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月号-中国政情 何频简介 何频文章检索

 
江泽民的已经掌控中国大权.......何频
 
 

江泽民已经掌控中国大局?

何  频


      不管人们对江泽民的政治人格、能力评价如何,也不论江泽民未来到底能否
坐稳江山,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邓小平一代中共元老治国时代正在或者即将终结
。现在的中国大陆,是以江泽民为首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主政的时代:江不仅名
义上身兼党的领袖、国家元首、三军元首,而且实际掌控著党政军大权。也许还有
一些元老在起某些作用或偶尔起一些作用,然而现在中国大陆政坛的主流派力量,
已经是江泽民这批人无疑。

讨论邓後江接班危机「已属无意义」?  

      中国大陆的政治毕竟太诡秘,许多信息一时还不能确定真伪,不少人也不敢
相信,不愿相信这个事实,因为这要否认他们过去的判断。一九八九年六四天安门
事件後江泽民上台时,人们普遍不看好这个过去缺乏政绩、缺乏声望、缺乏政治根
基的领导人,而且他面临的是极其险恶的国内政经环境,以及国际上广泛的谴责或
鄙视。
      江泽民上台之後相当一段时间表现平庸,一度面临严重的权力危机。一九九
二年邓小平的南巡,传说很多,许多人相信邓之所以南巡,是因为对江泽民过於平
庸,太过僵化保守不满。有人甚至分析,邓小平说“谁反对改革谁就下台”,是暗
示有意再换接班人。然而,就在当年年底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人们原本以为
权力固若金汤的杨尚昆杨白冰兄弟竟被江击败。在所谓“上海帮”与“北京帮”的
斗争中,一九九五年也有了分晓,陈希同兵败如山倒,还是江赢,而且是多个层面
同时赢。
      人们也曾对中国大陆经济发展持很悲观的看法,没有几个人想到中国大陆居
然在这几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同时,中国大陆巨大的市场潜
力,成为资本家们抵挡不住的诱惑。
      冷战的结束,经济发展成为世界主轴。金钱体现它的万能效应,冲破了国界
、意识形态,淡化了敌视。金钱、时间冲淡了悲壮的记忆,中国大陆藉此走出一九
八九年“暴力事件”导致的国际困境。也使江在国际上开始有了大国之君应有的地
位。
      柯林顿明显一直不喜欢江泽民,也很怀疑江地位的稳固度,从西雅图,到雅
加达,到莫斯科,越来越对江不以为然。李登辉访美事件引发北京某些报复与对抗
言行,情况却突然改变。
      柯林顿心里可能还有些别扭,还不好意思在华盛顿款待他曾不耻为伍的“北
京暴君”。然而,他必须一九九五年十月在纽约与江泽民握手言欢,建立了个人友
情并同意设置双方热线电话。即使柯林顿不可能像和俄国总统叶利钦见面那样笑得
人仰马翻,他还是说,这次会面是友好的,历次来最好的。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之前专访了江泽民。这份深具影响力的刊物说:江
泽民主席了解我们的共同利益,他不但博学深思,而且是一位准备迎接政治挑战的
国家领导人,很明显有足够的能力领导中国。
      江泽民和柯林顿纽约会晤之後,美国情报界、智库和学界多认为邓後江接班
的局面已然成型,江基本已能掌控全局。
      《洛杉矶时报》驻华盛顿记者吉姆曼在一篇专文中说,华府各界咸认为现在
再讨论邓後江接班危机一类的问题「已属无意义」。他说,天安门屠杀之後,华府
各界都预测江会在一年内垮台;现在,认为江泽民已能平稳过渡到邓後并继续主政
的看法已成为美国的主流;对应於李光耀肯定江已完成主控政权的断言,江稳坐江
山俨然已成为铁的事实。
      不错,江泽民至今已经当了六年多中国大陆最高领导人。仅仅就时间而言,
已超过了华国锋、胡耀邦、赵紫阳这三位毛泽东或邓小平的接班人。而且,没有任
何信息显示,江泽民正面临下台之忧,至少目前是这样。
      现在的问题是,在未来几年新的中原逐鹿游戏中,作为中国大陆新一代领导
人,江泽民的强势角色是愈来愈凸显,还是正面临著更大的挑战?他是否有意对邓
小平路线进行修订,为建立新政又将采取什麽样的策略?他将成为华国锋第二还是
李登辉第二,或者其他?

不能回避敏感的人事问题

      我们可以大体回顾总结一下,江泽民在成为中共最高领导人後建立班底、理
论体系的情况。
  首先,不能回避敏感的人事问题。当然这个问题比制度研究,似乎没那麽学术化
,而且资讯常常有问题。
      最近台湾、香港出版了两本国内学者写的书,一本是王山的《第四只眼睛看
中国》,一本是胡鞍钢的《挑战中国》。或许观点多有值得争鸣之处,但中国大陆
能写出这种比较深刻讨论时弊著作的青年学者并不多见。
  不过,这两本书似乎都摆出幅鄙视讨论中共高层人事的面孔。王山说他作预测“
与庸俗的有关人事更迭的猜想无关,而且也不是中国大陆高层决策圈内表象性权力
角逐的某种结果”;胡鞍钢说,他对人事问题的推测或者小道消息不感兴趣,著重
的是重大矛盾和关系的深层分析。
      这些理由是为他们不敢触及人事问题提出的藉口,还是他们真正认为在研究
中国大陆政局时可以对人事问题不屑一提呢?如果是前者,可以同情;如果是後者
,可以理解,但是不能同意他们的观点。洞察中国大陆未来,固然不能局限於人事
讨论,必须重视讨论重大矛盾和关系。然而,人事问题仍是中国大陆政局的决定性
因素之一,我们必须涉及,海外的空间也允许我们涉及,即使涉及的信息可能有错
误,推测也可能主观、庸俗,但至少比回避负责任。

“上海帮”崛起,江泽民班底基本成型

      谁都知道,江泽民能成为中共总书记不能说是必然。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
”前,他这个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在最高权力层面完全是一个被忽略不计的人物,结
果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他成为邓小平钦定的第三个接班人。
      也许是崛起於血腥的“六四事件”中,也许外表过於油猾做作(至今为止江
的公开形象仍广受非议),政治形象比较模糊,同时又缺乏足以令人信服的政绩,
江泽民上台之後依然被人们轻视,很长时间成为民间嘲弄的弱势政治人物。
      在相当多人看来,无论是声望、政绩,还是实力、资历,江泽民与华国锋相
差不大,势必也是一个过渡性的角色。但是,受制於党国大老,华国锋上台之後一
直未能按照自己的意图在党政军系统建立网络,而邓小平的长寿给了江泽民定力以
进行充分准备、部署的机会。
      很明显,江泽民近年来全副精力全部用於人事布局上,权力在持续不断地巩
固之中,尤以一九九二年底的中共“十四大”为明显标志。
      在那次会上并没有完全按照他的意愿布置人事,但会後他成功在军中进行了
解放军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事调整,在中央和地方党政系统亦大量启用所谓“跨
世纪人材”,实际上是用年轻化的名义、合理合法的手段逼退一大批在党政军系统
实力雄厚者,而吸引一批缺乏历史背景的年轻人效忠自己。
      最典型的人事个案是江泽民在军队清洗“杨家将”势力,和在地方抑制叶选
平、扫除陈希同势力。结果又一次出人意料之外,似乎与江泽民的实力不成对应。
从全局来看,所谓十四届中共中央委员,至少有三分之一处於退休或半退休状态。
这些人多半是胡耀邦、赵紫阳时代的一方实权派人物。
      传统上,“拉帮结派”在中国大陆向来为正派官员所不耻,於中共权力系统
亦是一个顾忌(与之对立的是强调所谓“五湖四海”),在现实官场中却又似乎是
巩固权势的必要手段。没有班底又怎能办事情?“五湖四海”是一个笼统的,缺乏
效率和真正凝聚力的口号,在社会转型期是如此,尤其在缺乏合理选择人材机制的
中国大陆如此。何况江泽民的威力,不足像毛泽东那样能统合“五湖四海”;中国
大陆现在的政治机制,不可能使政治利益分配均匀。邓小平当年统帅三军,二野系
统的人就风光得很,不少人仕途得意。即使在美国,柯林顿不也得搞小岩城班底吗

      所以,即使党内外不断有“上海帮”崛起的传言压力,江泽民还是能持续地
将在上海主政时的部下调往中央各个系统。至今,国务院系统有朱熔基、吴邦国,
武警公安系统有巴忠炎、王力平,宣传系统有龚心瀚、周瑞金,智囊系统有贾庭山
、刘吉、王沪宁,军队系统有于永波、沈滨义等。当然,这也有一个度的问题。极
端就会有极端效应。

元老时代走向终结。白发苍苍的赵紫阳也难咸鱼翻身 
 
      江泽民上台的权力的法理基础来源於元老,得到元老的庇荫,同时亦受制於
元老。 在一定时期内,元老的存亡决定著江泽民的权力运作空间,甚至命运。但是
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邓小平时代实际上是一个元老治国时代。当年逼迫华国锋下野的正是邓小平
这批元老派。现在残存的那些元老人物,如彭真、薄一波、杨尚昆、张爱萍、秦基
伟、宋平、万里、赵紫阳等人,即使他们对江泽民有诸多不满,但能发挥作用的幅
度有多大值得怀疑。
      最根本的原因是不可抵挡生理的规律,使他们越来越有心无力。当这篇文章
发表的时候,不知其中又有哪几个元老已经谢世。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元老
时代毕竟在走向终结。
      白发苍苍的赵紫阳很可能恢复自由身,但他重返权力第一线则是越来越没有
可能。一个障碍是他的年龄,另一个障碍是没人愿意让出自己的位置给赵,邓小平
之後的权力生态使赵紫阳发挥的空间有胡。作为掌权者,赵几已成历史。
      相对而言,杨尚昆、张爱萍、万里、宋平比较活跃,在党政军系统和民间也
颇有影响力,他们的存在对江泽民而言依然是一种潜在威胁,他们中任何一个人也
不能成为华国锋时代的邓小平,但他们可以推出或支持其他人与江作某种程度的抗
衡。尤其是在中共“十四大”上与江泽民结怨极深的杨尚昆、杨白冰兄弟,仍然有
卷土重来之可能。
      当然,这些假设性预测都有一个前提,就是邓小平在近期内去世。

看不见有强有力的竞争者。乔石力量被夸大

      江泽民建立权威另外一个有利条件是,在同一平面(政治局)的现任领导人
中,尚看不见有强有力的竞争者。在政治局常委中,或许有人某些方面的能力比江
强,声望比江好,但不等於这样的人目前能获得机会。除非中国政局出现意想不到
的突变,或者江泽民在工作上出现重大失误,被一批人抓住把柄。
      近年来,李鹏一直试图改变自己僵硬的形象。事实上,他的能力和实力也不
是外界所批评那样糟糕,也有不少改变对李过於负面的评价。李当然不是邓小平的
心腹,但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下,李得以幸存。
      李鹏曾经对江泽民不服气,但现在也认了。李的存在可以在某些方面作为江
泽民的挡箭牌,日本某些媒体有关江有意将反腐败的矛头指向李的报导,目前还是
使人怀疑。
      当然,这并不等於江泽民会将李鹏作为永久性盟友。邓小平去世後,李被江
泽民或其他势力拿出来作替罪羊是完全可能的。就是现在,江泽民与李鹏已有明显
疏远迹象,江李体制较少被人提及,李鹏的实权也已被朱熔朱基、李岚清、吴邦国
、姜春云等人瓜分。总而言之,李鹏的权力在逐渐淡化,总理职位最多维持到一九
九八年九届全国人大。
      朱熔基曾是被广泛看好的开明领导人,他在上海的声望也比江泽民好,自从
他出任常务副总理主掌宏观调控,其开明形象被人大打折扣,在中共内部亦遭到相
当大的反弹。愈来愈多的人受到传言影响,不敢如从前那样对他寄予某种特别期望

      不过,在目前中共第一线领导人中,无人比朱熔基更懂经济更有管理能力,
更是江泽民目前在经济政策上不可缺少的掌舵者。即使两人未必是真正的盟友,但
目前的政治格局只能是相依为命。
      朱熔基在相当程度上控制了经济系统中的实际运作权力,在国务院已形成了
的班底,在一定时期内可望维持权势。朱熔基极少在意识形态上放言,似乎给自己
留下了充裕的空间。不利的是他的年龄过大,成为他迈向总理之路的障碍。
      乔石、李瑞环、田纪云(政治局委员)人,思想相对比较开明,则被认为是
最可能挑战江泽民的"非主流派人物”。
      沉稳内敛的乔石利用全国人大确实对党政系统形成愈来愈强力的制衡,这是
中国大陆政治良性化的重要标准。但是,乔石比江泽民还大两岁,其能力正被无限
度夸大,未来角色亦按照某些人的主观期待而设计(所谓“江落石出”)。并非绝
对排除乔石替代江泽民的可能,问题是现有的信息远不足以支持这一点。
      相比之下,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回到第一
线的可能性稍大,因为他们相对年轻。田纪云一改赵紫阳时代的低姿态,近年来频
频大胆放言,使人们对他刮目相看。李瑞环最懂中国大陆式政治,他目前所主持的
全国政协也是一个发展可具弹性的系统,末来也可掌更大实权。可是,他目前缺乏
机会。
      年轻的政治局常委胡锦涛则被视为江泽民的接班人。除此之外,更年轻的一
代领导人中具潜力者不少。例如国家计委副主任陈同海、团中央第一书记李克强、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小华、中国银行行长王歧山、国家外汇局管理局长周小川、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副局长潘岳等都在逐渐浮出台面,他们需要的放眼未来,现在
最重要的是不被抛出权力列车。不过他们已对中共政治生态产生了影响。

以党的名义把军队驯服成工具,用军队的势力称霸於全党

      党军权力统一於一身,正是江泽民所致力的目标。江在这方面花的时间最多
、功夫最大。江一再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军的根本原则,实际上也是他以
党的总书记之身兼任军委主席的法理基础。新的军衔制度规定军委主席不设军衔,
即确定“以党领军”的法理,使军队依附於党具正当性。最高掌权者一方面可以通
过自己党的领袖地位把军队驯服成自己的工具,另一方面又利用自己在军队的势力
而称霸於全党。经过几年的努力,江大体掌控了军队。
      就解放军内在结构而言,无法抵挡的年龄规律和现代化要求,使解放军近年
淘汰了大批年老、文化程度低的老军人,新一代职业军人正从根本上改变解放军的
生态,而且其专业化程度高於地方党政系统,军官百分之五十以上达到大专以上文
化程度,团级以上领导班子中大专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七十八点四,三军己
拥有一万三千多名博士和硕士。
      一般说来,第一代属於红军时期出身的将领;第二代属於抗战时期出身的将
领;第三代军人属於在国共内战时期、韩战出身的将领;中共建政之後从军的将领
,谓之第四代。. 
      在幕後的老将军们和仍在第一线的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张震仍有最终决定权
,但他们在位的时间将很短暂,事实上,现在一线的职务却绝大多数被第三代军人
担任,以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迟浩田,总参谋长传全有,总政主任于永波、中
央军委委员王瑞林、总後勤部长王克等为代表,并正成为解放军真正的主宰力量。

      中共现行培养“跨世纪”领导人材的政策,势必将第四代将领迅速推向权力
前台。这种年轻化的政策,也隐藏江泽民个人的权谋,新将领上台将缩短解放军第
三代在台上掌权的时间,迫使那些资深权重者退居二线。
      就历史而言,解放军几乎都是被动地介入政治斗争。现实的情况却是,由於
中共非军方的第三代领导人比较薄弱,军方的决策地位更加突出。
      但是,军人最重要的是有人能在台前保护他们的特权利益,他们本身不可能
跳到前面来治理国家。除非政局出现大混乱,或者真要攻打台湾,否则解放军强势
介入政争的可能性极低。纵使再有“六四”那样的事件发生,武警势必充当主要工
具。武警毕竟是警察名义,与动用正规军相比,可以减轻舆论压力和运作上的难度

      前南京军区副参谋长、上海警备区司令员,现武警司令员巴忠炎中将被确认
为江泽民的亲信。作为一支结构严密、训谏特别、装备优良、兵力接近百万的现代
化快速防暴部队,武警既是维持社会秩序、镇压动乱的主力,又是江泽民在後邓时
期重要的支撑力量,如同毛泽东的八三四一部队。

反腐败,铁腕手段展现新政的开端

      上台最初几年,除了人事问题,江泽民在很多方面一直处於守势,周旋於左
右两股势力的纠缠,不让自己由核心变成靶心。所谓无为而治。
      在错综复杂的经济改革政策上,江泽民刻意回避扮演决策角色,因为无论如
何那都是难以讨天下人欢心的。同时,这样做也可以减少与李鹏、朱熔基发生冲突

      在高度敏感的意识形态上,江泽民未敢越雷池半步,但也未真正施行过於僵
化的措施,只是显得摇摆不定:一九九零年苏联东欧开始崩溃,江泽民一度慌慌张
张举起“反和平演变”的旗帜。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巡之後,江又转而高呼“政治
反右,经济反左”。
      但是羽毛渐满,就不能再无为而治了。
      即使一九九四年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正式确定江泽民接班,人们普遍对他仍
无特别期待。然而,江泽民极其理智地选择了反腐败作为他建立新政的突破口,尤
其是以反腐败为由逮捕周北方、摘掉陈希同的鸟纱帽,从而由政治守势变成政治攻
势。
      我和高新先生合著的《鹿死谁手》一书,详尽地剖析了陈希同案件。真正洞
察中共政治的人都知道,陈希同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可以说是反腐败的成就,也
可以说是权力斗争的结果。最蒙利者当然是江泽民,人们很容易将之视作他以惩治
腐败为旗帜,用铁腕手段展现新政的开端。
      不管这一切是否江泽民的精心策划,但客观上是一箭三雕。
      其一,在政治局层面上翦除政治异己,“北京帮”的分崩离析,为继续巩固
江泽民的核心地位去掉了一大心患。杀猴子给鸡看,就是做给其他的地方诸侯看看
,尤其是警告广东等省领导人,谁要是敢於和中央顶撞违抗,也可能会得到像陈希
同一样的下场。现在有几个人不在发改革开放财,有几个人手上乾净,有几个人没
有把柄可以被别人来抓。共和国的干部和老百姓都心知肚明。
      第二,江泽民至少目前无意平反“六四”,但藉除掉陈希同来淡化现任领导
班子与天安门事件的政治联系。因为当时北京市市委书记李锡铭和市长陈希同谎报
军情,夸大了学生运动的敌对性质,对事态的恶性发展负有重要责任。
      三,在普通党员干部和老百姓面前“打虎立威”,陈希同难有辩解的空间,
藉此表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新一代领导集体有进行反腐败争的决心和能力,不
但打苍蝇,也敢打老虎,即使中央政治局委员,也要把他拉下马。
      老百姓不管江泽民出於什麽目的,只要是打老虎、煞贪风、平民愤,民心可
恃,民气可用,就能获取他目前最需要的人心相向。江泽民声望猛增,扩张了支持
其统治的民意基础。尽管中共的政治结构注定不可能根治腐败,这只不过是治标不
治本,建立廉政的机制依然遥远无期,但抓几件大案还是可以立威。
      现在尚不能确定江泽民是否持久进行反腐败。一般估计,江泽民只能适可而
止,因为腐败在中共政坛是全面积问题,彻底扫除势必带来官僚系统的强力反弹。
另一方面,随著披露的腐败案件增多,江泽民个人威信或可提升,但老百姓对政权
会愈加厌恶,政府的统合能力则会下降。所以,民曰:不反腐败,亡国;彻底反腐
败,亡党。除非江泽民真有意制度创新。

“科教兴国”和“十二大关系”

      任何成功的政治继承人,没有一个不对前任的政策进行修订以适应新的情势
。坚持“凡是”,只能是华国锋般的下场。江泽民上台最初几年,讲话都有出处,
没有几句自己的话。如果江泽民企图有所作为,邓小平政策路线的修改就成了一个
逻辑结果。
      这个历史逻辑如果成立,江泽民就必须建立自己的治国思想体系,有别於毛
,有别於邓,不能老是诠释毛的思想、邓的讲话。但江这一代技术官僚政治资历太
程序化,太苍白,神秘力量不够,气魄不够,发表讲话容易,让人记住太难,载体
不够,贯彻更难,江的理论不容易建立。
      不容易建立,不等於没有在建立。从一九九四年开始,江有了一些自己的语
言。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科技兴国战略,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更提出“十二大
关系论”。
      尤其是後者,被认为是江泽民比较完整地阐述了他的治国理念。海外没有多
少评论。这是一份亦毛亦邓、非毛非邓的东西。即使包装陈旧,许多内容还是值得
肯定,显示江似乎有意建立超越毛的自已的决策法理。“十二大关系”中也有不少
值得质疑,许多内容没脱毛邓的窠臼。在“十二大关系”中缺少了一个关系:政治
体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是制约中国大陆现代化、民
主化根本原因之一。江为什麽忽略了呢?
      对“十二大关系”,海内外已经有许多论述。这里侧重讨论一下“科技兴国
战略”。
      一九九五年五月下旬,中国大陆召开了四十多年来的第三次全国性科技会议
,并视之为中国大陆科技事业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事实上这更是创造一个江泽民
宣示新政的机会。一九五六年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毛泽东提出了“向科技进军
”的口号;一九七八年的第二次全国科技大会,邓小平提出了“科技是生产力”、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份”的理论,而且在实际中相当程度上改变了知识分子
的命运,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正努力将触角伸向各方的中共总书记江泽民,这次率领全体政治局常委出席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与国务院总理李鹏、副总理朱熔基先後发表了讲话,显示
最高决策层对会议的高度重视。
      在承继邓小平南巡中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主张的基础上,江泽民五月
二十六日在会上宣示了“科教兴国”作为国家现代化发展新的战略方针。其言不谬
。外传试图修正邓小平政策的江泽民讲话一开始即赞扬邓的思想,肯定了邓的“社
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一个高度的英明论断。当然,江自
许为具体实施者。他在讲话中指出:经济发展要把科技进步作为主要推动力;科技
发展要围绕经济发展目标,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经过相当长时间酝酿召开的这次科技大会,对内是因应经济建设发展,科技
体制调整的需要,同时以此笼络知识分子;对外则是避免过於落後於急剧发展的世
界科技,因应激烈竞争的国际经济及市场。
      显然,这次会议确定的大陆跨世纪科技、经济战略,将深刻地影响中国大陆
相当一段时期内科技、经济、教育等方面的结构性发展,中国大陆产业重组与科技
革命的新序幕由此掀开。果真如此,江泽民的政绩就不会那麽浅薄了。

华国锋第二或李登辉第二?江泽民不是这样简单

      就整体而言,人们对江泽民的评介开始有了积极的变化,意识到过去对江的
权术和权势估计似乎过於偏低,也相当肯定江的新政,尤其是深获人心的反腐败运
动和“科教兴国”口号,甚至愈来愈多的人相信江泽民在邓小平去世後能稳住江山
。李登辉是一个样板,因为李也曾走过一段如同江泽民一样的道路,李的跃升全凭
蒋经国的提拔,在军队中没有铁票,在权势中没有裙带,但最终以弱博强,至今威
望鼎盛。
      问题在於,说江泽民的权势不像人们过去想像的那样单薄,并不能保证他有
了那麽几招就可以彻底稳住阵脚。华国锋是江泽民的另外一个样板。
      想当年毛泽东去世前後的华国锋在民间的声望并不低,也比江泽民更踞有天
命真传的优势,被公开称呼成“英明领袖”。而且,华国锋在毛死後逮捕了所谓“
四人帮”、给“四五天安门事件”平了反,提出了进行国民经济建设的方针(邓小
平改革的前奏),可谓合乎民意、顺应潮流。结果,华国锋被戴上“两个凡是”帽
子,还是被邓小平轻易击败,同时亦被人民抛弃。
      当然,今天江泽民所处的时空与昨天华国锋、李登辉、赵紫阳所处的时空可
以说大大不同了。江泽民比较模糊的政治哲学,将使他在邓小平去世後的角色转型
比较容易。事实也已证明江是个看风使舵者,倘若他未来成为中国大陆民主派领导
人抑或另外一个极端都没有好奇怪的。
      江泽民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说:“我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我很长时
间从事工程方面的工作,後来当过市长、部长和国家领导人。分析现在中国领导人
的背景相当有趣,他们有许多人是学工出身,做事都比较实事求是。”这似乎可以
为江泽民的可变性提供了某种依据,他显示自已并非一成不变。
      江泽民最大的可能还是扮演一个左右逢源的中间派,在保持政治生态平衡中
寻求建立新政,在建立新政中延长执政时间。
      历史可能重复也可能不重复,江泽民不是做华国锋第二就是做李登辉第二这
样简单。但是,历史和现实(尚未真正揭开戏码的现实)同时告诉人们,不能对江
泽民政治势力的评估和路向的预言,从一个极端跳到另外一个极端,江泽民的未来
角色依然未可确定。只有未来才会给我们真正正确的答案。□

相关文章
作 者 :何频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03年1月25日15:32
关闭窗口