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極權金字塔的結構 ----在浩然暑期研習營的發言 閻 淮 七套班子五個層次 中共政權的結構中,橫向是三大系統:黨、政、軍。黨的系統又分三套:黨委、 顧委、紀委。政府方面是人大、政府、政協。再加上軍隊,叫作「七套班子」。從 中央到地市,都是這七套班子。比如每個省裡,七套班子的領導人都是省級幹部。 縱向是五個層次:中央、省、市(過去叫專區,現在叫地區)、縣、鄉。 黨中央的權力結構 黨通過七套班子控制一切。黨中央的權力機構有:黨的領導核心、常委、政治局 、書記處、中央委員會。領導核心,據鄧小平說,第一代是毛澤東,第二代是他, 第三代是江澤民。黨章裡沒有「領導核心」的位置,但他其實有太上皇的地位,是 最高決策者。圍繞他,有一個不太確定的領導核心圈。文革前說是毛劉周朱陳林鄧 ,實際上領導核心圈是毛劉周。在文革初,是毛和林彪,中期是毛和周恩來,然後 是毛鄧、毛華。文革後,是鄧小平、陳雲、胡耀邦、趙紫陽。現在我認為是鄧小平 、陳雲、江澤民。 按黨章規定,常委是中國共產黨的最高決策機構。文革前七人,文革中三人、四 人等等。文革後先是七人,把華國鋒弄下去後,剩六個人,成了偶數。現在是江澤 民、李鵬、李瑞環、喬石、宋平和姚依林。楊尚昆作為政治局常委和鄧小平的聯絡 人列席常委會。這是一種權力聯繫,六四前黨書記趙紫陽要見鄧小平,也要楊尚昆 傳話。 常委下是政治局。如果說常委會是個決策機構,政治局就是個領導機構。政治局 一般二十來人。中國副總理級的一般有十來個,只有第一第二位的能進政治局。十 二大時總理是趙紫陽,是常委;第一副總理萬里,是政治局委員,第二副總理姚依林 就只能當政治局候補委員了。政治局集中了黨政軍七套班子的主要領導人。人大常 委會的委員長一直是政治局委員,先是彭真,然後萬里,都是。第一副委員長一般 也是。原來政協主席和第一、第二副主席也是政治局委員。軍隊的總參謀長,過去 國防部長,也是。顧委主席、紀委書記先有黨章規定在常委,後來鄧小平陳雲退下 去,特地修改黨章,現在他們不在政治局裡,但還在領導核心圈裡。通過政治局, 共產黨把黨政軍都控制起來。 在政治局裡,往往新進入政治局的、比較年輕的具有較大的政治潛力。比如八五 年,政治局增加六名委員,其實就是中央級的第三梯隊。有胡啟立、李鵬、喬石、 田紀雲、吳學謙和原來的候補委員姚依林。兩年後的十三大,其中有四人胡啟立、 李鵬、喬石、姚依林,進入常委。蘇聯的情況也是一樣,如謝列平、戈爾巴喬夫。 這是因為老的不退出去,政治變化時就把一些年輕的加進去,再有變化時這些年輕 的就進入更高的領導層。 第四層就是書記處了。書記處在中國一直是引起爭議的機構。戴睛總結地說中國 的總書記沒有一個是善終的,從陳獨秀、瞿秋白、李立三、向仲發,一直排下來。 現在是江澤民,還要看。文革中,大部份幹部被打倒,但每個機構都有些人留下來 。只有書記處,無一例外地統統被打倒,戴的帽子也都很重。彭羅陸楊,彭當時是 不掛名的副總書記,除了鄧小平就是他,鄧小平說是總書記,但他對毛澤東比較了 解,一直沒有真正幹事情,彭真是在第一線幹事的。彭羅陸楊當時是書記處的主要 領導人,黨的第一線領導,文革還沒真正開始就被定為反黨集團。 十一大五中全會中央決定重新設立書記處,十個人,集中了黨政軍的全部負責人 ,實際上是中央的辦事機構。十二大,黨章明確規定書記處處理中央日常事務。當 時書記處比較健全,集中了七個班子裡比較年輕管實事的人。但到十三大,由於胡 耀邦垮台,黨章又把書記處降格,降為常委和政治局的辦事機構。書記處成員由中 央全會選舉改為由常委提名中央委員會通過。這次民運,中央書記處有些成員「犯 了錯誤」,現在書記處只有四個成員了,其中有三個是常委,江、李、喬,書記處 等於沒有了。本來書記處是政治局領導下的辦事機構,現在四個書記中三個是常委 ,說明權力又高度集中在常委。 第五層是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會三百多成員,一年開一次會,基本上是個表決 機器。 黨對社會的全面控制 但在中央委員會下面,有中直的十幾個單位,辦公廳、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 、《人民日報》等。這些機構除了管理黨的事務,也把政府機構控制在手裡。比如 統戰部長一般都是政協的第一副主席或常務副主席,把八個民主黨派都管住了。宣 傳部不只管黨的事情,它把全國的理論工作都管了。雖然文化部、廣播電視部、新 華社,組織上歸國務院管,實際上由中宣部管。組織部把共青團、工會、婦聯都管 著,組織部長在常委裡管黨群。 另外在書記處下面,有一個國家機關委員會,它原來把國務院下各部委的黨組管 著。目前黨組取消之後,國務院各部委設機關黨委,這樣,還是把各部委管住了。 另外,黨中央還有一些小組:外事領導小組、宣傳領導小組、財經小組。這些小 組是非常機構,每個小組負責國務院的一個口,例如,外事領導小組負責外交部、 經貿部和其它與外事有關的部門。中央軍委管軍隊。中央有政法委員會,後來在體 制改革中覺得不合適,改為政法領導小組。政法口不僅包括公檢法,而且人大也算 在這個口裡。黨中央的政法書記,文革前是彭真;十二大時是陳丕顯,他既是政治局 委員、書記處書記,又是人大的第一副委員長;現在是喬石。 另外有中聯部,等於黨的外交部。原來跟社會主義國家、馬列主義政黨打交道, 後來擴大到一些社會黨。假如將來台灣同意黨對黨談判,這事也歸中聯部管。八三 年前,還有個中調部,後來搞法制,它和公安部的幾個局合併,改為國家安全部。 原來歸黨中央,現在歸國務院。公安部和安全部的分工類似於美國的聯邦調查局和 中央情報局。兩個部都是對黨外的。中國很嚴格,不許用軍隊和公安系統來對付黨 內。公安部原來有個政治保衛局,完全是對外的,現在劃到安全部去了。另一個是 內保局,是保衛機關的,比如哪個大機關失竊了,出了反標,但也不是對付黨內系 統的。黨內必須由黨的系統來管。中央各部以前都有監委派出來的人。各部委現在 都有一個紀檢組,組長是副部級幹部,受雙重領導,既歸部長領導,又歸中紀委領 導。黨委一個副書記管黨務,所以也監督部長,他的公德私德。 顧委和紀委是黨的另兩大機構。這兩個機構在省級以下基本是虛設的,安排一些 老同志。紀委則只能監督下一級不能監督同級的。顧委和紀委相對不那麼重要。 政府系統中有人大。中國不是三權分立,是叫「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大下面 領導一府兩院:政府即國務院、檢察院、法院。 中國說有七套班子,實在的只有兩套。一是黨委,每級黨委有十幾個部門;另外 是政府系統,中央是國務院,下面是省政府,這個系統一般有六七十個廳局和直屬 單位。按正式規定,國務院有四十三個部委,另外還有幾十個直屬局。還有許多部 級的公司、企業,共有上百個直屬單位。這些單位一般分成幾個大口,外交、文教 、經濟、計劃,一個口由一個副總理或國務委員管。同時歸黨中央對口的小組領導 。 政協在法律上沒有它的地位,只管多黨協商、對話、協議。政協第一屆第二屆主 席副主席裡非黨人士多,現在黨員的比例越來越高了,黨員副主席也排到前面來了 。 還有軍隊。中央軍委和國家軍委是兩個牌子一套人馬。國防部虛設。真有實權的 是上面三個總部,下面七大軍區,以及每個省的省軍區。 再說一說省一級。各省都有十三個到十五個左右常委,這是一個省的真正權力機 構。第一把手是省委第一書記,第二把手、省委第二書記由省長兼任。黨政不分得 很清楚,要是省委第一書記上調了,就由省長接任第一書記。天津第一書記陳北達 調走之後,李瑞環市長就變書記了。第一書記和省長管理全省,一般另設一名副書 記管理黨務。十幾名常委則把黨政軍各口都管住了。一般省裡有五六個副省長,只 有第一副省長是常委。人大主任,只要年齡沒過線,一般也是常委。政協主席一般 年齡比較高,又可能是黨外人士,就由政協第一副主席,也就是統戰部長當常委。 紀委書記一般是常委,如果不是,中央規定紀委書記可以列席常委會。另一些常委 可能是辦公廳主任、秘書長、宣傳部長,個別的還有婦女代表之類。顧委主任一般 年紀比較大,規定可以列席常委會。常委作決定,然後由政府、人大、政協等分頭 去辦。市裡縣裡情況差不多。 中央政權的特點 在民主國家裡,一個政治家必須堅持自己的觀點,這樣這次不行,下次還可以被 選上。在共產黨國家,當政治觀點與權力發生衝突,一般都把權力放在首位。而失 去了權力的幹部,則往往更瞭解下情,表達其政治立場也更鮮明瞭。所以老人並不 都是保守派。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六四前七位上將的公開信,公開反對戒嚴。張愛萍 、肖克、宋時輪、葉飛等這七位都是五五年封的上將,年齡都在七十以上,而這次 都未授銜,在軍隊沒有職務。信到了《人民日報》,壓下了,在國外倒發表了。在 顧委會裡,不但有開明派,而且有民主派:於光遠、李銳、李昌、吳潤生,他們現 在被公開批評。前一段還有陸定一、周揚。 第二點,在部省長級以上幹部裡,他們對改革所持的立場和他們的實際利益有關 。中央一級,黨的部門比較保守,因為一改革,黨的位置就要降低。國務院系統分 兩類,一類像計委,在改革放權中失掉權力,由實變虛,他們一般比較保守。另一 類像銀行、統計、工商,在改革中屬於要加強的部門,他們對改革比較支持。此外 ,東部各省傾向於改革,西部覺得差距拉大了,對改革很不理解。 第三點,在中國,黨的控制比東歐各國都厲害。中國的機構中紀律性也比較強, 講黨紀、政紀。下面怎麼搞的都有,但明顯地違反並不多。 在黨的系統,效率是很高的。一個文件,靠組織系統,在兩天之內就從政治局常 委傳達到每個黨員,外國人一點兒都來不及知道。最明顯的例子:鄧小平四·二五 講話,政治局開會一分工,喬石在黨中央系統傳達,陳希同、李錫銘在北京市系統 傳達等等,二十六日就傳達到全體黨員。再一個例子:五月份北京上百萬人遊行、 攔軍車,各部委都上街了,除了安全部是保密機關打不出旗號;七月份呢,上百萬 人在寫檢查,外國人覺得很不好理解。 戶口制與檔案制 現在我再講講組織問題、幹部任用問題。(李湘魯插話:這套東西是非常重要的 ,是共產黨統治的關鍵。)有些東西不僅外國人聽著新鮮,中國人也不太瞭解。 中國的社會控制是世界上最嚴的,這種控制靠三種系統:一是戶口,每個人在哪 個村、哪條街道,都知道。戶口制度既把工農分開了,也把一個個城市分開了。第 二是檔案制度,把近兩億的職工限制住了,每個人都有這個袋子,不僅把你的情況 都裝在裡面,而且把你定在一個地方。你從北京到深圳去工作,拍拍屁股就走,工 資可以不要,可是你沒檔案,就是黑人。中國講三不:不扣帽子、不抓辮子、不裝 袋子,這個袋子就是檔案。中國歷次運動,只要一翻案,就先要清檔案。比如文革 時,有好多人違心寫了檢查,像鄧小平寫了「永不翻案」;文革結束,中央決定清 理檔案,就把檔案裡的不實之詞都拿出來,還給本人,這就放心了。一是本人檔案 ,一是文書檔案。比如你們三個組織個反黨小組,每個人檔案裡有這一條,另外這 個反黨小組還專門有個檔案。(李湘魯:檔案沒什麼規矩,比如說,你從軍隊復員 時,最大的爭執是要把你檔案裡關於你的錯誤決定拿出來。如果你跟上級關係好, 就拿得出來,銷毀掉,你就變成清白的人了;如果他堅持不拿出來,你就總有個污 點。) 裝不裝檔案由人事部門決定。(李湘魯:人事部門有相對的獨立性。但第一把手 如果有手段,比如跟人事幹部關係搞得好事情就好辦。)一般第一把手就說了算。 人事幹部跟第一把手關係都好,換了省委書記或縣委書記,他總要先換組織部長。 胡耀邦垮了以後,第一個是把組織部長換了,換了宋平上來。我在組織部可以看局 一級幹部的檔案。再高的就要寫個條子,讓部長批了才能看。誰看檔案都要登記, 下一個人看時發現少了什麼,就可以查出來。誰都有個檔案。最近鄧穎超提出要把 周恩來的入黨時間改到一九二零年,即他成立共產主義小組那年,中央發了文件, 部長批了,取出檔案來改了。拿住檔案,打誰一打一個准。像蘇聯季諾維也夫這些 人,都在沙皇時代坐過監獄,有口供,等斯大林要打這些人時,把這些東西從檔案 裡取出來,打擊他們。文革也一樣,林彪一死,出身也變了,都在檔案裡,活著的 時候沒人敢去查。 幹部的任用方式 共產黨控制的第三種制度是陞遷制度,這把四千八百萬幹部管住了。 中國有幾百萬種機構,每個機構都有一個級別。比如省的七個班子都是部級機構 ,下一級就是局級的。相應地每個幹部都有個級別。這個級別在共產黨的官本位制 中是決定一切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妻子子孫全由它定。聶衛平是部級幹部, 這是部級待遇,沒有部級權力。馬耀紅是副師級的,還有局級的和尚。 中央的組織部管省長部長這一級,各省組織部管廳局地市這一級。如此類推,組 織部把領導幹部都管了;人事局只管一般幹部,像大學生分配、士兵復員這些事。 (李湘魯:現在省裡可以任命正局級幹部,相應地權力就大些了。)文革前,「高 干」指十三級以上,副局級的幹部由中央組織部管。文革後,覺得管得太多,便改 為管一級半,管到正局級。到八四、八五年以後,覺得管得還是太多,而且幹部的 數量膨脹得很厲害,各級組織部就改為只管下面的一級。不過有些重要幹部,如各 省的組織部長,還由中央組織部管。 省一級幹部怎麼配備呢?一種情況是該換屆了,五年一屆;還有一種情況,中央 有新政策,要年輕化了;第三種情況,某個省問題比較多了,需要把班子換掉。在 這三種情況下,我們中央組織部先把省委書記和省組織部長叫到部裡來,請他們談 談,哪些人可以升,哪些人可以留,哪些人可以退。這之後,組織部主管的局和我 們青年幹部局分別討論,分別提出自己的方案。他們本來對各省幹部都有考察,我 們則掌握一批後備幹部名單,這兩個局協商以後,拿出個意見來,組成一個小組, 三五個人,到省裡去。現在講一些民主了,跟省委七套班子的人分別談話,背對背 ,聽他們對當事人什麼看法,然後再到各地市去聽取意見,一般找一千多個人搞民 意調查。這時才拿出個初步方案來。回來後,局裡討論,然後部辦公會議討論,再 報書記處。一般省級幹部,書記處同意就可以了。第一把手:省長、省委書記,經 書記處同意後,拿到政治局,再發下來。 這是正常程序。但這裡還有一個程序,實際上,各省各部都是中央某人的地盤。 比如我到山西去過幾次,去之前,要徵求彭真、薄一波的意見。到廣東,要徵求葉 家的意見。到湖南就更複雜了,湖南出了幾百個中央幹部、將軍元帥。安徽和北京 是萬里的地盤。(李湘魯:政治局裡每人有分工,叫作「聯繫某省工作」,不能叫 「管」。這些人,組織部一定要去拜的,而且他們的意見很重要。你作了決定之後 ,他也可以干擾你的決定。所以要先去拜他。不過,趙紫陽在幹部任命上,一向不 大說話。) 組織部的工作人員都是處級以上幹部。雖然聽上面的意見,但我們也有很多的工 作要做。上面的意見也有很多是矛盾的,也可以說有很多把戲可作。各省的省委、 組織部,在中央組織部裡都有他們的代言人。省裡幹部到北京,過年過節,也要先 拜組織部的人。 每個省七套班子,省級幹部加起來要有五、六十人。中央還有一百多個部級單位 ,每個部十幾個部級幹部,全國加起來上萬名部級幹部,都歸組織部管。軍隊幹部 則全部由總政治部幹部部管,不過他們按我們制定的政策辦,比如每一層幹部的年 齡限制,但具體任命由他們管。我們兩邊接觸很多,部隊幹部轉業要由我們安排, 兩邊的幹部家屬要進京之類,我們兩邊有很多協作關係。現在軍隊幹部下來很不好 辦,一般要壓兩級,一個團級幹部下來只能當科級幹部用,因為部隊裡提得快一些 ,專業知識則差一些。 組織部下去人,叫「見官大一級」,因為不管誰,都由我們管著。宣傳部下去人 ,人就不理。組織部下去個幹事你都得伺候好。(李湘魯:對地方幹部來說,兩種 人最重要,一是組織部幹部;二是計委幹部,他管給錢哪。這兩個部門下去一個處 長,招待得比一個部長還好。)這是因為在中國黨管一切,又是計劃經濟。所以, 黨的機關裡最重要的是組織部,國務院系統裡最重要的是計委。你看,文革以後, 組織部部長,先是胡耀邦,然後是喬石,又換了宋平,都是中央常委。六四以後, 組織部長宋平和計委主任姚依林都進入了政治局常委,不再兼組織部部長和計委主 任了。組織部長換成了李烽,計委主任換成了鄒家華。計委主任最早是李富春,也 是政治局常委。李烽原先在整黨辦公室薄一波手下。 【選自《中國之春》第九十期(一九九零年十一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