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6月号-读者 作者 编者 北京之春简介 北京之春文章检索

 
来信选载
 
 

来信选载


不必在署名上节外生枝

编辑先生:
      我在贵刊九五年二月号上发表了《民运须分清道德和政治现实》一文,对曹
长青先生的某些言论进行了一些批评。本希望能看到曹先生的正面回应,可惜曹先
生在一封致编辑部的信(见《北京之春》九五年三月号)中公开声明,不与我辩论。
理由是:“耶人”未署真名。曹先生称他从不与不署真名的人讨论问题,并认为“
以假名的方式写批评辩论的文章,如同两人‘比武’,一方暗放飞刀。这是不公平
的,也有失‘武林’道德。”言下之意,我仅因用我近来常用的笔名与曹先生商榷
,便成了不道德的人,甚至不值得曹先生理会。
      不知曹先生自己“三思”之後,是否会认为自己的这套“真名理论”有些离
谱?古今中外,用笔名写文章的人比比皆是,很少听说谁因此有失道德。只有在某
种特定的场合下,写文章才必须属真名。第一,文中涉及现实中具体的事实,文章
无异於作者的证辞,作者也无异於一个证人。不用说《纽约时报》,国内的报纸,
也有要求记者在新闻报导中必署真名,或署事实上已代替了真名的固定的笔名。第
二,两个人恩怨,打起笔墨官司,双方一般应署真名,至少是固定的、人所共知的
笔名。至於发表意见观点或是艺术创作,用笔名化名并无不妥。这在美国也是如此
。拙文所涉及的,并非现实中的具体事实,而是一些理论观点,如道德与政治之间
,要不要有所区分?中国的反对力量在实现自己的目标的过程中,能不能既保持自
己的道德理想,又把握高超的政治技巧和灵活性?等等。这些问题,本来就是对事
不对人的。我因自己孤陋寡闻,在国内未曾听到曹先生的大名,自然不可能与曹先
生有个人恩怨。之所以写那篇文章,也只不过是因为我认为上述的问题对民运很重
要,对中国的民主亦很重要。至於对曹先生个人,实在没有兴趣。笔名的好处,就
在於能使人们能彻底地以“对事不对人”的心态,讨论一些公共的问题。曹先生若
认为我文中提出的问题有意义的话,不妨以“天下为公”的心态正面回应,何必在
署名问题上节外生枝?

 耶人
 九五年四月四日


需要一些有深度的文章

胡平:
      读到你评李泽厚与刘再复对话录的文章。我和很多朋友都赞成你的批评。国
内知识界出现分化,有些人想投靠当局,有些人想进象牙之塔,但仍有不少人坚持
关心政治,关心社会。李泽厚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讲话“告别革命”,我说他是
拥抱专制。现在人们的思想很混乱,需要多写一些有深度、有说服力的文章。

 北京××××大学一教授
 三月三十一日


我愿成为《北京之春》在英国的记者

于大海主编:
      您好!
      我投给贵刊的有关英国中国民运人士举行支持魏京生获诺贝尔和平奖签名活
动的照片被刊登在九五年四月号封底,我在此表示谢意。
      我是英国《前哨日报》的主编,十分欣赏贵刊的水平及影响,愿意成为贵刊
在英国的记者。我可以经常向贵刊提供稿件,也可以为刊物联系到伦敦大学、大赦
国际、中国季刊等数十家英国学术机构的永久订户,请考虑我的想法。

 开元 
 九五年四月二十六日


希望民运刊物携手合作

大海君:
      办民运刊物不容易,正如搞民运之艰难一样。虽然自称民运人士者比比皆是
,但真能出钱出力者能有多少呢?加上为些陈年老帐纠缠不清的隔阂消磨了许多精
力、损耗了许多资源,错过了许多机遇,以致海外民运难见起色。如若我们不努力
扭正航向,若干年後怕要愧对国内外同仁!
      国内的民运力量被严厉地压制着,这就更需要我们海外人士的声援。我希望
《北京之春》、《中国之春》、《新闻自由导报》等等民刊、民报发出越来越有力
的声音,希望民运人士和团体携手合作以产生更大的影响。我想,你我的心情是一
样的。

林牧晨
四月二十七日


陈希同现出原形乃大快人心之事

《北京之春》编辑部:
      最近报载外号“铁算盘”的北京副市长王宝森畏罪吞枪自杀,北京市委书记
陈希同引咎辞职。想这伙长期趴在北京人民身上的吸血鬼们,得以逐一现形,实乃
大快人心之事。回忆八九学生爱国运动,硬被北京市委指为反革命事件,向上谎报
情况,唆动老邓调集大军、出动坦克、血腥镇压学生和北京市民,造成震撼全球的
“六四”惨案。北京市委头头们的滔天罪行是责无旁贷的。为此,特建议贵刊能动
员知情者,对这群腐败透顶的吸血鬼们,要发扬鲁迅先生痛打落水狗的精神,群起
而挞伐之,务令这群凶狗,不再爬上岸来继续咬人。聊以告慰当年八九学生爱国运
动而牺牲的先烈们在天之灵。

 (澳大利亚)王大心
九五年五月一日


请不要用“第三只眼睛”看中国

      不知王山如何从德国人那里借来“第三只眼睛”,在其大作中把中国问题看
得离奇。文中对强权暴政的神往,可说是与纳粹同出一辙,也许是因为“德国”出
土的缘故吧。
      文中最令人难忍的就是王山将“六四”屠杀视为一种“文明”、“理性”的
措施。文明、理性向来都是主张和平、非暴力的。“六四”屠城谈何“文明”?任
何人看到长安街上横尸遍地,坦克过处,血肉模糊,想到的只会是血腥、野蛮与专
横。“六四”是对世界文明、对声明权利、对千千万万中国人追求自由民主的一大
践踏,是中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页。王山为屠夫做辩护,不知居心何在?
      谈到“六四”屠城,不禁想起李鹏等人是如何事後回答外国记者的:他们说
中共开枪是因为高压水龙水不够,橡皮子弹不够用,\简{云云}。这种荒谬的论点,
除了说明中共的蛮横、愚蠢和心虚外,也充分暴露出中共暴政对人权的蔑视。
      文中另一点是从“第三只眼睛”的角度,把民主与恶魔并伍,将民运与文革
挂钩,混淆视听。在专政者的眼中,民主确如恶魔般可怕。但民主化是世界文明发
展的潮流,天使也好,“恶魔”也罢,民主的到来是大势所趋。专制暴政上台之日
,追求民主自由的事业也在痛苦与血泪中产生长大。民主不是“恶魔”,但的确有
魔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探索,为之呐喊,为之奋斗,甚至为之牺牲。
      我觉得王山的“第三只眼睛”是专政者的眼睛,是左派元老们的眼睛。此书
代表了中共专政阶层一些既得利益者的观点,难怪颇受江泽民的垂青。但是谎言、
谬论最终是站不住脚的。如何解决中国的问题,任何反思和探讨都是有益的,总比
视而不见、见而不闻要好,但是要客观、要公正、要有历史责任感。所以,请不要
用“第三只眼睛”看中国。

杜刚□

相关文章
作 者 :北京之春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03年1月30日15:45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