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危机顺口溜露真相
西鹤
中国大陆的教育现状至今仍属世界上最落後行列,已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後
劲。早有专家指出:“今天的经济即昨天的教育。今天的教育即明天的经济。”其
实教育落後所影响的岂只是经济,科技政治体制,国民素质,文化水准等等,无不
受其拖累,尽管中国政府确也采取措施改善教育面貌,但因政策疲软,资金匮乏,
加之官僚腐败阶层昏庸挥霍无度,所以“重视教育”总是空喊,教师队伍人心涣散
。大陆教育始终危机四伏,难见起色。与官方报喜不报忧的宣传陋习正相反对,大
陆教育界近年来广泛流行的各种顺口溜却真实、深刻地揭露了令人痛心疾首的教育
现状,值得向海内外关心中国教育的有识之士介绍评释。
(一)
跟着商业部,发财又致富;
跟着外贸部,准成万元户;
跟着统战部,出处有照顾;
跟着铁道部,出门坐卧铺;
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
跟着宣传部,经常犯错误;
跟着教育部,肯定没出路。
(这么多部,只有宣传部吃力不讨好,而教育部最倒霉,所以叨陪末座。)
(二)
教授教授,
越教越瘦。
干部干部,
不干也富。
(三)
上班不如摆摊,
教书不如杀猪。
(四)
各行各业,
教师最瘪。
(“瘪”是沪语“穷”的意思,因钱袋凹瘪。)
(五)
跟着教育部,不如大街扫马路。
(六)
斯文扫地,
斯文不如扫地。
(这两段反映所谓“脑体倒挂”的分配不公现象。)
(七)
大知小知,
不如无知。
(八)
小知识卖大钱,
大知识卖小钱,
高知识不卖钱。
(九)
桌子没面,
凳子两半,
门窗没框,
房子没盖,
玻璃碎片。
(十)
清朝的房子,
国民党的桌子,
共产党的儿子。
(十一)
有砖不过千,
有门没法关,
有窗垒着砖,
有顶露着天。
(从描绘中小学校舍破败、教室陋蔽的这些民谣,可见当前大陆许多农村地区教育事
业仍然相当落後。有些地方甚至仍在使用清朝遗留的庙宇为校舍,桌椅则是国民党
时代留下的,用这种设备让“共产党儿子”受教育,结果可想而知。)
(十二)
远看像个逃难的,
近看像个讨饭的,
喊住仔细一盘问,
才知是村上教书的。
(这是农村有些小学教师外貌的写照。由於不少地方的“父母官”挪用或克扣教育经
费,拖欠教师工资,致使教师生活水平长期低下,衣着打扮当然简陋不堪了。)
(十三)
一手白灰,
两袖清风,
三餐素食,
四面作业。
(这是城乡广大清苦教师日常生活的形象描绘)
(十四)
教书三十年,
赚钱百把元,
只抵两担菜,
可怜不可怜!
(十五)
穷学士,酸硕士,
又穷又酸是博士。
(十六)
讲师不如狗,
副教授满地走,
教授不如歌星屁股扭一扭!
(这批顺口溜愤怒呐喊出广大清贫教师对社会分配严重不公的强烈抗议!据资料披露
,一件貂皮大衣卖到八万元,相当於一个教授不吃不喝二十年的工资总和;一对北
京狮子狗卖到六点四万元,相当於一个讲师二十年的工资;一条羊毛围巾三百八十
元,相当於一个助教两个月的工资。如今畸形高消费水平和广大大学教师的低工资
现状反差实在太大,所以有“讲师不如狗”的讥讽。)
(十七)
工资升在嘴巴上,
荣誉印在文件上,
尊重写在报刊上,
地位悬在危房上,
信任押在升学上,
慰问坐在轿车上,
奖励夸在茶话会上。
(这是教师们对有关领导“口惠而实不至”的改善生活许诺的强烈不满。)
(十八)
老年人退光,
中年人死光,
青年人跑光。
(这段名为《三光》的顺口溜流传於北京某名牌大学。据统计,该校从一九八五年到
一九九二年,在职教师流失三百多人。一九九一年以来已有二十多名五十岁至六十
岁的学术骨干因病早逝,最年轻的竟只有三十岁!而大批年轻的教师则千方百计出
国深造。这样,许多学科将失去“头羊”,有的专业甚至无人开课。)
(十九)
老年人的祝寿会,
青年人的欢送会,
中年人的追悼会!
(比较而言,目前大陆高校有些老知识分子长寿健康,福气不错,不少青年教师赶上
“出国潮”,运气也好;只是诸多中年教师生不逢时,家庭负担和工作压力十分沉
重,因此身体状况普遍不好,多病早逝已司空见惯。据统计,北京航空学院在一九
八六年七月至一九八七年一月之间,仅仅半年,五十至五十四岁的中年知识份子竟
有七人相继因病去世,其中副教授五人,高工一人,老讲师一人。一时震惊社会,
反响很大。)
(二十)
男孩读书,
女孩养猪。
(中国教育落後,相对来说,女童受教育状况更为恶劣,这是歧视妇女的社会传统恶
习所造成的。目前全国每年约有二百七十万适龄儿童未入学,其中女童数字竟高达
二百二十四万之多。这段顺口溜产生於广西瑶族自治区,当地有的小学竟没有一个
女生。)
(二十一)
高等教育商业化,
教授讲师商人化,
智力劳动商品化,
大学校园商场化。
(在“全民经商”、“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风气冲击下,大学里的一切也都不正常地
商业化了。)
(二十二)
入学要缴注册费,
放车要缴存车费,
晚读要缴照明费,
就诊要缴医药费,
热饭要缴煤炭费,
考试要缴纸张费,
义捐要缴人捐费,
过年要缴尊师费,
违纪还要缴罚费,
这个费,那个费,
百“费”具兴上学贵,
家长腰包倒了霉,
“清水衙门”本色褪。
(近年大陆教育界尤其是中小学又出现一种滥收费用的反常现象,原因便是政府长期
未能提高教师工资,增加教育投资,所以“逼良为商”,各地学校只好向学生开刀
,五花八门巧立名目“创收”,倒霉的自然是工资也低的广大家长。某中学在入学
收费表上竟注明:多交三十元者,期末可评上“三好学生”。教育混乱如此,堪称
奇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