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3月号-读者来信 北京之春简介 北京之春文章检索

 
来信选载
 
 

来信选载


盼更多佳作问世

胡平兄:
  圣诞快乐!
  我常与人说,在美国生活总感单调乏味,但不读胡平的文章就更单调乏味。盼你
更多的佳作问世以启迪世人。

       L.L.
       十二月十日

文章中不应夹有英文

亚衣:
  除非不能中译者,文章中不要夹有英文,因贵刊要进入国内,给更多的中文读者


        方励之

评述与建议

编辑先生:
  我对贵刊的综合评述是:
  一、几位大师级的文章缺乏专业常识,尤其是对中共经济的评述,缺乏基本的经
济学常识而政治评论又过于老一套漫骂,有点给人江郎才尽的感觉。希望几位大师
今后下笔要慎重,不要坏了自己的名声。
  二、几篇标有地名、人士的文章比较好,如(北京)张奇珍、(香港)沈银汉、(北京
)潘婧,另外“开放国家股市场,允许私人控股”金水的文章有专业知识,也较中肯
,我比较喜欢潘婧的“关于文革中的四封信”,感觉其真实性。
  三、若要贵刊办得更好,我建议:
  1、多一点新闻性,主要指一般国外报章不采用或国内报章不许采用的新闻,但不
要评论和谩骂,这些对成熟了的读者没有影响力。
  2、多一点专家对国内政策、经济的评论。这是地地道道的某一行的专家对该行的
评论,这需要你们提供材料让专家们去思考后评论。
  3、如文章不具新闻性就应有史学性。
  总之,希望文章有专业性、新闻性和史学性,千万不搞为了标榜民主就连宣扬西
藏独立的文章都纳入。若是这样,必导入一场乱烘烘地、误事延时地、为了个人而
危害众人的、不负责任的“民主”。

        唐建中
        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

赠宾雁先生

莫笑故人白发多,
书生意气半消磨。
已无闲情怜秋水,
犹爱余晖没黄河。
漠北朔风号瘦马,
江南落叶掩铜驼。
梦回乡关缘何事?
浊酒一杯酹汩罗。

   倪育贤

争论文章要具真名

《北京之春》编辑部∶
  贵刊上期发表的署名“耶人”的“民运须分清道德理想和政治现实”一文,对我
批评戴晴的文章(“角色不能混乱”,《北京之春》九四年九月号)进行批驳,并
为戴晴女士拥戴邓小平专制的丑行辩护。一些朋友打来电话,关注我是否撰文反驳
“耶人”。我告诉他们:不会。因为我在写作上坚持一个原则:不与不署真名的人
讨论问题。
  署什么名字,是个人的权利。但真实的署名会增加文章的可信性,表示作者的严
肃态度和负责精神。而一个严肃、负责任的报刊,也会通过真实署名的文章来增加
信誉和影响力。例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时代》
周刊等美国严肃报刊发表的言论,都有真实署名。言论版上(Op—Ed)的文章,一
律被要求署真名,专栏作家以外的稿件,还标出作者的简介或近期著作。我曾就此
问题咨询过《纽约时报》、《纽约新闻报》的编辑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授
,他们认为报道和言论文章都必须有真实署名,这是美国严肃报刊的惯例。因为新
闻追求真实,真名不仅保证文章的真实性,更主要的,表明作者对自己的报道和言
论负责任。在美国报刊上,连读者来信也要署真名。例如《纽约时报》、《时代》
周刊上每期都发表很多读者来信,都有作者的真实姓名和居住地名。
  也许有人会说,鲁迅当年写批评文章就是用笔名的,而且“鲁迅”就是笔名。如
果对中国报刊历史有所了解就会知道,三十年代的中国报刊,新闻专业化程度是很
低的。当时的报刊几乎全部是“言论报”,而非“新闻报”。对言论署名问题,根
本没有今天这样的专业化要求。另外,鲁迅是谁,人所共知。因而不存在鲁迅借笔
名躲避文字责任的问题。而且今天早已不是鲁迅的时代,写文章的人,尤其是写批
评文章的人,应该以署真名的方式以示对自己的文字负责。以假名方式写批评辩论
文章,如同两人“比武”,一方在暗地放飞刀,这是不公平的,也有失“武林”的
道德。
  也许“耶人”先生(女士?)会说,在《北京之春》这样的民运刊物上发表文章
署真名,将来回国会有“麻烦”。但近年来,《北京之春》上发表的很多文章都是
身在国内的人写的,他们都用的真名实姓。面对他们的勇气,“耶人”是否会感到
惭愧?而且“耶人”在文章中借国内人的口批评曹长青说,“在美国骂共产党,算
什么本事?……不需什么勇气”。但“耶人”在美国骂曹长青都没有勇气署真名,
还批评别人骂共产党的勇气大小。“耶人”真好意思!
  在美国出版的中文报刊,言论文章多有署笔名的习惯。这不仅有损于报刊的真实
与权威性,也大大降低这种文章的可信性。《北京之春》如果认为自己是一本严肃
的刊物,就应该在这一点上向美国媒体专业化的标准看齐。

  编安!
           曹长青

相关文章
作 者 :北京之春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03年1月29日15:35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