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八九」運動 ----兼談華生先生的正誤 楊 巍 《中國之春》近來不斷發表反思八九民運的文章,其中比較著名的是華生先生與 胡平的爭論。本人不同意華生先生對八九民運的總的評價,但是認為華生先生的看 法中包含著十分有價值的內核,值得我們注意。 一場真正的民主運動 華生先生認為八九運動是「民眾運動」而非民主運動。他提出三把尺子:情緒化 還是理性化;是否有妥協和容忍,是否講手段。而華生先生主要用的是第一個標準 :「這樣一場跟著群眾情緒走的運動,當然不能稱為民主運動。相反,它的全部表 現,恰恰符合民眾主義的精確定義」。 大凡一場有許多人自發參加的運動,一定是受某種情緒激勵的,沒有情緒就沒有 運動。民主運動的特徵之一就是反映出民眾的意志,或曰民眾的情緒。而大規模的 民主運動多半反映的是人民對於執政者的不滿情緒。如果以是否情緒化為標準,那 麼恐怕世界上沒有哪一個運動稱得上是民主運動了。五四運動燒了趙家樓,四五運 動燒了警方車,這都是情緒發洩。按華生先生的標準看都夠不上「民主運動」了。 在我看來很明確:凡是爭取民主、反對專制的運動就是民主運動,而八九民運正 是這樣一場運動!何為民主?民主這一概念是和「自由」緊密相關的,自由意味者 每個人在不危害他人的前提下有按自己的自由意志行動的權利,把這個自由延伸到 政治領域就是民主。所謂民主就是在治國大事上要集中體現最大多數人的自由意志 。人民在政治上的自由意志是通過言論出版自由,集會結社自由,遊行示威自由等 等政治權利來體現的,民主政治就是建立在人民的這些自由權利上的。我們可以看 到八九民運中人民所實際爭取的正是這些寫在憲法中的民主權利。儘管在表面上人 們用過各種各樣的借口,各種各樣的掩護。 八九民運的正面意義不容否認 八九民運對中國的民主前途和改革開放是何影響?華生先生對此看的較多的是負 面作用,這反映了一些憂國憂民之士對八九後倒春寒的焦慮。但是華生先生的看法 至少是不全面的。 八九民運的最重要意義是中國人民公開地,大規模地表達了變革現行社會制度的 意志。過去許多人認為自由、民主雖然好,但這只是自己的非分之想,大多數中國 人還沒有覺悟,還要等待,也許這輩子都沒指望。通過八九民運許多人才看到,原 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由、民主是那麼多人(包括許多中共黨員)的共同願望 ,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八九民運使中共的一黨專制在人們心中失去了合法 性,人人皆知其落後反動。有那麼多人曾經認為中國的民主化遙遙無期,現在都知 道專制政治的末日為期不遠了。 八九民運所反映出來的民眾的憤怒情緒,活生生地擺在中共面前。這是一種永久 的威懾。羔羊般的中國人民原來是只臥虎。對人民的畏懼正是中共改革的最大動力 。 為什麼鄧小平南下講一些話就能使猖獗一時的保守派望風披靡?為什麼眾多左王 不得不紛紛表態支持改革?因為保守派面對的並非只是鄧小平這隻老狐狸,而是後 面還有強烈的民意。鄧小平的南下講話只是依順民意,狐假虎威罷了。正是八九民 運顯示的民心基礎,才能使改革派有恃無恐,膽壯氣盛,才能使保守派色厲內荏, 一觸即潰。 八九民運前,中共強調自己搞的是社會主義現代化而不是資本主義現代化,改革 不敢觸及所有制層面,因而機制混亂,通貨膨脹,步履維艱,一籌莫展。八九民運 使中共基本達成共識,一定要把經濟建設放在第一位,連姓資姓社都顧不上了。改 革大踏步進入所有制領域,企業股份化,房屋商品化,經濟改革出現決定性的突破 。全世界也終於相信中國的改革走上了不歸路,「不改革人民要造反,中共要亡黨 亡國」。只要中共被迫把經濟放在首位,中國的和平演變就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共 產制度是完全違背現代經濟規律的。 敗在何處? 然而八九民運仍然是一場失敗,它本來可能避免這麼大的損失,本來可能爭取很 好的結果,甚至當時就可能開創中國民主的新局面,但是最後卻以悲劇落幕,民運 遭受重創,中國再次出現倒春寒。華生先生錯在以成敗來定性八九民運,但他在分 析失敗的原因上有精闢的見解。並非只有勝利的民運才叫民運,但是失敗畢竟是失 敗。 對於失敗,已經有許多反思了,並且總結了許多經驗,還有提到了原則高度。政 治戰場上的原則大致和軍事戰場,商業戰場的原則一樣:所有的原則都是簡單的, 但是沒有一條是容易做到的。關鍵在於掌握時機,靈活運用;所以我認為重要的戰 略原則只有一條:「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正確判斷形勢是一切勝利的來源。 中共宣佈戒嚴調兵入城,本以為可一舉「平亂」,但不料這數十萬大軍竟被民眾 人牆擋住,動彈不得,使中共進退維谷。民氣正盛,這時如果運動組織者能與中共 中央談判,迫使其接受一些條件(例如保證不秋後算帳,甚至答應撤軍),然後撤 離廣場,那麼事態就可以和平解決,全軍而還的高自聯等組織日後能與變心已露的 民主黨派互為犄角,局勢當大有可為。(當時中共稱軍隊入城僅為「恢復秩序」, 因而迫使其接受「不秋後算帳」等作為學生撤走的條件是完全有可能的,它如果不 接受將承擔大得多的政治代價。) 中共當然不願意出現這種結局,他們經過短暫混亂後,定下了孤立逼反高自聯, 加以全殲的毒計;而民氣暫時的高漲也給人一種假象,似乎人民能永遠站在街頭, 似乎中共的專制統治馬上可以推倒。當時,明明是高度危險的對峙階段,卻被當作 勝利即將來臨的時刻。中共明明在蓄意製造口實以便實施鎮壓,卻被認為是失去理 智一時糊塗。當時的當務之急是如何大致完善地將高自聯保存下來,但是盲目樂觀 卻使海內外民運人士將戰略目標定在「李鵬下台」上(本人並非反對喊「打倒李鵬 」的口號,但是喊的時候心裡要明白喊價和底價不是一回事),從而訂下了在廣場 長期堅持的錯策,終使流血事件無法避免。要知道和平結束將是中共的最大失敗, 而流血鎮壓正是中共所需要的。六四前夜學生本有退象,中共卻不斷逮捕支持學生 的市民,以刺激學生使之欲罷不能;六四後中共報復最重的竟是主張學生理智撤退 的王軍濤,陳子明。(本人在監獄中亦聞辦案人員訓曰:「學生喊打倒李鵬是天真 ,受人利用;你們以所謂冷靜理智面目出現的才是對黨有刻骨仇恨,因而罪行也嚴 重得多!」聞此訓者非我一人,故此話疑出自高層。)這些都已充分說明問題。中 共用的是他們嫻熟的誘敵深入術,亦即先軟後硬的「陽謀」。從政治上講,我痛恨 中共的卑劣;從戰術上講,我又不得不佩服它的高明。民運方面一不知己,二不知 彼,遂無法挫敗中共的陰謀。 為什麼會對形勢有錯誤的判斷呢?首先是對中共尤其是對鄧小平的認識有誤。鄧 小平是個改革派,又是個獨裁者。為了維護一黨專制,他可以不惜血流成河。這本 是中共老黨魁的固有本色。鄧小平和民運是互相利用關係。鄧小平有時要利用民運 來對付政敵,此時民運也正好利用鄧小平來發展自己,削弱中共的獨裁統治,爭取 自己更大的政治活動空間。但是在利用他的改革派的一面時,不能忘了他是個獨裁 者,必須加以提防。由於長期以來對鄧小平改革派的一面看得比較多,有些人就忘 了他更本質的一面,以致在戒嚴時對鄧小平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希望通過天安門 廣場的堅守,迫使鄧小平撤換李鵬。殊不知軍隊來京正是鄧小平的意旨。而當時李 鵬一倒也就是一黨專制的完結。(用陳雲的話來說就是四十年江山將毀於一旦。) 那麼莫說李鵬不會自動下台,就是李自己要下,中共中央大多數人也會拖住他不放 ,以免開了民眾哄中共首腦下台的先例。既然李鵬暫時不會下,那麼民運應該考慮 的就是如何收場才對將來發展最有利,這當然就是保存民主實力,讓已經灑在軍民 心中的民主菌種有個發酵成長的時間,而非孤注一擲。 錯誤的深層原因 必須指出,在八九民運中不乏理智冷靜之士,他們審慎地認識到形勢的凶險,想 方設法避免流血的前途,但是他們沒有成功。萬潤南在四通召集學運領袖開會,提 出適時進行「勝利大凱旋」的主張,一度被學運領袖接受,後又推翻。吾爾開希和 柴玲都曾因為主張適時撤離而遭罷免。運動後期幾乎成了比激進的比賽,主張暫時 退讓的人立刻受到威脅,被指為「學賊」或「內奸」,而絕無內奸之嫌的海外民運 組織又未能發揮正確作用,結果坐失良機,局勢終於無救。這就反映出民運組織和 民運人士的民主素質不夠成熟的問題。 我不同意華生先生對八九民運的評價,但是他的民運標準有其合理的內核,令人 深省。民主素質意味著容忍異端,從而需要理智和冷靜,要講規則和手段。民主在 實質上是為著實現多數人的意志的,但是在形式上卻要表現在保護少數上。這是西 方民主和中共所謂「真民主」的根本區別。中國民聯誕生之初就對此有清楚的認識 。當時的一個負責人在一次講演中回答「何謂民主」的提問時說:「就像人的營養 有蛋白質、糖和脂肪三大要素一樣,民主也有三大要素:一曰服從多數,尊重少數 ;二曰自由的輿論,三曰合法的反對派。」這三條的核心就是容忍異端。 中共號稱他們的「真民主」是為大多數人的,為此必須對少數人實行專政。然而 每個人都有可能在某時某事上成為少數,如果少數人的權利得不到尊重,甚至被剝 奪,那麼就會人人自危,為了自保而投向「多數」;這個「多數」也只能是虛假的 ,它不是集中了多數人的自由意志而是集中了多數人的恐懼心理,它只能是少數寡 頭或獨裁者的玩物。中共治下的「多數」常常就是這一類「多數」。所謂尊重少數 主要是尊重其發表意見的權利,唯有此才會有健全的輿論。少數人又有權組織起來 ,成為合法的反對派。華生先生的民主標準和我們的三條倒是有點暗通的,民運人 士必須學會以理智的手段對待不同意見。 八九民運中外國記者有個感受,當他們問學生何為民主時,不少人講不清楚。這 不能不影響到這場運動的命運。假如當時處於少數地位的清醒者有充分發表意見的 機會,則也許理智的聲音會佔上風。如果大家都能認識到民主的標誌在於反對派的 存在,那麼當時就會以保存組織而非以打倒某人為勝利指標。 在此要說明我並不想指責戰鬥在八九民運鬥爭前列的青年學生,我對他們只有敬 佩,他們已經為中國的民主做了力所能及的貢獻。他們才二十歲上下,又是在鐵幕 中接受全部教育,有什麼不成熟處是理所當然的。我在二十來歲時比他們傻得多啦 !讓他們在自由世界中假以時日,一定會很快成熟起來,多半會比我輩更有出息。 其實當時一些海外人士不見得就比學運領袖更清醒,而現在卻在過多地指責學生。 在我看來倒是些老民運人士和海外學人需要更多的反省。 順便指出,如果說八九民運的失敗在海外有何負面影響的話,那就是在強烈的仇 恨情緒下,民運隊伍中一度出現民主素質下降的情形,有人單純以「反共程度」來 判定別人是否夠格搞民運,有人因觀點獨特而被指為「親共」、「投降」等等;而 忘了容忍異端正是民主的靈魂。好在近來這種現象已大大減少。 結 論 八九運動是一場偉大的民主運動,它雖然失敗了,但其正面作用不容否定。失敗 的原因在於形勢判斷錯誤,未能知己知彼,從而未能識破並挫敗中共的陰謀;而深 層原因則有民主素質方面的問題。民運的失敗使中國政局出現暫時的反覆,但是開 歷史的倒車畢竟是走不通的。三年後的今天,民運正在復甦,時間將使獨裁統治者 越來越虛弱,人民越來越成熟。我們沒有理由悲觀,通過反思和總結,我們將變得 更加聰明,在下一次民運高潮中一定能幹得更好。 【選自《中國之春》第一一一期(一九九二年八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