生認為滿清是無能治理中國。換句話說,從史實的發展而言,這是一個社 會和政治的問題,而不是種族的問題。孫先生總是堅持,只要滿人放棄專制的特權 ,漢滿兩族是可以和平共處的。只要解除了滿清的權貴勢力,孫先生是肯定歡迎滿 族以與其他各族平等的地位加入這個多種族的中華民族的。 (二)階級鬥爭: 孫先生反對滿清專制的原因,也可以用來說明他為何反對馬克思的階級鬥爭。孫 先生認為中國人缺乏民族精神的因素不單單是滿清的統治。中國人向來有很強的家 族、宗教或地方意識,這說明了中國人為什麼像一盤散沙。孫先生相信,要把人民 團結成一個國家,就必須把中國人效忠家族的形態導引成效忠國家。 所有這些看法和孔夫子所主張的社會和諧是一致的。這和諧是指社會上每一個構 成分子相互關係的調和。基於這一基本理念,孫中山先生相信卡爾·馬克思在根本 上就錯了----階級鬥爭並不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孫中山先生曾說: 「社會之所以進化,是由於社會上大多數的經濟利益相調和,不是由於社會上大 多數的經濟利益有衝突,......階級鬥爭不是社會進化的原因,階級鬥爭是社會當 進化的時候所發生的一種病症,這種病症的原因是人類不能生存,所以這種病症的 結果便起戰爭。馬克思研究社會問題所有的心得,只見到社會進化的毛病,沒有見 到社會進化的原理,所以馬克思只可說是一個社會病理家,不能說是社會心理家。 」 孫中山先生認為階級鬥爭就像部落戰爭,至多不過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小插曲, 只有當社會無法正常生產或分配時,階級鬥爭才會表面化,甚至傷害整個社會的生 命力。就像他對社會進化的一般觀點一樣,孫先生主張加速經濟生產,以保障社會 上各階層都有相當的生活條件。如此使階級衝突降低到既非沒有也該最少。 孫中山先生認為一個階級是不同於一個民族國家的,一個階級不能單靠自己成為 一個可生存的有機體。它是一個利害非常有限的結合,在本質上是必須要和其他各 階級緊密結合的。在瞭解了這樣的道理以後,就能明白對階級的認同以及由這種認 同所產生的對立,將在任何一個團體中產生病症。在一個國家裡挑起了這種階級意 識後,互相殘殺的階級戰爭就會危害整個國家的生存,當然也危害到其中每一個階 級。更嚴重的是,這種社會鬥爭將所斫傷中國的生機,而降低它對外敵的競爭力。 當全國正面臨極度艱險時,各階級的中國人都應該團結起來,抵禦共同的敵人。 民權主義 象民族主義一樣,孫先生主張民主也是從實用主義為出發點的。他不但相信民主 中國是合乎世界潮流,更重要的是孫先生相信民主制度是有助於民族統一的。他曾 說 「自古以來,有大志之人皆想作皇帝,大家若是有作皇帝的心理,一來同志就要 打同志,二來本國人就要打本國人,全國長年相爭相打,人民的禍害便沒有止境。 所以我們發起革命時,便主張民權,建立一個共和國。共和國家成立後是用誰來作 皇帝呢?是用人民來作皇帝,照這樣辦法,免得大家相爭,便可以減少中國的戰禍 。」 孫先生並不是天真無知才主張民主中國,他深深體會到建立民主制度是一個漫長 艱辛的事業。他曾經以英格蘭的例子說明,他們的民主是花了幾百年才演進成功的 ,這其中甚至會經歷退化的過程,比方克倫威爾之後,又有查理二世的復辟。而法 國的民主也是經過諸多困難,當年的法國大革命曾導致暴民政治,又有拿破侖稱帝 ,而真正的民主是八十年以後才出現的。但是無論民主的道路多麼艱辛,孫中山先 生都堅信唯有民主制度才能解決諸多弊病而成為國家長遠發展的基石。 孫先生並且主張,整個革命計劃必須分三個階段來實現。第一個階段是「軍政」 ,這是軍政府統治時期,這個階段主要的任務是領土的整合,包括解決軍閥勢力。 當新政府底定全國,在全國境內施行主權時,第二階段「訓政」就開始了,在這個 階段是一黨執政的,而政府的主要任務是創造一個可以穩定發展民主制度的先期條 件。這個所謂的先期條件,包括經濟發展和工業現代化來提升全國的生產量,並且 在民間培養正確的心態和價值觀以創造民主政治的文化。比起今日的西方學術界, 孫中山先生在早半個世紀時,便已認識到這些先期條件對於民主的健康發展而不致 早夭,是絕對必要的。而當這些先期條件都已具備時,就是中國人民已經能夠表現 出地方自治的能力時,中國的革命便達到了第三個也是最後的階段,就是「憲政」 時期。 這時民主憲法可以經過審慎的討論和議決而產生,於是一個真正共和中國就成立 了。這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這些特色包括:(一)政府被一個有自由又能自 制的新聞界所監督和制衡。(二)政府的治權是五權分立的。(三)藉著兩黨的對立且 輪流執政來確保一個賢能的政府。這一個具有特色的民主和西方的「泛民主」是不 一樣的。孫先生曾經說過,在主張民權時,我們不可以盲目模仿歐美,雖然西方的 科技是優越的,但是在政治體系中仍然是有缺陷的,孫中山先生的判斷認為,西方 社會所堅持的絕對自由與絕對平等,還有人民與政府間所存的敵對意識,大大地削 弱了政府的能力。孫中山先生所主張的民主是全民整體利益高於個人自由的民主, 而政府則是為民謀福,有能又有為的政府。孫先生的民主是切合實際的,他一貫的 目標是要創造一個富強團結的新中國。 民生主義 民生主義最充分表現了孫中山先生理性而實用的思想。他的經濟計劃的核心是他 堅持一個擁有獨立主權的中國政府,是能抵制外國經濟剝削並能推動經濟計劃的。 最重要的是政府必須有敏銳深遠的觀察力。 孫博士的計劃以創造工業投資資本為第一步。他指出至少有四種資本的來源。第 一是減低政府浪費所累積的經費。第二是在平均地權中,從漲價歸公所增收稅款。 第三是來自農業的增產。要增加農業生產,孫中山先生主張一定要應用西方科技來 耕作。但是更重要的,他體認到人性的傾向----若是一個人能從其所付出的勞力獲 得直接利益,就會更努力工作。當然,為了使土地所有權不被少數人所壟斷,土地 改革是必需的。而藉著「耕者有其田」政策,土地所有權得以和平轉移,如此農民 工作意願提升便能大幅增產,而地主又可以借政府的輔導,將賣地的錢轉為工業投 資的資金。 最後一項來源是外國貸款或投資。孫先生在經濟上主張「門戶開放」,並不是因 為他昏昧無知。他是清楚瞭解「外國人來中國就是要賺錢」,但是他相信政府可以 居中運作,以保障對外國的經濟關係不致形成剝削。孫先生並且朝此目標擬定了以 下數項綱領: 一、自資強於外資。 二、合資強於完全外資。 三、外資不一定有害,只要真能用於生產。 四、開始時,中國企業必須僱用外國技術人員,但是僱用之條件是必須同意作技 術轉移。 五、外資企業在若干年限內必須收歸中國所有。 六、中國應該出口成品而非原料。 七、中國的工業必須從進口品代替的策略上逐步發展。 事實上,這些綱領比新列寧主義者更正確地導引落後國家如何應付錯綜複雜的困 難。亞洲各個新興工業國家尤其是四小龍的經驗充分地證明孫先生理念的可行性, 而今西方經濟學者所認定的「東亞發展模式」,正是孫中山先生在將近一個世紀以 前為中國制訂的一套準則。 結 論 第三世界的各個民族在面對西方帝國主義時,都不自覺地採取了某種極端的策略 ,或是崇洋媚外或是仇洋懼外,或是退縮復古或是幻想未來,這些策略其充量不過 是一種心靈上的慰籍,以緩和被帝國主義砍傷的民族自尊。然而這些策略中,沒有 一個能把握問題的癥結,那就是經濟落後和民主匱乏。 相對地,孫中山先生的思想卻提出一個真正有建設性的答案。孫先生對自己和人 民有足夠的信心,所以他不需要心靈上的特效藥。他不無理地排斥任何理論,卻也 不盲從任何人。他既不附從西方的自由主義和資本主義,也不附從馬克思的階級斗 爭或社會主義,他總是選擇並綜合他能運用的理念,而取捨的標準端看這理論是否 有助於建立富強的新中國。一般學術界認為孫博士的思想膚淺而渾濁,但事實上他 是豐富而周密的,他是有遠見的大思想家,他的理念已經歷時間的考驗,並將繼續 成為全世界開發中國家的典範。 【選自《中國之春》第六十九期(一九八九年二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