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号-读者来信 刘书林简介 刘书林文章检索

 
中国文化知识界的悲剧启示.......刘书林
 
 

中国文化知识界的悲剧启示


刘书林


《北京之春》编辑部:
  看了《北京之春》刊登在九五年第一期上胡平所写的《评李泽厚、刘再复对话录
》一文,觉得十分中肯,有理有据,论证绵密,有说服力缕清了李、刘二位的某些
混乱思想,指出这两位理论家前后思想的重重矛盾。胡平写这篇文章,是需要一点
胆识的,他不仅看出问题的所在,而且敢于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对弥漫在今日海内
外的绥靖时髦,对海外民运中只在枝节上打架,不在思想上论战的风气,是很好的
匡正。
  《评李泽厚、刘再复对话录》还有助于匡正国人的健忘症。惜乎胡平为人为文过
于温良恭俭让,许多地方读来意犹未尽,笔者不惴冒昧,特从《对话录》以外处补
充一、二,以飨读者。
  李泽厚早在五十年代就积极投入过毛泽东阴谋组织的文化围剿,批判胡风。刘再
复早在六十年代就是一个热情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诗歌朗诵员。笔者提出上述鸡
毛蒜皮,并非挖掘文人逸事,或者清算陈年老帐,而是研究在文革前的十七年中先
受共产党培养、后遭共产党迫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人格双重性,意在提请
年轻一代的读者注意:“风派”不仅是当今中国官场的时髦,也是中国文化知识界
的传统。“风派”中最时髦的,当然是李鹏的走狗何新和出尔反尔成性的刘晓波,
但李泽厚、刘再复,也不能免除嫌疑。
  一九八七年春,何新在贺敬之等人组织的“涿县会议”上,大批刘再复、李泽厚
、金观涛等人的“自由化思想”,开始旗帜鲜明地站到极左派的营垒里。但仅仅过
了几个月,赵紫阳讲话结束了反自由化运动。跳梁小丑何新穷极无聊,又不甘寂寞
,于是通过邓力群等人居中联络,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一套《开放丛书》,转
眼一变又搞起“开放”来了。他为自己刚刚批判过的李泽厚、刘再复、金观涛等人
筹划出版了《李泽厚集》、《刘再复集》、《金观涛、刘青峰集》。这些名重一时
的“自由派”,没有一位拒绝这条走狗、在当时还籍籍无名的何新所发起的笑脸攻
势。何新售卖的这些五六百页的精装集子,虽然销售量极低,但却可以说明打着“
自由派知识分子”旗帜的俊秀,如何与“反资产阶级自由化”势力眉来眼去的关系
。其中,李泽厚为了答谢何新的器重,竟然枉顾事实地吹捧何在学术上的“成就”
。这在人格上也有所亏损:何新那厮是靠剽窃他人著作起家的,还经常抄错原文,
漏洞百出,贻笑大方。要说李泽厚对此完全不懂,在学术上未免不敬重这位老人。

  后来,其他作者也与何新有过龃龉,但那是因为何新贪污了他们的部分稿酬,而
不是其他良心发现。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打住,因为刚刚传来一个坏消息: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中共当
局的唆使下,没收了刘再复在北京的住房。为什么刘再复逃亡海外五年,中共都没
有出手,偏偏在他选择明年回国前夕,中共却封死他的归路?此中隐情,外人不便
猜测。但不管怎么说,毕竟中共对他日益温和的言论仍是毫不领情的,殆无疑义。
中国的知识分子真是难当!官场、商场里的风派大行其道,文化知识界的风派,却
飘零。我虽然不认同李泽厚、刘再复这些“新时期十年的改革派理论家们”为人处
事做学问的方式,但却深深同情他们充满悲剧性的命运:被自己力图效忠、效劳的
人或组织所伤害,比被敌人或陌路人伤害,更富于悲剧的启示性。
              刘书林
            一九九五年一月□

相关文章
作 者 :刘书林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03年1月29日15:3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