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
从“叶九条”到“江八点”
华 骅
江泽民於一月三十日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问题
,提出了八点看法,媒体称之为“江八点”。
两岸的历史往来
江泽民的讲话,引起了中华民国总统李登辉重视,指示党政部门深入研究,找出
因应对策。在这里,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两岸自一九四九年以来的“相互往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後,毛泽东和周恩来曾经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
“爱国不分先後”。蒋介石则说“汉贼不能两立”。六十年代大陆大闹文化大革命
,倒真的把台湾给忘记了。在此期间台湾人却抓紧时间搞好教育,把经济搞上去。
到七十年代中华民国与美国断交後,海峡两岸的事变得更加严峻起来。一九七九年
元旦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大常委会发出《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祖国”。
一九八一年四月,中国国民党第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的号召。一九八一年九月三十日,大陆出了“叶九条”,欢迎台湾到大陆投资。一
九八三年七月三十日,邓小平会见杨力宇教授,谈到解决台湾问题的一些具体看法
:台湾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可以有独立的立法权和司法权。
一九八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时,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一九九
零年九月二十五日,杨尚昆提出,台湾可以实行三民主义,大陆实行社会主义,不
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但同胞不打同胞。台湾於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日开放台湾
地区人民到大陆探亲。一九九零年五月,李登辉提出全面开放学术、文化、经贸与科
技的交流。一九九一年三月行政院通过“国家统一纲领”。四月三十日,李登辉宣
布从五月一日零时起终止动员戡乱时期。六月七日,大陆台湾工作办公室正式对台
湾终止动员戡乱时期提出因应,要求国共两党就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逐步进行
谈判。一九九二年邱进益提议两岸签订“停火协议”,五月九日,杨尚昆表示“绝
不接受关於签订两岸互不侵犯条例的提议”。一九九三年八月一日,大陆国务院台
湾事务办公室与新闻办公室联合发表“台湾问题与中国统一”的白皮书,台湾於一
九九四年七月五日,由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公布“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
由上面可以看出,四十多年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是在“细腻的互动”中进行
的,从“死”到“活”,从“硬”到“松”。
“江八点”的“新意”
“江八点”比起“叶九条”来说,有很多“新意”,向海峡对岸透出了如下信息
:第一点只提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主张中国领土完整,反对“台湾独立”
,把“一个中国”模糊化,不再提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这个模糊化的“一
个中国”似乎迎合国民党提出的“一个中国是指将来要统一在自由、民主、均富的
中国”。只是江泽民的话没有明说。没有提出“一国两制”的字眼,两岸的领导人
就有了更多的“空间”。
“江八点”的第二点仍然坚持反对“两个中国”,这是绝对错误的。反对“台湾
独立”是对的,但是认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那就十分荒唐。中
共的治权哪一天伸到台湾过?“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那你江泽民为
何不派海南省的省长阮崇武到台湾省去把宋楚瑜换掉,做得到吗?你要知道宋楚瑜
是通过四百七十多万张选票选出来的,而你阮崇武是怎么当上省长的?中华民国扩
大国际空间有什么不好?两岸在国际舞台上相互打压,就可以解决问题吗?
第三点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就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主
张吸收两岸各党派有代表的人士参加,这倒确实表示中共有和平解决两岸争端的诚
意,至少放弃了中国过去一贯坚持的“国共两党”谈判的主张。
第四点“不放弃使用武力的承诺”,但“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这并不是过去的
陈词滥调。结合第八点中的“中国人的事不需要借助任何国际场合”,“同胞不打
同胞”就有“新意”了。第五点的“大力发展两岸的经济交流和合作”,是符合中
华民国的“以经贸为主轴”的大陆政策的。第六点、第七点强调中华文化和尊重台
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做主的愿望,并不是“一国两制”的设想,至少笔者认为
,其中扬弃了马克思的教条,认同了中华文化。这些话尽管不痛不痒,但比过去叶
剑英、邓小平、杨尚昆的话听起来好多了。当然,人们要特别警惕和清醒的是,大
陆目前邓小平健康已经日趋恶化,也许江泽民是为了邓後巩固自己的权力而在“江
八点”中做“高姿态”。他的话有多少是真心的,今後他又能兑现多少,都是值得
人们慎重解读的。还有,如果邓小平死後,江泽民保不住政权,那么今後大陆的政
情又会是另一种样子。那时,“江八点”的话还有效吗?这也是需要人们考虑的。
采用两个德国的模式
总的来说,笔者认为,解决中国的问题,“一国两制”不合适,“一个国家,两
个政治实体”(一国两体)太文字游戏,联邦制或邦联制这条路离开今天的现实太遥
远。因此,面对两岸目前的现实,笔者鼓吹“两个德国的模式”,即我们中国面对
现实要承认“两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
简单而言,两德模式是两个德国均以平等、互重的精神与做法相对待,但是在国
际上,任何一方都坚持只有“一个德国”的原则,任何一方都不能代表德国,西德
只能代表BRD(联邦德国),东德只能代表DDR(民主德国)。然而,双方都能共同参加
国家组织和活动,在国际上互不排斥,共存共荣。两个德国的人民与政府之间,在
许多的层面上相互交流与合作。比如,在一九八六年两德签订的文化交流协定下,
双方大幅度展开新闻出版物、广播电视节目、电影等的交流。
从德国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暂时的相互承认,并不是要永久分裂,反而容易解
决分裂和敌对的问题,有助於今後的统一。在海峡两岸的问题,立刻相互承认是解
决中国问题的最佳办法。相互承认後,就不会用武力相互恐吓,就不会产生“急统
”和“急独”。这样,两岸才能在细腻的理性和现实中使两岸的关系慢慢地正常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