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号-留学生 赖安智简介 赖安智文章检索

 
找寻一位中国妇女..............赖安智
 
 

找寻一位中国妇女
 
 
赖安智
 
 
  我想讲述下面的故事,是因为最近的赵华之死。赵华是在威斯康星大学学习的中
国学生。几个月前回国探亲,因药物过敏发病,被送去上海华山医院求诊。该医院
以种种借口(诸如无床位、必须先付款、没有血浆等等),一拖再拖,在短短的几天
内,硬是把一个活生生的人给拖死了。现在赵华的亲友、同学、以及学自联,都在
试图伸出援助之手,无论事情前前后后情形如何,国内医院不负责任、漫不经心而
造成的不应有的死亡事故,早就屡见不鲜。相比之下,我要讲的这个故事构成了明
显的反差。由于我本人是这个故事的一部分,就让我以一个小学生写作文的方式来
述说它吧。
  故事发生在一个多月前……
  深夜十二点左右,我跨出办公室,迎面吹来刺骨的冷风。然而,这冷涔新鲜的空
气似乎没有让我忙碌了一整天的大脑清醒一点。太太几分钟前打来电话提醒我该回
家了,因为前一天夜里我也只睡了三、四个小时。
  驱车穿过黄昏灯光下冷冷清清的市区街道,几分钟后回到了家。太太手拿电筒,
站在黑洞洞的家门口,一副要出门的样子。
  “好,你回来了。我正准备出去。女儿已经睡熟了。你也赶快睡吧。可别忘了睡
前吃点什么,否则半夜你的胃又会疼起来。”太太一边说一边往车前走。  
  “这么晚了,你去哪里?出了什么事?”
  “事情很急,我无法讲得仔细,刚才×××打电话来,说她妈妈从今天下午就失
踪了,直到现在还不知下落。她希望我们去帮忙找找。”太太急匆匆地说。
  “那我也得去。这么晚,你一个女的开车在外面转来转去找人象什么话?”我一
边说一边也跟到了车门口。经过短暂的商量,我急匆匆地上了路,向×××的住处
飞弛而去。
  ×××是我在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当研究生时的同班同学,与我同年毕业,现在又
同在一个国家核物理实验室工作。她母亲在差不多两个月前从中国来看她。我当然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有一点很清楚,如果她是因为迷路而失踪,那将是件很麻
烦的事,因为她不会讲一句英文,更不用说使用公用电话了。甚至,我都怀疑她是
否知道她女儿的电话号码。
  当我赶到×××的住处(她和一位很富有的美国老太太住在一起),驱车驶进那弯
弯曲曲的私人住宅小路时,看到好几部闪着蓝灯的警车。这座位于James河畔的巨大
住宅,灯火通明。十几名警官前前后后地忙碌着,我还注意到,整整两车的警犬,
在车中叫个不停。
  ×××见我从车里下来,急忙走出来,眼里含着泪水。“对不起,这么晚还麻烦
你们。”她的声音发咽,“请你开车在这周围的路上走走,看看能不能找到我妈妈
,她不会走远的。我今天忙极了,下午三点左右回来一趟,她就不在,我还以为她
在附近散步。可晚上七点钟回来时,发现她仍然不在,直到现在也不知在哪。”
  这时,风更大,气温也更低了。我开着车在方圆二英里左右的街上慢慢地搜寻着
,尤其注意那些人们可能用来避风的角落。一路上,我也记不清看见了多少警察带
着他们的警犬在灌木丛中钻进钻出。我知道,象我这样开着车找人是很难找到的,
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我一边开着车,一边想,她母亲究竟会在哪里呢?如果是有人
收留了她,也一定会通知警察的。如果她出了什么事被送进医院,那警察也一定早
知道了,因为警察给城里所有医院都打了电话。她也不太可能被绑架,因为她女儿
根本谈不上富有。她会在哪儿呢?冷酷的事实是她没有回来!最坏的可能性是她沿
河边散步时掉进了水中,或者在附近公园的林间小道上迷了路。总之,她一句英文
也不会说,公用电话也不会用,实在是件很糟糕的事。此时此刻,我真希望她能灵
机一动去了哪家中餐馆或哪家购物中心,那样的话,她还可能有一线希望得到帮助
。显然,她并没有这样做。
  已经是凌晨两点左右了,我决定再到×××的住处看看有没有什么新情况。我发
现那里仍然是灯火通明。×××看样子正准备一块与警察出去,听完我简要的说明
之后,她说:“我们也没有什么新的线索,我看这么晚了,你还是先回去吧。看来
今晚没什么大指望找着她了。总之,谢谢你了。”说完,她和警察们上车走了。我
感到我确实帮不上什么忙,也就准备离开。
  这时,我隐隐约约听到从河边方向传来的轰轰的声音。出于好奇,我走到约五十
码开外的河边,顺着河上游的方向望去,一架直升飞机在差不多半里以外的上空盘
旋搜索着,强烈的探照灯光柱在开阔的河面上以及河边的树丛中扫来扫去。看来,
它已经工作多时了。就这样,它来回地找着找着,越来越近,经过我站的地方,向
着河的下游方向找去(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架从附近的空军基地调来的飞机,还配
有红外探测器,和能够窥测水面以下十几米深处的特殊装置。)。
  我回到家中,已是四点左右,心想,最坏的事情可能已经发生了。
  “快看,是×××在电视上。”早上六点半,太太把我从睡梦中摇醒。
  正是×××,拿着一张她妈妈的照片,在电视中讲着她妈妈的情况,以及失踪的
经过。显然,她母亲还是下落不明。我一翻身下床,又开车去了她的住处。尽管我
知道这多半是于事无补的,但我总想做我能做到的事,直到有个结果。
  ×××住处周围的警车更多了,还有好些普通的车。我只好把我的车停在附近的
一条街边。当我向她的住处走去时,一位警官从我身后匆匆跑过去,“找到了!”
当他经过我身边时低声地说了一句。
  好一个意外!我没想到事情变化的如此之快,如此富有戏剧性。当然我感到如同
卸下了一个包袱。几分钟后,一辆警车从我身边驶过,里面坐的正是×××的母亲
:她果然被找到了!
  为了避免那种母女俩在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煎熬之后重逢的尴尬场面,我决定不再
进去了,只是依着车站着,点燃了一支烟。这时,警车一辆辆从院子里开出来,消
失在街的另一端,周围又恢复了原有的宁静。
  故事到这里,也就没有必要往下讲了。我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要是
换了我,我想我会感到人(还不是一个老美)的价值在这里得到了尊重。我当然也不
知道那些警官们、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以及直升飞机的驾驶员又会怎么想。看来他
们什么都没想。他们的那种表情让你感到他们是在履行“天职”,丝毫没有得到回
报的意思。
  这个故事一定是枯燥无味的,因为身在美国,这大概是司空见惯的事(所以请各位
原谅我这种“口水”般的作文,从选题到写作技巧,大概都差点是最低水平的了)。
另一方面,赵华的故事在中国也一定是枯燥无味的,在那里,它不也一样是司空见
惯的么?可是,我在吃饱了没事干的时候,禁不住会使用一点虚拟语气:“要是这
两件事情交换一下发生的地方,又会怎么样呢?”那可能就是完完全全的另外一种
结果了。□

相关文章
作 者 :赖安智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03年1月29日14:14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