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魂永在,火種不熄 ----全球華人六四紀念活動紀實 維 克 一年一度的六四紀念日又到了。三年來,人們始終懷念著那些為民主捐軀的勇士 ,從來沒有放棄自由民主的理想。民運火種不熄,民主力量在高壓下又慢慢恢復過 來,發展起來。在此情況下,紀念六四三週年的活動格外意味深長。在今年的六四 前後,各地華人與當地外籍人士普遍舉行了集會和燭光晚會活動,以悼念忠魂,鼓 舞鬥志,同時各地又開展了一些各具特色的活動。 華盛頓:雨中控訴 五月三十日,民聯、民陣、學自聯、大華埠支聯會、美港聯、三民主義大同盟等 團體組織了百餘人冒雨步行市中心。 六月四日上午,學自聯在中共使館前開新聞發佈會,會場上樹起監獄模型。來自 明尼蘇達州的張亞來同學向大眾控訴說,「六四」前他學成歸國,效力於國家,不 料想沒多久就在「六四」慘案中被子彈打斷脛骨,現在裝著假肢。他呼籲國際上關 心「六四」入獄者和傷殘者,給予人道援助,呼籲中共協助國際上對受難者的人道 援助,最起碼不要阻擋。天安門學運領袖辛苦在監獄模型前宣讀了長長的部分被捕 者名單,美國參議員瓦洛普,眾議員波洛西分別緻詞,重申美國人民不忘六四,關 心中國政治異議人士的命運。 六月四日晚,二、三百名中外人士繼續在大雨中舉行 燭光夜禱,由馬裡蘭大學學 生會主持。會上,長春來的同學介紹了「六四」期間長春人民的爭取民主自由的活 動。會上還放映了「六四」錄像,朗誦了詩歌。 紐約:民主長跑 民主花園 絕食抗議 紐約是華人集中的地區,也是中國民聯總部所在地,一向是民運中心地區之一。 中國民聯、中國人權、美國香港華人聯會、天安門基金會、六四計劃等民運組織, 早在兩個月前就每週開碰頭會,籌劃「六四」紀念活動。 五月三十日,百多人在美港聯等組織下,進行民主慢跑,從眺望自由女神像的曼 哈頓炮台公園向華埠新建的民主花園。由紐約華埠選區市議員佛麗達女士主持民主 花園落成典禮。該花園是市政府撥給華人社會的一塊地。早在「六四」前一個月, 各界華人就清走垃圾雜樹、平整土地,在花王葉叔指導下種上鮮花、幼樹。鮮花拼 成「民主自由」和「liberty」的字樣,使人看了即賞心悅目,又熱血沸騰。 六月三日晚上中國民聯等團體在中共駐紐約領事館前組織了二十四小時絕食紀念 活動,既是響應北京學生的絕食悼念活動,又是表現海外民運人士臥薪嘗膽,不忘 「六四」的決心。參加絕食的有中美人士十多人。現場高懸橫幅:「告慰死難同胞 ,中國人仍在奮鬥。」 絕食至六月四日晚八時結束後,數百名各界人士在現場召開紀念六四燭光晚會。 由美港聯主席吳錦祥主持,V字型台上擺著死難烈士的靈位,兩邊是有關六四的彩色 照片。中國民聯曼谷分部參與最近泰國民運的記錄彩照特別引人注意。吳錦祥、於 大海先後致詞向烈士致哀。國際女服工會副主席蘇珊、考威爾代表美國工人致詞, 譴責中共迫害韓東方等工人民運人士,鎮壓工人運動,剝奪工人成立自治工會的民 主權利,把中國變成了工人的大監獄,還自稱代表工人階級。古巴、阿富汗等族代 表也致詞支持中國民運,說到激昂處,二十多位古巴人對中共領館大喊:可恥! 可 恥! 可恥! 呂京花、白夢、唐伯橋、李林等以回憶自己參加「八九民運」的親身 經歷來鼓舞人們的鬥志。百餘名參加者,一面在大風中護著點點燭光,一面聽著發 言,默默地表達對烈士的緬懷,對鬥士的敬意,尤其是六月在天安門廣場向鄧小平 抗議的孤膽英雄王萬新,引起了人們深深的敬意。 六四當日,各界民運人士六十多人還在華埠召開「六四」反思會。檢討民運中的 成績和不足,共商推進民主運動新局面的辦法。 洛杉磯:民主長跑 五月三十日,一百五十多名中西人士在洛杉磯參加由民陣洛杉磯分部主辦的「6. 4公里民主長跑」,其中有學生、專業人士、小朋友、老先生老太太,還有許多父母 推著小兒車參加。 民運人士伍凡、莫逢傑、馬大維、吳仁華、鄺明遠、王超華、馮翹、陳海青、米 佳等都參加了長跑。民陣洛杉磯支部主任程真,三年前參與發起天安門廣場上的絕 食,身體曾一度遭受嚴重損傷,但這次也參加了長跑,並一路照顧年老者和小朋友 。現在哈佛作訪問學者的高新也趕到現場助威,一位六十九歲的韓老太太特地從河 濱縣趕來參加長跑,她說,為了不忘「六四」,我走也要走完全程。長跑過程中不 少路人圍觀助威,汽車鳴笛致敬。 長跑的男女組前三名各獲一座民主女神像作為獎品。 舊金山:遞交抗議信 五月三十日,民聯民陣灣區聯合分部,矽谷民主促進會等團體的五十多人,舉行 民主長跑,從中共領館前跑向華埠花園角廣場。他們在廣場集會,演唱了「血染的 風采」、「歷史的傷口」等紀念歌曲。舊金山市長佐頓先生,致詞表示支持世界各 國的民主運動(前不久佐頓市長曾與上海市長黃菊就中國人權問題提出交涉)。 六月四日下午,柴玲等代表大家向中共領事館遞交了抗議信。晚上,三百人參加 了燭光晚會,民聯聯委主任徐邦泰在講話中理性地分析了鄧小平南巡對中國和平演 變的作用。學運領導人之一常勁作了反思「六四」的講話。民陣美國分部主席楊建 利談了兩岸統一的方式問題。 波士頓:民主女神之舞 六四之後,二百多人在哈佛大學音樂廳舉行燭光紀念會,麻州議員派恩絲應邀出 席並講話,她抨擊布什在中國的人權仍被踐踏之時,繼續無條件延長中國的最惠國 待遇。民陣理事長朱嘉明、民聯聯委姚勇戰分別發言回顧民運的發展。隨後,廣教 學校學生表演了陳組寧編的民主女神之舞,李貝芬表演了自編的舞蹈「歷史的傷口 」,兩個舞以其深厚的感染力打動了觀眾。晚會還演唱了「哀悼進行曲」、「滿江 紅」。 夏威夷:汽車遊行 六月三日,民聯民陣夏威夷聯合分部及當地學生學者聯誼會舉行汽車遊行,下午 六時,十輛掛著標語、旗幟的車隊從檀香山市中心文化廣場出發,由警察保駕,到 達三英里遠的觀光區Waikiki,歷時一小時繞回市中心。晚上八點在文化廣場孫中山 雕像下舉行燭光悼念會,當地多家報紙電台前來採訪報導。會後聚餐,大家討論了 九日李鵬來夏威夷時的抗議示威活動,群情激昂。 多倫多:千人集會 合唱團高歌 五月三十日下午,多倫多大會堂前廣場上千餘人冒雨集會,悼念「六四」死難者 。會場上放了一尊約克大學師生趕製的民主女神像,掛起「不想回憶,未敢忘記」 的巨額橫幅,參加者高舉自由民主及釋放政治犯等標語。港支聯岑建勳和諾貝爾化 學獎得主普尼發言。悼念會上,由三十多名民運人士和留學生組成的民主合唱團身 穿紀念「六四」的背心,引吭高歌,使會場的氣氛激昂悲壯。然後千餘人遊行至多 倫多大學,為一座紀念「六四」的銅製浮雕揭幕,多大副校長克魯斯主持揭幕典禮 。據悉中共駐多總領事唐福泉曾致函多大校方阻撓此事,但遭校方拒絕。遊行隊伍 到達中共駐多總領館。人們為死難者獻花,氣氛肅穆,民聯民陣加拿大聯合分部主 席汪小風《勞改:中國的古拉格》作者吳弘達在會上發了言。集會的組織者在現場 為王希哲捐款六百餘加元。 巴黎:鄧麗君帶淚高歌 六月四日,數十名中法人士騎自行車遊行經過巴黎市區,隊伍中有萬潤南、嚴家 其、吾爾開希等,人們從中共使館前出發,向艾菲爾鐵塔對面的夏宮人權廣場集會 。吾爾開希等致詞,呼籲各國對中共保持必要的壓力,促其改善人權。 當晚,著名歌手鄧麗君來到巴黎鐵塔旁和大家一起唱「血染的風采」,人們心頭 充滿悲憤,鄧麗君不停地拭淚,帶著顫音說:「我們絕不向暴政低頭,絕不妥協。 」 德國:三個團體緊密合作 中國留德學生的民運活動,一向在留歐學生中獨佔鰲頭。民陣民聯德國分部與全 德學聯,萊茵筆會等組織一向緊密協作,這次六四前後又搞得有聲有色。 五月二十三日,分部、學聯、大赦國際和德中友協一起在科隆舉辦「大中國日」 ,展出了有關六四的照片和材料,出售《中國之春》等雜誌,並舉行了座談會,德 國的外交官、漢學家、研究中國經濟的專家都出席發言。分部主席齊墨在發言中要 求西方在與中國發展經濟關係時重視密切民營企業和地方企業,創立使中國民主化 和平演進的機制,藉以減少未來變局中的震盪。 五月二十五日,台灣的大陸委員會代表團邀分部、學聯、筆會座談,會上齊墨指 出陸委會在與大陸官方打交道的同時,也應與官方的反對派保持聯絡,引導與逼迫 中共與其反對派和平相處。 五月二十九日至三十一日,分部和學聯舉辦六四三週年國際研討會,反思八九民 運,並討論有關民運組織合併以及是否要組黨等問題。在德的內蒙古人權保障同盟 負責人席海明介紹了內蒙古人民反抗中共暴政的歷史和現狀。研討會結束後,萬潤 南又與德國政界、學界的專家討論交流有關中國的經濟、政治、民族等方面的問題 ,並接受德國之聲對華廣播的採訪,採訪現已完整地向中國大陸直播。 六四之夜,分部在中共使館前舉行燭光紀念會。 六四當日分部在明斯特與大赦國際組織舉行紀念活動,在市中心擺了用許多廢自 行車,再現六四北京的坦克碾壓自行車的場面,並展開一面寫滿中國政治犯名字的 百米橫幅,柏林、北德支部也分別舉行了紀念活動。五日晚上分部、學聯、筆會與 德國教會組織又在埃森舉行大型紀念音樂討論晚會。 香港:抬棺遊行 燭光成海 五月三十一日下午,近萬香港民眾在中環渣打花園集會,由支聯會組織遊行至跑 馬地的新華社門外。司徒華、張文光、劉千石、劉山青等都參加了集會遊行。人們 高舉著「不忘六四」「立即釋放民運人士」等橫幅,和寫著「人民不會忘記」的黑 氣球,沿途高呼口號,遊行抵達新華社門外時,人們抬出一口棺材向中共抗議,支 聯會代表向新華社遞交了致萬里的請願書,要求平反六四,釋放民運分子。支聯會 還免費發放了八千個民主女神紙雕像及二萬張貼紙,供市民擺放家中作悼念。 六日晚,數以萬計的市民參加維多利亞公園的燭光紀念會,在燭光的海洋中,響 起一首首激昂的民運歌曲,播放著一幕幕感人的錄影鏡頭,場面極為壯觀,支聯會 各常委將有五萬名香港市民和三千名台灣人簽名的弔唁冊火化,人們唱著調寄「將 軍令」的「祭好漢」告慰英靈。晚會於十一點結束後,香港專上學聯代表步行至新 華社,抗議中共拘捕今年「六四」到天安門廣場示威的孤膽英雄王萬新及多名外國 記者。 【選自《中國之春》第一一零期(一九九二年七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