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思想:中國人的中心價值觀 黎 民 一、引言 自從用甲骨文記載歷史以來,中國便是一部王國史和帝國史。中國的帝王制度, 正如韋伯所說的,是一種「卡理斯瑪」支配型的政治制度。中國的帝王也被賦予一 種卡理斯瑪的特質:在商朝他是宇宙的至上神----上帝的人間代表;在周朝以後他 是天之兒子,奉天命而成為人民的主人(天生丞民,而立之君);他是英雄崇拜的對 象,也是亦人亦神的人物(龍的政治神話);他是祖宗崇拜的人間化身(萬歲爺),他 的宗廟就是整個民族的祖廟;只有他才可以祭天封禪;他也是道生的化身(內聖外王 );他象徵著社會的安定,國家的統一;他負責從政治上、文化上整合全社會;他又 是中國這個大家庭(家天下)的大家長,手中掌握著統治國家的全部絕對權力。 帝王思想因此也是中國幾千年來傳統政治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中國人最原始、最 根本的信仰和最中心的價值觀念,也是中國人視之為最神聖的靈物。 二、中國人的帝王思想 「貴當天子,富有天下」,幾千年來,不管是在清醒的意識裡或在潛意識裡,早 已成為大多數炎(帝)、黃(帝)子孫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負。「人皆可以為堯舜」和 「匹夫可以為天子」正是儒家文化「內聖外王」的文化內涵和政治「外延」的一種 表現形式。 炎黃子孫如果有什麼政治共識,那麼就是在有帝王思想這點上。 炎黃子孫如果有什麼是平等的,那麼,也許就在人人有做皇帝的潛在資格上。「 舜何人也,吾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貧下中農陳涉就認為自己可以稱王,所以 他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所以他搞農民暴動,就以「大楚興,陳勝王」為號 召。小公務員劉邦看見秦始皇的車馬之盛,立即暴露了自己的潛意識:「嗟乎,大 丈夫當如此也!」將門之後的高幹子弟項羽看見秦始皇游會稽、渡浙江,更是直言 不諱:「彼可取而代也」。先是湖南山溝裡的一個農民子弟,後來成為中國二十世 紀的無冕之帝王的毛澤東也作詩言志:「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 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 炎黃子孫如果有什麼共同的社會事業,那麼就是中華帝國改朝換代的事業。幾千 年來,炎黃子孫演出了無數的爭江山,奪社稷的歷史鬧劇、悲劇。「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難怪一部二十六史,實際上都成了帝王將相的家譜。 人人想做皇帝,人人可做皇帝這個中國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造成了中國帝王歷 史的若干特點: □帝王制度雖有幾千年的歷史,帝王本身在血統上卻非萬世一系,而是帝王無種 。秦始皇想傳諸萬世而無窮,但二世而亡,並且這個二世還是一個篡位者。□所謂 的「真命天子」都不是什麼「天之驕子」,而是「成則為王,敗則為寇」。□帝王 制度雖然以家族制度為基礎,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家族制度的根本政治信 條之一;但是,帝王家族大多數斷子絕孫。□帝王制度以王朝政府的不斷更替的形 式而得到存在和延續。□由於帝王象徵著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社會秩序的安 定,王權是整合社會的中樞權力中心,所以每一次的改朝換代,都使國家經歷一次 分裂和統一、社會經歷一次一亂一治的週期循環。□由於帝王在中國社會中的中心 地位,帝王的統治術成了中國文化學術的核心。中國文化因此可以說是泛政治文化 。中國的政治學說,實際上都是帝王的南面之術。中國人的政治事業,最後也都歸 結為帝王事業,以為帝王打天下,治天下為主要內容的事業。統治之術也只能在治 術上而不能在治道上有所突破。西學東漸至今一百多年,中國人一直未能從根本上 建立起人權思想,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民主憲政思想和制度,不能不說,這與中國文 化和價值觀念的守護者和創見者----留學生和知識分子潛意識裡深藏著的帝王思想 有根本關係。從傳統士大夫演變而來的近代知識分子,他們的最高政治理想和抱負 ,實際上仍然未能超出帝王之師(總統和主席的顧問和秘書幕僚)和帝王之佐(總統和 主席的行政院長、總理和內閣部長)的理想和抱負。 自由主義的大師胡適之,接到廢帝宣統的一個電話,馬上就受寵若驚,見了宣統 就口稱「皇上」。以致於後來不通電反對馮玉祥發動的驅逐溥儀出紫禁城的「北京 政變」(他在一九一五年哥倫比亞大學讀書時,曾就袁世凱稱帝一事,寫過反袁文章 )。 張五常教授在陪同佛利民見過趙紫陽之後,也越出了經濟學的專業領域,寫下了 「假若趙紫陽是個獨裁者」一文。佛利民畢竟是個道地的美國自由主義者,他本能 地不敢對趙抱有希望。張教授和佛利民對趙的不同態度,正好表現出中美自由主義 經濟學家微妙的歷史文化背景的差別。 一年前,國內外的所謂的社會精英們所提倡的「新權威主義」,故弄玄虛地主張 用「政治上的專制、獨裁,來保證經濟上的自由」。這正是用口頭上的自由、民主 去掩蓋他們希望用一種新的專制制度去部分地替換已經運轉不靈、老化腐朽、低效 率的共產黨專制制度。這種等待、呼喚新獨裁者的一廂情願,正是帝王思想在他們 靈魂深處的一次曝光。 帝王思想是一種中國極其特殊的君權主義思想。我們在此處不可能討論形成這種 思想的所有因素和情況。而只簡單地指出:帝王思想起源於□最古老最原始的生殖 器崇拜及由它演化而來的;□生殖崇拜和□祖宗崇拜;□圖騰崇拜,後來演變為龍 圖騰崇拜,再演變為龍的民間神話和政治神話即「真命天子」的神話;□武力或暴 力崇拜;□權力崇拜。 這些崇拜的緊密結合,建構了中國特有的英雄崇拜:帝王崇拜。帝王思想是一種 極其複雜的帝王崇拜。 三、孫中山對帝王制度和帝王思想的批判 儘管中國歷史上也曾有過不多幾個人對帝王思想表示過異議,如魏晉的阮籍,宋 代的鄧牧,明清的唐甄和黃宗曦,但真正能站在人權、民主憲政的立場上反對帝王 、帝王制度、並進而反對帝王思想的人,自從盤古開天闢地以來,至今唯有孫中山 先生一人而已! 孫中山不但最早發現炎黃子孫人人有帝王思想,而且深刻地理解和預見到帝王思 想將是中國建立民主憲政制度和共和國的巨大的民族心理和思想障礙。 人權思想和主權在民的思想是建立共和國的中心價值觀念;保障人權是建立民主 憲政的根本目的。帝王思想和人權思想此長彼消,此消彼長,如冰炭之絕對不能相 容,正如帝制和共和制絕不能共存。帝王崇拜嚴重地阻礙了民主政治理性的覺醒發 展。而要消除「君權天授」 並代之以「主權在民」「憲法至上」的觀念,一百年來 ,中華民族的努力和經驗證明了是多麼的艱難! 孫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大約在一九一零年一至三月)就高瞻遠矚地指出:「吾知推 倒滿清,可告成功,但建立中華民國基礎甚遠;滿清帝國一倒,中國人人皆抱皇帝 思想,此後中國民族歷史,其中不知經過多少帝制、軍人專制途徑,乃獲真正民國 之望。吾頗欲為中國人民,上一尊號,名曰帝民,副人欲做皇帝之願望也。」又說 :「他日中國排滿成功,所憂患在帝王思想,名非帝王,擁兵造亂,有過帝王者, 是吾之大患也。」 孫中山先生的憂患和預見,征諸近現代八十年來歷史,不幸言中! 帝王制度雖然在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中一舉被推翻,但袁世凱、張勳復辟帝制 的歷史醜劇、鬧劇,證明帝王思想仍然活躍在很多人的思想裡和行為方式上。 隨著帝王權力的失落,帝制崩潰造成的歷史真空,人人想做皇帝、人人爭當皇帝 的心態和行為充分暴露無餘。「亂世英雄起四方,有槍便是草頭王」的現象長期在 中國社會如洪水般氾濫,真是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小軍閥割據一省便稱王,大軍閥 割據數省便想武力統一中國以稱帝。這種為稱王稱帝而打的軍閥混戰,使孫中山在 一九二三年還不得不歎息道:「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創造民國,一直到今日,徒 有民國之名,毫無民國之實,關於民國的幸福,人民絲毫都沒有享到。」孫中山還 指出:「現代民國災患禍害的原因,是在什麼地方呢?第一個是大清帝國留下來的 老官僚武人,還沒有肅清。從前革命黨推倒滿清,只推翻清朝的一個皇帝,但是推 翻那個大皇帝之後,便生出無數小皇帝來,像現在各省的督軍師長和北京的總統總 長,都是小皇帝。那些武人官僚都是大清帝國留下來的,只知道做官,他們的思想 純粹是做皇帝的思想,他們有了兵,便胡行亂為,像袁世凱擁兵最多,便自己稱皇 帝。如果擁兵較少的,雖然不敢自己做皇帝,只要有了三、五千兵,便想反叛民國 ,恢復舊制度。那些恢復舊制度的行為,就是實行專制,就是專制時代小皇帝的行 為。所以說到民國以來,我們革命黨只推翻大皇帝,那些小皇帝還沒有推翻,故民 國徒有民國之名,仍受專制之實。」 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不但推翻了滿清王朝,實際上也結束了中國幾千年來的帝 王制度。儘管人民對人權、自由的認識還有待覺醒,社會也無獨立的司法制度對人 民的人權、自由有所保障;但是民主革命的思想基本上還是為廣大人民接受了。中 華民國臨時約法的主要精神「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主權在民不在皇帝 的價值觀念第一次在中國歷史上進入人民的心中。中華民國遠遠未做到「民有、民 享、民治」;但是人民已經基本上認識到帝制和皇帝是非法的和不合理的。孫中山 在「同盟會宣言」中發出的「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的號召已牢固地在 中國人民心中紮下了根。正因為如此,袁世凱的中華帝國只存在了八十三天,袁本 人也在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的反對聲討之下,驚恐而死。張勳復辟更是短命,僅僅十 二天,辮帥的政治鬧劇便草草收場了。經過反袁反張運動,共和制在中國已成為不 可逆轉的歷史趨勢和歷史現實了。共和制和帝制之爭,在形式上至少是解決了。孫 中山指出:「以袁氏之詐力絕人,猶不能不與帝制同盡,則天下當不復有襲用其故 智之人。」孫中山還總結歷史經驗說:「保持民國,不徒以去袁為畢事。袁氏破壞 民國,自破壞約法始;義軍維持民國,固當自維護約法始。」孫中山一直認為人權 不是天賦的,而是由人民爭取和隨歷史之多種機制、機緣演化而來的,因而尤其需 要受法律保護;而專制獨裁者則無不從破壞憲法法律來侵犯、剝奪人民的人權的。 孫中山後來在和段琪瑞、張作霖、吳佩孚、陸榮廷、唐繼堯等等軍閥的「護法」斗 爭中曾深刻體驗到今後之鬥爭是真假共和、真假民主之鬥爭。 孫中山還全面地總結了中國歷史上的經驗:「中國向來沒有為平等自由起過戰爭 ,幾千年來歷史上的戰爭,都是大家要爭皇帝。只有此次我們革命、推翻滿清,才 是不爭皇帝的第一次。但是這種不爭皇帝的思想,只限於真革命黨以內的人才是。 說到革命黨以外,像北方的曹昆、吳佩孚,名義上雖然贊成共和,但是主張武力統 一,還是想專政。如果他們的武力統一成功,別人不能夠反抗,他們一定是想做皇 帝的。將來沒有人敢擔保這種危險不發生。」 蔣介石北伐成功,重建中華民國;以及毛澤東革命成功,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但是我們在蔣記中華民國和毛記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共和制的面紗背後,依然看到 了中華帝國和中國皇帝的古老而又熟悉的面目。總統、主席的權位依舊和昔日帝國 的帝王的權位一樣,高踞於憲法之上。他們不但是「和尚打傘,無法無天」(毛澤東 最喜愛的一句話),而且口含天憲,每句話都是聖旨,一句頂一萬句。革命消除掉的 只是一頂皇冠,而不是帝制本身,也沒有清除掉大多數中國人民殘留在頭腦裡和革 命領袖頭腦裡根深蒂固的帝王思想。蔣介石、毛澤東各自儼然以無冕的帝王自居, 共和國的人民和各級政府官員也恬然以帝國的臣民自處。蔣介石公開說:「無論專 制國家、民主國家,乃至社會主義國家,都必須有一個元首或領袖。在帝制國家裡 ,稱為皇帝與天子;民主國家,便稱為大總統與主席。名義雖不同,而其為代表國 家的首領則一。所以《大學》裡的天子,我們可以廣義解作國家之首。」大家知道 ,皇帝作為國家元首和總統作為國家元首,其性質是根本不同的。皇帝有立法權、 行政權、司法權;而總統只有行政權。更重要的是皇帝背後有「君權天授」的價值 觀念支撐;總統背後的價值觀念卻是「主權在民」和「憲法至上」。皇帝有權力說 :「朕即國家。」總統無權力說「我即國家。」 當「獨尊儒術」演變為現代的「忠於主義」,家天下就相應地演變為黨天下,而 蔣、毛就公開地把「朕即國家」變成「老子就是黨」了。各級黨委第一書記也就自 然而然地變成騎在中國人民脖子上的大大小小的土皇帝了。 正是由於在中國「君權」徹底崩潰的時代,「人權」,「憲法至上」等中心價值 觀念未能真正取代「君權天授」、帝王思想等等中心價值觀念,民主憲政的制度也 未能填補這一巨大的歷史真空(孫中山一生致力於這一事業,惜其未全功),最後才 造成「黨權」取代了「君權」、攆走了「人權」,「黨天下」取代了「家天下」和 攆走了「人民的天下」的政治格局。 在這種政治格局之中產生的政治野心家和陰謀家如林彪之流才會有「政權就是黨 權和軍權」而「軍權是權中之權」的權力觀念和「有了政權就有了一切,沒有政權 就喪失一切」的極端的權力崇拜的觀念。在他們的關於權的定義中,從來就沒有「 人權」這個詞,甚至也沒有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這幾個詞。理解了這種新黨閥 、軍閥的政治哲學,也就明白了他們為什麼曲解、攻擊孫中山的「民權」的觀念。 林彪說,「政權是什麼?孫中山說是管理眾人之事。但他不理解,政權是一個階級 壓迫一個階級的工具。反革命是這樣,革命也是這樣。我想利用自己的習慣語言, 政權就是鎮壓之權。當然政權的職能不僅是鎮壓。無產階級的政權,還要改造農民 、改造小私有者,搞經濟建設,抵禦外部侵略,職能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鎮壓。 」 林彪的權力觀念,完全是用現代語言表述的中國古代絕對君主專制主義者韓非的 觀念,是赤裸裸的帝王專制的觀念。林彪的這種觀念,使精通帝王之術的毛澤東都 難以接受,並為之寢食不安。毛寫道:「我朋友的那篇講話,中央催著要發,我准 備同意發下去。他是專講政變問題的,像他這樣講法,過去還沒有過,他的一些想 法,我是深感不安的。」(林的「權力觀念」是體,政變問題是用,請讀者留意。) 理解了林彪的權力觀念,也就理解了在「黨天下」時代,權力鬥爭為什麼比在「家 天下」時代還更殘酷、更激烈,它完全是在霍布士的「森林法則」和極端的馬基雅 維裡主義的支配之下,而國家也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利維坦」。因此,黨內改革的 道路已如「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更不要說變「一黨專政」為「多黨制」了。 而在黨內最高層次上的權力鬥爭不但表現為傳統的宮廷政變式的爭奪,也表現為派 系鬥爭(林彪說「政權就是領導班子」)。國民黨過去是如此,共產黨一直如此。在 政治鬥爭中對暴力和權力的絕對和美滿的崇拜,正是中國帝王思想的集中表現。 蔣介石、毛澤東都堅信「有軍則有權」,「誰有強大的軍隊誰就最有發言權」,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有了槍又可以造黨」。在崇拜武力、權力這點上,蔣毛 和袁世凱、段琪瑞、張作霖、吳佩孚等人本質並無什麼不同,而這些東西,也都是 傳統的帝王思想和帝王之術的表現形式。而這一個特點,也正是造成國共兩黨今天 仍然是軍事強人和軍事集團主政的根本原因。回顧歷史,面對嚴峻的現實,不禁悲 從中來。中華民族,何其如此多災多難也!帝王思想,其亦中華民族之劫數! 一九二九年,蔣介石和他領導的國民黨給孫中山在南京修建了總理「陵園」;為 孫中山遷墓舉行的儀式稱為「奉安」大典。大家知道,「陵」是中國帝王的墳墓的 稱謂;「奉安」大典是中國帝后安葬及神主遷廟的典禮。蔣介石和其國民黨把孫中 山視作皇帝,這不僅暴露了蔣等的帝王思想,而且對孫中山一貫據以堅持反對帝王 思想的人權、民主憲政思想、民權革命事業來說,簡直是一種極大的侮辱、嘲諷和 背叛!孫中山如死而有靈,真不知將會對這些三民主義的信徒作何感想? 一九七五年蔣介石去世,國民黨稱之為「崩殂 」(《禮記》:「天子死曰崩,諸 侯曰薨」。又,諸葛亮「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中央常務委 員會臨時會議翌日所做的決議中又赫然寫有「大陸光復不遠,國人誓當奉安於南京 國父陵寢左右,庶我民族兩大聖哲,馨香明德於無窮也。」陵寢是帝王墓地的宮殿 建築。國民黨最高層的領導人不但一直未改變尊孫中山為帝王的潛意識,這次又把 蔣公進尊為帝王並使之聖化。 一九八八年蔣經國總統(蔣家的世襲總統;可見蔣氏父子靈魂深處的帝王思想是如 何根深蒂固!)去世,台灣的很多報紙仍然襲用中國帝王死時的稱謂「崩」以及古諸 侯死的稱謂「薨」來稱呼蔣經國的去世。 北京的毛澤東紀念堂和台北的蔣介石紀念堂實際上都是變相的帝王陵墓,它們雄 辯地證明帝王思想仍然盤踞在中國上至黨國要人下至普通百姓的靈魂裡。這種社會 文化現象使我們今日對孫中山思想之深刻和政治眼光之遠大不得不由衷地欽佩。 要言不煩,讓我們再來重溫孫中山的教導:「所以我們在中國革命決定採用民權 制度,一則為順應世界的潮流,二則為縮短國內戰爭。因為中國自古以來,有大志 向的人,多是想做皇帝,像劉邦見秦始皇出外,便曰:『大丈夫當如是也。』項羽 亦曰:『彼可取而代也。』此等野心家代代不絕。當我提倡革命之初,來贊成革命 的人,十人之中差不多有六、七人是有一種帝王思想的,但是其中我們宣傳革命主 義,不但是要推翻滿清,並且要建設共和,所以那十分之六、七的人,都逐漸被我 們把帝王思想化除了。但是其中還有一、二就是到了民國十三年,那種做皇帝的舊 思想,還沒有化除,所以跟我來做革命黨的人,常有自相殘殺的,也就是這個緣故 。我現在講民權主義,便要大家明白民權究竟是什麼意思。如果不明白這個意思, 想做皇帝的心理便永遠不能消滅。大家若是有了想做皇帝的心理,一來同志就要打 同志,二來本國人要打本國人,全國長年相爭相打,人民的禍害,便沒有止境。」 用辛亥革命以來的新舊軍閥混戰的歷史,國共的內戰史,國共兩黨內部的鬥爭史 來檢驗孫中山當年所說的這些話的正確性,就不能不承認,孫中山確實是中國近現 代史上最偉大的人物和真正的民主革命家。 「所以中國的革命,至今沒有成功,就是因為做皇帝的思想沒有完全剷除,沒有 一概肅清。我們要把這種做皇帝的思想完全剷除,一概肅清,就不得不再來奮鬥, 再來革命。」 民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選自《中國之春》第九十四期(一九九一年三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